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362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Word下载.docx

集团公司办公室、安全质量部、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技术中心。

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模板

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

通过集团公司日常管理发现,在墩柱施工中存在支架搭设简易、钢筋加工安装不符合规范、钢筋笼或模板缆风绳设置缺失等问题,给墩柱施工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

为防范墩柱钢筋笼、模板倾覆、支架坍塌等风险,确保墩柱施工安全受控,现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集团公司相关管理办法,集团公司组织编制了《关于加强墩柱支架钢筋模板防倾覆管控的指导意见》,对墩柱支架、钢筋、模板防倾覆管控提出以下要求,请各单位严格遵照执行。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支架、模板高宽比大于2、墩柱钢筋一次性绑扎高度大于(或等于)6m的墩柱施工。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包括设计文件审核、场地规划、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及交底、人员培训等内容,主要目的为规避设计风险,合理规划场地,为现场施工组织有序、风险防控创造前提条件。

(一)设计文件审核

经理部在墩柱施工前,需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审核重点为:

自然条件、墩柱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数量及位置、预埋件位置等,图纸经审核后方可用于施工。

1.审核设计文件的气象条件。

根据设计文件,结合施工调查资料,确定本工程的最不利气象条件,如最大风速等,为施工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2.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相关数据,如钢筋根数及间距、加强箍筋数量及间距、保护层厚度等尺寸是否相互对应,钢筋间距尺寸是否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等。

3.根据桥梁平曲线、曲线超高、纵坡、竖曲线等设计参数对墩柱标高逐一进行计算复核,复核资料需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用于现场放样。

(二)施工场地布置

经理部应在墩位处统筹规划钢筋半成品、模板、支架存放场地、梯笼位置、起重吊装及混凝土施工设备临时停靠场地等,务必一次规划到位。

1.承台(系梁)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对承台(系梁)基坑进行回填,为墩柱施工创造条件,回填压实度应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

2.支架及梯笼基础的处理形式须严格执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基础处理到位,承载力满足要求。

3.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合理规划起重吊装及混凝土施工设备停放位置,确保后期作业时不与地锚、缆风绳等设施发生干扰。

4.墩柱横向施工便道,应在桩基或承台施工时综合考虑,保证满足混凝土、吊装设备要求。

(三)机械设备

1.经理部应根据墩柱模板、钢筋笼重量、吊装作业幅度等参数选择吊装设备,吊装设备性能必须与现场作业环境相适应,并经过有关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吊装作业前,便道及设备站位处基础需根据设备重量、模板及钢筋笼重量并结合吊装工况进行设计,确保机械设备不因地基沉陷导致倾覆。

(四)施组方案及技术交底

1.墩柱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内容参见《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施组方案管理办法》(中铁上海技术〔2014〕301号)相关要求。

2.墩柱施工前需按钢筋制作及安装(含预埋钢筋、预埋件)、支架搭设(含平台、梯笼)、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工序逐一进行交底。

未经交底,不得施工。

(五)人员培训

1.经理部须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对参建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2.起重吊装、焊接、支架搭设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执证上岗。

二、材料管理

经理部需加强墩柱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及周转材料如钢筋、模板、钢管、扣件、脚手板、钢丝绳等质量控制,严格验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

(一)钢筋

1.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须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钢筋在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压弯,钢筋压弯须经调直后方可用于墩柱加工。

(二)模板

1.钢模板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2.墩柱模板背带焊缝、连接螺栓的型号及性能等级应满足专项方案规定。

(三)钢管、扣件

1.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经理部须对钢管材质、钢管外径、壁厚等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及标准参见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脚手架相应规范。

2.旧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弯曲变形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锈蚀严重的严禁用于施工。

3.扣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4.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第2部分:

直径与螺距系列(GB/T)、《梯型螺纹》第3部分:

基本尺寸(GB/T)的规定。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

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四)脚手板

1.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

2.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3.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IIa级材质的规定。

木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4.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竹串片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的相关规定。

三、墩柱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支架搭设安全控制要点

1.当墩柱钢筋、模板作业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外脚手架或内脚手架及操作平台。

支架的高宽比应小于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须采取临时支撑或加设缆风绳等措施保证支架稳定。

2.墩柱施工用脚手架可采用扣件式、碗扣式、盘扣式脚手架进行搭设。

脚手架立杆纵、横向间距、步距等必须进行专项设计,现场依据技术交底执行。

3.内脚手架搭设控制要点

(1)内脚手架搭设应以承台作为支撑基础,脚手架平面尺寸应根据墩柱底口平面尺寸确定。

(2)当墩柱为斜坡墩时,内脚手架的水平杆长度应根据墩柱截面尺寸的变化进行调整,但水平杆最大悬臂长度不得大于30cm,且不得影响模板安装。

内脚手架必须搭设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下端必须与承台支撑面顶紧接触。

(3)内脚手架必须在模板支立完成后,方可拆除。

4.外脚手架搭设控制要点

(1)外脚手架平面尺寸应根据墩柱底口平面尺寸结合模板结构型式及模板安装操作空间确定。

(2)外脚手架尺寸超出承台时,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按照施工方案实施,并做好防、排水设施。

