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377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8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多孔板由市建总公司预制厂制作(运距10km),木制门窗由市木材加工厂制作(运距7km)。

临建工程除工人宿舍可利用已建成的家属公寓楼外,其他所需临时设施均应在现场搭建。

可供施工选用的起重机有QT1-6型塔吊,QT1-2型塔吊。

汽车除解放牌(5吨)外,尚有黄河牌(8吨)可以使用。

卷扬机、各种搅拌机、木工机械、混凝土震捣器、脚手架、板可根据计划需要进行供应。

6、主要项目实物工程量(见表1-1)

7、主体结构工程量明细表(见表1-2)

主要项目实物工程量表1-1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工程量

单位

数量

基础工程

机械挖土

m3

4032

混凝土垫层

289

砖基础

368

基础圈梁、构造柱

94

基础回填土及房心回填土

2450

屋面工程

屋面板上找平层

m2

1425

冷底子油

两道热玛碲脂

炉渣保温层

116

保温层上砂浆找平层

1465

卷材防水层

上人屋面混凝土板

334

楼地面工程

地下室混凝土地面垫层

160

水泥砂浆楼地面

4320

水磨石地面

1866

装饰工程

内墙面抹灰

19933

顶棚抹灰

5287

外墙贴马赛克

6424

干粘石

520

贴面砖

435

室内喷白

20470

其他

厕所木隔断

250

木门窗安装

1897

木门窗油漆

玻璃安装

1270

台阶散水

362

搭(拆)外脚手架

4500

主体结构工程量明细表表1-2

前楼(1-11轴线)

工程项目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屋顶

总计

1.砌砖

205

185

34

999

2.现浇

模板

66

50

282

钢筋

t

0.78

0.6

3.36

混凝土

5.92

4.48

44

25.28

3.现浇楼梯

51

204

0.61

2.44

5

20

4.现浇圈、大梁、挑檐、楼板

233

222

155

920

2.8

2.67

1.86

11.05

28.6

22.2

15.5

97.3

5.安装楼板

253

262

278

1308

6.楼板灌缝

13.2

14.6

67.4

续表

前楼(11-22轴线)

六层

1.砌砖墙

154

157

126

908

2.现浇柱

138

111

110

115

694

1.89

1.33

1.3

1.38

8.5

12.4

9.13

9.12

9.48

58.37

63.2

316

0.75

3.75

6.2

31

243

193

170

206

1152

2.66

2.3

1.94

2.38

13.16

24

18.8

109.3

91

129

584

9.6

11.5

59.5

后楼

地下室

220

190

182

151

135

1049

48

32

22

178

0.57

0.37

0.26

2.09

4.34

2.86

1.95

15.91

158

134

120

130

820

1.9

1.61

1.44

1.85

9.85

5.8

13.4

12

14

82

36.7

0.43

3.6

141

149

886

12.3

74.3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划分施工段,并确定流水方向;

(2)选择施工起重机械,并校核其技术性能,计算起重机台数,合理安排起重机位置及其附属设备的位置;

(3)主要承重结构的施工方法,顺序及施工要点;

(4)选择脚手架的类型并安排其位置。

2、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平面的设计

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三千到五千字,其中必须有施工方案选择的理由,分析计算过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和平面图设计的说明,并附有必要的简图。

(2)施工进度计划表一张。

(3)施工平面图一张(比例1:

300)

三、设计条件及参考资料

1、工程概况

2、施工工期要求

3、地质及环境条件

6、设计图纸及工程量

四、上交时间

设计成果2011年10月21日前提交老师。

五、成绩考核(本课程以考勤、课堂表现和课程设计成果作为成绩评定依据,不进行考试。

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分。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任务完成情况:

内容是否全面;

方案是否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2、说明书:

书写是否清晰、工整,符合要求;

3、图纸:

图纸是否清晰、工整,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指导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王树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指导书

——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

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条件和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建筑机械等,按照事迹要求,及时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过程如下:

一、编制依据

收集、查阅施工组织的设计、编写依据

二、工程概况

见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条件(略)。

三、施工方案

主要是确定各部分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制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概况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确定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时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程序

2、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特点,为了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而要尽量利用建筑缝作为划分主体结构流水施工段的界限。

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⑴土方和基础工程

⑵主体结构工程

⑶屋面工程

⑷楼地面和装饰工程

四、施工进度计划

列表的形式制定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五、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列表的形式制定本工程主要材料、机械及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布置图主要考虑以下内容: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2、搅拌站的布置

