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513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docx

制造业质量白皮书

 

深圳市2012年度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

白皮书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1

一、制造业总体质量状况1

(一)2012年度深圳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1

1.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1

2.指标分析1

(二)与国内各省质量指数比对情况1

1.质量指数比较1

2.各指标比较1

(三)各行业质量指数状况1

(四)八区质量指数状况1

(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二、主要行业质量状况1

(一)食品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二)电子信息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三)机械电气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四)纺织服装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五)家具制造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六)黄金珠宝首饰行业质量状况1

1.质量指数状况1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

3.主要改进建议1

附件:

名词解释1

前言

质量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为贯彻国务院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圳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加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四大基础质量建设。

2013年8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产品质量的发展提升是深圳实现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有力支撑。

2012年,我市以质量强市、知识产权、标准化三大战略为基础,深入推进黄金珠宝、移动电话、创意服装、高端眼镜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持续深化“两建”工作,以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超过了95%,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90.54,比上年高0.29,位于全国前列,为深圳市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奠定了基础。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科学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产品质量工作,现编制发布《深圳市2012年度制造业产品质量状况白皮书》。

 

一、制造业总体质量状况

(一)2012年度深圳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水平

1.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我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以下简称质量指数)自2010年以来迈入90分以上的较强竞争力区间,之后逐年小幅上扬,2012年达到90.54,同比提高0.29,较2000年提升11.48,保持了12年的持续增长(图1),比全国平均水平(83.16)高7.38,比广东省平均水平(87.53)高3.01,具备较强竞争优势,为深圳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奠定了基础。

图1:

2000-2012年深圳市制造业的质量指数得分情况

2.指标分析

二级指标中,发展能力得分89.72,比上年提高0.25,表明全市制造业创新能力进入竞争力较强区间后在持续增强;质量水平得分91.36,较上年高0.34,质量水平在2011年下滑后,2012年实现了回升,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图2)。

同时,近两年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得分差分别缩小为1.55和1.64,表明自2011年以来质量指数发展逐步趋于均衡。

图2:

近五年来深圳市质量指数的二级指标变化情况

(二)与国内各省质量指数比对情况

1.质量指数比较

在国家发布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指数中,上海继续位居首位(92.01),北京(90.47)、天津(90.14)、浙江(89.05)、江苏(88.13)、广东(87.53)分列第二至第六位(图3)。

比对显示:

深圳质量指数比上海低1.47,深圳与上海的差距正在加大,原因在于上海的质量发展能力更强,提升速度更快。

比北京、天津等直辖市分别高0.07和0.4,比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分别高1.49、2.41和3.01。

显示出深圳制造业与全国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图3:

2012年国家测评的省、直辖市质量指数排名前六位

2.各指标比较

二级指标对比显示(图4):

2012年我市制造业质量指数中,质量水平与上海持平,比北京略高0.01,比天津低1.69;发展能力比上海低2.95,比北京和天津分别高0.14和2.48。

可以看出,上海的发展能力最强,同时也带动了其质量水平的更快提升,这正是决定上海质量指数提升速度比北京、深圳快的原因。

图4:

深圳与上海、北京、天津的质量指数二级指标对比

三级指标对比显示:

2012年我市质量管理水平(92.18)和研发与技术改造能力(83.96)在与全国前三名的省、直辖市相比最高,而质量监督与检验水平(88.38)、市场适用能力(89.54)则最低。

标准与技术水平(92.53)和核心技术能力(95.74)指标得分处于居中位置(图5)。

图5:

深圳与上海、北京、天津的质量指数三级指标对比

数据显示(表1):

我市研究与试验经费发展比重、国际市场销售率等两个指标得分最高,显示出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国际市场拓展能力;质量损失率、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等两个指标处于第二位,比最高分略低0.35和0.39;而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技术改造经费比重和人均产品销售收入4个指标得分最低。

与最高分的比较来看,我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和人均产品销售收入指标的后续发展空间较大,分别比最高分低13.64和15.52,是今后的重点提升方向。

表1:

深圳与上海、北京、天津的统计指标得分比较

备注:

绿色表示指标得分在各市中最高,红色表示指标得分在各市中最低。

(三)各行业质量指数状况

2012年排名我市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C39(计算机通信电子业)、C27(医药制造业)和C36(汽车制造业)等行业,质量指数依次为93.38、92.31和91.63,处于较强竞争力区间。

