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236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docx

中考应该这样教学生阅读

2015年中考:

应该这样教学生读懂文本

一、读文方法

世上文章何止千万,阅读方法也是不胜枚举,但真正关乎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却终非一日之功,也很难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大概原因在于天下文章自古都是不拘一格,变化无穷。

有人通过文体的划分,主张分类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来锻炼提高,有人通过能力点划分,主张通过不同能力点的分解训练来锻炼提高,有人通过文章自身技法划分,主张通过解读文章不同写作技法的方式来锻炼提高,更有通过主题分类的阅读,比较阅读……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所有的努力都必须建立在一个事实的基础之上,那就是我们真实地阅读了文章,然后才谈得上提高。

在日常搜集信息式的快速阅读中,在闲暇时的浅阅读中,尤其是在考试的特定环境下的测试阅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读懂一篇文章的这个最基本的方法。

因此,在下面的训练之前,特提出几条最基本的阅读建议。

达到这些建议的要求,乃是阅读的基础之基础。

1、从头到尾读。

这是从读文方式和阅读习惯上的建议。

2、读懂每一段。

这是从阅读要求和思维训练上的建议。

3、理解段落间关联。

这是从整体把握上读文的关键。

4、从关联中理解主旨。

这是从阅读基础目标上所提的要求。

完成以上读文基础,只是达到理解文章的层面,而要在考场阅读中真正达到快速读文,准确把握,顺利答题,还应该掌握一些重要的读文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文章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

从语言文字的形式入手,把握每一篇文章各不相同的写作特色,相当于找到了阅读这篇文章的“金钥匙”。

文章不同,金钥匙也不相同。

正如写作形式虽然千篇万化,但是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内容、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找到读懂每一篇文章的金钥匙是阅读答题的关键所在。

钥匙可以有多种设计,原理却大同小异。

下面提供的也正是从写作形式的基本原理出发,从而找到读文具体方法的一些建议。

希望藉此帮助同学们快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1、带着标题进入文本

文章的标题拟制常常有一个规律:

必须覆盖文章的主要内容,它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浓缩,必须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主旨文意。

至少也必须与主旨文意紧密相关联。

因此,把握文章的标题,常常可以依此把握文章主要信息和大致文脉。

标题往往言简意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它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暗示行文线索,或者表明写作对象、提示写作方法,或者引发读者兴趣、制造阅读悬念,或者关联主要情节、透露情感主旨。

要把握文章标题的内涵,首先要重点理解构成标题的词语,要注意分清词语的字面含义与深层含义,找准突破口,从而把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要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个好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总是紧密相关的,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就理解了标题的内涵。

对于标题贯穿全文始终的文章来说,在阅读时如果带着文章的标题进入文本,在阅读文本每一段落及细节时,都能关联到文章标题来思考,可以达到快速整体把握文本的目的。

2、寻找文本的逻辑线

写文章或讲叙故事,或抒发情感,或阐明道理,写作者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逻辑线。

这一逻辑线也即作者的基本写作思路。

而表现在文章形式上,常常是文章的线索、重要的带有标志意义的句子、段落等。

通过辨识文章的主题句、概括段落提要,可以找出隐含在文章中的主旨。

这样的句子常常有特定的位置,在段首或段末,或在过渡处,或在文章结尾。

应该通过概括快速找到文章写作材料与主旨的关系,尤其可以通过某些细节来理解其微言大义,常常可以达到准确领会文本的目的。

要高度重视段落在表情达意时的功能。

一切文本阅读应从段落阅读开始。

找到文章线索,就找到了文章布局谋篇的核心;在纷繁复杂的文章内容情节或众多的形象中找到最关键的一个,就找到了文章主旨所在;找到了主旨句或主旨段,也就找到了提纲挈领理解文意的关键。

种种方法不一而足,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有这样一种穷究和直达文本核心的意识。

3、理清文本的结构

文章都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路线和途径来表达思想的。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围绕中心点(即作者的要表达的主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侧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因此,如果我们着力于探究作者的思路,其实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理解文本。

