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20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docx

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1年自学《劳动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C)

  A.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B.摩擦性失业周期长,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C.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长

  D.摩擦性失业周期短,结构性失业周期短

  2.下列属于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是(C)

  A.失业歧视

  B.就业歧视

  C.职业歧视

  D.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3.当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时,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C)

  A.供给无限弹性

  B.单位供给弹性

  C.供给无弹性

  D.供给缺乏弹性

  4.工资报酬的基本形式是(A)

  A.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B.包工工资和提成工资

  C.直接工资和间接工资

  D.无限工资和有限工资

  5.当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刚好等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时,劳动力需求弹性为(C)

  A.=0

  B.﹤1

  C.=1

  D.﹥1

  6.造成均衡失业的原因是(B)

  A.需求不足

  B.摩擦性失业

  C.供给不足

  D.结构性失业

  7.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是无弹性的,则该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A)

  A.与横轴垂直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

  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8.人力资源能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C)

  A.时限性

  B.两重性

  C.能动性

  D.智力性

  9.工资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需要,体现了工资的(A)

  A.保障职能

  B.补偿职能

  C.增值职能

  D.调节职能

  10.按市场变化的反映程度及就业的稳定性,劳动力需求分为(A)

  A.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农业需求

  B.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市场需求

  C.短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

  D.就业需求、失业需求

  11.如果企业雇工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则此时劳动力需求弹性为(D)

  A.=0

  B.﹤1

  C.=1

  D.﹥1

  12.流动者为实现流动而直接支出的各项费用所组成的货币成本称为(D)

  A.心理成本

  B.风险成本

  C.机会成本

  D.直接成本

  13.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贬值,体现了人力资本的(A)

  A.可变性

  B.递增性

  C.外生性

  D.不可视性

  14.劳动者以隐蔽的形式从事有报酬的工作或经营收入称为(C)

  A.正规部门就业

  B.非正规部门就业

  C.隐形就业

  D.公开就业

  15.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人员,体现了社会保障的(C)

  A.保证性

  B.福利性

  C.普遍性

  D.互济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ABCD)

  A.人口及其变动

  B.社会制度

  C.风俗习惯

  D.教育

  E.人力资源质量

  17.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宏观因素包括(ABCDE)

  A.宏观经济状况

  B.社会经济政策

  C.劳动适龄人口规模

  D.劳动保障制度

  E.社会保障制度

  18.根据劳动力需求主体的层次,劳动力需求分为(CDE)

  A.正规部门需求

  B.非正规部门需求

  C.市场需求

  D.行业需求E.企业需求

  19.从市场角度看,劳动力市场主要有哪些要素构成?

(ABCD)

  A.劳动力

  B.用人单位

  C.工资

  D.劳动力市场组织者

  E.国家立法部门

  20.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包括(ABCE)

  A.工资收入歧视

  B.就业歧视

  C.职业歧视

  D.肤色歧视

  E.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可以相交。

(×)

  答:

×。

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22.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

  23.学者们认为,对于工作搜寻理论家来说,工作搜寻活动是导致失业的重要原因。

(√)

  24.员工所得到的工资绝对额称为绝对工资。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传统的短期工资激励包括哪三种形式?

  答:

  

(1)职务工资制。

  

(2)资历工资制。

  (3)奖励工资。

  26.按照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

  

(1)现股激励

  

(2)期股激励

  (3)期权激励

  27.按照失业的意愿划分,失业的形式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

  

(1)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求职性失业。

②等待性失业。

③休闲性失业。

④追求非劳动收入性失业。

  

(2)非自愿失业。

指劳动者非个人意愿所造成的失业。

  28.以建立保险关系的方式为依据,可以将保险划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

  

(1)自愿保险。

自愿保险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在平等自愿原则基础上建立的保险关系。

  

(2)强制保险。

强制保险也称之为法定保险。

它是以国家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未依据建立的保险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29.论述影响微观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答:

  

(1)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决定企业员工工资水平及其变动最重要的因素。

  

(2)劳动力配置。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配置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3)工资分配形式。

工资分配形式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表现在:

当企业工资形式改变时,会影响到工资水平随之变化,从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资,会在一定时期造成工资水平的上升。

劳动报酬的分配结构,也影响工资水平的高低。

  (4)劳动差别。

劳动差别主要表现未个体劳动、岗位劳动等差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工伤的医疗服务和津贴水平与非工伤的相比(A)