其工程技术人员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和每百万元产值拥有专利数均处于高位,支撑了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排名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C21(家具制造业)、C19(皮革制造业)以及C20(木材加工业)等行业,质量指数依次为81.06、82.14和82.48,主要是由于其工程技术人员少、研发和技改投入弱和人均产值较等引起的。

可以看出:

制造业行业质量竞争力与行业属性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行业继续保持质量领先地位,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指数仍然偏低,多数处于初等竞争力阶段,反映出劳动密集行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很大。

图6:

2012年深圳市制造业29个行业的质量指数得分情况

表2:

深圳市制造业29个行业的行业名称与行业代码对应表

序号

代码

对应行业名称

序号

代码

对应行业名称

1

C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6

C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

C14

食品制造业

17

C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

C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8

C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

C16

烟草制品业

19

C3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

C17

纺织业

20

C3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

C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21

C33

金属制品业

7

C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2

C3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

C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3

C35

专用设备制造业

9

C21

家具制造业

24

C36

汽车制造业

10

C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25

C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1

C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6

C3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

C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7

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

C2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8

C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14

C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9

C41

其他制造业

15

C27

医药制造业

 

 

 

与国家同行业指数对比显示(图7):

除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外,我市制造其余26个行业的质量指数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其中C13(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2个行业指数分值高5.0以上。

图7:

深圳市制造业29个行业质量指数与国家同行业对比情况

(四)八区质量指数状况

对全市八个行政区(新区)质量指数测算结果显示(图8):

除坪山新区指数比2011年略低外(0.38),其他各区指数均比上年不同程度提升。

其中罗湖区指数提升最快,比上年高1.13,主要得益于企业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体系认证率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其次是福田区,比上年高0.67;南山区、宝安区、光明新区分别比上年高0.18、0.23和0.25;而盐田区和龙岗区比较稳定,分别比上年略高0.04和0.08。

整体而言,近三年来,南山区、龙岗区的制造业质量指数均处于90以上的较强竞争力阶段;其他各区指数处于中等竞争力阶段。

图8:

2010-2012年深圳市各区质量指数比较

从二级指标看(图9),各区制造业的质量水平都高于其发展能力。

其中,福田、南山和坪山新区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差距相对较小,均处于1.2以内。

罗湖、盐田和宝安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分别达到4.1、3.05和3.17。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改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发展能力的提升是其质量指数提升的关键所在。

图9:

2012年深圳市各区制造业的质量水平与发展能力比较

(五)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2012年我市共对生产领域2180家企业的8366批次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涉及食品,以及燃油燃气、机械机电、电子信息、文体用品、服装等15大行业60多类工业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5.4%(表3)。

表3:

2012年深圳制造业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产品分类

抽查企业数

抽查批次

合格批次

抽样合格率

食品及食品材料

562

5267

5161

98.0%

珠宝产品

182

800

748

93.5%

燃油、燃气

499

649

632

97.4%

机械、机电产品

345

593

531

89.5%

纺织服装产品

129

279

242

86.7%

家具产品

164

248

210

84.7%

电子信息产品

164

240

197

82.1%

文体用品

78

191

167

87.4%

化学制品

36

63

58

92.1%

木材加工产品

21

36

33

91.7%

总计

2180

8366

7979

95.4%

从近五年来看,我市产品质量水平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2年抽样合格率比上年高1.6个百分点,比2008年(87.4%)高8个百分点。

图10:

2008-2012年深圳市制造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合格率

 

二、主要行业质量状况

(一)食品行业质量状况

食品行业是传统民生产业,包含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以及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等3个行业。

我市现有食品企业562家,产品主要包括植物油、啤酒、粮食、饮料、豆制品、糕点糖果等,年产值约300亿元。

1.质量指数状况

2012年深圳食品类制造业的质量指数为85.98,比上年高1.09,比国家同行业指数高7.33,处于中等竞争力水平。

其中质量水平为89.22,比上年高1.89;发展能力为82.75,比上年高0.3。

图11:

2011-2012年深圳食品行业质量指数

年度指标对比显示:

2012年我市食品行业的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以及新产品销售比重、人均产品销售收入4个指标得分下降,分别比上年低0.72、3.4、0.07和2.47分。

其余8个指标得分均不同程度上升。

可以看出,我市食品行业的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也仍存在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生产不足及出口商检质量下降的问题;发展能力上升的主要压力缘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依然较低。

图12:

2011-2012年深圳食品行业质量指数统计指标比较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共抽查生产领域食品饮料和食品用材料及制品5267批次。