而行文思路的具体表现就是文章的结构。

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文本结构。

分析行文思路,也就是在分析文章结构,也就可以达到理清文章脉络的效果。

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更要把握文章的内涵。

要整体阅读,增加答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增强解题的准确度。

然后理清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进而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要善于段落取精。

就是要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4、关注文本细节及表达技巧

阅读的主要目标是理解,鉴赏也是目标之一。

通过鉴赏可以领略文章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使阅读不仅仅只停留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深入到表达层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目的是鉴赏文章写作形式。

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中,之所以把文本的写作形式中的细节、文本的写作技法独立出来进行鉴赏,其目的只有一个——这样可以达到快速理解内容的目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走进鉴赏的层面(实际上文本鉴赏既包括内容的鉴赏,也包括写作形式的鉴赏)。

对于记叙性文章,把握各要素和文体知识虽是必要的,但关注文本的细节内容,精彩语句,情感变化、文本的暗示、照应、伏笔、悬念等技巧,是快速、准确、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方式之一。

大体上来说,文本的细节和表达技巧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修辞手法类、表现手法类(对比、烘托、反衬、渲染等等)、叙述方式类、表达方式类、行文段落类(不同句段的作用,如过渡、点明中心,伏笔、卒章显示志等等)、人称运用类、词语运用类……必须熟悉了解相关知识。

5、摸索作者的情感倾向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了解背景可以顺利体察作者情感倾向,发挥联想与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

  

因此,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

如虚实相生的手法,长短错落的句式,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不温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基于以上目的,下面设计了一组阅读训练示例,示例的编排如下:

1、读出路线图

用旁批加尾批的形式,着眼于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基本写作思路,提示读懂每一篇文章的“路线图”。

通过读出路线图,回顾、整体把握全文脉络,进而理解主旨,赏析特色。

更重要的是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这是本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

2、读出金钥匙

依据上述读文方法,提供通过分析每一篇文章基本写作形式,快捷深入文本,读懂文章的具体方法,适合于考场阅读的特定环境下运用,达到快速读懂文章,答对考题的目标。

3、读后检测

文后提供了一些检测阅读效果,启发思考的题目,其中有些题目较难,通过上述提示,利用它们来检测阅读效果,如果完成这些题目有困难,可以适时回顾前面各步骤。

 

二、读文示例

(建议分三栏排版,左边为蓝色字体(读文方法指导),中间为原文,右边为红色字体(读文内容指导),需对齐相应段落。

或者不分栏,用不同字体字号显示出来。

1.习惯于失去

周国平

出门时发现,搁在楼道里的那辆新自行车不翼而飞了。

两年之中,这已是第三辆。

我一面为世风摇头,一面又感到内心比前两次失窃时要平静得多。

 

  莫非是习惯了?

 

【自行车被盗,生活中一件小事,也是本文写作的缘起。

两年三辆的失窃频率不可谓不高,世风日下的感叹也属自然,两个“一面”表达自己微妙的心情。

设问单独成段引人思考。

【首次点出标题中“习惯”二字,“平静”是习惯的一种表现。

也许是。

近年来,我的生活中接连遭到惨重的失去,相比之下,丢辆把自行车真是不足挂齿。

生活的劫难似乎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由生活小事推广到人生的失去,典型的哲人式思维习惯,也是感悟人生的常见方式。

【观点1:

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照应文章标题。

由故事引出观点是常见写法,但这一观点是否全文中心论点,还得看后文。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

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

从父母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

长大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

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本段再提出一个观点:

人的天性习惯于得到而非失去。

“天性”一说有何理由?

注意本段的论证层次,一是“呱呱坠地”,二是“长大以后”。

前者又分为“从父母处得到”、“从社会得到”。

后者罗列有三,但“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与“金钱、财产……”有重复之处,应为文章瑕疵。

此段理解难点在于:

“自然的倾向”指的是什么?

时机、命运?