3、其他各种作业棚、工具棚的布置

4、材料、构件堆场及仓库的布置

5、行政办公、生活用房布置

6、临时道路

七、质量、安全、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质量措施

2、安全措施

3、降低成本措施

4、冬、雨季施工措施

一、施工方案

1施工程序

总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内,外)。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挖土方→垫层→砌基础→混凝土基础→回填土

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

脚手架→砌砖墙→扎构造柱钢筋→柱支模→浇柱混凝土→扎梁钢筋→梁支模→浇梁混凝土→养护→安装楼板→楼板灌缝→现浇楼梯楼→拆模

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

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

内装饰工程的施工顺序:

顶棚、内墙抹灰→水泥砂浆楼地面/水磨石地面→室内喷白

安装工程的施工顺序:

安装木门窗/厕所木隔断→玻璃油漆→木门窗油漆

外墙装饰及室外工程的施工顺序:

外墙面装饰→台阶散水

按所规定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分成三个流水段,I段分为前楼1~11轴;

II段分为前楼11~22轴;

III段分为后楼F~L轴,进行分段分层流水作业,加快工程进度

3. 

施工准备及部署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做好图纸会审记录,解决图纸上所存在的问题,为施工和材料订货创造条件。

(2)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了解图纸中的细节。

(3)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4)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设计,及时上报公司和监理部门审批,并做好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5)各专业分别要编制预防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以及施工作业计划。

(6)编制好施工预算,并根据和进度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落实供货渠道。

(7)提前做好原材料的试验工作。

(8)做好整个工程的测量放线方案,进行测量仪器的检验,红线桩坐标的复测与核对,轴线控制桩的埋设与保护。

(9)填写开工报告,报业主、监理审批。

物资和劳动组织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确定各类材料,机具的进场计划。

(2)组织货源,签订物资供应计划。

(3)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并按指定地点,规定方式进场和堆放。

(4)组织材料储备和堆放。

(5)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组织劳动力分批进场。

(6)做好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及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三级教育。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做好现场的控制网测量。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测量桩点(包括水平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

(2)做好“三通一平”的规划:

即水通、路通、电通、场地平整,包括:

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运输主干道,厂内临时道路,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的引入。

全工地的排水防洪干线,消防栓的设置以及场地平整等。

(3)拆除障碍物。

(4)有关生产、生活的临时设施的搭设。

(5)水平和垂直运输设备的搭设。

4.施工部署

本工程属于多层办公楼建筑,是一项普通工程项目,其建筑装饰和建筑设备要求不高,按二类建筑设计的项目。

本工程施工部署,在施工程序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流水交叉、循序推进”的流水施工方法,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做相当的重视,周密计划、科学安排、严格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经系统工程原则,运用微机管理手段,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成本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

4.施工机械选择

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即在拟建房屋西侧安装一台QT1-6塔吊。

主体结构施工所需砖、混凝土、构件和周转材料的水平、垂直运输主要由此塔吊承担。

同时在办公楼北端和后楼西端设置一座扣管式井架,以弥补塔吊所安装不到的位置和缓解塔吊吊次,并作为垂直运输砂浆的主要工具。

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拆除塔吊,另在办公楼南端增设一座扣管式井架共同承担装修阶段的垂直运输。

水平运输可用双轮手推车。

QT1-6塔吊起重量为2~6t,起重半径8~20cm,最大起重高度40m,起重力矩400kN·

m。

井架每个4m×

2m,卷扬机棚每个1.5m×

1.5m,且距离井架不小于10m。

经验算,垂直运输能力满足需要。

5、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主要施工顺序:

放线,挖土,地基处理,垫层混凝土,放脚砌筑,地基圈梁与基础墙管道埋设 

回填土

(1)测量放线

1、施工前应在建筑场地测设主轴线

①主轴线的布置形状:

三点直角形

②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

③根据以有建筑物测设轴线

2、房屋基础放线

根据场地上民用建筑主轴线控制点或其他控制点,首先将房屋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

房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测出。

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的1/2000。

最后根据中心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轴线,以便开挖。

(2)土方开挖

1、用WY-100型和WY-80型反铲挖掘机在停机面一次进行开挖;

2、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

3、开挖的基坑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

4、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推土,或留作回填土,推土坡脚至坡边,坡边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

5、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找平、修整。

6、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混凝土垫层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决定,混凝土浇筑时的塌落度宜为了1~3cm。

2、混凝土应拌和均匀。

3、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淤泥和杂物。

4、捣实混凝土宜采用表面震动器。

5、垫层边长超过3cm的,应分仓进行浇筑,其宽度一般为3~4cm,分格缝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等划分。