其中,食品饮料抽查4925批次,抽样合格率97.9%;食品相关材料及制品抽查342批次,抽样合格率99.7%;食品类产品的整体抽样合格率达98.0%。

数据显示,随着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食品质量正逐年稳步提升。

图13:

2008-2012年深圳市食品质量抽样合格率

在所有抽查产品中,乳制品、食用植物油、啤酒、冷冻饮品、食用盐、白酒等六类产品的抽样合格率均达到100%,初加工食品合格率最低(93.8%)。

表5:

2012年各类重点食品质量监督抽样结果

产品类别

抽查批次

合格批次

抽样合格率

乳制品

958

958

100%

小麦粉、大米

694

686

98.9%

糕点、糖果

585

570

97.4%

非酒精饮料

563

535

95.0%

方便主食品

442

434

98.2%

调味品

319

312

97.8%

肉制品

307

298

97.1%

食用植物油

108

108

100%

冷冻饮品

38

38

100%

啤酒

25

25

100%

黄酒、果酒

21

20

95.2%

初加工食品

16

15

93.8%

食用盐

8

8

100%

白酒

6

6

100%

其它

835

807

96.7%

加工食品用材料及制品

342

341

99.70%

合计

5267

5161

98.0%

对比显示:

A、B、C三类食品企业的抽样合格率均逐步向好,抽样合格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6、2.2和4.0个百分点,达历史最好水平。

图14:

2008-2012年深圳市三类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样合格率

3.主要改进建议

我市食品行业已逐步进入稳步发展和提升期,质量竞争力持续上升,食品质量稳定优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在给经济发展带来助力的同时,隐含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

同时,指数测评也反应出我市食品企业采用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比重依然不足、以及新产品销售比重和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下滑等问题,显示出行业发展后劲正面临挑战。

主要建议:

一是引导食品企业广泛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提升食品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摆脱低端领域的同质化竞争;二是引导企业强化新产品研发,快速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积极提升劳动生产率,为发展能力的后续提升奠定基础;三是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继续加强食品准入监管制度建设,深化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推进,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二)电子信息行业质量状况

电子信息是深圳的支柱产业。

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14.44%。

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为1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7.8%。

产业规模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和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4.44%和54.4%,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和通信设备制造,分别占产业总值的33.7%和29.3%(注:

数据来源于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

1.质量指数状况

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质量指数为90.41,比上年提高0.18,具备较强竞争力。

在该产业的10大细分行业中(图12),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测量等3个行业的质量指数均超过90,得分最高的通信设备制造业(92.68),质量指数最低的依然是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85.73)。

两年对比显示:

其中7个行业指数同比提升,升幅最快的是通信设备业,比上年高0.63;3个行业指数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业,比上年低0.91。

图15:

2011-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业各行业质量指数

从二级指标看(图16):

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指数和发展能力分别为91.45和89.38,分别比上年高0.45和0.07。

各行业质量水平均较高,处于88-94之间;发展能力的行业差距较大,从82-92不等。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制造和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等两个行业的质量水平与发展能力差距达5分以上,分别为5.26和7.34,发展能力的提升是后续发展的关键。

图16:

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各细分行业二级指标

从统计指标看:

与质量水平相关的指标中,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质量损失率普遍得分在90以上,个别行业偏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和出口商品检验合格率得分均衡,行业之间差距较小,但体系认证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指标在各细分行业差别均较大,行业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相差22.08和15.22。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2012年我市共监督抽查电子信息产品240批次,抽样合格率为82.1%。

其中,IC卡抽取25批次,100%合格;计算机29批次,合格率为89.7%;路由器、ADSL、网桥等27批次,合格率为77.8%;手机80批次,合格率为75%;便携式播放器17批次,合格率为64.7%;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不合格在于产品的电气绝缘、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绝缘穿透距离、耐异常热、传导骚扰、辐射骚扰等安全性能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

图17:

2012年各类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抽样结果

对比显示:

电子信息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整体水平不高,且有所波动。

但近三年开始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

图18:

2008-201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

3.主要改进建议

电子信息业的综合质量竞争力较强,产品质量也有所提升,抽样合格率比上年大幅提高。

但部分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仍不够理想,如便携式播放器、手机、路由器等产品抽样合格率均低于80%,这类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电气绝缘、耐异常热、传导骚扰、辐射骚扰等安全性能方面。

