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36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新进展文档格式.docx

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的治疗,因为需要多种用药和多种治疗手段并用,对护理操作的要求比较高。

本文梳理了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各种营养护理干预的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护理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

COPD;

营养;

护理干预;

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89-01一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由于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因素很多,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都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对该病的治疗,无特别有效的根治药物,相对于其他的疾病,有效的护理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

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的研究发现,营养支持对疾病的缓解及痊愈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营养不良是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常见的现象。

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之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27%-71%。

在卜宝英等人的研究中,COPD营养不良发病率为30%-60%。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不良,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

1机体能量消耗增加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呼吸阻力增加和胸肺有效顺应性降低,使呼吸功和氧耗量增加。

每日用于呼吸的耗能为1799-3012J,较正常人高10倍。

另外,由于免疫应激反应的加剧,机体的耗能也上上。

在黄佩,张燕等人的研究中发现,急性加重期多为细菌感染加剧导致。

细菌的感染又加剧了集体的免疫应激反应,而急性加重型的病人,往往还存在免疫失调,导致应急过度,代谢状态异常,能量消耗更为显著。

2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心理负担增加,拒绝进食的情况比较多。

另外,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联合用药中,抗生素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其在应对呼

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口腔和鼻腔感染中都有应用。

抗生素或茶碱类药物的应用会造成患者肠胃菌群紊乱,导致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

3机体分解代谢的增加

感染,细菌毒素,缺氧和焦虑恐惧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内分泌紊乱,使机体处于应激和高分解状体,能量消耗和尿氮排出量增加,大量排痰导致氮丢失。

在章军等人的文章中指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每天的排痰损失氮0.4-0.2克。

因为氮是蛋白质等物质合成的必要元素,氮的损耗进一步耗费了患者的能量供应。

4适应调解机制以及抑郁,吸烟,缺乏营养知识等因素造成的营养缺乏

适应调解机制是机体的自发反应,在患病期间,机体会降低代谢水平,减少氧气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一定程度缓解患者机体负担。

另外,据刘思思等人的研究,抑郁,吸烟,缺乏营养知识等因素也会造成营养缺乏。

二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评价检测

在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营养护理之前,必须进行营养评价检测,这有利于判断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了解各类营养的均衡性,便于在治疗过程中有针对地加以营养干预。

1人体测量

包括体重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的测量。

该类测量比较直观,能初步判断出患者的营养状况,但营养缺乏一般由内至外,有时患者的外观上无明显营养缺乏状况,但内脏中的多种营养指标已经开始下滑。

因此,人体测量只是营养评价中的手段之一。

2生化检测

对内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对患者的营养评价比较准确。

陈宏等人在患者的营养评价中,身体组成营养评价表(BCA),对患者的TSF,IBW,MAMC等指标综合评定,以判断患者处于营养不良的哪个阶段。

三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肠内营养干预研究

肠内营养干预是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比较常用的护理手段。

肠内营养主要是营养物质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利于内脏的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在营养支持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胃肠黏膜的功效。

刘庆华,何礼贤等人的研究发现,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或者动物的免疫功能,而静脉营养却无此发现。

所以,只要肠功能存在,能源物质供给的最佳途径仍

然是胃肠道。

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肠内营养干预主要集中在营养供给和肠内营养干预的不良反应上。

1合理调配营养物质供给

营养物质的供给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的测定而调配。

遵照缺少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而定。

另外,由于有些营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会引起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并发症,在营养护理时,需要特别注意。

如碳水化合物等,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比较高,如果用以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患者通气负担。

在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营养科的金薇薇的对照研究中,采用宏量营养素糖、蛋白质及脂肪分别按50%、20%、30%分配,碳水化合物严格控制的方案,结果显示,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者在治疗后,血清蛋白和身体质量测量指标均显著增高。

2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肠内营养干预的不良反应研究

由于肠内营养干预多是使用物理机械手段,易造成人皮肤黏膜以及软组织挫伤,而且这些伤口发生在在体内,由于难以观察治疗,加上病人的免疫系统通常比较脆弱,易引细菌感染。

另外,由于营养的供给和病人的营养吸收之间有误差,控制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有难度,容易引起代谢并发症。

四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肠外营养干预研究

肠外营养的干预多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并发症严重,以及有其他相关疾病的病例中。

如患者患有肠胃道梗塞,胃肠吸收功能障碍,严重分解代谢疾病,肠内营养干预治疗不能建立的以及有鼻子创伤等其他疾病的。

一般说来,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或者可以适应肠内营养者,优先使用肠内营养干预。

肠外营养干预易导致多种感染并发症,如败血症;

代谢并发症,如糖代谢异常、高血糖昏迷,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代谢异常的,另外还易引起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心脏填塞、颈动脉损伤等。

五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

目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营养干预的研究中,对联合混用肠内场外营养的方法比较注重,主要在两种方法选择时间上需要合理按排。

另外在营养供给上,营养液需要从低容量、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容量,再增加浓度。

在心理干预上。

溫舒婷、吴欣儒、林绣蓉等人的研究中,收集56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及门診病患的情绪情形,及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皆有情绪障碍的问题;

在生活品质各层面均会受到影响。

且情绪障碍愈严重,其生活品质愈差,可见情绪问题对生活品质的影响相当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