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一教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664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识字一教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一教案doc.docx

《识字一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一教案doc.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识字一教案doc.docx

识字一教案doc

《识字一》第一课时教学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

明道小学姜海蓉

理论支持

新课标指出:

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阅读的基础。

语文教学倡导以读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爱读会读。

在吸纳传统识字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自找规律,主动识字的新路子。

课文中提供了大量的引导信息,教会学生抓住并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主动自学,从已知走向未知。

比如,课文给所有词语对应的事物都绘制了形象鲜明的图画,学生可以自己图文对照,辨认事物,了解词义,建立词语文字与事物表象的联系。

引导学生朗读词串时,一定要把词语连缀起来,成串阅读,防止拆散词串,单词认读。

在连缀词串的同时,展开想象,组织画面,再现场景,体会意境。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引导反复诵读,欣赏品味。

诵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词与词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连贯性与跳跃性,重视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把词串当成一首小诗,注意韵脚,读出韵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借助图画来理解字词,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2.通过识字写字、诵读词串,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情感与态度:

了解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金秋、菱藕、烟波、归舟、渔歌”等词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卡片

学生准备:

自制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一读:

试着将韵文读一读,尽量读通、读顺。

2.做一做:

自制本课识字卡片,自主识字。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提问: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国最长的河流叫什么?

2.屏显:

中国地图,引出江南,引发学生对江南的神往。

(一边出示地图,一边简单的介绍。

3..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江南吗?

想去吗?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小舟,伴着清新悦耳的音乐去美丽的江南水乡玩一玩,看一看吧。

屏显:

江南水乡图

4.提问:

现在正是丹桂飘香,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你来到江南水乡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屏显:

水乡荷塘,夕阳西下、夜晚等景象的四幅图画。

5.看,水乡美丽的景象都写在“识字一”里呢。

板书:

识字一

1.学生积极思考,思考后回答。

2.学生边看地图,边听老师讲解。

3.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江南水乡图,初步了解江南,对江南水乡产生兴趣。

 

4.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我来到江南水乡,看到()。

 

5.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

基于学生对江南水乡的陌生,我课伊始,先设计提问“长江”,由“长江”引出“江南水乡”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接着屏显几组江南水乡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图片,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如诗如画的水乡充满神往。

 

 

二、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小朋友,想在水乡玩得开心,就要学会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读好词串、读美课文。

屏显:

课文12个词语

2.现在,老师来检查小朋友初读词语的成果。

3.去掉拼音小朋友还会读吗?

我们分四小组比赛,每一小组读一行词语,中间要接好,不要掉队。

4.四个小组读得都不错,全班小朋友也读得好,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5.这12个词语中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7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把它们找出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6.7个生字一个也没逃过小朋友的眼睛,全在这里呢。

屏显识字一7个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音,同时拿出铅笔来,用圈圈出生字,反复读一读。

2.学生开火车拼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读音,全班齐读。

3.学生分四组赛读,一组接着一组读词语,全班齐读。

4.读完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掌、奖励。

5.学生看屏幕,一行一行找出生字。

 

6.学生对照检查生字。

开火车拼读生字,拿出自己做的生字卡片练习。

 

图文结合,以教材为依托,适当引进课外资源,在师生的补充中,加深江南水乡的认识。

三、

读词成串,走入水乡。

1.生字认识了,我们再来读读词语,感受词语的美。

屏显12个词语。

2.显示“水乡”图

提问:

这个词怎么读?

(水乡)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叫“水乡”?

3.秋天的水乡,天那么蓝,那么高,放眼望去,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水天一色。

看,江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那是什么呢?

4.(屏显“烟波”两字)多么奇特的画面啊!

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

5.(屏显词语“荷塘”)提问:

“这个词怎么读?

6.(屏显画面:

水乡荷塘)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水乡的荷塘。

7.你们知道荷塘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教师相机出示“菱”“藕”的图画。

师解释:

菱、藕

8.提问:

你们吃过“菱”和“藕”吗?

他们的味道怎样?

9.请小朋友们猜谜语“芦苇”

 

10.屏显“芦苇”

提问:

谁来说说“芦苇”的用处。

11.看来水乡荷塘里值钱的宝贝还真不少呢!

小结:

这么美丽的荷塘,我们一起来读好词串,边读边想画面,将这组词串读好、读美。

12.水乡荷塘里的物产可真丰富呀!

不知不觉,太阳公公就要下班了,这时的太阳,我们叫它什么?

