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306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向井作业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章钻具螺纹修理作业.…………………………………………45

第二章动力钻具维修作业…………………………………………48

第一篇现场准备搬迁作业

第一章野营房、操作间搬迁作业

1作业准备

1.1参与搬迁作业的司索人员应持有效司索指挥证,劳保穿戴齐全并佩戴明显标识。

1.2搬迁前司索人员应进行风险识别,视线不清、大雪、大雾、雷雨、六级风以上等恶劣天气禁止吊装作业。

高压线未断电时,其附近危险区域内禁止吊装作业。

1.3司索人员准备好与吊装物相匹配的吊钩、吊带、牵引绳,摽车铅丝和手工具等。

1.4检查各野营房或操作间的吊索具和吊装点,确保无松动、破裂和断开等现象。

1.5检查吊车吊钩安全锁销等设施是否完好。

2作业流程

装车→运输→卸车

3作业步骤

3.1装车

3.1.1装车前清除车辆上的杂物和垃圾。

3.1.2装车作业时,必须2人以上并安排一名持有效司索指挥证的人员负责吊装作业指挥。

3.1.3吊装作业应落实人员负责装车及固定工作。

3.1.4当指挥员引导吊车停至合适位置后,吊车司机应垫好垫木,支起千斤,确保吊车不下陷倾斜,稳定牢靠。

3.1.5指挥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司索人员将吊索具挂在吊钩上(应使用牵引绳或牵引杆),确认挂牢固后,发出准备起吊信号。

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发出起吊指令,所有人员接到指令后撤离到安全位置,吊车司机再缓慢起吊。

3.1.6起吊物距地面0.2米时停止起吊,检查千斤是否下陷,吊车是否稳定。

如果地面下陷,则指挥吊车下放野营房或操作间重新加固、支千斤。

3.1.7待确定起吊安全后,指挥吊车起吊至合适高度(高出卡车0.1-0.2米),指挥卡车倒车至设备的正下方,然后吊车司机将野营房或操作间缓慢放到卡车上。

3.1.8当野营房或操作间在卡车上就位停稳后,指挥人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司索人员接到指令后再摘掉吊索具,并远离被吊重物。

3.1.9吊车远离野营房或操作间后,现场人员应及时固定野营房或操作间。

3.2运输

3.2.1行进颠簸不平路段一定距离后,司机应下车检查野营房或操作间是否牢固可靠。

3.2.2运输途中出现恶劣天气(狂风、大雪、暴雨、大雾等)应暂停运输。

3.3卸车

3.3.1到达井场后,司索人员与井队联系确定野营房或操作间摆放位置,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3.3.2卸车作业时,必须安排一名持有效司索指挥证的人员负责吊装作业指挥。

3.3.3专人指挥吊车停到合适位置,铺好垫木,支好千斤,确保吊装作业时不下陷倾斜。

3.3.4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作业人员将吊索具挂在吊钩上。

3.3.5指挥吊车司机将吊钩提至合适高度,并转至野营房或操作间的正上方。

3.3.6现场作业人员在统一指挥下将吊索具挂在野营房或操作间的吊装点上,并发出准备起吊信号。

3.3.7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发出起吊指令,所有人员接到指令撤离到安全位置。

3.3.8当野营房或操作间吊起0.1-0.2m时,指挥吊车停止起吊,并检查千斤及吊车平稳状况,在确保吊车稳定后再指挥卡车离开。

3.3.9卡车离开后,指挥吊车下放设备距地面0.1-0.2m,调整野营房或操作间方向,并将其放置预定位置。

3.3.10当野营房或操作间停稳就位后,指挥人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操作人员接到指令后再摘掉吊索具。

第二章钻具搬迁作业

1.1参与钻具搬迁作业的司索人员应持有效司索指挥证,劳保穿戴齐全并佩戴明显标识。

1.3司索人员准备好与钻具相匹配的专用吊索具。

1.4作业前应对吊索具进行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装车作业时,必须安排一名持有效司索指挥证的人员负责吊装作业指挥。

