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493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带考纲含答案第7版文档格式.docx

(图纸)

(3)检查屏蔽线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

用手拧紧即可,不能用螺丝刀拧紧。

(4)判别主接地点、接地点的位置:

大于等于10平方作主接地点。

(图纸第二页)

(5)检查各接地点的连接状况:

用工具,是同径线左右分压,不同径线大直径线在下,每个接线端子最多压两条线,裸露部分不能大于2mm。

正确读图,熟悉安全回路、门回路、制动器电气回路和继电器回路的图纸:

参考《电梯电器基础知培训》第12页和图纸

了解常见控制柜的保养要求:

(1)清洁内容:

控制柜内要定期使用真空吸尘器进行除尘

(2)清洁工具:

真空吸尘器

(3)清洁时的注意事项:

在对控制柜进行清洁前,必须放除身体所携带的静电;

除尘时要断电,除尘完毕要检查插头及电缆是否有松动;

保持机房和井道的清洁以防止大量灰尘进入控制柜;

对控制柜保养完毕后需立即关闭控制柜门以防止灰尘进入和屏蔽干扰。

(4)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保护开关的测试(若有):

每次大保养时测试开关按钮按一下,测试开关是否能动作

(5)紧线:

紧固线头、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或铜丝外露。

(6)复位:

断电先断低电压,后断高电压;

送电先送高电压,后送低电压。

D:

熟悉控制屏中的各类电压并进行测量:

(1)解释输入电源电压的种类和电压值,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电压:

380VAC,220VAC,100VDC,24VDC,12VDC

(2)解释各类别供电电源的用途和电压值,查阅电路图并实际测量:

NGSK:

100V或88V安全回路电源;

NGL:

24V,LON电源:

NGC:

24V,称重电源;

BAT:

应急电源12V

检查编码器及连接件:

(1)解释编码器的作用及类型,解释检查方法:

增量编码器用于测速和用于井道数据;

绝对值编码器用于井道数据;

正弦波编码器用于测速。

(2)机械联接:

接插件紧固,螺帽并紧

、(3)电气连接(连线屏蔽接地):

两端接地屏蔽。

(4)常规检查:

灰尘,异响,螺丝紧固,绝对值编码器尺形带松紧

SMLCD的基本操作

检查安全回路上各安全开关,并进行功能测试:

(1)解释各安全开关的作用,解释检查方法和安全要求:

机械触发

(2)回召状态与检修状态检查时的差别:

回召状态下,跨接了安全钳、极限、对重缓冲器、轿厢缓冲器、限速器开关。

根据现场原理图排断路故障:

(1)排除1—2个安全回路或电气故障

(2)更换PCB的注意事项(防静电,查看料号):

换印板(断电,印板放电,除身上静电,版本(包括软件),开关设置,跨接线。

熟悉各印板上主要指示元件所代表的含义:

(1)解释SMLCD,LED灯,7段显示的数字、代码、符号:

MBB印板:

+15V:

内部供电电源,—15V:

内部供电电源,+5V:

内部供电电源,WDOG:

监测360印板输入输出信号,SKEOK:

安全回路通,BRAKEOK:

抱闸开闸信号,开闸时亮,LOCKED:

电梯运行亮,Error:

故障灯。

SKE:

T1—T5安全回路灯,安全回路九个继电器灯:

LRSK-E、LRTSC、LRTRT、LRFE-E、LRFE、LRSK1、LRF1、LRF、LRSK。

(2)根据SMLCD和指示灯的信息内容判断故障

检查井道光电开关挡板的位置要求,了解光电开关作用:

(1)光电开关的位置和作用:

上PHND-D(再平层),中PHUET(门跨接),下PHS(平层),左KSE-D(下端站监控触点),右KSE-U(上端站监控触点)

(2)门区开关中心偏差4mm,垂直7—14mm:

开关背部距插板头部为7—14mm,插板距开关左右偏差4mm。

检查磁开关布置位置及安装尺寸并判别其是否失效,ETSL系统功能的保养:

