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231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认识生物

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2观察法及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深认识。

考点3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考点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考点5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考点1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范围(20千米厚)、内容(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考点2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两种:

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异种的生物,还包括同种的其他生物。

考点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对本专题内容的复习,要加强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

鱼生活在水中,其形态结构必定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所以鱼有适于水中呼吸的鳃、适于水中运动的鳍等。

考点5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大部分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5、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对本专题内容的复习,不妨结合某一具体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

例如,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什么?

消费者有哪些?

分解者有哪些?

等等,通过分析,可以加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典型例题

例题解析第一章认识生物

1、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能长大的钟石乳 

C、蝴蝶标本 

D、珊瑚虫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人体出汗 

B、种子发芽 

C、蝌蚪长成青蛙D、铁生锈

3、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一特征()

A、生长现象B、应激性C、繁殖D、呼吸

4、下列关于生物共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不断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B、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种族延续

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体都有严谨的结构

5、在一篇校园或社区生物的调查报告中,内容应该包括 

、 

、天气、调查路线,所见生物的种类、 

和生活环境等。

6、与生物学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的人类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有 

等。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哪一种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

A、阳光B、温度C、水分D、海拔高度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关系

B、森林能调节气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由于受水分、阳光的影响,苹果主要分部在我国的北方

D、“蚁穴溃堤”和“蚯蚓松土”所反映的生物学道理相同

3、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多种关系,牛吃三叶草是生物间的 

关系,麦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水分和肥料是生物间的 

关系,成百上千只蚂蚁搬运粮食是生物间的 

关系。

4、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小麦、蝗虫、青蛙等生物。

据此回答:

(1)影响小麦生活的各种因素叫 

(2)写出此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简单食物链:

(3)小麦在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属于 

,蝗虫、青蛙属于 

此外,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还应包括 

5、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植被类型是()

A、草原B、热带雨林C、荒漠D、针叶林

6、捕杀狼群,狼灭绝,此时草原中的兔子将会()

A、增多B、减少C、不变D、先增多,后减少

板书设计

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观察法及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三.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四.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五.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一.生物圈

二.生态因素

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五.生态系统

教学反思

初三生物结业考试总复习初一上册

(一)

[课标考点]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学会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6、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4、生物特征的判断

5、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

6、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主干知识]第一章认识生物

考点3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合计20千米厚)。

内容(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

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考点3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考点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考点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考点6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特点是逐步消耗,物质流动特点是反复循环。

4、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人类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自然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园林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考点6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考点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对照实验:

定义: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一组实验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即只有一个变量。

[自主复习主干知识]第一章认识生物

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

2、生物能进行_______________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__

4、生物能对_______________作出反应

5、生物能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除_______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

植物、动物、_________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____________生物和____________生物。

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1、定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2、范围:

以____________为标准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合计20千米厚。

3、内容:

____________底部、水圈的大部、____________表面。

4、作用:

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考点2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__________、空气、水、适宜的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温度、水、____________、土壤等。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____________关系等。

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_____环境,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着环境。

2、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___________,生物的____________性是普遍存在的。

在一定的_________内,生物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阳光、空气和水等____________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____________和分解者。

_______是生产者,动物大部分是消费者,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分解者。

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4、物质流、能量流:

能量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物质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具有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生态平衡。

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____________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不断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有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是沼泽)。

人工生态系统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7、________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____________。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____________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____________,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考点7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___、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__的实验。

一组实验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即只有一个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练习动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2、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区别

3、掌握构成细胞中的物质

4、理解掌握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

5、培养观察单细胞生物结构的能力。

1、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2、练习动植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3、培养观察单细胞生物结构的能力。

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以及成像原理,2、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动植物细胞区别以及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单细胞生物结构,病毒的结构、种类。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动植物细胞区别以及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观察,单细胞生物结构。

自主知识导航资料、自我测评、巩固提升试题、实验仪器材料。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1.显微镜的结构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

6、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

7、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1、构成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和无机物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组织

2.器官

3.植物体基本组织

4、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

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5.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6.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8、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9、草履虫

结构:

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

功能:

10、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笑生物-病毒

1、结构:

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

2、生命活动

3、种类

4、与人类的关系

例题解析

烟台一中南区堂清周结活动第周初三生物结业总复习

[自主复习主干知识]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

稳定镜身;

镜柱:

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

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

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

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与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②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距离载物台2厘米);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

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一侧看着物镜);

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当你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移动。

3、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去的薄片制成;

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是用生物体上撕去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二、实验过程:

1、观察植物细胞实验:

①擦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水: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材: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④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所要观察的材料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