13.(屏显夕阳图文)夕阳西下,看一只只小舟由远处渐渐向我们驶来,那是回家的小舟,我们叫它“归舟”,

14.渔民们每天,天没亮就出发打渔,忙碌了一天,看着满船装满了鱼虾,忍不住唱起了欢快的渔歌。

听,那只远处飘来的渔歌声,多美妙啊。

15.(屏显“渔歌”和欢快的歌声)多美的夕阳,多动听的渔歌,此时此景,你会想到什么词串?

教师指导读词串时要注意停顿,一口气读出来。

16.(屏显水乡夜景)提问:

水乡白天和夕阳西下的景色都是那样美丽、迷人,当夜幕降临时,水乡又是怎样的呢?

17.(屏显几幅金秋景象图)秋天到处呈现出一片金色、丰收的景象,怪不得人们称这个季节为“金秋”。

 

18.小结:

江南美,相信小朋友的词语会读得更美。

19.屏显:

想一想,填一填,读一读。

 

20.(屏显:

全文四行词串及朗读要求)看,这就是识字1的全部内容,指导朗读。

1.全班齐读12个词语。

2.学生看图齐读词语“水乡”,图文结合,感受“水乡”美。

3.学生看图,齐读词语“烟波”,图文结合,感受“烟波”美。

 

4.指名学生读一读,共同评议,齐读,边读边想画面。

5.全班齐读“荷塘”。

6.学生练说()的荷塘,教师指名学生答,生齐读词语“大大的荷塘”“美丽的荷塘”。

7.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答出“菱”“藕”,合成词语“菱藕”,看图齐读“菱藕”。

8.学生品尝菱、藕,然后说味道、感受。

9.学生积极动脑,回答谜底“芦苇”,齐读词语“芦苇”。

10.生看图说出对芦苇的认识,听老师介绍芦苇。

11.学生看图齐读词串“芦苇、菱藕、荷塘”,想象荷塘的美丽。

 

12.学生看图回答老师的提问。

齐读词语“夕阳”。

图文结合,边读词边感受夕阳西下那壮观、瑰丽的景象。

13.学生齐读“归舟”图文结合理解“归舟”美。

14.学生欣赏几幅变换的画面:

夕阳西下、渔民捕鱼、渔民划着归舟,唱着动听的渔歌回家。

15.学生齐答:

夕阳、归舟、渔歌,反复练习,读好词串,读出味道来。

16.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词串“枫叶、灯火、月光”

17.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边看图边想象、回忆金秋迷人的景象,感受金秋的美丽,读好“金秋”这个充满色彩的词语。

18.听老师小结,多种形式朗读词串。

19.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完成填空,教师巡视并指导,指名学生选词填空,教师相机屏显所填词语,练习朗读。

20。

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串,想美景。

全班齐读美文。

 

图文结合,以学生的自学、交流为主,教师的讲解、小结为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倡导以读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爱读会读。

在读韵文的时候我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评议,注重评价的指导性、针对性、激励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同时还鼓励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在美丽的图画中感受江南的美丽,在入神的朗读中体会江南的迷人。

四、识字反馈,游戏激趣

 

1.(屏显本课7个生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

2.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学习本课的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3.引导学生在全班发言。

4.学习两个新偏旁“火”字旁和“欠”字旁。

注意“火”做部首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1.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自读,写出每个生字的结构、部首。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主动发言,学习他人之长,做到互帮互学。

3.我当“小老师”,“教你一招”识字新法

4.学生齐读部首名称,描红两个部首。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课标很重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比较汉字的特点,并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达成识字目标。

在游戏中学习是低年级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识字尤其如此。

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巩固识字,一举两得。

六、分类指导,规范写字

1.屏显“烟、灯、歌”三个字的笔顺图,以及在田字格的书写。

2.为了能把字写得更漂亮,你还有什么发现或要提醒大家的吗?

3.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4.提出写字要求。

5.展示学生作业

1.学生看笔顺,书空笔顺,练习描红、仿写。

2.学生自由发言,提醒大家注意关键的笔画。

3.学生看老师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秋”“烟”“灯”

5.学生评议。

将生字归类集中指导书写,有助于孩子发现这类字的书写规律,并获得观察、比较、归类的学习方法。

七、小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了一趟,学习了很多有关江南水乡的知识,将韵文读得正确而优美,认识了7个生字,两个新部首,还学写了三个带有新部首的字,收获真不小!