如此可见作者认为事业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努力。

【观点2:

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

从人类天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为了证明“人必须习惯失去”的必要性。

因此观点2从属于观点1。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

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

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

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

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

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

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承接上段进一步论证:

在我们的人生中,得到的确是一种习惯,而失去不为我们所习惯。

尽管我们在得到的同时的确也在不同程度地失去,但人们都不愿意接受事实。

这里描述的是一种生活现象与规律。

道理本来很简单:

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

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

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

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

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 “失去比得到更为本质”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天灾人祸为什么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由此可见”表明本段仍是承接上文的反面论证。

不习惯失去,只求得到的人生表面积极,而实际脆弱。

至此,文章观点已逐步立起来了。

【观点3:

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从人生规律的角度分析“人生应习惯失去”的必要性。

再扣标题。

因此观点3也从属于观点1。

至此,可断定观点1为全文中心论点。

观点2与观点3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观点1。

如果把观点1当成“是什么(人生应习惯失去)”,观点2与观点3则是从“为什么”说“人生应习惯失去”这一角度进行论证的。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

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

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

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桥梁。

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

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深不以为然。

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

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

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

 

【借宗教教义来阐述主动失去的合理性。

本段理解难点在于“六度”、“布施”等词语。

还要留意思考作者对佛教的看法与主张。

【观点4: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

从“怎么样”的角度来论证观点1。

论证更深入。

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

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剂。

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

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上一段肯定了佛教“无我”的主张,此段作补充论证,完善自己观点。

“毕竟”、“只是”、“尽可以”、“但是”等一系列词语运用比较复杂,作者对佛教主张的态度到底如何?

请反复揣摩。

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

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

试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

由社会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做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容忍姑息。

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

那么,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做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吧。

【收束全文。

“不是太不在乎”在前文有何体现?

阿Q精神可参见鲁迅相关作品。

对盗窃自行车的行为应该斗争还是容忍姑息?

看看作者如何解释自己的阿Q精神的?

尾句中“这”指代的什么?

读出路线图:

新自行车被盗——我内心平静——习惯了——人生应习惯失去——人天性习惯得到——人们不习惯失去——失去比得到更为本质——不习惯失去其实是脆弱的——为了习惯失去,可以主动失去——佛教主张完全“无我”——佛教在悲观中可以促人超脱——超脱与阿Q精神是我力所能及的斗争形式

 

读出金钥匙:

1、关注文章标题。

从旁批的分析可以看出,文章主要提出了4个观点,观点2、3、4都是围绕观点1“习惯于失去”(既是标题,也是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衍生而来,为了论证中心观点而分解出来三个观点,以便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层面进行论证。

标题在文中虽只出现一次,但整体写作思路却是围绕它而展开。

2、理清文本结构。

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以自行车被盗这件小事引发议论,全文遵照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来结构(详见旁批)。

以日常小事提出论点(是什么),然后重点论述“为什么要习惯失去”,最后再论证“怎样习惯失去(主动失去)”,最后作结。

分清这几大板块,全文脉络尽在掌握。

3、探究作者情感倾向。

文中为了证明主动失去的意义,举了佛教为例,但佛教关于人生的主张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在引用此例的时候作者必然会考虑其侧重点,因此文中多处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主张的态度(见文中划横线处)。

留意这些重要句子,就可以理解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读后检测:

1、综观全文,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人必须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的?

 

2、请谈谈你对“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句话的理解。

 

3、作者面对第三次失窃时内心平静,对这种平静及由此事引发的思考,你怎样看待?

 

4、文中说佛教“是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又说它“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看似矛盾,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习惯于失去》参考答案

1、一是从为什么要习惯失去(或答“失去是人生常态(失去比得到更为本质)”)来论证;一是从怎样习惯失去(或答“为了习惯可以主动失去(保留一份超脱之心)”)来论证。

2、失去是人生的本质,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得而复失的过程;人生无所不包,当然也包括天灾人祸、旦夕祸福,这是人生的常态;生而为人,应有此觉悟,并接受这一现实。

3、平静是习惯于失窃的一种表现;平静后的思考让作者收获了人生的感悟;议论和感悟也是作者与盗窃行为的一种斗争形式。

4、佛教的“透彻”表现在它主张的人生的“无我”是一种穷尽天理的哲学境界,而它的“悲观”表现在过份主张超脱出世,容易使人丧失进取之心。

从这两个评价中可见作者认为人生应有入世之行为,但又须有超脱之心灵。

 

