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394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docx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

第一节 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技能

来自有书共读主播贾落

各位书友,周一早安!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启新一周的有书共读,共读的书目是来自星云大师的一本送给职场人的善言指南:

《人生就要不断精进》。

今天的早读,建议大家阅读第1-第21页,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几个问题:

1、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如果希望取得精进,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什么?

2、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取得精进吗?

希望早读之后,你们能够找到答案。

记得读研二那会儿,学校有一门心理学课程极受欢迎。

授课老师是中国心理学领域的大牛,知识渊博,讲话风趣,每节课都是爆满,座无虚席。

当时,我已经顺利拿到了自己的梦想offer,时间相对宽裕,呆在宿舍也觉得无聊,就跑去蹭课。

老师在几百人的目视下,走上讲台,一开口便向所有人提了一个问题:

“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了,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进入社会以后,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什么呢?

台下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贡献答案:

会沟通社交!

会做表和PPT!

会公文写作!

会公众讲话

……

大家一股脑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技能讲了出来。

老师看大家说的七七八八了,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

“学习”。

一晃已经7、8年过去了,而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师写完“学习”二字后,讲出的一段话: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一定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认为象牙塔和外面社会的规则可能是不一样的。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你们这一生,最应该保持的技能,就是:

学习!

说实话,当时对于老师的答案,很多同学并不认同。

又是学习?

我们都已经在学校学了20多年了,是应该学以致用的时候了啊!

老师的思想真是老掉牙了!

……

可当我真的离开学校,进入职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之后,恍然想起那次阴差阳错地蹭课,想起当年老师谆谆教导我们要学习的场景,才意识到:

何止是学校、职场、社会,恐怕这一生,最重要的技能,唯有学习。

无论是学校里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还是进入职场开始习得各种技能,或是自己创业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无一不是靠学习来完成的。

有的学习是自觉的,比如读书、修行;有的学习是不自觉的,比如生活习惯的养成。

星云大师在书中同样将学习作为精进的第一技能,他推崇的是:

通过有效的学习,增长自己的智慧和品格,同时帮助别人获得成长。

他给了我们四条建议,来建立对学习的正确态度。

第一,学所以治己。

也就是说,学习是为了治好我们自己的病。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看似玩笑的话:

“我们都有病。

其实仔细想想,说的没错。

比如,我脾气大,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比如我贪心重,总喜欢去赌博;比如我太自卑,总是在人群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些说不上“病”的事情,却统统可以通过学习来治愈。

脾气大,要学习宽恕;贪心重,要学习布施;太自卑,要学习接纳与改变……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别人,而是为了修养和治愈自己。

第二,教所以导人。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说的就是那些学有所成的人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

而我们在学习有所成之后,就应该毫不吝啬地与别人分享,引导别人向善向好。

第三、勤所以改惰。

佛教讲求“发心”,就是面对任何事,都发自内心勤恳以对。

学习这件事,是对抗人的惰性最有力的工具。

第四、行所以成事。

学习的概念远不止读书而已,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践行。

说的再好,不做,学习这个动作就没有走完。

在明确了对学习的态度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寻找和打磨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最合适和高效的学习路径,来实现我们的学习目标。

星云大师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四条他推崇的学习方法:

第一,温故知新。

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无论从人脑认知的角度还是从学习背后的逻辑来说,回顾固有知识才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定有这样的读书体验,以前明明读过的书,但是再重新开始读的时候,就会领悟到很多以前不一样的体验和思考。

这就是温故知新给我们带来的,通过消化已有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大陆。

第二、思而成慧。

思考是学习的源动力,没有思考的学习,无法成为智慧。

想起了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

当时,笛卡尔在军队服役时对数学很有兴趣,无时不刻都在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看,正好发现一只空中飞的苍蝇,看着看着,他突然想到苍蝇在每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苍蝇所在的位置处交叉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来确定。

而在二维平面上,在一张纸上,每一点都可以由在这点相交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来确定。

于是,坐标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而这一发明,看似是灵感迸发,但其实背后却是笛卡尔在持续不断地思考中才获得的。

第三,多提问题。

胡适先生曾说:

“做学问,当在不疑处有疑。

”讲的是治学要有一种始终怀疑的态度,不迷信权威,也不默守陈规。

放弃了提问,也就放弃了寻求新知。

佛教中也说: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提出问题,并在问题处努力解决,才是进步之道。

第四,正反对照。

我们身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待一件事物,会听到来自不同人的多种声音。

而越是信息庞杂,越需要我们抽丝剥茧,用智慧来研究和辨别。

这一点和之前提到的“多提问题”有很大联系,面对不同的问题以及答案,必须搜集各种不同的信息,探讨、对照、印证,才能找出事实的真相。

我们回到文章开始时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想大家都有了答案,精进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习。

那么,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够取得精进吗?

