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008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docx

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2018年新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语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

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世界上地一个听诊器。

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医生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想,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试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

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

多音字:

  诊、棍:

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

再交流。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

(尽职)

    

(2)出示: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雷奈克做了猜测:

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并且亲自做了实验。

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

(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

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

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

(如果……就…………果然……)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造句。

  课外:

    复述故事的经过,要求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说得具体、生动。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

        18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清楚地听到善于思考

         都听到了勤于思考

              有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