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385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剖析及范文.doc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五)请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字数1000—1200字。

【命题剖析】今年上海市的申论主题确实很出人意料,考察的是“保密工作”这个“冷门”话题。

当时,很多同学在写上海市考这篇大作文时,普遍存在疑惑:

该从哪个角度入手?

其实从材料上来看,同学们需要紧扣的是“时代的背景”。

因为题目的要求是——“新形势下”。

因为保密工作其实很早以前就是党所关注的重要工作。

但是,现在的时代变化了,保密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其实同学们至少也涉及以下几个“时代背景”:

一、网络的普及。

现在网络的便利性,使得泄密变得更轻易。

同时,黑客的存在,也使得偷取机密不需要“非得亲自去现场偷”,可以“隔空”来偷秘密。

所以这个点,大家真的要认真地思考。

二、有“秘密”的主体增加了。

以前一谈机密,就想到“国家机密”。

现在很多时候,商业性的泄密,几率更大。

而且危害性也很大,所以,同学们要思考这个问题。

三、知道秘密的人比以前多了。

这里其实主要是经济发展了,原来的时代,秘密的“总量”是很少的。

但现在,时代发展,经济发展,好像什么东东都可以成为秘密。

那么秘密的“总量”似乎就变多,紧接着就是“接触”秘密的人也就多了,有句广东话叫“人多口杂”。

现在什么人都好像知道那么一点秘密,于是泄密的几率就大了。

四、现在很多人的意识就是“不设防”,以前的人们对秘密总是很重视,现在很多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真的是“有待提高”。

只要同学抓住这几个“新形势”的特点,基本上“对症下药”就可以了,所以这次的上海申论的大作文,其实并不算难,关键还是找到题目告知我们的破题点。

允许戴斌老师联系一下最近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广东省今年考的是“民工荒”和“技工荒”的问题,而广州市公务员考的是“人口红利”(其实也是涉及工业化过程中潜在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这些都是很热的申论话题,而像上海市则是考察“保密工作”这个很冷门的话题。

其实命题者这几年为了防止“被压中题目”,其实已做了很多“兵行险着”的尝试(考最冷或最热的话题)。

最冷的话题,根本无法想到。

最热的话题,则是“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

所以戴斌老师建议以后同学们真的要进行申论主题的猜测时,记得最冷和最热都要涉及,这要猜中的可能性才会增加。

“备考者”与“命题者”本来就是“博弈”关系,同学们一定要多思考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手法,方能在考试中占据“先机”和“着数”。

参考范文:

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延伸,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二字。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中,谁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而其中“最珍贵的”、“不能轻易获知”的信息便成为我们常说的“秘密”,而“保密工作”也就随之出现。

然而,近年来我国的“泄密事件”却呈上升趋势,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

首先,包含有国家秘密的资料发生了改变,以往主要以纸质材料为主,而现在却包括了电、磁等多种形式。

更多的保存方式使得“泄密”的可能性在加大,“泄密的风险”与“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同步现象”。

其次,泄密主体悄然地发生了改变,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泄密的场所主要以国家机构为主,而今泄密的主体已经延伸到已经到“非公单位和技术人员”,甚至企业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成为泄密主体。

再次,泄密的方式也有所改变。

很多时候,秘密不一定是被“偷”出去的。

而可能是在“政务公开”的“社会需求”下,在相关人员的“无意识”状态下流传出去。

这种无恶意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泄密行为。

戴斌老师认为这里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机关工作人员“保密的观念”不强,为保密工作留下了“安全隐患”。

最后,频繁的“人口流动”似乎也让“秘密”流动了起来。

随着一些“非国营企业人员”及“高科技人员”的频繁跳槽,以及移民热潮的兴起,跨国界的泄密,成为一种新的泄密方式和泄密可能。

面对上述谈到各种“新形势”,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保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做好保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师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加强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轮训的主渠道作用,对各级各类公务员进行保密教育。

各级党校开设保密教育课,科学设置保密教学内容,实施规范化的保密教育,切实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实处。

(二)科学地规范“政务公开”的范围,并加大“公开资料及内容”的审核力度,科学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护国家秘密”两者关系,避免将不适宜公开的国家机密泄露出去。

(三)加大监督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将保密管理工作纳入政绩考核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保密工作制度,提高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保密工作管理秩序,使保密工作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针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强制配备保密技术防护产品,实行严格的分级保护。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必须与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涉密信息传送要采取严密的加密措施。

(五)加大保密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密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保密工作及《保密法》,增强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并引起全社会对保密工作的重视。

(六)加快建立并完善我国保密法规体系。

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针对信息时代的保密工作出台相关的细节条框。

同时针对保密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新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细节条款,防止“法律真空”与“法律漏洞”。

自1978年以来,《保密法》已颁布20多年,新形势下,保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与挑战,保密工作已上升到了公共安全的层面。

这里,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制度化管理去规避“泄密风险”,但更重要的是营造全社会重视保密工作的良好氛围。

合理保护好我们心中的“秘密”,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