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38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docx

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

第一章总论…………………………………………………4

1.1项目概况…………………………………………………4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

1.3项目编制依据……………………………………………5

1.4项目建设规模……………………………………………6

1.5项目建设条件……………………………………………6

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

1.7项目研究范围……………………………………………7

1.8综合评价…………………………………………………7

1.9研究结论…………………………………………………7

1.10建议……………………………………………………8

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11

2.1自然状况………………………………………………11

2.2资源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12

2.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4

2.3文山州畜牧业发展状况………………………………20

第三章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3.1项目背景………………………………………………21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及规模………………………………25

4.1规划设计依据…………………………………………25

4.2规划原则………………………………………………25

4.3建设规模………………………………………………27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及主要工艺技术………27

5.1项目建设条件…………………………………………27

5.2产品方案………………………………………………30

5.3主要工艺技术…………………………………………30

第六章工程方案和技术方案………………………………38

6.1工程方案………………………………………………38

6.2技术方案………………………………………………41

第七章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供应…………………………46

7.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46

7.2主要燃料供应……………………………………………51

第八章节能节水……………………………………………51

8.1节能节水管理制度……………………………………51

8.2节能工作………………………………………………52

8.3节水工作………………………………………………53

第九章环境保护……………………………………………55

9.1基本要求………………………………………………55

9.2主要法规与标准………………………………………57

9.3场址环境条件…………………………………………58

9.4项目污染源分析………………………………………58

9.5环保措施………………………………………………59

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健康与消防…………………………49

10.1指导思想………………………………………………60

10.2职业安全卫生健康……………………………………60

10.3消防……………………………………………………6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4

11.1估算依据………………………………………………64

11.2估算范围………………………………………………64

11.3估算参数………………………………………………65

11.4估算编制方法…………………………………………66

11.5估算结果………………………………………………66

11.6资金筹措计划…………………………………………66

第十二章项目建设进度计划………………………………68

第十三章项目的组织管理…………………………………69

13.1组织机构………………………………………………69

13.2资金管理………………………………………………71

13.3实施措施………………………………………………71

第十四章招投标管理制度…………………………………71

14.1招投标的组织…………………………………………72

14.2招标内容及标段划分…………………………………72

14.3招标公告及招标范围…………………………………72

14.4资格审查及评标方法…………………………………72

14.5招投标程序……………………………………………73

第十五章经济与社会评价…………………………………73

15.1经济评价参数…………………………………………73

15.2收入预测………………………………………………73

15.3支出预测………………………………………………73

15.4投入支出分析…………………………………………75

15.5敏感性分析……………………………………………77

15.6风险分析………………………………………………79

15.7社会评价………………………………………………80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及建议…………………………………81

16.1研究结论………………………………………………81

16.2建议……………………………………………………82

附件:

1、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2、与项目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文山州食品总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厂搬迁技改综合扩建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

文山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项目建设单位:

文山州食品总公司

(4)项目负责人:

王明刚

(5)联系电话:

0874-

(6)建设性质:

改扩建

(7)拟建地址:

文山县开化镇新平坝社区藤子寨背后小山坡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文山州食品总公司位于文山县开化镇高登社区朱店坡33号,公司成立于1962年,是文山州重要的国有企业。

公司现有固定资产680万元,职工人数152人。

根据文山州人民政府符复(1997)31号文件批复,文山州食品总公司于1997年在公司原肉联厂现有屠宰设备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文山州食品总公司生猪定点屠宰厂,年屠宰生猪4万头,年产值80万元,上缴税金4万元,代征税费300万元,现已运行十余年。

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类食品,一直以来,文山州食品总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认真按照生猪管理条例和操作规程,制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屠宰监督管理,屠宰产品和冷藏品质检由文山州畜牧部门派专业检验人员入住生产车间,进行24小时值班,严把质检关,时至今日,尚未发现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多年以来,文山州食品总公司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放心食品,做出了积极的社会贡献。

1.3项目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

4、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省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文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协议书;

8、《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

9、《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1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12、《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

13、云南省建设厅《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及其它相关建筑工程取费文件;

14、《文山县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5、《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16、《云南省家畜屠宰管理办法》;

17、《云南省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18、文山州食品总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情况。

1.4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0亩,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1260平方米,其中,屠宰基地为5000平方米,养殖基地为2000平方米,冷库为1000平方米,物流贮藏库为1000平方米,饲料生产基地为1000平方米,办公房和职工宿舍为1000平方米,配电房、水泵房、锅炉房等辅助用房为260平方米。

1.5项目基本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在文山县开化镇新平坝社区藤子寨背后小山坡,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准备以政府出让的形式取得。

周边交通较便利,道路较畅通,基础设施较完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建筑材料供应有保障,建设资金来源稳定。

目前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建设场地具备建设条件。

1.6项目估算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工程估算总投资4663.8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3104.4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880.5万元,预备费用为278.9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万元。

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和招商引资资金解决,目前,建设单位已自筹资金200万元,有关单位也意向同意投资建设。

1.7项目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项目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预估,为建设单位和上级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1.8综合评价