绝对不是。

精进便是提升自我,而提升自我的前提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

没有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

智商不等于智慧,在人生之中,它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注脚而已。

而智慧的取得,精进的发生,绝不是一夕可得。

用星云大师的话来说,精进最重要的是:

“有恒心,发愿力”,即要有恒心,能锲而不舍,肯下功夫。

愿每个人,永远保持学习技能,实现精进。

今天的早读就到这里,今晚我们将继续共读《人生就要不断精进》,第22-48页。

我们今晚再见。

第二节 有前途的人,必然有这4种特质

来自有书共读主播贾落

各位书友,周一晚安。

今晚我们继续共读《人生就要不断精进》,建议阅读第22-48页,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请闭上眼睛,思考你身边的每个人,选择一个人来给他贴上“有前途”的标签。

2、请再次审视你选择的这个人,为什么你觉得他有前途?

他的身上有什么你觉得可贵的特质呢?

希望今晚的共读文章,能够让你重新理解“有前途”这三个字。

在职场中,“有前途”这三个字,意味着对一个人未来的预测,甚至是一种褒奖。

但是,我们对“前途”二字,通常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前途”,似乎仅仅是年轻人的,年纪是“前途”的前提。

你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才有可能称之为前途无量。

而你如果已经日暮之年,便只能用垂垂老矣来形容。

但,我们都错了。

前途无关年龄,无关现在的成就,只与你的未来有关。

当年老福特给小福特1块钱,他用1块钱去买了本书,之后有了福特汽车的商业王国。

我们当然可以说,小福特在那个时候便展现出了他“有前途”的一面。

但是,同样的,曾经的烟草大王褚时健老爷子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已经73岁了,硬是一个人承包了一座荒山,种起了橙子,10年之后,竟然把“褚橙”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那么,在褚老走出监狱跑去种橙子的时候,谁又敢说他还是“有前途”的呢?

而十多年之后,看到他耀眼的成绩时,我们才意识到:

干事创业,或许与年龄无关,“有前途”这三个字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在“有前途”的人中,撕掉年龄的标签,剩下的又有些什么呢?

星云大师在《人生就要不断精进》中,给我们列出了“有前途”人的四种特质:

第一,对人要感激。

高晓松作为国内最优秀的文化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最喜欢在节目中说的一句话是:

“我的命已经够好了。

他多次坦言,这绝不是他的谦虚。

这背后,其实蕴藏的是一种感恩心。

当年《同桌的你》爆红,高晓松26岁就在万人体育馆里开了自己的个人作品演唱会。

当时,那英对他说:

“晓松,你知道你有多幸运吗?

你26岁就已经在万人体育馆里开演唱会了,这是多少艺术家一辈子都没有实现的梦想啊!

那时的高晓松不以为然,他回忆当时自己的内心想法:

“我这么红,不是因为我牛逼吗?

这么多人喜欢我,不是因为我招人爱吗?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当一个人飘飘然地把所有的成功都归结于自己的时候,那么他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对他人感激,才能更好地成就自己。

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恩人,才不会被眼前的成功乱了阵脚,迷了眼睛。

第二,对己要克制。

“克己”是一生的功课。

今日头条的80后创始人张一鸣,在多次公开演讲中,都提到了一个词:

“延迟满足”。

这个看起来已经被大家说烂掉的词,在张一鸣心中有着更多的意义。

他在这么多年的创业生涯中,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有一些人很有天赋,技术过硬,另一些人资质平平,表现差强人意,但过了几年之后发现,他们的发展却完全相反,有天赋的人反倒落后了,资质平平的人,却进步极快。

他把这个现象的原因,归结为:

“延迟满足”的差异。

两个同事,都有很强的成就驱动力,都不甘平庸,但是有天赋的那个同事,总是眼高手低,觉得自己是技术大牛,所以很多需要他配合的工作都置之不理;

而资质平平的那个同事,则从来不给自己的工作设定界限,总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不同的工作,他把工作看成一种自我成长的阶梯,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工资而已。