(1)按现场电梯实际情况解释:

KSE-U,KSE-D分别距上下端站插板中心2米位置

(2)磁开关的间距:

维保6-12mm,安装8-10mm

(3)运行速度有4米,8米之分

(4)描述ETSL系统的功能和主要部件的安装尺寸;

:

ETSL用于监测电梯井道端站的速度,以决定电梯是否需要强迫减速,如果电梯超速向端站运行,ETSL会切断安全回路使电梯急停。

(5)鉴别PHVKSE指示灯状态:

绿灯亮说明供电电源正常,黄灯亮说明1-6个红外线光束被阻断,属正常情况,红灯亮说明继电器不工作,安全回路断开,属故障现象。

(6)清洁PHVKSE装置的内侧:

用干抹布擦干净即可。

完成曳引机和制动器的常规检查(清洁、润滑、温度、噪音等):

(1)曳引轮侧、编码器侧及复绕轮轴承润滑:

油品、油量、周期、润滑要领:

小于40万次一年两次,大于40万次一年四次,IG侧注入50g(8分之1管);

手动加油,不能电动加油;

加油前需预热,FMR355,机组热身,运行10分钟,FM280以额定速度上下往返两周后进行;

每次压油时间大于2秒;

慢车加油。

制动器:

气息、开关闸声音、运行声音、衬垫报废标准:

FMR355制动器气息上,中,下;

FM280制动器气息上,下。

若开关闸有较高的噪声,则调整电磁线圈与衔铁盘之间的间隙或更换电磁线圈与衔铁盘之间的O形圈。

若有一侧衬垫已分离,过度磨损或已沾油(沾油范围大于等于20%制动鼓),则必须同时更换两侧的制动衬垫;

或FM280制动衬垫上部小于,下部小于3mm则需更换,FMR355主动衬垫任一厚度小于4mm,则需更换。

轴承润滑油脂:

NLGI2或NLGI3(根据等级确定);

油量;

操作要领:

1、应在曳引机温热时;

2、打检修;

3、清洁黄油嘴;

4、用检修运行转动曳引轮,使油枪慢慢从注油嘴注入规定量的清洁黄油(慢慢注入避免轴承密封损坏)。

能够更换制动衬垫:

(1)更换标准:

制动鼓沾油超过20%。

FM280:

上部小于,下部小于3mm;

FMR355:

任一厚度小于4mm。

(更换必须两片同时更换)。

(2)安全措施:

若制动鼓的油污范围小于制动接触面的20%,则需安装一个临时擦油装置,同时,使用清洁剂仔细地清洁制动鼓。

(3)粗调,磨合制动衬垫(两个方向快车急停多次):

也可以慢车上下运行20次。

(4)精调,制动器尺寸调整:

(5)测试,VKN测试,VKI测试:

VKI:

轿厢在井道中部,机房检修以s速度上行,松开按钮,电梯在1S内停车(或曳引轮转动3分以1圈以内)。

VKN测试:

打开菜单BTAKETESTT14,轿厢空载,额定速度(限速器额定速度)从底端站上行,运行到井道中部时按下急停,做三次取平均数,数值与SAIS检验时所留的数值+25%,-10%范围内属正常。

(若楼层少,运行到井道中部无法到达额定速度的电梯,则加大J1,A2加速度值再做)。

(6)复检:

定期检查制动衬垫的厚度。

完成VKI和VKN制动器测试:

检查钢丝绳滑移量、磨损程度和绳头装置的工作状况:

(1)清洁工具:

毛刷

绳头:

绳头弹簧平均值的正负1.为正常

(2)清洁时的注意事项:

钢丝绳上有明显的油垢积累,轻度污染时使用软毛刷,严重污染时使用硬毛刷,对轿顶进行覆盖保护,防止溅落物污染轿顶,保养人员的工作位置应在轿顶靠近对重侧,不允许使用溶剂清洁钢丝绳,将电梯检修运行至井道顶部,检修向下运行,对钢丝绳进行分段清洁,直到完成清洁工作。