3.1.3吊装作业应落实人员负责装车工作。

3.1.4当指挥员引导卡车和吊车停至合适位置后,吊车司机应垫好垫木,支起千斤,确保吊车不下陷倾斜,稳定牢靠。

3.1.5指挥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司索人员将吊索具挂在吊钩及钻具上,并发出准备起吊信号。

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发出起吊指令,司索人员接到指令后撤离到安全位置,吊车司机再缓慢起吊。

3.1.6起吊钻具距地面0.2米时停止起吊,检查千斤是否下陷,吊车是否稳定。

如果地面下陷,则指挥吊车下放钻具重新加固、支千斤。

3.1.7待确定起吊安全后,指挥吊车起吊至合适高度,然后吊车司机将钻具缓慢放到卡车上。

3.1.8当钻具在卡车上放稳后,指挥人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司索人员接到指令后再摘掉吊索具。

3.2.1行进颠簸不平路段一定距离后,司机应下车检查卡车的车帮是否牢固可靠。

3.2.2运输途中出现恶劣天气(狂风、大雪、暴雨、大雾等)应暂停运输。

3.3.1卸车作业时,必须安排一名持有效司索指挥证的人员负责吊装作业指挥。

3.3.2专人指挥桥式起重机或电动葫芦停到合适位置。

3.3.3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作业人员将吊索具挂在吊钩上。

3.3.4指挥吊车司机将吊钩提至合适高度,并停至钻具正上方。

3.3.5现场作业人员在统一指挥下将吊索具挂在钻具吊装点上,并发出准备起吊信号。

3.3.6指挥员接到信号后发出起吊指令,司索人员接到指令撤离到安全位置。

3.3.7指挥吊车下放钻具距地面1米以下并保持与人一臂距离,调整钻具方向,并将其放置预定位置。

3.3.8当钻具停稳就位后,指挥人员指挥吊车下放吊钩,现场操作人员接到指令后再摘掉吊索具。

第二篇现场作业

第一章单点测斜作业

1.1检查单多点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并进行正确设置;

1.2检查滑轮、管钳、断线钳是否完好可用;

1.3检查仪器外筒合格、配件齐全有效;

1.4检查单点绞车摆放位置是否合理,确保漏保安全有效,接地完好,检查电路连接并确保安全可靠;

1.5检查绞车钢丝确保完好锈蚀,并给钢丝正确做绳套和记号。

将钢丝从绞车窗口拉出至坡道斜面根部,再拉出10m后在窗口位置做记号。

在钢丝上用绝缘黑胶布做长度大于10cm的梭形记号,间隔1m做两个以上记号为宜。

用彩色警示带将绞车与坡道间圈出施工区域,并安放施工警示牌;

1.6检查绞车试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检查后将档位挂着“空”挡或“分”档,调速器开关为”OFF”旋钮为“O”的位置,并向井队索取足够长度的棕绳以备刮泥浆用。

1.7大雾天气能见度低于30米、雷雨、大雪影响视线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禁止单点测量作业。

仪器地面组装仪器起吊、入井口仪器下放操作井底测斜上提仪器操作仪器取出及收尾

3作业步骤:

3.1仪器地面组装

3.1.1作业前与井队沟通充分,确保坡道及钻台无交叉作业;

3.1.2保证坡道清理干净后,将绞车绳帽与测斜杆连接后在坡道准备就绪。

3.1.3启动探管观察指示灯正常工作后并做好地面时间记录,将仪器探管上悬挂于仪器保护筒内(必须安装上下悬挂棒,用于悬挂仪器,下悬挂棒还可以防止上悬挂棒断裂下落,起到减震作用)并打紧扣。

3.2仪器起吊、入井口

3.2.1井口操作员将气动绞车的钩子挂在钢丝绳套上并锁死吊钩以防脱落,等绞车操作员回到绞车房做好准备后,给钻台起吊手势,缓慢上提;

3.2.2井口操作员站在测斜杆的侧后方,单手握式扶住测斜杆尾部,测斜杆上提到坡道斜面时立即松手,离开坡道从就近扶梯上至钻台;

