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41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docx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铁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中文摘要

铁路线路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

路基、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铁路线路造成诸多病害。

伴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宜万铁路实现了货物直通运输并开办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列车运行。

在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

导致钢轨、联接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线路设备、道床变化加快。

道床脏污、板结、变形、翻浆冒泥等病害增多。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

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是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合理养护铁路线路,及时有效的分析、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线路质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

关键词:

铁路线路病害原因预防方法

 

Abstract

Railwaylinesduetothedynamicfunctionofthelocomotiveandnaturalconditionsontheline'sinfluence,theperennialbareinnature,trackgeometrysizechangeconstantly.Roadbed,trackbedoccuratanytimeofdeformation,thelineequipmentconstantlymechanicalwear,maintenance,andemergencyplanincludestheproportionofarrangementandkeyisnotreasonable,maintenancemethodisundeserved,andperiodicallybig,longworknotbeinatimelymanner,andsoformanydiseasescausedbytherailwayline.Withthegreat-leap-forwarddevelopmentstrategyofrailwaydeepenceaselessly,therailwayshouldmillionrealizethedirecttransportgoodsandopencontainertransportationbusinesstrainoperation.Rapidexpansionintransportationcapacity,andgreatlyreducecostsatthesametime,willbeincreasedtothedestructionoftherailwayline.Leadtorail,connectingpartsandsleeperconstantlywear,thelineequipment,thetrackacceleration.Thetrack,harden,deformation,smudgyabundanttakemudincreaseddisease.

Railwaylineequipmentisthefoundationoftherailwaytransportationequipment.Oftenkeepthelineequipmentcompleteandqualitybalanced,wastotrainwiththespeedregulationofsecurity,stabilityandcontinuousoperation,andcanprolongtheservicelifeofequipment.Reasonablemaintenancerailwayline,timelyandeffectiveanalysis,preventandcontrolequipmentdiseases,torealizeleapingdevelopmentrailway,ensurethequalityoftherailwaylineistoensurethesafetyofrailwaytransportationisnecessary.

Keywords:

railwaylinediseasecausespreventionmethods

 

1.钢轨接头病害1

1.1钢轨常见几种接头病害1

1.2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1

1.3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2

2.混凝土枕的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4

2.1混凝土枕伤损分类4

2.2混凝土枕伤损原因5

2.3整治措施6

3.线路爬行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8

3.1线路爬行病害8

3.2预防线路爬行措施8

3.3预防道岔爬行的措施8

4.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10

4.1曲线方向不良的原因及整治方法10

4.2曲线“鹅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11

4.3接头支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12

4.4钢轨磨耗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12

4.5曲线维修要求13

5.无缝线路胀轨跑道14

5.1标准轨地段胀轨跑道14

5.2无缝线路地段胀轨跑道14

5.3胀轨跑道的处理16

结束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浅谈铁路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钢轨接头病害

1.1钢轨常见几种接头病害

1.淬火钢轨端部的鞍形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2.5~6mm,长度一般为200~300mm,在铺设混凝土的地段比较明显,发展也较快。

2.低接头

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以曲线下股比较多见。

3.钢轨破损

主要是淬火区钢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

这类病害多发生在淬火层分界处和轨端,以曲线上多见。

4.夹板弯曲或断裂

主要顶部中央出现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5.混凝土枕破裂

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6.道床结硬、溜坍和翻浆冒泥

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枕并有鞍形磨耗的地段。

1.2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

1.接头处存在轨缝、台阶和折角

引起接头冲击动力的过程主要有轨缝、台阶和折角三个因素。

由于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故可以把接头看成是线路上先天性的不平顺。

这种不平顺是潜在的,只是在车轮通过时才出现,车轮通过以后便不存在了。

即使是良好的接头,这种不平顺也是存在的。

2.接头受到较大的破

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列车通过时产生较其他部分更大的挠度,车轮通过接头时所产生的冲击动力过程,与车轮通过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冲击力过程是一致的,因轨道不平顺而引起较大的冲击力。

3.线路养护不良

作用于接头上的较大破坏力,导致线路病害的发生,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困难。

养护维修不当或质量并不好,更增加冲击力对接头的破坏作用,由此造成接头病害扩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接头养护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接头,减少冲击动力,防止接头破坏。

1.3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方法

1.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实效轨枕,接头处相邻的两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承条件一致。

2.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接头5空),更换接头处的道砟,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

3.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方法。

使用碗形砂轮研磨时,先研磨中部到要求深度,再向两端侧研磨,最后整修圆弧。

使用平形砂轮研磨时,可从一侧向另一侧来回进行研磨。

研磨后轨面高度相当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

用1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

4.及时消灭轨头高低、左右错牙。

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不得超过1mm,可采用液压直轨器矫直接头小硬弯,上紧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力矩,保证接头坚固。