(3)润滑程度的检查:

钢丝绳变干燥或表面出现锈迹时就需要再次润滑,润滑钢丝绳的油量不宜太多,否则容易造成电气故障以及产生其他不利影响。

润滑周期:

最小2个月,最大2年。

(4)再润滑时的油品及参考油量:

8mm—100m,10mm—100m,11mm—100m,13mm—100m,16mm—100m,19mm—100m。

迅达中国仅适用达高露。

(5)在基站时检查断丝状况:

目视检查钢丝绳的断丝,磨损,生锈状况,若有一根达到报废标准,则应更换全部钢丝绳。

(6)参考的更换标准:

一骰或者多股钢丝绳的局部断丝积聚或者钢丝绳断股的必须更换。

在同一捻距长度内有6根断丝,或同一捻距长度内同一股内有3根断丝时必须更换。

当绳表层的钢丝磨损超过原钢丝直径的3分之1时必须更换。

当钢丝绳直径小于原直径的6%时必须更换。

检查曳引轮的轮槽磨损程度:

(1)槽型:

有切口的半圆形,V型,半圆形。

(2)更换标准:

直尺水平置于轮的边缘上,测量钢丝绳顶端到直尺底端的间隙,最大的差异值—最小的差异值,若差值大于等于3,则需测量轮槽的深度;

分别测量每个绳槽的深度,最大差异值—最小差异值,差值若大于等于,则需更换。

(3)槽底离轮缘底的厚度

检查轿顶轮、对重轮的轮槽磨损程度,掌握轴承润滑要求:

(1)按现场电梯实际情况解释

(2)与下切口有关:

无下切口,用直尺压在钢丝绳上,各绳间的高度差大于时需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大于时需更换。

(3)润滑标准,迅达有《油品清单》

更换补偿链/绳的轿底连接装置:

(1)二次保护钢丝绳绕法:

绕2圈,分别从两个孔绕

(2)张紧装置的释放:

补偿链固定好,对重运行到顶层,让补偿链自由悬挂,释放韧劲,悬挂一定的时间,韧劲释放完毕;

轿厢补偿链固定好,轿厢运行到顶层,同上。

(3)底坑螺栓上的红帽子应碎,埋入深度合规

(4)注意紧固螺栓的防锈

随行电缆:

(1)注意提升高度:

提升高度决定悬挂方式和绳夹类型

(2)注意悬挂方式:

因为弧度所以有字面朝墙。

(3)多余电缆的处理:

多余的电缆放机房线槽,放轿厢会影响平衡系数。

轿厢压实缓冲器,电缆也应不接触地面,与地面保持距离。

(4)电缆内电线的分布:

强、弱电不应与动力线放一起,会有干扰。

了解限速器动作速度测试方法和限速器开关的作用。

会更换安全开关。

(1)铭牌检查:

参考《GBP,GB42限速器保养培训教材(B)》第12页

(2)测试方法的步骤:

1.将空轿厢置于井道顶部附近,以便从上端站进入轿顶并开展工作。

2.使绳制动器动作以夹住限速器绳。

3.若限速器上安装有增量脉冲发生器,则必须断开驱动控制开关。

4.拉轿顶上的限速器绳,使安全钳动作,从限速器拉臂上卸下绳联接器(绳成为一个闭合环),确保限速器拉臂在安全钳动作的位置(在拉臂和导轨支架之间放置一个绳环)。

5.在绳联接器上,安装一个附加配重。

6.将限速器设置到可工作状态,并将绳联接器置于轿厢下方某一处。

7.利用绳联接器和附加配重所提供的重量使限速器加速(较低的加速度),在“Acceptance”和“CorrectionCertificate”栏中记录限速器动作时的转速或线速度。

8.正确地、重复地测量三次并计算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9.将绳联接器联接到限速器拉臂上,卸下附加配重并使电梯回复到运行状态。