2.江南风光秀丽,去过江南的人总是在梦中想起江南。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有关江南水乡的录像,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能亲自去江南看一看,让美丽的江南永远留在你的心中。

3.欣赏完录像,让我们再来读读白居易的诗《忆江南》,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有味道。

4.课后拓展延伸

1.学生听老师总结全文。

 

2.放江南风光录像,学生观赏视屏录像《江南水乡情》。

 

3.全班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配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忆江南》。

4.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

 

让学生观看江南水乡视屏录像,随着录像的镜头,深入地走进水乡、了解水乡风情,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乐学不疲。

 

课标倡导培养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孩子学语文的时空。

 

附板书设计:

(范写生字)

识字一

火字旁烟灯(范写生字)

欠字旁歌

三、课后拓展延伸:

1.读一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读韵文。

2.练一练:

将所学的生字正确、美观地练写2遍。

3.搜一搜:

请小朋友们通过课外阅读,收看有关电视节目,上网或请教他人等途径收集课文以外有关江南水乡的图片,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水乡的美景那就更好了。

《识字1》第二课时教学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执教

明道小学张萍

理论支持

课标指出: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识字课里,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恰当地使用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从扶到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并会写4个生字,做到端正、美观。

2.能有感情地背诵韵文。

3.能借助本课的词串说说水乡的美丽景色。

认真观察图画,借助图片说话。

4.进一步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会写生字“芦、秋、夕、归”,做到端正、美观;能有感情地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本课的词串说说水乡的美丽景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水彩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读一读:

正确、流利地读读韵文。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韵文

1.上节课,我们去游览了美丽的水乡,认识了许多词语,你们还记得他们?

老师把它们带来了,如果你认识,就请你们在心里跟它们打个招呼。

2.现在老师将它们变出来,看哪位小朋友反映最快,读得最准。

(多媒体逐个出示词语)

3.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把水乡的美景读出来。

注意语速哦。

4.小朋友读得真好,这里有个小秘密,瞧:

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来读读,我们来比一比。

1.学生在心里回忆词语。

 

2.依据随机出示的词语大声读词。

3..全班齐读韵文

 

4.学生和老师赛读。

回顾韵文,利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以便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

欣赏图片

说说水乡

1.水乡的景色真美呀!

看!

美不美?

(出示水乡图片)

①你看到了哪些美景?

②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些景色吗?

(出示题目)

()的灯火

()的芦苇

()的枫叶

()的夕阳

()的荷塘

()的月光

2.水乡的景色如诗如画,老师这儿有四幅图,分别是水乡白天、荷塘、傍晚和夜晚的景色。

小朋友们能不能把你最喜欢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呢?

(显示四幅图)

①看着这些图,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在图片上显示出相应的词串)

②选择一幅你喜欢的景色,介绍给大家,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

自己先跟同桌说一说。

③指名说。

(根据学生所选出示相关的画面)

④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句子,你能填好它吗?

(相机出示与画面对应的语句。

(1)_______十月,我们乘着________来到_______渺渺(miǎo)的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

(2)秋天来了,水乡的____真美呀!

岸边的_____开出了洁白的_____,一阵风吹过,它们_______。

荷花谢了,莲蓬成熟了,水下长出了_______。

菱角花也谢了,绿叶下结满了____。

看,远处有人_______。

(3)_______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

远远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只________伴着动听的_______向我们缓缓(huǎn)驶(shǐ)来。

(4)夜晚的水乡更美了,点点____亮起来了,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湖边的___在灯光的映照下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明亮的___洒在水面上,水乡显得更加宁静和迷人。

 

3.指导背诵韵文。

指导学生评价同学的背诵情况。

1.看图填空。

①说说看到的景色。

②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看到的景色。

例如:

(灿烂)的灯火

(长长)的芦苇

(火红)的枫叶

(美丽)的夕阳

(大大)的荷塘

(皎洁)的月光

2.看图说话。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荷塘的美丽景色,

 

①学生看图回忆词串。

②同桌互相练说。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说一句话。

④根据提示,完成填空,再读一读。

例如:

(1)金秋十月,我们乘着小船来到烟波渺渺(miǎo)的水乡。

小桥、流水、人家,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

(2)秋天来了,水乡的荷塘真美呀!

岸边的芦苇开出了洁白的芦花。

_一阵风吹过,它们就翩翩起舞。

荷花谢了,莲蓬成熟了,水下长出了藕。

菱角花也谢了,绿叶下结满了菱角。

看,远处有人在采菱呢。

(3)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

远远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只归舟伴着动听的渔歌向我们缓缓(huǎn)驶(shǐ)来。

(4)夜晚的水乡更美了,点点灯火亮起来了,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湖边的枫叶在灯光的映照下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明亮的月光洒在水面上,水乡显得更加宁静和迷人。

3.自背,赛背,交流背诵心得,习得背诵方法。

把平面、静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赋于教材以生命力,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说有所依。

 

创设相应的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是帮助学生顺利学习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就在于能凭借创造的情境渲染气氛,变课文的情境为“我情我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兴趣,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其中,使其可以眼看、耳听、口读、脑想,并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简单一句话,就是足可以变苦学为乐学。

此环节,抓住学生对韵文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的美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背诵是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与学习离不开积累。

三、

画水乡

写水乡

1.我们在水乡看到了这么多美景,你想用什么方式把水乡介绍给朋友,让他们都能喜欢上水乡?