6、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用草帘等加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浇水养护日期不少于3昼夜。

7、混凝土强度达到期1.2Mpa以后,才能在其上做面层等。

(4)地基圈梁与基础墙砌筑

1、砖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垫层施工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然后清扫垫层表面,将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净。

2、从两端龙门板轴线处拉上麻线,从麻线上挂下线锤,在垫层上锤尖处打下小钉,引出墙身轴线,而后向两边放出 

大放脚的底边线。

3、在垫层转角、交接及高低踏步处预先立好基础皮竖杆

4、砌基础时可依皮竖杆先砌几层转角及交接处部分的砖,然后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

内外墙砖基础应同时砌起,如因其他情况不能同时砌起时,应留设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5、大放脚砌采用一顺一丁砌筑。

6、若砖基础不在同一深度,则应先由底下往上砌筑。

7、大放脚砌到最后一层时,应从龙门板上拉麻线将墙身轴线引下,以保证最后一层位置正确。

8、砖基础中的洞口、管道、沟糟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50cm的洞口,其上方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9、砌完砖基础后,应立即进行回填土,回填土要在基础两侧同时进行,并分层夯实。

10、浇筑基础圈梁、继续砌上部基础梁前,应先调好构造柱的竖筋。

(5) 

回填土

表层杂土和饱和土外运,好土留在楼南侧,用推土机集,供回填用(大约2450立方米),其余要用自卸汽车运走(大约4032-2450=1582立方米)。

分层回填夯实,采用人工铺设,蛙式打夯机夯实。

回填土过筛,肥槽两侧均匀下料,不能机夯的机角处,采用手夯夯实。

第一次填土到暖沟垫层皮。

完成室内暖沟支护沟壁后继续回填。

为使填土有较长时间沉实,地面垫层混凝土于结构完成后浇筑。

为了防止寸水流入坑内,基坑上口筑小护堤。

)主体结构工程

主体工程主要有砌墙,现浇混凝土圈梁(楼梯,大梁挑楦,构造柱,楼板)在基础完工及地层架空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分层分段流水施工,其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放线-内外墙分步架砌筑-构造柱-预制梁安装-圈梁硬架及现浇支模-圈梁-现浇板钢筋-安装预制楼板并加固-板缝钢筋混凝土浇筑-养护-上层放线-女儿墙

(1)放线

结构放线:

根据轴线控制网接合施工图运用吊装、刚尺、沙线、等工具放出墙、柱、梁及各种洞口等的平面位置,待柱筋驳接完毕,运用水准仪等工具结合标高控制网将标高测到柱筋上,再按施工图确定梁、板等位置。

砌体放线:

与结构放线一样,可先放出墙边线,门窗及洞口等平面位置。

并在砖砌体前运用水准仪将标高引测到固定的结构上,如柱、楼梯上,再用钢尺放出窗台,窗顶,门顶,预留洞底,顶等的位置,作为砌砖和安装的依据。

(2)结构墙体砌筑

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

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

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

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

在同一墙面上各部分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2、在砌筑前,先要立皮数,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屋架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3、准备好所用材料及工具,施工中所需门窗、预制过梁、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作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4、砌砖时,必须先拉准线。

一砖半厚以上的墙要双面拉线,砖块准线砌筑。

5、砌筑实心砖墙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宜铲灰、一块砖、揉一揉”的操作方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6、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少于8mm,也不大于12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7、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8、隔墙于墙若同时砌筑时,可于墙中引出阳搓,并于墙的灰缝中预埋拉结钢筋,其构造于上述相同,但每道不少于两根。

9、如纵横墙均为承重墙,在丁字交接处留搓,可在接搓处下部砌成斜搓,上部留成直搓,并加设拉结钢筋。

10、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斜搓挤紧。

11、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的下面,砖墙的阶台水平面上以及挑檐、腰线等中,。

应用定砖砌筑。

12、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

13、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霾9,宽度超过30m的洞口,其上面应设置过梁。

(3)构造柱

构造柱的柱顶、柱脚应在主体结构中预埋4Φ 

12短钢筋,构造柱须先砌墙、后浇柱,砌墙时墙与结构柱连接处要砌成马牙,墙高每隔500设2 

Φ12钢筋。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竖筋用4 

Φ12,箍筋用Φ6@200,墙与柱的拉结筋应在砌墙进行预埋。

(4)圈梁:

布置在紧靠楼板处,与卫生间、厨房等现浇。

(5)过梁

墙内的门洞、窗洞或设备留孔,其洞顶均需设过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