  A.前者高于后者

  B.两者相同

  C.前者较低

  D.前者很低

  2.劳动力流动按意愿可分为(C)

  A.单向流动、双向流动

  B.垂直流动、往返流动

  C.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

  D.水平流动、扩散流动

  3.按就业的表现形式,就业分为(D)

  A.计划就业和市场就业

  B.初次就业和再就业

  C.再就业和多次就业

  D.公开就业和非公开就业

  4.属于私人劳动力流动成本的是(A)

  A.间接成本

  B.机会成本

  C.直接成本

  D.风险成本

  5.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工资报酬的(C)

  A.个别形式

  B.特殊形式

  C.基本形式

  D.简单形式

  6.短期就业是指就业时间在(D)

  A.6年以下

  B.4年以下

  C.2年以下

  D.1年以下

  7.企业家的风险价值与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大小(B)

  A.无关系

  B.成正比

  C.成反比

  D.成正反向关系

  8.属于劳动力流动私人收益的是(C)

  A.股票收益

  B.资本收益

  C.直接受益

  D.风险收益

  9.劳动力市场的要素中价格是(B)

  A.非重点要素

  B.基本要素

  C.劳动要素

  D.物质要素

  10.劳动力在企业组织内各职位之间的流动为(A)

  A.企业内流动

  B.市场间流动

  C.产业间流动

  D.对流流动

  11.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A)

  A.劳动者家庭或个人

  B.企业单位

  C.工会组织

  D.政府机关

  12.下列选项中具有劳动力所有权的是(C)

  A.父母

  B.买方

  C.劳动者

  D.雇主

  13.家庭成立至解体,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为(B)

  A.个人劳动力供给

  B.家庭劳动力供给

  C.社会劳动力供给

  D.劳动力总供给

  14.人类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A)

  A.第一个基本条件

  B.第二个基本条件

  C.第三个基本条件

  D.第四个基本条件

  15.引起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因素是(A)

  A.工资率

  B.企业性质

  C.资本规模

  D.生产力

  16.下列属于社会保险特点的是(B)

  A.机械性

  B.强制性

  C.主动性

  D.相等性

  17.劳动是商品价值的(D)

  A.唯一价值

  B.唯一动力

  C.唯一活动

  D.唯一源泉

  18.劳动力需求的主体是(B)

  A.个人

  B.企业

  C.家庭

  D.政府机关

  19.企业提供的培训中属于一般培训的是(D)

  A.生产技能培训

  B.产品知识培训

  C.专业培训

  D.普通话培训

  20.劳动创造了(C)

  A.被动性

  B.人口质量

  C.人类自身

  D.单一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买方垄断市场

  答:

买方垄断市场是指由一家或几家劳动力需求方掌握就业机会,面对众多的求职者。

  22.劳动力水平流动

  答:

劳动力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地貌条件相似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间的流动。

  23.个人劳动力供给

  答:

个人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

  24.货币工资

  答:

货币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计算和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

  25.失业

  答:

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农业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

  27.劳动力不能脱离劳动者而独立存在。

(对)

  28.家庭妇女进入劳动就业队伍的流动称为部门间流动。

(错)

  改正:

家庭妇女进入劳动就业队伍的流动称为角色转换间流动。

  29.工伤保险具有防范性。

(对)

  30.最低工资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需要。

(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劳动力需求按对市场变化反应程度及就业的稳定性可分为哪几类?

  答:

  

(1)正规部门的需求;

  

(2)非正规部门的需求;

  (3)农业部门的需求。

  32.劳动力市场按不同职业的收入水平划分为哪几类?

  答:

  

(1)主要劳动力市场;

  

(2)次要劳动力市场。

  33.人们重视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原因何在?

  答:

  

(1)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可创造出多倍于同等数量的低质量人力资源所创造的财富;

  

(2)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能完成多于同等数量的低质量人力资源的低水准工作;

  (3)低质量人力资源不能完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工作;

  (4)科技和经济的划时代发展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完成。

  34.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比较具有哪些特征?

  答:

  

(1)个人所有性;

  

(2)长期投资性与激励性;

  (3)递增性;

  (4)可变性;

  (5)外生性;

  (6)不可视性。

  35.社会保障有哪些原则?

