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079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感染与折针.docx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感染-

【概述】

 

因针灸导致的感染,亦是最为常见的针灸意外事故之一。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有所认识。

如“乳中,禁不可刺灸,灸刺之。

不幸生蚀疮。

疮中有脓血,清汁者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针灸甲乙经·卷三》)。

现代,国内外都不断有报道,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针灸感受染,以针刺感染多见。

针灸感染,包括针灸损伤所致的外科感染和针刺传播两类。

前者包括化脓性感染和一些特异性感染,包括骨髓炎和气性坏疽等,其中,气性坏疽,国内外均有报道。

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并广泛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失治死亡。

亦有穴位注射不当,造成气性坏疽,以截肢保住生命的。

针刺传播,是指针刺工具作为媒介物传播致病微生物,其中最为危险和常见的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继发感染。

我国虽仅报道过4例,但海外,已在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等不少国家发生过多次针刺造成的感染事件。

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卫生局和健康处对该州奥伦治县一个按摩诊所103例1980年2月至5月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

其中,有6例发展成肝炎,没有接受针灸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乙型肝炎(P<0.0001=。

查其原因,因针具是以氯化苯酮液(一种低效力的清毒剂)浸泡24h,未能消毒目的[1]。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年来,针刺事故致丙型肝炎感染率也趋向上升,各家报告不一,统计字数约为3%~5%。

但是推测针刺事故实际数字要高于报告数字几倍,实际感染率接近10%[2]。

除了乙型肝炎之外,针刺消毒不严还可传播破伤风,迄今我国公开报道的有10余例之多,均发生在闭塞的乡村,且系非医者用未经消毒的针具刺后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针刺尚可能种植寄生虫。

如某一38岁患者,8年前右上腹出现一鶏蛋大包块,逐年增大。

一年前在包块处针刺治疗二次后,结果,右上腹触及一鹅蛋大包块,右下腹触及乓乒乓球大包块3个。

手术发现肝门处一鹅蛋大包块,大小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均布有灰白色囊肿[3]。

因此,预防针刺感染,无论是上述哪一类情况对每一个针灸医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损伤原因】

一、消毒原因针刺消毒不严,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

包括针具、穴区皮肤和术者手指,任一环节的忽略,都可导致感染。

特别是一些偏僻边远地区的少数针灸医生,习用隔衣进针和口温(即先将针具在口内含至温热后刺)法,极易导致感染。

而三棱针、皮肤针等,也常会忽略严格消毒。

针刺消毒这一问题,海外同样存在,如针具不消毒或用一些效果不肯定的民间消毒药液消毒等,正如瑞士学者指出,污染的针刺与污染的输血、注射一样,都可以成为感染乙型肝炎的原因之一。

二、操作原因在针刺过程中,将皮下各层组织内的原有病灶中的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带入较深层的其它组织内。

如有在腰部正中病灶部位行针刺治疗,结果导致严重的硬脊膜外脓肿,即可能与此有关。

另外,穴位结扎时,如肠线残端露出表皮之外,该处也极易引起局限性化脓感染。

三、其它原因穴位注射时,除因不注意严格的无菌消毒外,对所注射药物的情况不了解,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之一。

如有穴位注射过期卡介苗,结果引起多发性寒性脓肿,并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穴位结扎(或穴位注线),也易因消毒不严,术后护理不当,引起感染。

作者在新疆工作时,曾于1973年冬天,为一例六岁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给其行门诊穴位结扎术。

当天晚上,患儿于睡眠时自行将敷贴在穴位切口之上的消毒纱布全部撕脱。

因患儿所在地点离医院较远,天气又十分寒冷,家长自行用旧棉絮予以包扎。

结果不仅造成局部严重感染,而且并发败血症。

经住院救治后脱险。

【临床表现】

因感染的程度、性质等的不同,而表现为较大差异。

一、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开始为针孔或灸区发生硬结,颜色潮红,并有疼痛。

如治疗不及时,可继续扩大,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

局部出现波动,硬结逐渐变软,中央有黄色的脓头。

如感染发生在深部。

波动感不明显,但脓肿表面有水肿和显著的局部压痛,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如炎症未能控制,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在X线片上可见到软组织肿胀,骨膜增厚,骨质破坏等。

二、全身化脓性感染局限性化脓性感染未能控制,或病人体质虚弱、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大量毒力强的病原菌在血中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