原因一是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元器件、配件来进行生产;二是部分企业对强制性国家标准不熟悉或者不理解,在产品设计上存在安全缺陷;三是企业对电磁兼容方面的质量知识不够了解,缺乏电磁兼容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从而导致如传导骚扰和骚扰功率等不合格的现象。

主要建议:

一是加大对电磁兼容等技术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力度,引导企业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等各环节均注重质量控制和管理;二是大力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引入首席质量官,明确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积极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加强企业CCC证后监管工作,持续强化监管力度;四是加大舆论及媒体的宣传,及时曝光问题企业和产品,引导消费者自觉抵制劣质产品,树立行业标杆,带动行业良性竞争。

(三)机械电气行业质量状况

我市具有机械制造企业12200家,从业人员85万人;工业总产值4600亿元,同比增长9.52%;工业增加值846亿元,外贸出口额120亿美元,为深圳第二大支柱产业。

在金属制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5大类别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占产业总值的49.3%(注:

数据来源于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

1.质量指数状况

2012年我市机械电气业质量指数为87.53,比上年低0.8。

其中专用设备制造达到了90.42的较强竞争力。

而通用设备制造得分最低(85.05),比最高分低5.37。

行业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分别为90.01和85.04。

其中质量水平最高的是专用设备制造(93.91),比得分最低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高5.84;而发展能力最强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88.48),比最低的通用设备制造高8.3。

图19:

深圳机械电气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质量指数及二级指标

从统计指标看:

深圳机械电气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产品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技术改造投入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产品质量等级品率、出口商检合格率、研究与试验经费发展比重、新产品比重以及国际市场销售率均不同程度下降。

显示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市场适应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图20:

2011-2012年深圳机械电气业统计指标得分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共监督抽查了345家企业的机械电气产品593批次,包含开关插座、商用燃气灶具、电线电缆等24类产品。

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9.5%,比上年略高0.01,产品质量水平总体优良。

但电动自行车及家用燃气灶具等产品仍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其中抽查了10批次电动自行车,合格率为60%;主要是最高车速、制动性能、整车重量、欠压、过流保护功能等项目不合格。

抽查了家用燃气灶具50批次,合格率为70%,主要是无熄火保护装置、干烟中CO浓度、以及软管和软管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

图21:

2008-2012年深圳市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合格率

两年对比显示:

商用燃具、低压控制设备等产品质量稳定优良(100%);电线电缆2012年企稳回升到95.2%的水平。

同时,经过多年的监管整治,灯具合格率大幅上升,达到94.4%的较高水平;而家用热水器、燃气灶具则出现波动、下滑。

图22:

2009-2012年各类机械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抽样结果

3.主要改进建议

我市家用燃气灶具(70%)、电动自行车(60%)等产品抽样合格率不高,仍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主要是产品设计不合理、以及企业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能力较弱造成的。

分析发现,燃气灶具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较小,一些大的燃气灶具企业往往也委托其他工厂贴牌生产,由于代工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导致不合格现象发生。

而电动自行车则主要体现在设计方面的质量问题,如最高限速、车身重量等超标均与产品设计直接相关。

主要建议:

一是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研发设计水平,强化新产品的评审和认证,确保设计质量,同时加强对委托加工企业代加工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二是强化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力度,开展企业实地检查,确认企业的经营能力,识别潜在风险并推动企业积极整改。

(四)纺织服装行业质量状况

纺织服装业涵盖纺织品制造、服装服饰制造等,我市有纺织服装类企业2500多家,从业人员35万,产值1600亿元,产品畅销100多个大中城市,产值规模占全国的10%以上,在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

1.质量指数状况

2012年纺织服装制造业质量指数为83.33,比上年高1.48。

其中纺织品制造的质量指数(83.10)和服装服饰制造(83.38)分别比上年高0.44和1.73,分别比国家相应指数高4.52和6.80。

图23:

2011-2012年深圳纺织服装业质量指数

其中纺织服装制造业的质量水平为86.80,比上年高1.57。

主要在于企业采标率和产品抽样合格率的大幅提升,但工程技术人员比重和体系认证率出现下滑应引起关注;发展能力为78.96,比上年高1.38。

主要在于企业正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专利,新产品比重和人均收入均得到提升。

图24:

2011-2012年深圳纺织服装业质量指数统计指标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

全年共监督抽查了129家企业的279批次纺织服装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6.7%。

对比分析显示:

近年深圳服装产品质量有所波动,但2010-2012年近三年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