  答:

  

(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2)权利与义务对应原则;

  (3)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4)普遍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劳动力流动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答: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

  (3)社会对劳动力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化。

  37.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怎样对知识员工进行激励?

  答:

  

(1)在企业初创阶段,用股权分配这一长期激励制度可降低创业成本,又能使知识员工的努力与企业价值的成长联系起来。

  

(2)在企业初创晚期到成长期阶段,激励模式要将长期的股权激励与短期的薪酬激励方式结合起来,以调动各种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

  (3)在企业进入成熟阶段时,用基本薪酬和短期报酬等直接激励方式将更具有激励效应。

  (4)在企业衰退期或再创造阶段,用基本薪酬与福利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来激励知识员工更有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C)

  A.食物

  B.水

  C.劳动

  D.住房

  2.人力资源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消费者,这体现了人力资源的(B)

  A.时限性

  B.两重性

  C.能动性

  D.智力性

  3.劳动力是指(A)

  A.人的劳动能力

  B.复杂的脑力劳动

  C.简单的生理劳动

  D.劳动

  4.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C)

  A.个人放弃闲暇从而获得劳动收入的比率

  B.个人放弃劳动从而获得闲暇价值的比率

  C.劳动收入与劳动时间之比

  D.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比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6.衡量社会劳动供给总量的主要指标是(A)

  A.劳动力参与率

  B.劳动力供给率

  C.法定劳动年龄人口

  D.就业人口

  7.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是无弹性的,则该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A)

  A.与横轴垂直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

  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8.当Es<1时,此时的劳动力供给弹性称为(C)

  A.单位供给弹性

  B.无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9.根据要素投入量能否全部改变,劳动力需求分为短期劳动力需求和(B)

  A.服务员部门需求

  B.长期劳动力需求

  C.农业部门需求

  D.工业部门需求

  10.当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刚好等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时,劳动力需求弹性为(C)

  A.=0

  B.<1

  C.=1

  D.>1

  11.根据不同职业的收入水平划分,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D)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次要劳动力市场

  12.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而造成的劳动者失业的现象称为(C)

  A.非自愿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自愿失业

  D.结构性失业

  13.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

(D)

  A.工资收入歧视

  B.就业歧视

  C.职业歧视

  D.肤色歧视

  14.按照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劳动力流动可分为自愿型流动和(A)

  A.非自愿型流动

  B.临时型流动

  C.单向型流动

  D.常年型流动

  15.劳动力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别亲戚朋友及同事所付出的心理代价称为(A)

  A.心理成本

  B.风险成本

  C.机会成本

  D.直接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按照劳动力流动的时间,劳动力流动可划分为(ABCDE)

  A.永久型流动

  B.常年型流动

  C.季节型流动

  D.临时型流动

  E.替代型流动

  17.按照计算时间单位不同,计时工资可以划分为(ABCDE)

  A.小时工资

  B.日工资

  C.周工资

  D.月工资

  E.年工资

  18.影响工资等级的劳动差别因素有(ABCDE)

  A.劳动的复杂程度

  B.劳动的精确程度

  C.劳动负责程度

  D.劳动繁重程度

  E.劳动条件

  19.知识员工的特征包括(ABCDE)

  A.素质高、自主性强

  B.富有创新性

  C.高成就动机

  D.较高流动性

  E.劳动复杂性

  20.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ABCDE)

  A.强制性

  B.保障性

  C.互济性

  D.差别性

  E.防范性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无差异曲线是一簇斜率为负、凸向原点的曲线。

(正确)

  22.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错误)

  改为:

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力参与率越低。

  23.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孕育、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

(正确)

  24.员工所得到的工资绝对额称为绝对工资。

(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简述劳动力供给的类型。

  答:

  

(1)个人劳动力供给;

  

(2)家庭劳动力供给;

  (3)社会劳动力供给。

  26.简述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类型。

  答:

  

(1)供大于求;

  

(2)供小于求;

  (3)供求均衡。

  27.教育投资收益包括哪两大部分?

  答:

  

(1)个人收益;

  

(2)社会收益。

  28.劳动报酬公平分配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

  

(1)外部公平;

  

(2)内部公平;

  (3)个人公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29.试述奖金的特点。

  答:

  

(1)单一性;

  

(2)灵活性;

  (3)及时性;

  (4)荣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