起病急骤,高热(可达40℃~41℃),头痛、头晕、关节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或困难。

病情发展,可出现败血症,乃至感染性休克。

化验:

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达2万~3万),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幼稚白细胞增多。

三、气性坏疽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在针刺或穴位注射处发生剧痛,随之出现皮肤、肌肉大片坏死。

按压针孔周围皮肤有“捻发”音,并出现水肿、皮肤苍白和发亮,重者整个肢体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

患者极度虚弱,面色苍白,出冷汗,高热,脉速。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迅速降至100万~200万。

X线片检查,肌群内有积气影。

其后果果严重。

如一例42岁男性患者。

有胃病史,近日因复发在当地医院治疗。

予硫酸阿托品1支,由医者作足三里穴穴位注射。

注射后胃痛即止,其它症状亦减轻。

次日,穴位注射处红肿微痛,逐渐加重。

至第四日,除红肿热痛外,还出现恶寒战抖,体温升高。

诊断为气性坏疽。

保守疗法无效,行高位截肢术[4]。

四、病毒性乙型肝炎感染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肝区痛)、乏力等,部分病人有黄疸和发热,以及肝脏肿大,有压痛等。

但有的病人,在针刺感染后可无明显的症状。

上述病人均有肝功能改变。

五、破伤风感染病员多无预防接种史,就诊时表现为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呈苦笑面容,说话困难,重者甚可出现角弓反张等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因窒息、全身衰竭或并发肺炎、心力衰竭而死亡。

故预后极为严重。

【预防方法】

 

一、严格消毒消毒包括针具、患者穴区和医者双手。

其中针具消毒是重要一关,特别在针刺治疗乙型肝炎等一些传染性强的病症患者之后,针具应作特别消毒,在有感染病灶的部位,避免针刺。

其次是要重视对毫针及注射器以外的针灸用具的消毒,如三棱针、皮肤针及火罐等。

患者穴区,应根据部位、针灸的方式的不同,准确把握消毒的严格程度,如耳穴、足部的穴位(易污染)应比其它的穴位更重视消毒;穴位注射、穴位埋针(包括穴位埋植)应比一般针刺更注意消毒。

另外,从微生物学的观点看,肌肤的化脓性感染以葡萄球菌多见,致病的葡萄球菌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在人体的皮肤可生存较久,常隐蔽在毛囊、汗腺及皮脂内。

葡萄球菌的最宜温度是37℃,在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快,汗腺分泌多,就为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夏季的针眼感染更加多见。

所以,消毒还应重视气候因素,夏季应消毒严格一些。

总之,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一次性消毒针灸针各医者针刺时带无菌手套

针刺部位,在2h内不要用生水洗涤。

去针后,如针孔较大或有出血现象,应该用消毒棉球揉压,使其止血及闭合。

特别要指出的是杜绝隔衣进针,否则极易发生感染。

如某一32岁男性患者,因咳嗽2周就诊。

穴取肺俞、阿是(背部)、合谷、外关、丰隆等穴,均用泻法。

期间因气候寒冷,肺俞、阿是两穴予隔衣进针,第4天患者自觉背部针刺处痒痛,并有粟粒大小的皮肤隆起,但未予介意。

1周后局部疼痛加剧,遂发现针孔周围明显红肿,直径约3cm左右[5]。

二、穴位注射和穴位结扎严格执行操作常规将所用治疗药液,预先进行了解,不要使用失效或变质的药物。

穴位结扎时,不要让肠线线头露出表皮,要求病人(或其家属)做好术后护理。

三、避免在有感染的部位进行针灸治疗。

针具没有进行认真的消毒,术者的手直接接触针身,针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这都有可能使针眼感染。

尤其是锋钩针、园利针、火针,因为针粗,治疗时局部损伤较大,就更易引起针眼感染。

如果使用园利针、锋钩针、火针等较粗的针,或相关容易感染的患者,应用25%碘酒涂在穴位上,待完全干后用75%酒精拭去碘酒,酒精干后可开始针刺,针后要求在24h内患处不应着水。

四、施灸法时,宜避免烫伤,特别是在局部皮肤感觉较迟钝时或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