此操作中井口操作员不能站在仪器杆的正后或正下方,防止仪器杆脱钩下落伤人,同时要避开绞车钢丝;

3.2.3井口操作员上钻台后坐好井口滑轮,然后在坡道口兜绳处接仪器杆,提示司钻钻具坐卡并上提游车,游车距转盘面15m以上,防止钩子与游车挂碰,刹住刹把并挂好安全链并锁死转盘,司钻不得离开刹把(必须挂好刹把安全链或应急刹车,防止误操作刹把或失灵,游车下落伤人);

3.2.4井口操作员将仪器杆拉至井口钻具母扣端面上方30公分左右,并尽量保持垂直,注意脚下站位避开转盘,然后示意钻台气动绞车操作人员缓慢下放;

3.2.5仪器杆进入钻具水眼后要将滑轮槽正对绞车房位置,待仪器杆进入钻具水眼且钢丝入槽后,打手势通知测斜绞车操作员收紧钢丝;

待钢丝收紧后,摘掉钩子示意下放钢丝并指示钻台挂上吊卡活动钻具;

3.2.6绞车操作员在起吊测斜杆及将其放入钻具水眼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绞车钢丝的张弛有度,避免钢丝崩、跳伤人。

3.3仪器下放操作

3.3.1绞车操作员在测斜杆放进钻具水眼钢丝进入滑轮槽时收紧钢丝,并拉住刹车取下摇把;

3.3.2绞车操作员看到井口摘掉钩子并打出下放手势时,松开部分刹车,使钢丝平稳下放;

3.3.3井口操作员要在仪器下放过程中,提醒司钻及时活动钻具,活动高度不小于3m,静止时间不大于3min,活动钻具时要求操作平稳,尤其是下放过程中防止钢丝跳槽;

3.3.4滑轮发生偏转时需要使用管钳等工具调整滑轮本体方向,当一切正常后站位于钻台两侧安全且司钻和绞车操作员视线内区域,及时观察绞车房方向和钻具的动态;

3.3.5绞车操作员应根据钢丝的松紧状态适当调整刹车,保证快速下放同时不让钢丝落地打扭;

3.3.6绞车操作员在仪器杆到底之前要稍带紧刹车,控制下放速度,防止滚筒上的钢丝突然散开。

仪器到底后保持钢丝不接触地面或坡道,并帯紧刹车,防止活动钻具时钢丝打扭;

3.4井底测斜

3.4.1井口操作员在仪器到底后提示司钻大幅度活动钻具一次后坐卡静止;

3.4.2静止钻柱不超过3分钟,记录静止时间。

井口操作员在测斜完毕后指示司钻大幅度活动钻具,并打手势通知绞车操作员做上提仪器准备。

3.5上提仪器操作

3.5.1钻具坐卡后,井口操作员将棕绳顺螺旋方向缠绕在钢丝上3~5圈准备刮泥浆;

3.5.2绞车操作员在看到上提仪器手势后将钢丝压入排绳器滑轮,用摇把手动缠紧钢丝,并对滚筒上的钢丝做减速记号,帯紧刹车并摘掉摇把。

打开电源启动绞车,松开刹车的同时缓慢旋动调速钮,低速缓慢上提。

根据测量深度,在仪器进入钻杆之前低速上提,防止仪器杆在钻具变径处挂卡,进入钻杆后方可正常提升;

3.5.3上提钢丝过程中,井口操作员应站在离井口或滑轮2m,离运动的钢丝1米以远的上风口侧位,该区域必须在司钻和绞车操作员视野内,便于出现情况时的手势沟通。

棕绳必须抓在手中,禁止系在手腕上或系、挂在钻台任何固定物体上。

刮泥浆的同时眼睛要紧盯井口滑轮,并随时观察绞车操作员的动态;

3.5.4井口操作员在记号出来后应及时松开棕绳并双手在头上交叉挥动示意绞车操作员记号出井口,同时指示司钻再活动钻具一次,然后坐卡;

3.5.5看到井口操作员停止的手势后,绞车操作员立即将调速器调零并关掉开关,刹住刹车后关闭绞车电源,摘掉离合器,打到“分”档。

然后装上摇把,松开刹车,将仪器杆手摇至井口。

3.6仪器取出及收尾操作:

3.6.1井口操作员提示司钻钻具坐卡并上提游车,游车距转盘面15m以上,防止钩子与游车挂碰,刹住刹把并挂好安全链并锁死转盘,司钻不得离开刹把(必须挂好刹把安全链或应急刹车,防止误操作刹把或失灵,游车下落伤人)。

将气动绞车钩子挂在钢丝绳帽上并锁死;

给气动绞车操作员打手势缓慢上提仪器杆,同时给测斜绞车操作员打手势放松钢丝;

3.6.2用气动绞车缓慢上提测斜杆,井口操作员站位于滑轮侧向并注意脚下避开转盘面,使用棉纱或毛巾刮去杆子上的泥浆,同时观察头顶的钩子与绳套的连接状态,防止测斜杆脱钩下落伤人;

3.6.3测斜杆取出钻具水眼后,气动绞车停止上提,井口操作员持测斜杆底部将其拖拽至钻台坡道处,示意气动绞车操作员将测斜杆缓慢甩下坡道。

取下滑轮置于规定位置,下钻台接仪器杆;

3.3.4当测斜杆即将接触坡道平面时从侧方伸手,一只手握测斜下杆,另一只手握钢丝,并保持在身体一侧,随气动绞车钢丝绳下放拉仪器杆至完全平躺在坡道平面上,待气动绞车钢丝绳放松后摘开气动绞车钩子;

3.6.5此过程中绞车操作员应该将钢丝适度放松,以不给测斜杆施加外力和不落至地面为宜;

3.6.6绞车操作员和井口操作员确保坡道及钻台无其他交叉作业情况共同在坡道拆卸仪器并回收测斜杆、钢丝及警示带等。

第二章多点投测作业

1.1检查多点仪器是否工作正常,并进行正确设置;

1.2检查确保管钳、专用吊带、捞矛等完好可用;

1.3检查确保仪器杆合格,配件齐全有效;

1.4提前下达技术措施告知井队技术员投测多点施工,施工前与技术员交底并签订“投测电子单多点作业环境确认单”。

仪器地面组装及起吊操作仪器投测操作仪器测量仪器取出及收尾操作

3.1仪器地面组装及起吊操作:

3.1.1接到司钻的投测通知后,在井场的安全区域启动探管并做好地面记录,将仪器装入测斜杆内并打紧扣,将专用吊带绑在仪器杆扶正棒之下,并抬至坡道待命;

3.1.2将气动绞车的钩子挂在专用吊带上并锁死,给钻台气动绞车操作员手势,缓慢上提。

操作员应站在测斜杆的侧后方并握住仪器杆底部,配合气动绞车操作员将测斜杆吊至坡道斜面后松手离开坡道;

3.1.3上钻台在坡道口兜绳处接仪器杆,提示司钻钻具坐卡并上提游车,游车距转盘面15m以上,防止钩子与游车挂碰,刹住刹把并挂好安全链并锁死转盘,司钻不得离开刹把(必须挂好刹把安全链或应急刹车,防止误操作刹把或失灵,游车下落伤人);

3.2仪器投测操作

3.2.1将仪器杆放入钻具水眼内下放至测斜杆顶部距转盘面1-1.5m,由两人以上配合双手握牢测斜杆,摘掉钩子和专用吊带(不要随意放手松开摘下的吊钩,要亲手交给气动绞车操作员固定,避免吊钩自由运动打晃伤人),然后松手使测斜杆在钻具水眼内自由下落。

离开井口站钻台安全区域;

3.2.2提示司钻挂吊卡、缓慢大幅度活动钻具(高度不小于3m,静止时间不大于3min)直至仪器下行至井底无磁钻铤内。

3.3仪器测量

3.3.1当仪器进入无磁钻铤后,再提示司钻大幅度活动一次钻具,坐卡,静止时间不超过3min,取井底点数据;

3.3.2正常起钻。

施工员要在钻台安全区域如偏房内记录坐卡时间、静止的时间段;