2.拿出画笔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水乡,然后根据你的画作写一段介绍词。

3.展示画作,赞水乡。

1.交流可采用的方式,说说自己如何介绍水乡的美景。

2.学生画水乡,写水乡。

3.展示自己的画作,介绍心中的水乡。

先画后写这种方法使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倍长,谁不想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杰作”?

谁不想用最生动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在作画过程中,他们围绕主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景物作了精心的选材,用线条和色彩对景物进行了理解和感悟,写话时自然水到渠成。

四、

指导写字,

培养习惯

学写生字“芦、秋、夕、归”。

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

2.屏显“芦、秋、夕、归”四个字的笔顺图,以及在田字格的书写。

3.为了能把字写得更漂亮,你还有什么发现或要提醒大家的吗?

4.提出写字要求。

5.展示学生作业。

 

1.学生交流,老师小结方法。

2.跟随画面书空。

 

3.观察描红。

 

4.按要求认真练习临写。

5.共同评议。

 

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美,是新课标对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三、课后拓展延伸:

1.背一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韵文。

2.写一写:

水乡春天的景色。

《识字2》第一课时课案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

明道小学苏婵娟

理论支持

课标指出: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对于学生陌生的事物可借助录像、图片将事物与文字建立联系。

课标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中体会识字的快乐,激励学生去主动识字,才能使学生持之以恒,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桥、检、炮、焰、礼、神”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凭借图画、联系生活,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

读悟结合,读讲结合,让学生理解韵文,了解韵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自学与指导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解决生字的识记。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以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教学重点

熟练地认读本课生字和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体会韵文中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天安门广场和国庆大典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内容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一读:

试着将韵文读一读,尽量读通、读顺。

2.了解有关国庆大典的知识。

二、课内精讲精练:

教学步骤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入,

引入课题。

1.暑假里,许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了,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

2.回忆旅游的经历,大家显得特别开心。

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将把大家带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感受国庆大典时的盛况。

学生畅所欲言,回忆旅游的经历。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

初读韵文,

朗读词串。

1.自读韵文,要求:

借助拼音边看边读,读准字音,读正确词语。

2.(屏显四行加拼音的词串)检查自学情况。

3.(屏显四行去拼音的词串)朗读。

1.自由练读。

2.开火车读,学生帮助纠正字音。

(“城楼”的“城”、“狂欢”的“狂”、“腾飞”的“腾”是后鼻音,“海陆空”的“陆”、“礼炮”的“礼”声母是边音l,“神州”的“神”是前鼻音。

3.小组读,齐读。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学词语,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特别是请小老师帮助纠正字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

学习词串,

理解韵文。

1.屏显天安门图片,谁来说说天安门是什么样儿的?

相机出示第一行词串:

城楼红灯金水桥

指导朗读:

你们喜欢这儿吗?

2.庄严美丽的天安门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有许多重大的活动都在这儿举行。

(播放课件:

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

刚才我们观看了祖国妈妈60岁生日时国庆大典的盛况。

胡锦涛爷爷正在检阅海陆空三军。

(出示:

大典检阅海陆空)

指导朗读:

读出三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3.学习生字:

桥、检。

(1)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

(2)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在国庆的喜庆日子里,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典。

在夜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就更热闹了。

(屏显狂欢夜图片)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

礼炮焰火狂欢夜)

指导朗读:

人们看着这么美丽的焰火,尽情欢乐,别提有多开心了!

5.学习生字:

炮、焰。

这两个字,你是怎么学会的?

(动画演示“焰”的写法)

6.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它像一条腾飞的巨龙。

(出示:

神州腾飞中国龙)

(屏显: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奥运健儿喜获金牌、高楼大厦图片)

我们的祖国发展的多快呀!

我们到处都能感觉到。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之情。

7.学习生字:

礼、神。

这两个字,你是怎么学会的?

8.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国庆大典的欢庆场面,请小朋友齐读《识字2》。

1.观察图片,自由回答。

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2.观看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

指名读,小组读。

 

3.学生观察,回答。

(1)自己动脑记忆字形。

(2)书空,临写。

4.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回答。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5.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识字方法。

书空,临写。

6.

(1)指名读词串。

(2)观察图片,感受祖国的强大。

(3)畅谈自己观察图片后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