在进行着肤灸时,要注意对灸伤的护理。

糖尿病人严禁化脓灸。

【处理方法】

一、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处理宜嘱病人患部休息少动,以减少疼痛及炎症扩散,抬高肢体,促进回流,减轻肿胀。

不要挤压患部。

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或咬头膏等,适当应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中西药物,配合理疗热敷等以促进吸收,一旦脓肿成熟,应立即切开引流排脓,并可辅以去腐生肌之中药。

二、全身化脓性感染的处理选择抗菌谱广的抗菌药物,或两种抗菌素联用,剂量宜大,疗程应长。

并可加用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的中药。

患者须卧床休息,充分补充热量、水分和蛋白质,纠正电解质代谢失调和酸中毒,必要时输入新鲜血液。

高热用物理或药物降温。

病情严重者,考虑用冬眠疗法或激素。

三、气性坏疽的处理本病症急势猛,诊断一经确定,应作紧急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要配合抗生素疗法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及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

有条件时,可用高压氧仓疗法,一般能保留患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四、破伤风感染的处理一旦发现,即转外科救治,包括应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大剂量抗菌素,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耳廓感染-

【概述】

 

自五十年代耳针疗法广泛开展以来,因消毒不严等原因,引起的耳廓感染这一针刺意外,在海内外都不断有所发生,由于耳廓血运情况较差,一旦感染波及软骨,治愈甚为困难,严重者可发生软骨坏死,萎缩而出现畸形,应予以警惕。

【损伤原因】

一、解剖学原因耳廓血管位置浅表,血液循环较差,当遭到感染之后,其抵御能力薄弱。

其次,耳廓皮肤菲薄,皮下组织量少,故针刺时,一般都要刺入软骨内,如针具或穴区消毒不严,可直接将致病微生物,植入软骨或骨膜,引起炎症。

另外,耳廓软骨对脓杆菌有特殊的亲和力。

绿脓杆菌对一般抗菌素不敏感,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操作原因消毒不严,耳廓或针具未作彻底消毒。

埋针时间过长,尤其在夏天,更易感染。

耳穴压丸手法太重,用三棱针点刺或施行割治法,或者海外应用埋针枪,造成损伤部位较大,都能增加感染发生率。

【临床表现】

耳廓感染可分为浅表感染和软骨(膜)炎二类。

一、浅表感染多因消毒不严格,浅部埋针或针刺所致。

耳穴压丸,如压之过重,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反复捻转,也可导致。

表现为针眼处或耳穴压丸处表皮损伤,疼痛较轻,局部有不同程度红肿,周围皮肤充血,并伴有少量渗出液等炎症症状。

二、耳软骨(膜)炎在耳针深刺,或埋针时间过长时,因消毒不严格而致。

浅表感染治疗不及时,亦可波及软骨。

另外,消毒不彻底的三棱针,点刺或割治耳穴过深,伤及软骨。

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重者整个外耳廓发红肿胀,最后形成脓肿。

常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及白细胞计数增加。

【预防方法】

 

一、严格消毒这是预防的关键。

耳针针具(包括毫针、揿针、三棱针等)均应进行高压高温消毒。

针刺前,先以棉球蘸2.5%碘酒消毒整个耳廓,然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待皮肤表面干燥之后,再行针刺。

二、注意操作针刺时,不宜刺穿耳软骨。

埋针后,用小胶布固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3天换一次,夏天应缩短间隔时间。

如埋针后一、二天,感局部胀痛不适,或按压时特别疼痛,应及时请医生取下。

检查有否红、肿等现象,不可误以为耳针刺激愈痛愈好,贻误时机。

三棱针点刺或手术刀割治,除注意无菌操作外,不宜刺入过深,刺破表皮即可。

耳穴压丸,虽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如搓转按压,时间过长或手法过重,亦可破损皮肤引起发炎,应该避免,我们认为以有节奏的单纯按压较好。

【处理方法】

一、浅表感染应立即停止耳穴针刺治疗,局部涂擦2.5%碘酒,每日2~3次;或局部消毒后,敷以消炎软膏。

亦可行局部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波长6328埃,每日1次,每次3~5min,再配合外擦肤轻松软膏,亦有较好效果。

浅表感染,只要治疗及时,一般3~5天,即可获痊愈。

二、耳软骨(膜)炎临床上以耳软骨膜炎多见,而耳软骨炎更为严重,治疗比较困难。

症情不太重者,可试用艾条烘烤疗法。

具体操作如下:

以点燃之艾条(市场有售),直接灸烤耳廓炎症显著处,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min,每日2~3次,直至病灶液体全部吸收,炎症消失为止。

化脓病灶,则经消毒后,用血管钳扩大伤口,将脓液全部排出后再行烤烘。

应用此法时,如炎症显著,需配用肌肉注射青、链霉素;积液较多,在注意消毒的情况下,可先作穿刺抽液。

症情较重,或此法不能治愈,则要求手术治疗,包括清创、引流等法。

如单纯采用切开、引流之法,不能有效阻止炎症发展,可试用耳廓方格切除术。

方法如下:

先用1%普鲁卡因行耳廓周围阻滞麻醉(注射时,切忌把脓液带入健康组织)。

用尖刀及小剪在耳廓炎症最明显处,根据病变范围,在耳前及耳后的不相对位或相对位皮肤上分别切除2~3个小方口,每个长约0.7~1.2cm。

凡坏死软骨在方口之周围者,连同方口皮肤一起切除,在方口附近处,用刮匙刮除。

周围未坏死软骨要尽可能预防性切除0.2cm。

切除后用无菌盐水冲洗清洁,另再用0.1~0.2%庆大霉素液冲洗一次,然后再擦以酒精,用数条皮片自一个方口伸向另一个方口引流,并要保证引流畅通,防止方口被血块凝固。

术后单层纱布包扎即可,每日冲洗换药,更换引流条一次,直至红肿消退,分泌物控制为止。

术后如又出现红肿,炎症继续发展,按上述行补充方口切除。

在应用上述手术同时,宜配合应用抗菌素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局部激光照射等。

-软组织损伤-

【概述】

 

这里所讨论的软组织损伤,实际上是指穴位注射不当,致手内在肌层的损伤。

损伤后,形成瘢痕,造成手部挛缩畸形。

在所有的针刺损伤报道中,这种损伤的病例数居于首位,迄今已报道400余例。

有四篇文章共总结209例[1-4],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据调查,多发生于6~16岁的学龄儿童,平均年龄在9.9~10.9岁此类损伤以12岁以内的儿童最为多见。

二、手畸形一般要数月乃至数年后才发现,最早为1个月,最晚有达5年的。

发病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则畸形越严重,

三、手术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极大多数的手功能可基本恢复。

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最早的报道见于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初[5],四十年来,不仅为针灸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已越来越引起各地外科医生的严重关注,并提出多种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不断获得提高。

【损伤原因】

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穴位原因此类损伤的发生,几乎全部由于注射或针刺合谷穴之故。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使用频次相当之高。

它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其浅层为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

手部肌肉比较小而娇嫩(特别是小儿),结构精巧,但其功能十分重要。

穴位注射或针刺不当,一旦在局部引起化学性炎性反应,渗出或出血,均可以影响到这两块肌肉,导致局限性压力增高,肌纤维坏死,引起两者同时损伤,局部挛缩,造成手部功能障碍。

二、药物原因穴位注射的药物不当,是另一种重要原因。

据我们统计,因注射安乃近和复方奎宁所致,约占总发生率的90%以上。

其余有:

氯丙嗪、醋酸可的松、维生素B1、安替比林、吗啡、度冷丁、异丙嗪等。

主要与这些药物刺激性较大或剂量不当有关,但是,也有的药物,仅穴位注射0.1~0.2ml,就可出现损伤。

三、操作原因在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为了寻求较好的得气感,反复上下提插或往不同方向探寻等,刺激颇率过快,亦可造成损伤。

如一例24岁女性患者,因感冒曾在左合谷穴位做过针刺,当时局部无任何不适。

两个月后发现左手拇指与示指指蹼间有轻度红肿及酸痛。

拇指活动不方便。

半年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伸直受限,第一指蹼深部可扪到一条索状硬物。

手术发现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深层及内收拇肌的浅层有白色瘢痕约1.5×1.0×1.0cm3。

