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334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能单独活动,互不干扰。

深筋膜作用——成为肌肉的附加支

撑点,扩大肌肉的附着面积,利于增强肌肉收缩时的力量。

在四肢,深筋膜插入肌群之间并附于骨,形成肌间隔,分隔

肌群;

在腕、踝部,深筋膜增厚形成支持带,支持约束深部

肌腱;

另外,深筋膜包绕血管和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

由深

筋膜形成的各鞘管,在病理情况下具有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

腱鞘:

是包在长肌腱周围的结缔组织鞘,主要分布于手、足等活动性较大的部位。

腱鞘外层腱纤维鞘:

厚而韧

内层腱滑膜鞘壁层:

贴于腱纤维鞘内面

脏层:

贴于肌腱表面

内、外两层在鞘的两端相互移行,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内含少量滑液,可减少肌腱活动时与骨面之间的摩擦,并具有固定肌腱的作用。

腱滑膜鞘脏层与壁层的移行处,形成腱系膜,供应腱的血管、神经由此初入。

可减少肌腱与骨的摩擦。

籽骨:

由肌腱骨化而成。

作用——增大肌肉的肌拉力角,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力臂,有利于提高肌肉工作的效率。

滑车骨性滑车(骨性槽):

滑车表面覆以软骨,有肌腱或

籽骨在此滑动。

如股骨下端前面的髌面,就是骨性滑车髌骨在此滑动,还有足骨的内外踝等处都有骨性滑车存在。

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环:

有肌腱从环中通过。

作用——一个是防止肌腱向旁边移位;

另一个是肌腱通过滑车后往往会改变拉力方向。

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一块胸骨借软骨、韧带、关节连结而成,包括肋椎关节、肋胸连结。

横径大于矢状径。

其运动主要参与呼吸运动。

腕管:

腕横韧带与腕骨沟间围成的管。

作用——具有缓冲作用,可保护从腕管内通过的肌腱、血管和神经。

骨盆:

由两块髋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以及连结他们的关节、韧带、软骨构成。

作用——支持体重、缓冲震动、传导重力、保护脏器、肌肉附着、形成胎儿娩出通道。

足弓:

由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韧带和肌腱共同组成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

分为内侧纵弓(弹性足弓)、外侧纵弓、横弓。

作用——保证了人体直立时足底呈三脚架着地支撑的稳定性;

具有弹性,可缓冲震动;

保护足底血管、神经。

腹白线: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为左右腹直肌鞘的分隔,由两侧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腱膜交织而成。

上方起自胸骨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

作用——为肌肉提供附着面积。

腹直肌鞘:

包绕腹直肌的鞘状结构。

鞘分前后两壁,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愈合而成;

后壁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作用——保护、固定腹直肌,提供肌肉附着面积。

胸腰筋膜:

包裹在竖脊肌、腰方肌周围。

分为浅、中、深层。

浅层位于竖脊肌的浅面,中层分隔竖脊肌与腰方肌,深层覆盖腰方肌前面。

由于腰部活动较大,剧烈运动常导致其损伤,这也是腰背劳损病因之一。

固有呼吸肌:

指专司呼吸,不参与身体其他运动的肌肉,包括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

腹压肌:

指形成腹腔壁的肌肉,包括腹腔顶部的膈肌、腹腔底的盆底肌、腹腔前壁与外侧壁的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腹后壁的腰方肌。

其中任何一块肌肉收缩都会使腹压变化。

作用——腹压增加,能协助完成咳嗽、呕吐、排便、分娩等生理功能。

盆底肌:

指封闭小骨盆下口处的相应肌肉,包括位于后部的肛提肌、尾骨肌,位于前部的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等。

作用——承托盆腔器官、括约肛管和阴道、调节腹压。

肩袖(肌腱袖、旋转袖):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复合体。

作用——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骨关节盂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

运动环节(环节):

能绕关节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

复关节:

由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多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块骨或每个单关节都能单独活动,如肘关节。

联合关节:

两个结构上独立的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

原动肌:

当一块或一组肌肉收缩产生的力是引起环节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时,这块或这组肌肉称之为原动肌。

例子:

向前屈大腿时,髂腰肌和缝匠肌是原动肌。

对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

向前踢腿动作中,使大腿屈的髂腰肌是原动肌,它对侧的伸肌——臀大肌、股后肌群等是对抗肌。

动力性工作:

指肌肉工作时所产生的力,能够引起运动环节在空间中产生移动,肌肉的长度也发生明显的改变。

特点: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肌肉的长度和力的作用不断改变。

静力性工作:

肌肉工作时内部张力增加,但肌力矩与阻力矩相等,是环节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关节角度不变,肌肉的长度不发生变化。

肌肉较长时间处于持续性的收缩紧张状态,肌肉长度和力的作用比较恒定。

克制工作(向心工作):

肌肉工作时内部张力增加,肌力矩大于阻力矩,引起环节朝向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肌肉的长度缩短。

手持哑铃做屈肘动作,肱肌、肱二头肌在近固定条件下做克制工作;

立定跳远蹬地阶段,股四头肌在远固定条件下做克制工作。

退让工作(离心工作):

肌肉工作时内部张力增加,肌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环节向背离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肌肉的长度增加。

两手侧平举后慢慢放下,三角肌在近固定条件下做退让工作;

落地缓冲时,臀大肌、股四头肌在远固定条件下做退让工作。

支持工作:

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使运动环节保持固定姿势。

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

肌肉保持缩短状态的支持工作。

前控腿,屈大腿的肌肉(髂腰肌、股四头肌等)

第二种:

肌肉保持拉长状态的支持工作。

马步站桩,股四头肌

加固工作:

关节周围肌肉持续收缩,防止相邻环节由于外力作用而在关节处相互脱离。

吊环悬垂,肩关节、肘关节、手关节周围的肌肉持续收缩。

固定工作:

作用相反的两群肌肉共同收缩,使受力的环节固定不动。

进行屈肘的弯举动作时,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共同收缩使上臂保持不动,可为屈肘的近固定收缩创造条件。

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的现象,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大腿屈时再伸直小腿,由于股直肌在髋关节处屈,要再使小腿伸就感到力量不足;

在大腿后伸的情况下屈小腿,由于股后肌群的不足现象,会感到难以完成此动作。

多关节肌的功能性被动不足:

当多关节肌在一个关节处被充分拉长后,就不能在其他关节被充分拉长的现象,其实质是肌肉的伸展性不足。

体前屈(髋关节屈)时,如果膝关节伸直,使股后肌群先在膝关节处被拉长,那么由于股后肌群的被动不足,再做体前屈就会感到股四头肌的伸展性不够。

二、浅层肌肉起止点

肌肉名称

起点

止点

斜方肌

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侧1/3、肩峰、肩胛冈

背阔肌

部分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脊、肋骨

肱骨小结节嵴

菱形肌

部分颈椎和胸椎的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肩胛提肌

部分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胸大肌

锁骨内侧半、胸骨和肋软骨、腹直肌鞘

肱骨大结节嵴

腹直肌

耻骨联合上缘

胸骨剑突、肋软骨

腹外斜肌

肋骨外侧面

髂脊

腹内斜肌

胸腰筋膜、髂脊、腹股沟韧带外侧

后部肌束止于肋骨、前部肌束止于腹白线

腹横肌

胸腰筋膜、肋骨、髂脊、腹股沟韧带

腹白线

腰方肌

髂脊后部

肋骨、腰椎横突

三角肌

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冈上肌

肩胛骨冈上窝

肱骨大结节

冈下肌

肩胛骨冈下窝

小圆肌

肩胛骨外侧缘

大圆肌

肩胛骨下角

肩胛下肌

肩胛下窝

肱骨小结节

肱二头肌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桡骨粗隆

肱三头肌

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

尺骨鹰嘴

髂腰肌

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起自于髂窝

股骨小转子

臀大肌

髂骨翼、骶骨

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径束

股四头肌

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

胫骨粗隆

缝匠肌

髂前上棘

阔筋膜张肌

移形于髂径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股二头肌

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线外侧唇

腓骨头

半腱肌

坐骨结节

半膜肌

胫骨内侧髁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侧髁;

比目鱼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和腓骨上部

跟结节

关节

主要结构

辅助结构

运动

运动的肌肉

肩关节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关节囊薄而松弛;

关节腔大

关节唇加大加深关节窝,加固关节;

韧带少且弱,主要有肱二头肌长头腱、喙肩韧带、喙肱韧带、盂肱韧带;

滑膜囊可减少摩擦,利于肌腱活动

典型的球窝关节、单关节;