5.适当使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上弯夹板的上弯量以2~4mm为宜。

当换上上弯夹板后,接头处2~6根轨枕范围内轨面抬高,容易出现空吊板及螺栓松动,因此应加强捣固,拧紧螺栓。

6.及时调整轨缝。

大轨缝是造成接头病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轨缝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7.枕底下垫胶垫整治低接头。

利用特制的轨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显著。

翻浆冒泥接头先要进行清筛,轨底稳定后方可垫入。

特制大胶垫垫入一年后必须撤出,重新捣固好。

8.拧紧轨枕扣件,更换失效轨底大胶垫。

整修木枕轨底坡,使之保持1﹕40的轨底坡。

9.根据支嘴程度,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以增加道床阻力。

调换支嘴处里外口夹板,利用夹板的反弯控制接头支嘴。

拨道作业中,对支嘴接头只能压,不能挑。

如必须上挑时,要采用拨动小腰带动接头的方法,不要直接拨动接头,以防止支嘴扩大。

 

2.混凝土枕的主要病害及整治措施

2.1混凝土枕伤损分类

1.截面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由于混凝土枕受不稳定重复荷载的作用,在使用期内,轨下截面有可能出现大于该截面抗裂强度的荷载弯矩,产生横向裂缝。

当这种裂缝较小时,不致引起轨枕的失效。

但在轨下截面的荷载弯矩远远大于轨枕的抗裂强度时,就会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导致轨枕失效。

2.轨下截面压溃

轨枕轨下部分由于橡胶垫板损坏或伸出,使钢轨直接作用于承轨槽,引起轨下部分混凝土压溃。

有些轨枕由于轨下截面横向裂缝过大,混凝土受压区产生过大的压应力使混凝土压溃。

3.轨枕中间部分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

轨枕中间部分出现的裂缝包括中间上部裂缝和下部裂缝。

轨枕中间上部出现裂缝,是由于轨枕中部产生较大的负弯矩所致;轨枕中间下部出现裂缝,是由于中部产生较大的正弯矩所致。

通过调查得知,因轨枕中部出现过大的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多于因轨下截面出现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因轨枕中间下部出现过大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多于因轨枕中间上部出现横向裂缝而失效的轨枕。

4.轨枕中间部分压溃

轨枕中间部分如果受了过大的正弯矩,不仅会使轨枕中间部分的下部产生过大的裂缝,而且还会引起截面受压区的过大压应力,致使混凝土压溃。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钢轨接头。

有些轨枕由于中间部分承受了过大的负弯矩,不但引起中间部分的上部裂缝,而且还使中间截面下部受到过大的压应力以致压溃,甚至出现钢筋外露。

5.轨枕纵向裂缝

轨枕沿长轴线方向的裂缝统称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端头裂缝、端部上表面裂缝、侧面水平纵向裂缝、钉孔纵裂和贯通纵裂等。

纵向裂缝较多的部位是沿螺栓孔的两侧或应力钢筋处发生,并向端头及中部发展。

1968~1973年制造的轨枕多出现这种裂缝,它严重影响了轨枕的使用寿命。

6.轨枕龟裂

龟裂是轨枕表面纵横交错的细小裂纹,多发生在轨枕端部及中部顶面和侧面处。

龟裂对轨枕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7.轨枕中间部分斜纹及扭伤

轨枕中间部分斜纹及扭伤是指沿对角方向的破损。

线路维修工作中的捣固作业不当,如在轨枕两侧进行对角捣固,过车时容易使轨枕中间部分产生斜纹或扭伤。

8.轨枕挡肩破损

轨枕挡肩承受由扣件传来的水平推力而破损,特别在小半径曲线上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有的采用加宽铁座仍不能解决问题。

据统计,在半径400m的曲线上,挡肩破损高达70%。

另外,垫片破损或在轨枕制造过程中挡肩部分的缺陷也可能造成挡肩破损。

9.轨枕的腐蚀

在长期浸水地段和车辆装载有害介质散落在轨枕上,都会造成轨枕的腐蚀,轻者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脱层等现象,重者钢筋锈蚀,并逐渐向内部延伸。