本项目属公共服务设施类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只会对社会发展起建设性作用,不会对任何社会成员或群体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项目的建设将得到不同利益群体的积极支持。

同时,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城镇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文山州、县两级人民政府已对本项目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扶持,并在审批手续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改善文山州食品总公司生猪屠宰厂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条件,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肉食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因此,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1.9研究结论

1、文山州食品总公司屠宰厂搬迁扩建项目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省、州相关法规政策,符合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要求,满足城市规划发展的限制条件。

根据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拟建项目将延长屠宰行业产业链,改善屠宰厂的基础条件,规范屠宰市场,扩大屠宰行业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为满足文山州食品总公司屠宰厂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扩大其影响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尽快进行项目建设。

2、拟建项目符合国家和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拟建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符合云南省屠宰技改项目工程建设要求。

3、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拟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符合云南省规定的项目申报条件。

4、拟建项目符合当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并已得到了文山州、县两级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重视,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5、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项目在施工和运营期间都有足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7、拟建项目是可行的。

1.10建议

1、建议上级将拟建项目纳入新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尽快批准实施。

2、由于拟建项目工程涉及影响较大,且尚未进行地质勘探,建议尽快做好下一步规划设计和地质勘探工作。

3、由于拟建项目的公益性、紧迫性和迫切性,建议政府部门提供办理相关手续的便捷。

4、鉴于拟建项目工程量大,建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招标,选择有实力、价格低的施工单位,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省投资。

5、建议协调好场内工程与场外工程配套工程之间的关系,保证同步进行,为项目顺利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6、建议积极在周边县市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市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1.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建设

1.1

规划用地面积

50

1.2

建筑总面积

m2

11260

新建

1.2.1

主体工程面积

m2

11000

1.2.1.1

屠宰基地

m2

5000

1.2.1.2

养殖基地

m2

2000

1.2.1.3

冷库

m2

1000

1.2.1.4

仓储库房

m2

1000

1.2.1.5

办公房和宿舍

m2

1000

1.2.1.6

饲料生产厂

m2

1000

1.2.2

辅助工程面积

m2

260

1.2.2.1

配电房

m2

60

1.2.2.2

锅炉房

m2

120

1.2.2.3

水泵房

m2

80

1.3

建设周期

2

1.4

容积率

%

30

1.5

绿化率

%

25

1.6

建筑密度

%

35

2

投资估算

2.1

工程费用

万元

3104.42

2.2

建设其他费

万元

880.5

2.3

预备费用

万元

278.94

2.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400

2.5

总投资

万元

4663.86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2.1自然状况

位置面积:

文山县位于滇东南偏西,东经103°43′—104°27′,北纬23°16′—23°44′之间,在北回归线两侧。

东和北与砚山相连,南邻马关县,东南接西畴县,西与红河州的蒙自、屏边两县相接。

全县东西横跨63公里,南北纵跨66公里,总面积2972平方公里。

县城为文山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四周均有公路干线:

北上省会昆明市369公里,东至广西南宁市675公里,南下船头口岸122公里、河口口岸168公里,西至红河州蒙自县城128公里。

行政区划:

2007年,全县辖开化、古木、平坝、马塘、德厚、小街、追栗街、薄竹8个镇及新街、喜古、东山、柳井、坝心、秉烈、红甸7个乡,其中:

东山、柳井、坝心、秉烈为彝族乡,红甸为回族乡。

全县15个乡(镇)下设137个村(社区)民委员会,其中:

社区16个,村民委员会121个;自然村1046个,村民小组1541个。

人口民族:

计划生育突出,依法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全县居住着汉、壮、苗、彝、回、傣、瑶、白、傈粟等12个民族。

人口总数为429664人(包括外来人口),其中少数民族234975人,占54.69%,农业人口258846人,占人口总数60.24%,非农业人口170818万,占人口总数39.76%。

人口分布有较明显差别:

城填人口比较集中,坝区密度高于半山区,半山区又高于山区,高寒山区地广人稀。

文山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渊远流长。

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其中以苗、壮、彝最具代表性。

地理气候:

文山县地域属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

最高峰薄竹山海拔2991.2米,是滇东南第一高峰。

最低那么果峡谷海拔618米,与最高峰相差达2372米,形成全县最大的高山峡谷。

高低海拔差异大,具有多种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的特点。

多样气候。

文山县境气候特点为:

春秋长,冬夏短,四季气候差别不大。

文山气候终年温暖,年均气温12.8℃—18.1℃,月均最高气温16.8℃—23℃,最低气温7.2℃—10.6℃;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319天,2023.1小时;年均积温6502℃;陆地蒸发量1780.2毫米;年或有霜冻,但无霜期长,平均为359天,间或年份有小雪;降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146.4天,992.7毫米。

2.2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资源:

文山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兼有亚热带、南温带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有发展农、林、牧、渔及多种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

全县土地面积445万亩,其中农耕地119万亩。

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以稻谷、包谷、小麦等为主,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经济作物以三七、甘蔗、烤烟、油料、蔬菜为主,全县三七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万亩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三七生产基地和三七药材交易市场,三七产量、质量、产值均为全国第一。