张一鸣评价那位落后的天才同事:

“他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

”“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无法克己,精进便无法达成。

第三,对事要尽力。

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一生中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在古稀之年拯救了即将破产的世界500强之一的”日航”。

曾经有年轻人向他求教:

“如果我现在从事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

稻盛和夫说: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不足千分之一。

特别是年轻时,价值观尚未定型,很多工作都无法让自己感到兴奋和喜欢。

他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1)拼命做好“命运中碰到的工作”,做好就会有成就感,才会带来兴趣和喜欢。

(2)做不喜欢的工作,并且尽全力把它做好,可以起到个人修行的作用,锻造自己具备厚重的人格,获得幸福的人生。

看起来,稻盛和夫的回答很简单,但却蕴藏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

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对自己的修行,人的一生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的人选择避而不做,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

真正有前途的人,必定是认准目标,不畏艰难,尽全力解决问题的那些人。

第四,对物要珍惜。

佛教中,讲究“珍惜福报”。

就好比银行的存款,随意乱花,总有用完的一天。

而随着“消费至上”主义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透支信用,过上所谓“有品质”的生活。

这其实,是对财富的一种误解。

有一次,我的一位老领导跟我们几个年轻人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的想法和我们不大一样了,环境变了,但是道理没变。

我们当年一起入职的一个同事,一直就宣扬“消费主义”,其实那个年代我们工资真的不低,但是他就是没存下钱。

可到40岁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场大病,他一下子傻眼了,发现银行的存款根本是杯水车薪。

我们说的“节俭”,不是要让你们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也不是要让你们做个守财奴,而是要有一种对物的珍惜,因为人这一辈子太长,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珍惜已有的,才能在未来某一天出现变故时,游刃有余,而不是后悔年轻时的放纵和物欲。

去看看那些世界上财富积累最多的人,通常他们都拥有“节俭”的习惯。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直到2014年才将其3万美元的本田讴歌卖掉,换了一部大众手动档掀背式汽车。

WhatsApp的创始人简·库姆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当Facebook宣布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为尽快完成这笔交易,库姆错过了飞往巴塞罗那的航班,而这张机票竟然是库姆利用里程奖励来购买的。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赛吉布林在接受采访时说:

“从我父母的身上我学会了节俭,一穷二白同样也会感到很快乐。

如今,我进餐时不会剩饭,买东西时也看价格。

我也试着强迫自己不这样做,不要如此节俭。

但不拥有许多东西,我还是很快乐。

……

财富通人性,你抛弃他,他便会放弃你。

好啦,今天的晚读就到这里。

再次感谢各位书友的陪伴,我们明天早读再见。

第三节 做大事的人,都敢于挑战极限

来自有书共读主播贾落

各位书友,周二早安!

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星云大师的作品《人生就要不断精进》。

建议大家阅读第51-88页,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你是否也曾有过创业的想法?

如果有,去实践了吗?

如果没有,你的顾虑又是什么呢?

2、你的身边是否有成功的创业者,他们身上有哪些品质是你钦佩的?

台湾的佛光山,位于中国台湾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闻名的佛教胜地,有“南台佛都”之称,也是现今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

如今看起来气势恢宏的道场、佛学院,却是由星云大师率领弟子们从1967年开始,一点点铸造和创建的。

当时有人问星云大师:

“你没有钱,怎么建得起来?

星云大师回答:

“我先搭一个小草棚,慢慢计划,每天都做一点点,佛光山不就这样建起来了吗?

后来星云大师开始创办佛学院,依然有人怀疑:

“你没有人,怎么能办得起来呢?

星云大师依旧回答:

“我先求其有,以一当十,当年一个个毕业出来的学生,不都成为今日佛教界的精英了吗?

在其他人看起来庞大浩瀚的工程,却在星云大师的一点一滴、持续不断地推进下,奇迹般地完成了!

其他人也从最初的不相信,变成了后来的惊叹不已:

这真是奇迹!