2、两角钱

肖复兴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

才想到那天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起因,重点交代人物身份及当时环境。

【故事起因:

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100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邮局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100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服务员不大乐意。

【故事开端:

差钱】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不用说,也是工地上的民工,跟着大人们一起来寄钱。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更让我感到奇怪。

【情节继续展开,重点交代小男孩的身份和动作神态。

细节描写:

关注“似笑非笑”、“似掏未掏”两个词的运用,两个比喻的运用都在设置悬念,后文应该会解谜。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100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

“你再找找,就差两角钱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那位服务员差点吵起来。

【再次强调服务员“没有接”,矛盾冲突加剧,期待解决。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小民工,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

“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话,他羞涩的脸红了。

我接过钱,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是两角钱,也是他的血汗钱。

我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

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冲突化解,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描绘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故事发展:

借钱】

接过两角钱,服务员的脸上呈现了笑容。

邮戳在信件上欢快地响了起来。

【故事看似结束,第三次提到服务员,与前文形成反差。

后一句表述有特色。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100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故事继续延续,“我”的想法很自然。

【故事高潮:

还钱】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

那些民工们还没有汇完钱,他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为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注意作者的用词:

“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意在表达什么?

走到他的身边,我突然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尤其是帮助那个看起来比自己大或强的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

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

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句:

“还没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

“谢谢你啊!

”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再次绽放的笑容是否会因为“我”的一个念头而消失?

【故事结局:

打消还钱念头】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去。

不过。

我有时总会想,没有还给孩子那两角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故事结束,引起一些感悟与思考,没有答案,让读者也参与思考。

读出路线图:

“我”去寄信——邮局一堆寄钱的民工——找不到两角零钱——发现一个奇怪的小民工——“我”与服务员差点吵起来——小民工帮“我”付两角钱——“我”有了零钱——准备回邮局还钱——“我”打消了还钱的念头——“我”郑重道谢——“我”有所感悟与思考

 

读出金钥匙:

1、关注文章标题。

“两角钱”贯穿全文始终,差钱、借钱、还钱,整个故事都在围绕它而展开,也是文章的线索。

因此,对这两角钱意义的理解,也是理解“我”是否应该还钱的关键。

2、关注文章细节。

男孩想借钱给“我”时的动作、神态描写,两个比喻句与后文的照应关系。

男孩的语言特点与人物性格身份的关系。

男孩的几次“笑”,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细节(详见文中划横线的部分),理解这些细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读后检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中心事件。

 

2、说说你对“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这句话的理解。

 

3、文中“我”先称那个孩子“小民工”,后称他为“可爱的孩子”,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4、“我”没有还钱到底对不对呢?

请说出你的理由。

 

《两角钱》参考答案

1、做民工的男孩在“我”因缺少两角钱邮费而为难时,给了“我”两角钱解围。

2、“天真的亲切”是因为男孩的行为非常纯朴真诚。

“干净透明”是男孩的无私帮助与对陌生人的关爱之心给我的感觉。

这句话集中表现了男孩纯洁的心灵。

3、称孩子“小民工”是因为两人还处在彼此陌生阶段,是“我”对他身份的确认;称其为“可爱的孩子”是因为他替没有零钱的“我”解了围,让“我”的内心充满感激。

4、示例1:

我觉得对。

因为男孩帮助了“我”这样一个看起来又大又强的人,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还钱会破坏他这种美好的感觉。

示例2:

我觉得不对,因为钱虽不多,但也是男孩的血汗钱,还钱给他是对他劳动的尊重与关心,也是对他无私帮助陌生人的赞许与肯定。

同时也是直接表达“我”感谢之情的最好方式。

 

 

3、唐诗三百首

李书磊

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不敢写关于这本书的原因与精神与灵魂相关。

究竟是怎样一种相关?

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为什么必然会与我们的生命发生纠葛?

对第一首诗的记忆、对印刷版本的记忆为了表现什么?

反复渲染对这本书的敬畏与亲切其实只是强调它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语句:

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其中“精神的源泉”对应下文的“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等等,“归宿”对应文末“我们最终必将回到这片土地,在这里承担起杜甫和杜牧、李白和李商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与使命。

”。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

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

“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