灵活性好稳固性差;

前脱位居多

1.使肩关节屈

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长头、喙肱肌

2.使肩关节伸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3.使肩关节外展

三角肌、冈上肌

4.使肩关节内收

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肘关节

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构成;

包括三个关节: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关节囊前后薄而松弛,两侧紧厚,并有韧带加强;

三条韧带加固:

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所有肘关节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保证了其能绕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典型的复关节;

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限制了其外收内展,能绕额状轴和垂直轴运动

1.使肘关节屈

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2.使肘关节伸

肱三头肌、肘肌

桡腕关节

由手的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关节盘的远侧面作为关节窝连结构成;

单关节:

上述三块近侧列腕骨之间由韧带直接连结,可看成一块骨、尺骨有关节盘所隔,不参与桡腕关节的构成

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腕尺侧副韧带、腕桡侧副韧带。

上述韧带中,桡腕掌侧韧带最坚韧,故伸腕比屈腕的运动范围小

典型的椭圆关节、单关节

可绕额状轴和矢状轴运动

1.使桡腕关节屈

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2.使掌指关节和指关节屈

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髋关节

由股骨头和髋骨的髋臼构成

髋臼唇,使关节更稳固

髂股韧带、耻骨韧带、坐骨韧带

典型的球窝关节

1.使髋关节屈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

2.使髋关节伸

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3.使髋关节外展

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梨状肌

4.使髋关节内收

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股薄肌

膝关节

由股骨远侧端、髌骨和胫骨的近侧端构成;

包括两个关节:

胫股关节、髌股关节;

关节腔宽大

半月板:

位于关节囊内的关节内软骨。

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

作用——使不相适应的股骨与胫骨髁关节面彼此相互适应;

缓冲压力、吸收震荡;

增大关节窝深度,加强关节稳固性;

随关节运动移动,平衡关节内压力;

髌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位于关节囊内,后三者可防止伸膝位胫骨旋内

椭圆滑车关节

屈伸运动为主;

膝关节半屈位时,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松弛,小腿和大腿可回旋

1.使膝关节屈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

2.使膝关节伸

踝关节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外踝关节面作为关节窝,距骨滑车关节面作为关节头形成;

关节囊前后薄而松弛,两侧较紧张而厚

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限制足过度外翻及过伸;

外侧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限制足过度内翻

滑车关节

距下关节和踝关节合称足关节,距骨起骨性关节盘作用。

二者联合运动时,足围绕足关节可屈伸、内翻、外翻

1.使足关节屈

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

2.使足关节伸

胫骨前肌、拇长伸肌。

趾长伸肌

3.使跖趾关节屈

趾短屈肌、拇短屈肌

四、脊柱的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

脊柱由24块椎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等结构连结而成。

脊柱前面观:

可见脊柱椎骨的宽度,自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逐渐增大,这和脊柱承受重力有关;

自第二骶椎向下椎骨急速变窄,这是由于重力经髋骨传向下肢骨,椎骨已无承重意义、体积亦逐渐缩小所致。

脊柱后面观:

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

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脊柱侧面观:

可见四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腰曲和骶曲凸向后。

脊柱的生理性弯曲作用——增加了脊柱的弹性,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减轻震荡。

脊柱的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传递压力、缓冲震动、为肌肉提供附着、运动。

五、补充各个运动的肌群

1.使脊柱屈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

2.使脊柱伸

竖脊肌、腰方肌

3.使肩胛骨上提

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

4.使肩胛骨前伸

前锯肌、胸小肌

5.使肩胛骨后缩

斜方肌、菱形肌

六、几大重要关节类型

肩关节:

球窝关节、单关节

肘关节:

复关节

桡腕关节:

椭圆关节、单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滑车关节:

肱尺关节、指关节

圆柱关节、联合关节:

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

七、骨的数量

正常成人有206块骨。

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每侧手骨27块,其中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

每侧足骨26块,其中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

八、各部椎骨主要特征

颈椎:

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

棘突末端分叉

胸椎:

有横突肋凹;

棘突较长,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

椎体粗壮;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九、为什么椎骨从骶骨开始变小

第二颈椎至第一骶椎脊柱椎骨的宽度逐渐增大,但第二骶椎向下椎骨急速变窄,这是由于重力经髋骨传向下肢,椎骨已无承重意义、体积亦逐渐缩小所致。

站立时,重力经第五腰椎传至骶骨,经骶髂关节传至两侧髋骨,再经髋臼传向股骨并向下到达下肢。

一十、骨的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对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骨的有机质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使骨具有硬度。