10.轨枕底边掉块

手工捣固冲击轨枕底边使混凝土掉块,严重时掉块面积可达100cm2,其结果是轨枕受力状况恶化,容易出现应力集中而造成其它各种伤损,并且削弱轨道的稳定性。

在轨枕的伤损中,钢轨接头轨枕伤损率比非钢轨接头部位高10倍以上。

2.2混凝土枕伤损原因

1.制造工艺、质量不良等方面的原因。

2.养护维修作业方面的原因。

作业中影响轨枕的支承条件和轨枕受力状态,出现轨枕某截面的弯曲应力大于轨枕抗拉强度,导致轨枕伤损,而捣固作业又没有及时恢复原有几何状态。

3.轨枕支承条件不同,轨枕各个截面所受的弯矩有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中间截面上,有时出现正弯矩,有时出现负弯矩。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捣固不均匀引起轨枕荷载弯矩的变化。

同时,它也是在养护维修作业中造成轨枕伤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对于混凝土枕线路,枕下道床必须捣固均匀、密实,使轨枕受力均匀。

2.3整治措施

1.改善道床的支承条件,减少轨枕伤损

应使混凝土枕端部埋入道床深度为15cm,其中部60cm范围内道床顶面应低于枕底3cm。

力求轨枕反力的合力中心与荷载中心接近,防止发生中部因道砟承垫而形成过大的负弯矩。

养护时在轨枕80cm范围内进行捣固。

2.加强接头养护,及时整治接头病害

机车车辆的轮子通过接头时,由于轨面的不平顺和大轨缝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如果存在病害,就会加剧振动,引起更大的附加力作用,从而加速轨枕伤损。

因此在养护中必须做到:

经常拧紧接头螺栓,保持规定扭矩;不起高道,加强捣固,消灭接头空吊板,夯拍道床;接头垫双层胶垫或高弹性胶垫,枕下套大胶垫;更换磨圆石砟,对脏污、翻浆、板结道床要及时清筛。

总之,要综合整治接头病害,以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

3.以垫代捣,充分利用和延长道床稳定期,保持轨枕良好支承。

根据道床残余变形的规律,其中初期为压密期,道床下沉发展较快,轨面变化较多。

进入稳定期后,砟粒之间已咬合的很紧,并互相适应了,下沉变形是非常缓慢的,在此期间可做恢复轨面几何状态的保养作业。

如果又进行一次捣固作业,则道床又要经历一次轨面变化急剧的压密期。

若在稳定期内不扰动轨底道床,而是随时在轨面出现坑洼及接头低落地段用竹(胶)片垫入轨底来处理轨底高低不平顺的病害,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修工作量,也不至于因频繁改变轨枕的道床支承条件而导致轨枕伤损。

轨下垫层不仅使线路具有弹性,起到绝缘作用,而且可以缓和列车通过时对轨枕的冲击,以保护轨枕。

测试发现,当垫板厚度从1mm增厚到14mm时,轨枕各截面的弯矩值都下降;当垫板厚度从14mm增厚到20mm时,各截面的弯矩值又上升了,同时钢轨挠曲应力也有所上升。

因此应防止:

一是单纯强调弹性垫层的作用,过分增加轨下弹性垫层厚度,弹性垫板以不超过14mm为宜;二是擅自采用弹性较差的非标准垫板,或为了落道而抽掉垫板,这是不允许的。

有些工区铺设旧胎做的轨下垫板,这种垫板存在弹性不足、几何尺寸相差悬殊、垫板厚薄不一、胶片厚度不均、不平和破损占的比例大等缺点。

为了延长混凝土轨枕的使用寿命,线路上应禁止铺设类似废旧轮胎的非标准垫板。

随着铁路的发展,以捣为垫的养护作业形式已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修改。

4.正线及到发线尽量采用机械捣固

如采用手工捣固作业,一定要做到五够(捣固的力量够、镐的高度够、八面镐够、镐数够、捣固宽度够),使道床密实、均匀,避免轨枕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断裂。

所以必须做到:

根据列车间隔时间确定起道长度,要求在列车到来前完成捣固和顺撬,同时禁止用大石砟打塞,导致过车时轨枕伤损,要使轨枕底支承情况尽量符合设计要求。

5.加强道床养护

道床给轨枕提供弹性、吸震、减震和缓冲性能,但是线路在运营过程中,道床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煤灰、砂、土等脏物以及捣固时产生粉末充填在道砟颗粒中。

这些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形成道床板结硬层,会大大降低轨道弹性,特别是在钢轨接头处会更严重,很容易伤损轨枕。

因此,应及时清筛脏污、板结道床,定期起道维修,恢复轨道弹性,保持轨枕有良好的支承能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3.线路爬行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3.1线路爬行病害