简直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而星云大师却说:

“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先要认识世间的极限。

人的寿命有极限,大楼的使用年限也有极限,甚至感情、金钱,都有其极限。

但是伟大的人类,乃至万物,都在不断地挑战极限。

星云大师把他创建佛光山的过程看作是自己的一次创业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绝非简单的只要有心,只要努力就可以奇迹般地完成的。

他总结了干事创业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但其实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这些特质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是外部条件:

(1)运用资本

创业如果用简单的结构来说,应该是:

资金+创意的结合。

只有好点子,没有钱来落实,创意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创业中,一定不能忽视资本的力量。

但星云大师将资本的概念做了扩充,资本不仅仅是钱,更广义的应该是资源。

即使钱不够,也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获得资本的支持,比如合伙投资、技术入股;比如边储备财源,边寻求机会。

之前在微博上看过这样一句话:

“给你500万去创业,你能保证赚钱吗?

大多数人的回答是:

即使有500万,也不知道该投资到哪里去。

资金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学会运用资本的力量,既要找钱找资源,同时也要锻造自己如何合理用钱的能力。

(2)人脉缘分

在创业的国度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有所谓的“圈子”。

这一点在创业的派系里非常明显,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活跃在创业圈的大佬们,通常都有各自的派系,最明显的当然是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各自拥有不同领域的投资,很多腾讯和阿里的前员工在创业之后,都获得了老东家的资金与人脉的支持。

这足以看出,人脉对于创业来说极其重要。

美国硅谷同样如此,很多公司的创始人最先开始创业的时候,甚至是公司内部默许的,既是一种内部竞争,同时公司还可以作为股东加入,形成一种创业矩阵。

要广结善缘,说不定哪一天,他就是你事业上的贵人。

(3)创造时机

创业讲究顺势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口”。

但是,风口常有,为何只有小部分创业者能够飞起来呢?

因为,这些看起来的“幸运儿”,其实,一直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机。

很多人看到那些飞起来的人,都会酸酸地说,他们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可我们没有看到的是,早在风口来临之前,他们就已经抢先布局,飞起来只不过是因为时机到了而已。

(4)条件具足

每个创业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通常都无法复制。

创业者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是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寻找适合的方案,并且坚持不断地投入时间、心力。

当自身条件具备的时候,自然无事不成。

前面提到的四点创业的条件,更多是集中在外部环境,而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有其内在品质,支撑他们创出一片天地。

星云大师同样给出了他的答案:

(1)经验务实是事业之本

创业要有大志,但又必须克服好大喜功的心态。

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是坐在沙发上喝喝咖啡就能实现目标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回忆创业之初的艰难时,特别强调务实的重要性。

当时,初创期的华为,办公地址是一处破旧的厂房,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即使到了现在,华为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任正非仍然每天马不停蹄地参与公司各项事务,那些表面的风光背后,其实是每一个创业者扎实推进每一项看似无聊琐碎工作的成果。

(2)诚信和谐是事业之本

在风投界有一个普遍共识:

“风险投资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还是人。

可见创业者个人素质对创业成功与否极其关键,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便是:

诚信。

创业者诚信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

不守“诚信”,或许可以在某个时点赢得利润,但绝非长久之计。

而那些诚信的创业者,则可以通过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

(3)时节因缘是事业之本

时机,对创业者来说极其关键。

这些年,随着4G的普及,流量成本的下降,“直播”成为了新的风口。

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很多人希望建立直播平台。

但是,这个现在无比赚钱的创意,在当年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很多底层的技术限制,直播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时机未到,就潜心蓄能,时机一到,一飞冲天!

(4)时空通达是事业之本

所谓时空通达,指的是心中有人、有事、有物、有是、有非、有古、有今,如此时空通达,方得任运自如。

创业,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程,不只是金钱来换取结果,也不只是一间办公室就能成立事业,需要太多的因缘条件才能成就。

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努力不懈,才能拥有;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全巧变通,才能进步。

好了,今天的早读就到这里。

今晚我们将继续共读《人生就要不断精进》。

晚上见!

第四节你的领导力,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来自有书共读主播贾落

各位书友,周二晚安!

我们继续共读星云大师的《人生就要不断精进》,建议阅读第91--113页,并试着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想想在你的职场生涯中,遇到的最优秀的一位领导,他身上有哪些品质让你深感敬佩?

2、无论是否身处领导岗位,你认为,自己作为一个领导,最大的欠缺在哪里?