幼儿骨中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1/2,故骨的弹性较大,柔软,可塑性大,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

因此,在幼儿及儿童青少年时期,应注意身体姿态的塑造,注意到姿势端正及身体全面发展。

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

7,最为合适,可使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超过75%,脆性较大而弹性较小,同时激素水平的下降影响了钙、磷的吸收和沉积,使骨质出现多孔性,骨组织的总量减少,进而表现为骨质疏松。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

因此,在进行老年人体育锻炼安排时,应以缓慢轻柔的活动为主,注意场地平整,避免因跌倒所造成的伤害发生。

十一、骨的生长发育

软骨化骨:

骺软骨可使骨长长,由于骺软骨表面的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不断骨化,骨的长度就不断增加。

膜化骨:

骨膜可使骨长粗,因骨膜内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有造骨的潜能,不断建造新的骨质,破骨细胞不断破坏旧骨质,扩大骨髓腔,可使骨不断增粗。

十二、骨的功能

支持负重——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形成人体的支架,能支持人体软组织和身体重量;

运动杠杆——骨在骨骼肌收缩时被牵引,绕关节运动轴转动,起着杠杆作用;

保护功能——骨借助骨连成腔隙,保护人体重要器官。

如颅骨保护脑,椎管保护脊髓,胸腔保护心脏和肺;

造血功能——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钙磷仓库——骨是人体内钙磷的储备仓库。

十三、椎间盘脱出机制

(1)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行性改变,即胶原纤维变粗变脆,髓核亲水性及弹性下降,从而降低了分布应力的能力,结果抵抗负荷和运动能力均下降;

(2)过度劳损,特别是突然用力过猛时,可能发生纤维环破裂,使髓核向外膨出,形成椎间盘突出。

十四、半月板损伤机制

当膝关节屈半月板后移时,股骨髁曲度较大的后部刚好与半月板肥厚的外缘相接触,如果此时急剧伸膝,半月板退让不急,可能发生挤压伤,严重时甚至破裂。

十五、踝关节损伤机制

(1)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屈时不稳定;

(2)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长且薄弱;

(3)小腿外侧肌肉力量较内侧弱;

(4)外踝比内踝低

因此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足处于跖屈,如下楼梯时。

十六、肩关节与髋关节的异同

同:

同属球窝关节

不同:

一、股骨头深限于髋臼,可限制股骨头的运动幅度;

二、关节囊紧张而坚韧;

三、受多条韧带强劲有力的加固;

四、髋关节周围肌肉数量多且收缩有力。

十七、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关节运动幅度指一个动作开始到结束,在某一关节处的两个运动环节之间运动的极限范围。

其影响因素包括:

(1)相对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差(弧度差):

先天决定因素。

两个关节面面积大小差别越大,则关节运动幅度就越大,如肩关节。

反之,运动幅度就小,如髋关节。

(2)关节囊厚薄与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则关节运动幅度就大。

反之,则关节运动幅度就小。

(3)关节周围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韧带多而强,则关节稳固性就好,但关节运动幅度就小。

反之,关节运动幅度就大。

如强大的髂骨韧带加固了髋关节,却影响了大腿在髋关节处伸的幅度。

(4)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关节周围的骨性突起,常阻碍环节的运动,影响灵活性,减小关节运动幅度。

如桡骨茎突可影响手的外展运动幅度。

(5)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越大,则关节运动幅度大。

补充~肌肉收缩力强,则关节稳固。

因此,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力,对提高关节运动幅度和稳固性皆有重要意义。

(6)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对关节柔韧性的影响也不同。

如跨栏和跳高增大髋关节的运动幅度特别显著。

(7)年龄:

儿童少年因软组织中水分较多,弹性好,所以关节运动幅度大。

(8)性别:

女性软组织中水分和脂肪较多,弹性较男性好,因而关节运动幅度亦较大。

十八、肌肉的物理特性张力的可变性

伸展性

弹性

粘滞性

十九、肌肉的构造大体构造:

肌腹、肌腱、血管、神经

辅助结构:

筋膜、腱鞘、滑膜囊、

籽骨、滑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