3.3.3卸扣时严禁转盘卸扣,避免钻具内测斜杆受力松扣导致密封失效损坏探管。

3.4仪器取出及收尾

3.4.1起钻至无磁钻铤处,从无磁钻铤上部母扣处卸开并坐卡。

提示司钻上提游车,游车距转盘面15m以上,防止钩子与游车挂碰,刹住刹把并挂好安全链,锁死转盘。

司钻不得离开刹把(必须挂好刹把安全链或应急刹车,防止误操作刹把或失灵,游车下落伤人)。

用气动绞车带打捞矛下入无磁钻铤水眼内将仪器捞出(注意:

井口操作如刮泥浆时不能触及捞矛释放弹簧)。

3.4.2甩下坡道。

在仪器杆未平躺于坡道之前不要站在仪器杆下落的区域内(尤其是仪器杆正下方,防止仪器杆脱钩下落伤人)。

当仪器杆即将接触坡道平面时用手握住测斜下杆,使其在身体一侧,拉仪器杆至完全平躺在坡道地面上,待气动绞车钢丝绳放松后摘开气动绞车钩子,将钩子送至坡道斜面指示钻台收回;

3.4.3确保坡道及钻台无其他交叉作业情况下在坡道上将仪器杆本体及丝扣用毛巾擦拭干净或将仪器杆抬至井场安全区域,卸开,取出仪器探管关闭电源,将仪器杆、管钳工具等设备收回绞车房内。

施工完毕。

第三章无线随钻仪器压力传感器安装作业

1.1与井队技术员联系,共同勘察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

1.2检查压力传感器丝扣,确保丝扣完好有效。

1.3检查管钳、活动扳手等安装工具灵活好用。

1.4检查压力传感器护罩是否与压力传感器匹配、好用。

1.5准备好新的立管接头备用。

停泵、拆立管堵头检查立管接头丝扣安装压力传感器安装压力传感器护罩

3.1拆卸立管堵头操作

3.1.1与司钻确认是停泵状态,并回水阀门已打开,并派专人在操控台旁守候,并在操控台上放置“正在安装压力传感器作业”标识牌,确保在拆装压力传感器期间无人操控开泵气门,且钻台上无其它作业。

3.1.2选择脚下平稳、安全位置拆卸立管堵头,避免身体正对立管接头正面,防止因立管中有压力泥浆对身体造成伤害。

3.1.3正确使用管钳、活动扳手等安装工具拆卸立管堵头,避免突然滑落造成伤害。

3.2检查立管接头丝扣,如发现丝扣锈蚀、老化、缺损,应找井队相关人员更换立管接头,避免造成压力传感器飞出伤人。

3.3安装压力传感器操作

确保压力传感器接头丝扣完好,缠好生料带,用管钳打紧。

安装时注意脚下,如有泥浆溅落,防止滑倒。

3.4安装压力传感器护罩。

检查无误后,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大小安装相应的压力传感器护罩。

同时,通知监护人员取回“正在安装压力传感器作业”标识牌,告诉司钻实施正常施工作业。

3.5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要求司钻开泵,查看连接效果,没有刺、漏现象。

第四章无线随钻仪器地面组装作业

1.1检查操作间摆放位置合理,能合理布置仪器到钻台的信号线;

有足够的安全逃生通道,逃生通道范围内无任何阻挡物和安全隐患。

1.2检查操作间接地钎及接地线完好有效。

1.3请井队电工接入电源,并检查操作间接入电源为220V,50HZ的电源。

1.4与井队技术员联系,落实钻井参数,根据钻井参数合理选择仪器装配参数。

同时检查、落实井队循环系统必须符合仪器使用要求。

组装、测试地面设备测试井下探管组装井下设备

3.1组装、测试地面设备

3.1.1架空布置压力传感器线、司钻读出器线及对讲机线,线路走向尽量不能横穿车辆必经道路。

如必须穿越车辆道路的话,架设高度不得低于3米;

数据线的架设不得与动力电源线混架在一起,防止动力电源线表皮破裂漏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3.1.2连接计算机、数据处理仪等地面设备,通电测试,用万用表测试仪器外壳对地电压,防止因漏电而造成人员伤害。