松下幸之助先生,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神”,他创办的松下电子成为了举世瞩目的世界级企业。

而他的创业史,则是从最基层的小工做起,一步步在苦难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他曾有一段经典的话:

“当员工一百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带头做事,以身教来领导。

当员工有一千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指挥协调,分层负责。

当员工有一万人时,我只有站在楼顶上,在员工的后面向他们合掌,感谢他们的勤劳。

不可否认,领导力是每一个职场人,最应该修炼的技能之一。

甚至可以说,领导力是一门学问、艺术、功德。

无论是在中小企业,还是集团性国际化企业,都需要有领导才能的人,带领员工直挂云帆,争得业绩。

领导得法的人,他的属下如沐春风,团结合作。

反之,领导力差的人,则会面对离心离德的境地,属下故意捣乱,乃至离他而去。

星云大师则将企业领导人的层次,划分为四类:

下、中、上、高,领导力的差异和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第一层:

下等领导,要尽己之能。

下等领导,通常只顾着表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才能,一个人吭哧吭哧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毋庸置疑,这种领导的个人能力非常突出,但是,他却进入了一个误区:

忽视了团队的重要性。

领导力很重要的一个品质,是拥有强大的格局和开阔的视野,而这种领导却把整个团队看作一种“小作坊”式的组织。

一个人撑起了所有工作,而其余的团队成员则失去了宝贵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公司的规模化发展。

尽己之能的领导,多数还有一个标签,便是“善良”,他们不好意思给别人安排工作,生怕下属会当成一种负担,只好自己挖掘自己,一个人忙到要死,下属却每天无所事事,这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

第二层:

中等领导,要尽人之力。

所谓“尽人之力”,就是领导能够合理安排分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独立负责一部分工作,也能够获得成长锻炼的机会。

在一项90后员工离职调查研究中显示,接近60%的离职原因是:

无法在公司获得成长。

年轻人,在进入职场的时候,正是怀着巨大激情希望创造一番事业的时候,而如果遇到一个不懂得“派活儿”的领导,相当于少了一个领路人,对于年轻人工作习惯的养成极其不利。

对于很多刚开始进入领导岗位的新手领导,很容易在这一环节陷入困局,因为之前做下属的时候,更多的是坚定地执行。

而成为领导之后则要改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将“我要做”变成“让别人做”,这种理念的转变既需要时间过程又需要刻意练习。

第三层:

上等领导,要尽他之智。

前面说的“尽人之力”,主要强调的是,让人人有工作可做,发动起下属的员工进入工作的战斗状态。

而“尽他之智”,则是更加深入地强调,让每一个人的力量都能够发挥到极致,让每个人都能够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这不是简单地安排一点工作,分派一点小活儿,就能够实现的。

上等的领导,不仅仅善于将工作分配出去,更重要的是,能够鼓励每个员工积极主动地认真对待和思考自己的工作,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做好监督,时刻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进度,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前几年,电影《中国合伙人》获得了极高口碑和关注,电影致敬的是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新东方的创业过程。

当年俞敏洪创立新东方,从最开始的夫妻店,一步步发展壮大,初见规模。

面对发展中的瓶颈,俞敏洪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王强和徐小平,他当时去美国的想法很简单:

“去看看他们留学之后在美国过得好不好,好的话我也来留学,不好的话,劝他们回国一起把新东方做大!

而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看到了,王强和徐小平,被俞敏洪“骗”回了新东方。

而俞敏洪面对在大学时期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王和徐,显示了极高的领导智慧。

他们问俞敏洪,进入新东方应该怎么做利益分配?

俞敏洪回答:

“没有利益分配。

你们上课我付工资,这不符合我朋友交往的原则。

你们也不是我的下属,你们回来,我会把新东方独立的留学咨询和基础教学业务交给你们,你们自己来负责开创新的领域!

充分信任,充分授权,同时又给足激励,这种领导艺术,成为了俞+王+徐的“三驾马车”支持新东方飞速成长的源动力。

第四层:

上等领导,要尽众之有。

最高层次的领导,在面对下属时,并非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示人,他们想下属之所想,急下属之所急,这其实是回归到了人与人交往最本质的东西:

情义。

“与人交,要有情有义;为人谋,要有忠有信。

最典型的“尽众之有”式的领导,便是三国的刘备。

对比才华横溢的曹操、能力出众的孙权,刘皇叔的个人能力似乎无法与其抗衡。

但是,他却靠着自己的宅心仁厚,以及对他身边一众兄弟的用心竭力,让属下拼了命地跟随。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他们对刘备死心塌地,就是看重了刘备对他们的仁义。

当你对人有义,不必领导,他也会愿意接受你、跟随你,主动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智慧。

《寻子》云: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