(3)当外脚手架空间位置与缆风绳发生干扰时,可对脚手架横杆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得削弱此处支架的强度。

5.脚手架施工平台可采用标准定型平台、脚手板等形式。

当采用脚手板操作平台时须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须与脚手架绑扎牢固,不得出现探头板。

施工平台严禁堆载,其人员荷载不得超过施工方案规定。

6.脚手架的四周外侧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搭设要求下口落地,且各搭接长度大于100cm(使用3个扣件连接),剪刀撑斜杆与地平面夹角成45~60度,剪刀撑的斜杆与立杆交点必须固定。

7.脚手架操作平台、通道等安全防护措施参照集团公司标准化管理系列手册安全防护标准化手册实施。

8.脚手架拆除时,应设专人防护,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二)钢筋工程安全控制要点

1.钢筋加工

(1)墩柱钢筋采用搭接电弧焊时,搭接焊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须保持一致。

(2)当钢筋笼采用整体制作时,吊点位置应设置加强钢筋,确保吊装过程中整体稳定。

2.钢筋安装

(1)墩柱钢筋采用整体安装时,应对吊装设备、吊点数量及位置、吊具等进行专项设计;

吊装前须对钢丝绳、吊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吊装安全。

(2)墩柱钢筋安装作业应在脚手架操作平台或桁架操作平台上实施。

主筋采用逐根安装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十字撑或其它形式的加强钢筋,以保证墩柱主筋稳定。

钢筋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钢筋保护层、截面中心进行检查,避免偏差累积,导致墩柱钢筋整体偏心过大而失稳。

(3)墩柱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面绑扎,中间平直部分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以保证墩柱钢筋的整体刚度。

(4)当墩柱钢筋一次绑扎高度超过6m(含6m)时,钢筋绑扎过程中及绑扎成型后必须设置缆风绳进行临时固定,缆风绳设置高度应考虑模板安装空间。

墩柱缆风系统应根据本地最大风速进行设计,其安全系数不小于。

缆风绳应采用钢丝绳,设置数量不少于4根,绳径、角度、地锚设置应根据计算书执行。

计算书案例详见附件2。

(5)地锚可采用全埋式地锚或活动式地锚,其结构形式应根据受力条件和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

地锚制作和设置应根据施工方案规定执行。

埋入式地锚必须设在坚硬地基上,可采用型钢、混凝土等结构形式。

活动式地锚可采用钢锭、混凝土预制块等。

地锚、锚头要安全可靠,缆风绳上端要用卡环与墩柱钢筋连接,钢丝绳夹数量、方向及钢丝绳预留长度等应根据现行规范《钢丝绳夹》(GB/T5976)执行。

(6)当墩柱距离既有线、构筑物较近,无条件设置缆风系统时,此类墩柱应按照无缆风系统工况分次进行施工。

(三)模板工程安全控制要点

1.模板制作

(1)墩柱模板建议采用桁架式模板,操作平台应与模板整体设计,并考虑到方便拆除。

桁架结构模板应对桁架间进行同轴线竖向连结或设置牛腿,确保桁架稳定。

(2)钢模板上应设置吊环,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计算拉应力不应大于50MPa;

吊环与钢模板连接焊缝高度、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用于固定墩柱钢筋笼的缆风绳不得拆除。

(2)依据墩柱位置用墨线弹出墩柱外轮廓线,底节模板安装应按照轮廓线准确定位。

(3)吊装模板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吊点、吊具、钢丝绳等情况,以防止吊装时发生模板坠落。

(4)模板安装时,单块模板吊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活动式缆风绳辅助作业,防止模板与支架、钢筋笼发生碰撞。

(5)模板未固定前,吊钩必须始终处于持力状态,每安装完成一组模板,应立即紧固螺栓,确保与上节模板连为一体。

(6)模板螺栓连接施工时必须设置操作平台,严禁攀爬模板作业;

模板螺栓须采用双螺帽,以防止模板爆模。

(7)当模板安装至一定高度与钢筋笼缆风绳发生干扰时,应将钢筋缆风绳上部固定点逐根转移至模板上,调整好缆风绳后再进行下组模板安装,严禁钢筋或模板处于无临时固定状态,以确保钢筋、模板稳定。

(8)墩柱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通过花篮螺丝调整缆风绳,并确保缆风绳上端固定位置与技术交底一致。