3.2测试井下探管。

测试时检查接线插头是否清洁、无磨损,探管测量模式设置正确。

3.3组装井下设备

3.3.1组装脉冲发生器

a)合理选择仪器配件,按操作规程进行装配。

b)装配过程中,由于有些配件棱角比较分明,因此装配时必须要戴好劳保手套进行防护,防止划伤;

装配时,组装架要选择地面平整的地方稳固放置,防止因组装架放置不平稳,造成装配过程中人员受到伤害。

3.3.2锂电池连接作业

a)清洁各插头、插针表面,确保插头、插针接触良好,端面干燥;

用万用表测量插头、插针的绝缘,防止因短路而使电池电流增大,造成电池爆炸。

b)按连接顺序,连接各端点。

c)要2人共同作业,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3.3仪器总成连接

a)正确连接仪器各部分。

在连接仪器时,要在操作间门前平整的场地上进行组装,不得在坡道上或车辆必经道路上组装仪器。

防止在装配过程中设备和人员受到伤害。

b)连接好各部分后,用摩擦管钳将各丝扣按力矩要求打紧。

在使用摩擦管钳时,要将摩擦管钳的锁紧螺母拧紧,防止在打紧过程中,摩擦管钳脱落,使作业者受到伤害。

第五章无线随钻仪器上钻台作业

1.1检查起拔器,确保灵活、好用;

锁紧装置有效。

1.2检查专用吊带,表面无破损,确保吊带完好、有效。

将仪器搬运到坡道仪器吊运到钻台

3.1将仪器搬运到坡道

3.1.1搬运仪器到坡道的作业必须在井队其它作业完成以后进行,不得与井队其它作业进行交叉作业,避免仪器设备和人员受到伤害。

3.1.2搬运仪器必须2个以上人员进行搬运。

搬运时,合理选择搬运位置,避免搬运人员之间因受力不均,造成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伤害。

3.1.3仪器在搬运过程中,领头人员选择道路平整地面行走,避免因路面不平造成崴脚,进而人员受到伤害。

3.2仪器吊运到钻台

3.2.1仪器在吊运前,再次检查起拔器、专用吊带等起吊工具,确保完好。

3.2.2一个人留在坡道挂钩,另一个人在钻台指挥井队气动绞车操作人员放下吊钩。

吊钩快到坡道时要减慢速度,防止吊钩及钢丝绳快速到底,冲撞仪器或伤人。

3.2.3下面留守人员将起吊吊带挂入吊钩中,并检查防脱销,确保其完好。

检查完毕后,给钻台指挥人员手势,告诉可以起吊,并退后到仪器尾端,站在仪器侧面。

3.2.4钻台人员指挥井队气动绞车操作人员缓慢上提仪器,坡道上的留守人员抬起仪器末端,跟随上提仪器节奏,将仪器轻放置到斜坡上,然后快速离开坡道,并从附近的梯子上到钻台上。

3.2.5当仪器尾端快到钻台面时,应缓慢上提仪器,钻台人员用井队兜绳兜稳后,距钻台面0.3m左右刹车,操作人员扶稳后,把仪器送至井口。

3.2.6在整个起吊过程中,钻台人员要始终观察钢丝绳的张力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提醒绞车操作人员停止上提仪器。

第六章无线随钻仪器下钻台作业

将仪器从无磁内取出仪器从钻台上吊运到坡道将仪器从坡道搬运到操作间门前

3.1将仪器从无磁内取出作业

3.1.1仪器在吊运前,再次检查起拔器、专用吊带等起吊工具,确保完好。

3.1.2仪器操作人员将起拔器等取出工具插入仪器内,并确保锁紧,将吊带挂入吊钩中,并检查防脱销,确保其完好。

检查完毕后,给绞车操作人员手势,告诉可以起吊。

3.1.3仪器操作人员注意站位,要使井队气动绞车操作人员能够正面看到仪器,不能阻挡井队气动绞车操作人员的视线。

3.1.4仪器操作人员准备就绪后,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