切除后,拇指被动外展及伸直范围恢复与健侧相同。

瘢痕块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肌纤维内瘢痕组织[5]。

少数,则因医者无菌观念不强而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

一、典型过程合谷穴在穴位注射或针刺后,局部发红肿胀疼痛,一周左右肿痛逐渐消失,渐渐出现外展不便和手部畸形。

手部畸形发生的时间,可以从注射后一周到数年不等。

二、主要症候以拇指呈内收状,外展功能明显障碍为主症。

根据手的畸形的症状特点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单纯拇指内收畸形,Ⅱ型为单纯食指桡侧、掌指关节轻度屈曲畸形,Ⅲ型为拇指内收合并食指桡侧畸形,Ⅳ型为拇指内收伴有掌指关节半脱位计。

以上4型均有明显功能障碍,而以Ⅰ、Ⅱ、Ⅲ型最重,如握笔、拿筷子均极为困难,且最为多见。

部分患者还可合并有掌指关节屈曲或指关节过伸畸形,亦可伴食指桡侧畸形。

根据病理特点则可分为三型:

Ⅰ型为手部小肌肉挛缩仅局限于深层之拇内收肌,造成拇指内收及掌指关节屈曲畸形;Ⅱ型为手部小肌肉挛缩局限于浅层之第1背侧骨间肌,导致食指桡侧畸形,,尚可伴食指掌指关节屈曲畸形;Ⅲ型为拇内收肌及第1背侧骨间肌均发生挛缩,患者兼有拇指内收、掌指关节屈曲畸形和食指的桡侧畸形。

绝大多数患者可在拇收肌附近扪得条索状硬结。

病程久者,大鱼际群有不同程度萎缩,有的患者,因第一掌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在拇内收肌屈曲畸形下发育,久之可形成病理性半脱位。

三、病理检查绝大部分患者该部位肌纤维萎缩,且多为中度或重度萎缩,被增生纤维所代替。

内膜细胞增生,少数病例尚有纤维坏死。

病变区普遍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增生的程度与肌萎缩变化的程度相一致。

【预防方法】

 

一、慎重取穴合谷穴为常用穴,但婴幼儿要尽可能少选此穴。

这是由于婴幼儿的各种组织尚在发育之中,解剖标志不清,腧穴定位不易准确,加之恐惧针刺而哭闹挣扎等。

因此,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遭到意外损伤。

二、选择药物避免在合谷穴注入刺激性强及难以吸收的药物,更不可反复注射。

安乃近及复方奎宁应禁止穴位注射,特别是12岁以下的小儿患者须严格禁忌。

三、注意操作穴位注射或针刺时,不要盲目寻求强针感,手法做到尽量轻柔。

电针时,采用中等以下的强度和较慢的频率,小儿患者不适宜在本穴用电针。

为了避免或减轻手部畸形,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处理方法】

一、初期注射后出现局部热肿,即应采取理疗、热敷等方法,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如拇指出现功能障碍,应指导患者及早加强功能锻炼。

采取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可减轻或避免手部畸形发生。

但一般不主张用推拿、或在虎口揉按等法,以防止加重损伤。

二、后期当已出现手内在肌瘢痕挛缩导致的手部畸形,则需进行手部康复治疗。

手术原则为:

切断病变拇收肌或第一背侧骨间肌的止点部,以解除挛缩。

其中,成人瘢痕多局限于肌腹的一部分,在切除瘢痕后,一般可恢复功能。

-折针-

【概述】

 

针灸治疗中,折针是较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古代医家对此早就十分重视,如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窦汉卿,在其所撰的《标幽赋》中,着重提到: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

元明时期的一些医家还总结了取肌肉内断针的经验与方法。

现代关于折针的报道,在我国报刊杂志上所见不多,且往往仅停留在手术摘取断针的介绍或作为教训提出来,对断针在体内活动的情况及其存留体内会造成何种后果的研究很少。

日本针灸界对此则十分重视,这可能与断针事故多见有关。

近年来,他们对断针的原因、在体内游动情况及所引起的后果,作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深入实验研究,包括用豚鼠、家兔和犬等大小不同的动物为实验对象,使用的针具有金针和银针也有临床中常使用的不锈钢针,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在,颇值得借鉴。

【损伤原因】

一、针具原因

(一)、针具质量粗劣:

系指采用厂商以劣质材料或粗制滥造的针具。

另外,日本生产一种涂有水银的针具(目的使针体光滑,易于进针),因水银腐蚀作用,亦常发生折针。

(二)、使用旧针具:

针具应用过久或次数过频,有屈折、斑痕等;用酒精长期浸泡或高压消毒次数过多,造成针身变软、损伤,放置过久,亦可因氧化生锈,发硬变脆。

(三)、针具的寿命与针体粗细有关:

粗针寿命较长。

细针则需不断更新。

二、医者原因

(一)、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

刺入后有抵抗感,仍强行刺入;拔针时发生滞针,仍强行拔出。

不必要的深刺,致使肌肉剧烈收缩而可能折针。

(二)、在针刺过程中,为了寻求满意的得气感,手法过笪,捻转角度过大,频率过快等。

特别是一些不易得气的患者,如截瘫病人,可因强手法而断针。

三、患者原因

(一)、初次接受针刺,紧张恐惧;常因针刺时不能忍受强烈的酸胀感,或因疼痛,均可导致反射性肌痉挛,肌肉剧烈收缩,而发生折针。

(二)、在留针过程中,患者的一些不可抑制的动作,如剧咳、打喷嚏等,或体位突然大幅度变动等,均可引起折针。

四、部位原因

(一)、就针具而言,折针常发生于针体与针柄连接处,有认为离针尖3~5mm处,亦易折断。

通电时,毫针腐蚀的部位,以针体与皮肤接触处多见,也可在针体数处出现蚀点。

(二)、就机体而言,凡在腹、胸、腰、背、四肢等和关节等部位都可发生折针。

国内外记载过的曾发生折针的穴位,多在活动程度较大的部位,但巨阙、心俞、肝俞、膏肓等穴也曾有折针的报道。

头面部穴位折针的情况,较罕见。

五、电针原因

系指在电针疗法中,针体因电解电蚀折断,主要和与其连接之直流电针仪有关。

目前,中国大陆使用的电针仪为脉冲电针,它的直流成分很少,在电刺激过程中,较少见电解电蚀折针。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脉冲电针仪所输出的电流是一种经脉冲变压器隔去直流成分而仅使交流成分通过的脉冲电流,当电针仪使用时间过长,或自制的电针仪的输出变压器未经严格检查,可以造成脉冲输出的波形中混有直流成分。

而一有直流成分,都将使连接电极的两根毫针中的一根,由于电解而溶蚀、变细、生锈、发脆以至体内的折针。

电针折针除与直流电成份有关外,尚受下列因素影响:

(一)、频率和波形:

低频通电易折针,以高频刺激较好。

波形则应选择无腐蚀性,如交流电的矩形波形。

(二)、电流强度及通电时间:

电流强度愈大,通电时间愈长,愈易发生折针。

一实验证明,以3~8mA电流通电30~60min,位于阳极的针具头端易折断;15mA通电1h或30mA通电30min,出现针具根部折断。

所以建议电针输出电压应在10V以下,通电时间最好不超过30min。

(三)、针具所连电极:

阳极处易折针,有在人体采取三种通电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发现,无论用阳极通电法、阴极通电法和双极通电法,均为阳极电蚀明显,阴极电蚀较少。

六、其它原因:

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穴位刺激法的不断涌现,使得折针情况趋于复杂化。

穴位注射,操作不当,注射针头断入穴内。

头针疗法因针体进入头皮内较长,加之捻转频率过快,亦可发生断针。

特别是穴位埋线结扎法,极易造成缝合针体内折断。

【临床表现】

包括折针后的临床表现和针体在体内的活动。

一、折针后有临床表现

日本学者的一些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断针的移动最危险的是对脏器和神经系统的危害。

其合并症包括化脓性关节炎,腹膜和脏器的损伤、神经麻痹、顽固性神经痛等。

(一)、非重要脏器或关节部位。

一般多不产生严重后果。

其共同特征是:

折针之后,断针局部可有压痛,并逐渐减轻。

有时折针处有重压感,活动时偶可出现疼痛,但往往无运动障碍。

(二)、关节内折针。

不论在大小关节内折针,都会呈现严重的运动障碍和疼痛,如肋间关节折针,多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脊柱关节折针,长时间活动后有剧烈的疼痛及运动障碍。

(三)、脏器内折针,情况往往比较严重。

因脏器的不同,和折针部位的不同,可引起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和疼痛,肺部折针,咳嗽频数,呼吸困难,并有肋间神经痛发作样疼痛。

心脏折针,剧烈的心绞痛样疼痛,呼吸困难,并可迅速进入休克状态;膀胱内断针,可引起小便短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