10.测量动作速度VCA的目的是使限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显示出来,若限速器存在某类故障,则平均值将大于下表中所许可的VCA偏差。

影响测量过程的不精确因素已包含在下表的偏差内铭牌上的动作速度(VCA)现场检测所允许的VCA。

(3)限速器开关的作用:

超速保护,安全回路断开,从而使电梯停止。

(4)更换限速器开关的方法:

连接现有的电缆到新的开关上,开关与触发板之间的距离应是1mm。

了解限速器、安全钳检修速度的联动测试方法:

(1)测试方法:

慢车速度改为s,机房下行,用螺丝刀从限速器的孔里使限速器动作。

(2)测试次数及平均值:

3次取平均值

(3)判断是否合格的依据:

测试数据符合动作速度

(4)联动测试时的速度检查

(5)做完测试后必须检查制动垫的高度差

了解限速器绳张紧力减半,安全钳动作测试方法(适用于枢轴式绳张紧装置)

将空轿厢放置到底层上方1米的位置,卸下一块对重块,以召回运行方式和速度,向下运行轿厢,压下摆臂使限速器凸轮停止转动,此时,安全钳的楔块夹紧导轨,轿厢应在10厘米内停止运行,向上运行轿厢,直至限速器和安全钳脱开,然后复位限速器开关和驱动装置。

(2)判断是否合格的依据:

压下摆臂,使之钩住限速器凸轮的轮齿,将弹簧秤挂在绳联接器上,用弹簧秤向井道下方拉绳联接器(向下方向),若F大于等于500N,则测试合格。

(3)张紧力减半测试时的速度检查

核对安全钳铭牌上的主要数据与电梯一致:

(1)解释安全钳铭牌上数据的含义

(2)解释如何与电梯数据核对

简述G型安全钳或SGC型安全钳的清洁润滑要求:

(1)安全钳清洁润滑要求:

使用白布检查导轨表面的清洁度。

擦抹后的白布须完全无可见的污垢;

仅允许使用合适的溶剂清洗导轨;

使用溶剂溶解锈蚀和污垢的时间约为1—2分钟

(2)清洁过程:

打平垫片,旋松螺栓,转动C形或S形支架,卸下滚柱盒,转动制动楔块,清洁并润滑

(3)润滑时使用的油品:

二硫化钼(耐高温,不燃烧)

安全钳的手动模拟检查:

(1)外挂检查:

止动距离、铅封、高度差、落底间隙、碟形弹簧的松紧度、间隙、紧急导向件与导轨的距离:

值看铭片。

2.铅封和塑料端盖齐全。

3.高度差:

f1-f2或f3-f4<

=1mm,(f1+f2)-(f3+f4)<

=3mm。

4.落底间隙:

5.碟型弹簧组必须能用手转动(有摩感),且两侧的楔块到导轨工作面的间隙必须相等。

6.导轨顶面与制动板间隙应大于5mm。

(2)制动板的更换要求(G型、SGC型);

检查制动板的厚度,4个测量点,每个点必须测量2次,任一点的平均值不能小于最小厚度

进行安全钳开关的功能测试:

(1)打板的位置:

打板能有效的触发开关

(2)套管或三角板的位置:

符合安装要求

(3)开关的功能检查:

描述滚轮导靴基本要求及轿厢平衡的目的(R307、R300、ELSCO):

(1)滚轮导靴的基本尺寸、保养要求:

Elsco滚轮导靴滚轮组件与支架之间单边的间隙为—,两边加在一起不超过25mm。

(2)知道轿厢平衡的作用;

更为规范的安装滚轮导靴

描述更换滚轮导靴的步骤(R307、R300、ELSCOA,三选一必考)

(1)更换滚轮导靴的步骤:

1.给活动关节润滑。

2.确定安装孔位正确,装入止动垫圈,再装入弹簧。

3.先把上部装入导轨,往上推直至装个滚轮夹在导轨。

4.把固定支架插入滚轮组件的轮毂上。

5.固定支架,稍稍拧紧。

6.确保滚轮组平直。

7.确定两边的支架与滚轮组件间隙为。

8.拧紧支架固定螺丝。

9.把轮毂调节螺钉组件和螺母旋入固定支架,对调节螺母的调节可控制中间的滚轮对导轨的压力。

10.顺时针方向旋转大轮毂调节螺丝直到它刚好接触弹簧,对电梯另一侧的导靴的调节螺钉组件重复此操作,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对每个调节螺钉组件的螺丝再多旋转一圈(约3mm)。

11.若调整适当,手上稍稍用力即可使面轮转动。

12.确保上下滚轮压力相等后拧紧调节螺钉的锁紧螺母。

13.侧臂调节螺母应拧紧到滚轮刚好接触导轨的位置,然后再拧紧1到圈。

在这一位置滚轮会有合适的压力并可用适度的压力转动。

同时必须重新调节这些螺母直到两个中心滚轮位于导轨工作面中央。

14.用手向上稍稍用力即可转动侧。

15.每一对侧轮运转时的轨迹应与导轨工作面平行。

即每一对上、下轮的每个滚轮的边缘到导轨工作面边缘的距离均应相等。

16.为了设定浮动量,顺时针转动调节螺钉直至碰到止动垫圈,此时浮动量为零,需增大浮动量时,可逆时针旋转调节螺钉,逆时针旋转小限位调节螺丝至少2整圈(每圈相当于mm),适当增加浮动量可提高电梯的运行舒适感。

如果必须调整侧臂定位螺丝,可松开锁紧螺母,转动侧臂定位螺丝,直至上下滚轮与导轨面平行,这时拧紧锁紧螺母。

17.当所需的浮动量设定后,保持浮动调节螺钉在原有的位置并同时拧紧该螺丝的锁紧螺母。

18.调整完毕后,乘上电梯,以检修速度向上和向下运行,参照安装资料,重新检查和调整厅、轿门地嵌的间隔,门刀距离、安全钳等装置的安装要求。

检查并确信所有安装的螺栓和螺母,以及调节锁定螺母已牢牢拧紧。

在电梯正式使用前,以正常速度作几次运行,然后检查滚轮的浮动,轨迹和压力。

安装好导靴后每周检查、调整一次,历时1-2月。

(2)根据更换上或下滚轮,确定轿厢停留的位置:

轿架定位,记录门刀与地坎的位置

(3)需要哪些专用工具和更换前的准备工作:

更换前需做静平衡测试,轿架定位,记录下门刀与地坎的位置。

专用工章。

(4)更换后有无紧固力矩要求的部位:

滚轮紧贴导轨,用手转滚轮,应能有点费力的转动。

(5)更换后恢复正常运行前的工作内容:

开慢车核对井道信息位置:

门刀与门球位置:

门刀与地坎位置。

检查、更换底坑安全开关:

(1)回召运行测试:

回召运行能跨接部分底坑安全开关,故回召能运行

(2)检修运行测试:

检修不跨接任何安全开关,任何安全开关动作检修都不能运行

检查缓冲器工作情况包括缓冲器安全开关动作有效:

(1)缓冲器类型:

蓄能性缓冲器(弹簧),耗能性缓冲器(液压)

(2)注意液压缓冲器的油量:

油尺沾上油,符合刻度即可

(3)缓冲器开关安装位置及是否能有效动作:

缓冲器开关紧贴顶杆:

用轿厢压缓冲器。

D:

调整门扇,保证门扇垂直度,调整门扇与门扇/地坎/立柱间的间隙:

(1)解释门系统通用的检查、调整方法和要领

门板与门板/地坎立柱间的间隙(安装+保养):

2mm

门缝保持2mm以防止关门时有撞击声

垂直度1%或与门立柱对齐

层门下端张开的宽度:

小于等于45mm

V30联动钢丝绳弹簧的19mm,QKS9圆管底端的螺栓

调整层门触点接通时的锁钩啮合深度和落锁时与锁板的相对水平位置:

解释门系统通用的检查、调整方法和要领

电气触点刚闭合时门锁的啮合深度≥7mm

电气触点的压缩量为2-4mm或3-4mm

调整门刀与层门门球的相对位置:

(1)解释门系统通用的检查、调整方法和要领

5,4D:

检查、更换层门滚轮:

调整门挂轮防跌落装置(仅对于防火门):

V30:

调整层门的开/关门限位:

(1)机械限位

(2)电气限位

(3)初始化:

SpecialFunctions—SetDrivePara,将1000改为1078,确认后将出现的

界面的0改为1。

(4)设置关键参数:

ClosePos—关门位置,OpenPos—开门位置,ClosingSpeed—关

门速度,OpeningSpeed—开门速度,ClosingForce—关门力限,MotorRotation—马达转向,EncoderPhases—编码器相位,LockgDist—上锁距离,ClsLckSpeed—上锁速度,OpgLckSpeed—解锁速度,DrivePara—驱动参数,Deceleration—关门加速度,Acceleration—开门加速度。

5,7E:

调整门的锁紧装置、门刀,及门机皮带的松紧度:

(1)门机皮带的松紧度在皮带轮100mm处,用公斤的力,位移小于10mm

(2)断电时电梯在本门区应能用手扒开

描述V30层门/轿门的保养要求,并按保养要求进行保养、调整:

(1)检查并调整:

门板垂直度小于1%,门板与地坎间隙大于等于5mm,门中缝2mm,门下滚轮与导轨间隙,门板下缘最大打开宽度小于等于45mm,门刀插入门球,两边间隙均为,门刀开门与厅门门球啮合深度为8mm。

厅门:

门球间间隙垂直量70mm,左上方斜着量79mm,三角钥匙打板与锁钩螺杆间隙大于3mm,锁钩与锁板间隙2—3mm,厅门触点压缩居中,压缩量4mm左右。

轿门:

门刀闭合尺寸53mm,门刀滚轮与圆弧板间隙,轿门触点居中,压缩量4mm左右。

使用SSM初始化门机参数和使用SSM设定门机常用参数:

(1)检查并调整

driveparameter1078设置1,初使化,几秒后1变为9,(IDD门机时为0),初始化成功。

初始化后所有参数需按enter确认,然后在menu处,按esc即能退回正常状态:

(初始化前最好记录下所有参数的数值,尤其是马达转向与编码器相位)将SSM操作器对准门机,灯亮后,将0(Lift)改为1(SSM),进入SpecialFunctions菜单,选中SetDrivePara,将1000改为1078,确认后将出现的界面的0改为1,再次确认后听见门机变频器有声音发出,则初始化成功。

QKS9:

调整门机系统:

(1)调整QKS9顺序及依据:

固定门板垂直度,调节螺杆位置,短门臂预紧,曲柄轮死点3mm,调整门中缝后固定短门臂,固定主门刀,固定压杆,固定副门刀,调节KMT—A(门机断电开关)

(2)磁开关与挡板的距离:

挡板顶部与磁开关外底部不大于7mm

(3)编码器与编码板间的间隙:

QKS9VF磁盘不大于1mm

(4)断电时电梯在本门区应能用手扒开:

握紧主门刀,释放尼龙销阻挡

调整层门连杆机构和门锁尺寸:

(1)门电锁保持水平,压缩量3-4mm,锁钩居中

(2)开锁杆方向正确:

钥匙开门不应有卡阻

(3)门锁滚轮紧固、滚轮距为98-106mm,且开足后锁钩不擦门锁,位置正确

(4)门上锁后,连杆底部与锁盒之间应有约2mm的间隙

(5)一扇门推足,另一扇门在上锁区能自动上钩

(6)润滑

检查关门力限制器并调整;

正确固定并检查光幕安装位置:

(1)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