以三七为原料的药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25户,品种36种,三七开发已具一定规模,目前正在建设“中国三七产业园区”,三七产业正在崛起,正在壮大,正在为文山县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甘蔗种植面积达4万亩建有日榨量1500吨的糖厂与之相配套。

烤烟种植面积达4万亩,烟叶初烤水平逐年提高。

畜牧以猪、牛、羊为主,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猪基地县。

水资源:

文山县处于滇东南低纬季风区,水量充沛。

境内森林涵水常流不断,地下水出露点较多,水能资源丰富,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湖泊库塘星棋罗布。

县境河流主要属红河流域、珠江水系,水能开发的主要河流是盘龙河与那么果河。

全县水能蕴藏量为19.1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达5.8万千瓦。

全县由1条主干河、15条小河、72条溪流、80条细流形成北部、西部、中部和东南部河谷、丘陵水网区,径流总面积为3042平方公里,径流量15.138亿立方米。

总体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9.15万千瓦,现已开发7.76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39.55%。

湖、塘、库、坝水面6736亩,库容7423.77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文山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全县具有多样性气候,因此,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不乏珍异品种。

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中栽培作物有661个品种,粮食作物占189个,经济作物占25个。

经济作物中甘蔗在近年发展成为全县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4万亩,平均单产4.5吨;烤烟2001年种植4万亩,产量8万担;其他主要经济作物还有马芽花、油菜、花生、辣椒、生姜、向日葵、六谷等。

文山独特的地形气候和丰富多样的植被分布,有利于动物种群的繁衍生长。

目前,县境内野兽野禽共50余种,水族类20余种,益虫类327种,蜂类12种,有20余种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

商品猪、商品禽产品量日渐增大,养殖品种不断丰富,在发展养殖和深加工方面都具有广阔前景。

2.3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简述: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增速比上年加快了2.1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州11.4%、12.3%、14.5%的5.6个、4.7个、2.5个百分点。

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增长24.2%,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9.5%,其中:

工业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增长22.9%,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8亿元,增长2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4.2%,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6.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

42.2:

43.3调整为13.2:

44.2:

42.6。

人均GDP达13200元,按当前汇率(1美元=7.3046元人民币)折算达人均1807美元,接近人均2000美元的新台阶。

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31.1亿元,增长19.0%,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5%,其中第一产业1.6亿元,二产15.3亿元,三产1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24.0%、14.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5.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2.0%、33%、20%。

农业:

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1.6亿元,增长5.7%。

其中:

种植业产值65676万元,增长3.86%;林业产值1093万元,增长3.34%;畜牧业产值44623万元,增长9.32%;渔业产值726万元,增长3.1%;农业服务业产值4099万元,增长1.26%。

粮食总产量达135199吨,比上年增加2442吨,同比增长1.84%。

粮食综合平均亩产236.2公斤,比上年增加5.2公斤。

农作物播种面积99.45万亩,增长7.37%。

其中: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7.2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1万亩,其它作物种植面积9.1万亩。

粮经比例为6:

4。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5亿元,增长9.3%,畜牧业在农业产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不断强化。

大牲畜出栏15714头,增长17%,生猪出栏380096头,增长8.37%,家禽出栏1018883只,增长5.25%。

肉类总产量34254吨,增长8.66%。

其中:

猪肉产量30693吨,增长7.85%;禽肉产量1546吨,增长6.4%。

禽蛋产量712吨,增长15.6%。

水产品产量805吨,增长14.3%。

工业:

2007年,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实施10户工业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努力克服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2个工业园区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实现多年来难得的增速快、动力显著的良好格局。

实现工业总产值495723万元,同比增长22.3%(可比价,下同)。

其中:

轻工业产值2043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9%;重工业产值291346万元,增长20.5%,轻重工业比重为41.2:

58.8。

创造工业增加值216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工业拉动经济增长7.6%,贡献率达44.9%。

工业是支撑和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有、股份制、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全面快速增长。

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7738万元,同比增长23.3%;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66457万元,同比增长27.1%;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90930万元,同比增长11.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8亿元,增长30.9%;实现利税9.5亿元,增长82.9%;实现利润6.2亿元,增长26.6%。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7年,我县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重点扩大消费需求,并切实加强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消费市场更加活跃。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2528.6万元,同比增长17%。

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2582.4万元,增长6.6%;农村(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946.2万元,增长40.1%。

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57126.5万元,增长199.7%;零售业完成114778.3万元;住宿业完成12928.8万元,增长22.9%;餐饮业完成48325万元,增长29.3%;其他行业完成9370万元,增长14.5%。

市场物价持续走高。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分别上涨8.7%、-0.2%、0.4%、3.7%、1.2%、1.9%。

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8%,其中食品上涨11.5%、服装鞋帽类上涨1.0%、纺织品类上涨1.1%、文化办公用品上涨5.7%。

农资价格指数上涨7.4%。

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9673万元,比上年增长26.1%。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6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增值税完成5229万元,增长25.5%;营业税完成1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