(9)墩柱施工时,脚手架、操作平台、梯笼等不得与墩柱模板连接。

必须相互连接时,需经特殊设计计算,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不发生位移及变形。

3.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遵循“自上而下、分节分块、先挂后拆”的原则进行。

模板拆除可采用吊机配合或采用倒链挂设,先将钢绳挂好待拆模板,确保模板在拆除后落地前处于安全状态,然后拆除对拉螺杆和纵向拼缝螺栓,最后拆除水平法兰盘螺栓。

单块模板所有连接完全拆除后,方可使用吊车起吊或使用倒链下落。

模板拆除时,应设置警戒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加入警戒范围;

严禁人员站在待拆模板的平台上作业。

4.模板存放

钢模板不使用时,应进行配套编号存放。

模板存放应先做好防腐措施。

圆弧钢模板应竖直存放,并设置临时支撑;

平面钢模板应卧倒平放,两块钢模板工作面应相对且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

(四)施工机械安全控制要点

1.吊装设备必须与现场作业环境相适应,须经过有关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汽车吊进入施工场地前,现场管理人员应确保便道满足要求。

3.进行钢筋、模板吊装作业时,需由专业指挥人员进行指挥,指挥人员须时刻观察作业环境,模板吊装操作人员撤离一定距离后方可指挥进行吊装作业,吊装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4.起重吊装应严格执行“十不吊”。

即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

斜牵斜拉不准吊;

被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

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机械安全装置失灵不准吊;

现场光线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六级以上大风不准吊。

(五)高处作业控制要点

1.从事高处作业要定期体检。

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3.高处作业时安全带应拴在操作人员垂直上方牢固处,变换工作地点应先将安全绳移至适当地方,拴牢后再行作业。

4.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临边防护栏杆的连接须符合要求。

5.遇有恶劣气候(如暴雨、风力在六级以上等情况)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四、相关管理要求

(一)专项方案管理

根据《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施组方案管理办法》(中铁上海技术〔2014〕301号)文件,本指导意见所适用的墩柱其施工方案为C级方案,专项方案编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召开方案研讨会,主要研究论证技术方案思路、主要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选型、工艺参数、验收标准、安全风险控制等,方案研讨会应形成书面会议纪要,作为编制方案的指导性文件。

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项目总工程师应组织召开自评会,进一步讨论方案的安全性、实施性,形成纪要,项目部据以修改完善。

墩柱施工方案案例见附件1。

子分公司技术管理部门须对墩柱首件工程的专项方案严格把关,按要求进行评审、审批;

其他墩柱的施工方案按照要求进行核备,并按一定频次进行审查。

若施工中未采用内脚手架、外脚手架、内外脚手架结合及桁架式模板(自带操作平台)形式进行墩柱施工的,其施工方案(不受墩高限制)须报子分公司进行评审、审批后方可施工。

(二)技术交底管理

1.专项方案交底。

专项方案实施前,经理部应组织召开交底会议,进行方案交底。

墩柱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由工程部长负责,参加技术交底会议人员应包括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工程部、安质部、试验室负责人、技术主管、施工员、协作队伍负责人及其技术负责人、班组长等。

方案交底应包括技术方案思路、主要施工方法、采用机械设备、工装设施设计、安全保证措施、工艺参数、验收标准等。

2.施工工序交底。

墩柱施工应按照钢筋制作及安装(含预埋钢筋、预埋件)、支架搭设(含平台、梯笼)、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交底。

墩柱施工的各工序交底由技术主管负责,工序交底内容要以图为主,交底内容包括墩柱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控制桩位、施工技术及工艺、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标准、安全交底、各工序衔接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等。

工序交底必须交到相关管理人员和具体的工序施工操作人员手中。

墩柱钢筋安装技术交底见附件3。

(三)过程验收

1.墩柱施工应严格执行首件认可制,子分公司必须参与项目墩柱首件工程工序验收,首件总结报告编制完成后,方可进行大范围墩柱施工。

2.经理部应将墩柱缆风系统(地锚、缆风绳固定、转换等)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照方案或技术交底进行验收。

3.经理部应以技术交底为依据,严格执行班组长自检、技术人员复检、质检人员专检的“三检制”检验制度,不合格的工序严禁转入下道工序。

(四)过程监督管理

经理部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墩柱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做到实施到位、监督有力。

技术交底下发后经理部应进行跟踪服务,并按技术交底检查、监督、指导墩柱施工,严禁发生违反规范规程、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的施工行为。

经理部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墩柱作业进行全过程跟踪,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项目总工程师应不定期组织检查墩柱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执行情况,做好检查记录,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跟踪指导解决。

五、相关说明

临时用电、钢筋、模板、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相关要求,应严格执行相应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范、规程。

附件:

1.墩柱施工方案案例

2.墩柱缆风系统计算书

3.墩柱钢筋安装技术交底案例

2016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