1.连续多处挤瞎轨缝能发生胀轨跑道,拉大轨缝能造成钢轨、夹板、螺栓伤损或拉断螺栓,爬行易产生和加剧钢轨接头病害。

2.拉斜轨枕造成轨距、轨向不良,扣件(道钉)和轨枕损坏。

3.捣固质量不能保持,轨枕吊板增多,产生和加大轨面坑洼。

4.在道岔上会影响尖轨与基本轨靠贴或尖轨的扳动,甚至涉及联锁装置。

5.在桥上会带动桥枕,扩大桥枕间距,甚至会带动钢梁并涉及支座和墩台。

线路爬行是线路的主要病害,对轨道结构的整体和稳定性起破坏作用,因此,必须从设备上采取措施防止爬行。

3.2预防线路爬行措施

1.及时补充、更换缺少和损坏的爬行设备,打紧失效的防爬器,整修失效的防爬支撑,切实发挥防爬设备的作用。

对于已安防爬设备仍不能锁定线路处,应增加防爬设备的数量。

2.及时调整轨缝,按规定拧紧接头螺栓和轨枕扣件螺栓,打紧浮起道钉,对损坏的螺栓道钉和扣件及时更换和整修。

3.线路维修时应做好捣固和回填作业,保持轨枕盒内道砟丰满并夯实,整好大平,保持线路平顺。

4.及时整治接头病害,减少列车对钢轨的冲击。

3.3预防道岔爬行的措施

道岔爬行是引起枕木偏斜、轨缝不均、螺栓拉弯等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必须及时更换、补充失效和缺少的防爬设备,拧紧螺栓,消灭浮离道钉,使各部分连接零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对主要道岔和绝缘接头前后75cm加强锁定,预防道岔爬行,同时应对道岔采用加强措施。

1.先对单侧进路,曲线通过的方向易变的道岔转辙部分,使用钢轨桩式的可调防横移桩。

从尖轨尖端后第四根岔枕开始,每隔两根岔枕埋设有基础的钢轨桩一根,可以调节,便于作业。

2.采用绝缘可调式螺杆控制转辙部轨距,尖轨尖端处、尖轨中部、尖轨根端各一根。

3.导曲线部分,改装70型扣板,用弹条I型和K型分开式扣件加固板代替道钉联结,以增加轨道框架刚度,防止导曲线横向移动,控制道岔纵爬横移。

4.导曲线部分支距点,用连二加固板或利用短轨距杆加固,有效地控制导曲线支距的变化。

5.辙叉部分,安装叉心压板和防横移绝缘螺栓杆。

压板是比照混凝土枕尺寸,用扣板控制叉心,每个叉心安装6个,自叉心40mm断面处开始,前后每隔两根枕木用木螺旋道钉固定,用扣板调整。

绝缘螺栓杆是可调试的,每组道岔安装两根,直股一根,曲股一根,安装在叉心40mm断面处,这两种加固形式都是按照查照间隔、防止叉心横移的。

6.全面或重点安设弹性垫层,一般采用厚度为10mm左右的胶垫。

7.改善道岔道床状态,对正线、到发线道岔,在维修时坚持清筛道床和清土作业,必要时在岔枕内换填20~40mm优质小石砟。

8.整体防爬锁定,正线、到发线道岔,包括前后25m线路,全部采用联排锁定。

9.绝缘接头处更换高强度绝缘螺栓及配件代替普通螺栓。

 

4.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4.1曲线方向不良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4.1.1曲线方向不良的原因

(1)拨道方法不当,凭经验拨道,用眼睛看着估拨,经常采用简易拨道法,造成误差积累或曲线头尾出现方向不良。

(2)养护方法不当,拨道不结合水平高低的整治,不预留回弹量;钢轨有硬弯,接头错牙,轨底坡不一致;拨道前不匀轨缝;拨后没有及时回填道床,捣鼓不均匀等。

(3)材料失效、腐朽,枕木腐朽,混凝土枕破损,防爬设备、轨距杆缺少、失效等引起曲线方向发生变化。

(4)路基病害:

由于维修不当和不及时,造成路基存水、翻浆冒泥、下沉等现象,尤其是在桥隧两头半填半挖处,还易造成溜坍等病害,带动线路位移。

4.1.2整治方向不良的方法

(1)保证正确的轨距、水平。

按规定设置超高和轨距加宽,彻底锁定线路,防止爬行。

矫直钢轨硬弯。

更换磨耗超限的道钉、垫板和扣件,调整不合适的轨底坡,全面清筛不洁道床,消灭翻浆冒泥,加强捣固,消灭坑洼和吊板。

(2)保持正矢不超限。

认真做好曲线整正计算及拨道工作,拨、改、捣有机结合,对整个曲线要求全面考虑,统一调整。

拨道时要适当预留回弹量,下压时多留,上挑时少留,拨量大的多留,拨量小的少留。

在拨量较大、行车繁忙的地段,可采用分次拨道法。

每次只拨一部分,经过几次拨动后达到拨量要求。

使用拨道器时,注意扒好拨道器窝,避免抬道,拨后正矢应满足《修规》要求。

(3)保持曲线头、尾的圆顺。

在调查测量现场正矢前,先拨好曲线两端的直线方向,消灭反弯及“鹅头”,使曲线头、尾恢复到正确位置,最好用仪器确定曲线头、尾,然后再实量正矢。

在拨道作业中,可从曲线两端向中间赶。

在小曲线半径头、尾保持一定的道床厚度和宽度,并夯实道床,使轨道方向稳定。

另外,合理设置缓和曲线长度、超高、超高顺坡、轨距加宽及递减。

(4)清理污物,保持路基干燥。

及时清理路基两侧有碍路基排水的废弃物,清理排水设备,保证排水畅通,消灭路基存水、翻浆、下沉等病害,做好桥隧两头路基的防护加固,防止边坡溜坍,使线路保持坚实稳固。

4.2曲线“鹅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曲线两端“鹅头”是曲线的头或尾偏离应有的平面位置,向曲线外侧凸出,越出直线方向,形成小反向曲线,状似鹅头。

4.2.1曲线鹅头产生的原因

曲线“鹅头”产生的原因是曲线附近直线方向不正,拨道作业的拨道量计划不当,目测拨道误差大等。

在小半径曲线上,列车进入曲线头尾的冲击力较大、道床横向阻力不足也能产生“鹅头”。

曲线有“鹅头”,方向不圆顺,致使钢轨磨耗,行车摇晃,破坏线路质量,影响行车安全。

曲线“鹅头”病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直线方向不是曲线的切线方向,偏里或偏外都在曲线头尾产生“鹅头”。

(2)曲线头尾不固定,标桩位置内移或外移,将直线拨成曲线或将曲线拨成直线,在曲线始、终点产生“鹅头”。

(3)经常盲目进行局部正矢小调整,把正矢赶到一起而产生“鹅头”。

(4)为了拨道时省工省力,长时间向上挑,任意减小半径,将正矢几种集中到直缓、缓直点附近而产生“鹅头”。

4.2.2整治曲线“鹅头”的方法

为预防产生和消除曲线“鹅头”病害,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方法:

(1)在全面调整现场正矢以前,先拨好曲线两端的直线方向,用目测或简易拨道法压除“鹅头”,然后再实测正矢、计算拨量。

每次拨道时,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变更原来的直线方向。

(2)凡有“鹅头”的曲线,缓和曲线都不好,因此,缓和曲线应按规定计划正矢,将ZH、HY、YH、HZ各点固定在正确位置。

(3)曲线拨道必须用半拨距绳正法经过计算后彻底拨好,防止单纯为了减少拨道量,不考虑曲线的原设计条件,不根据计算数值盲目进行小调整,任意改变正矢而上挑、下压的作法。

(4)为避免拨道作业中所产生的一系列误差赶到一头,可分别从曲线两端拨起,逐渐拨道到圆曲线中点汇合。

(5)由于现场希望一次将曲线调整好,先拨正“鹅头”,再测量现场正矢,然后拨正整个曲线,这样做比较费工时,同时如果对“鹅头”认识不清,不但不能消灭“鹅头”反而会使曲线头尾拨出很长的漫弯。

4.3接头支嘴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钢轨接头“支嘴”是指曲线上的钢轨接头离开应有的圆弧位置,向曲线外侧支出。

4.3.1接头支嘴产生的原因

曲线上接头支嘴是由于钢轨弹性和硬弯引起的。

这类病害多发生在小曲线半径上,特别是相对式接头的曲线上。

同时,接头处道砟不足、轨缝不良等,将加剧支嘴的发展。

4.3.2整治接头支嘴的方法

(1)利用拨道整治接头支嘴,因支嘴处拨道时,可采用间接影响法。

如向外拨动接头时,可拨动两侧小腰,用小腰带动接头向外移动。

如向里拨小腰时,用拨动接头带动小腰向里移动。

这样可以减轻甚至消灭接头支嘴。

(2)不准在接头处用起道机硬顶拨道。

(3)加强支嘴处的轨道联结,控制轨道横向移动。

(4)加宽上股道床,填足并夯实轨枕盒道砟,或在支嘴前后的轨枕盒的两股钢轨底下设置防爬支撑,以保持曲线稳定。

4.4钢轨磨耗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4.4.1钢轨磨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