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125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49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四上语125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语125教案.docx

《四上语125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125教案.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上语125教案.docx

四上语125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3~4年级)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与写字

1、准确认读337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3个,能按照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字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中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五、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六、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初步学习冒号、引号、顿号。

1、老师,您好!

 第一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

老师,齐读讨论: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承生答师述:

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补充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

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

(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

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

 5、齐读全诗:

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

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

 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公有几句,写些什么?

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

1、指名读:

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

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

“崇高”是什么意思?

(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

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

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

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说说意思。

(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

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

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

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B、小结: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2)映示文字灯片)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指导理解:

 A、这里:

“哪个人”是指哪些人?

(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

(所有的.每一项)

   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

如--------)

 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

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

(每当看到-------老师您好!

 A、指导理解:

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

 B、指导朗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第一句。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

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

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

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

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

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

(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

4.引读: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教师,您好!

释词:

“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四.听录音,欣赏

板书设计

                1.老师 您好!

         事业崇高       每当--------就--------

                 成长浸透心血     涌起

                 创造蕴含辛劳

       事业美好       每当---------就---------

                 像春蚕编织丝线祝愿

                 似甘露洒向新苗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2、但愿人长久

           第三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

明亮的月亮。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

密洲”两个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轼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指导朗读

四、作业布置:

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四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水调歌头》写作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指明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轼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2)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号,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3)细读5,6自然两段

  a、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b、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c、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指导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

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埋怨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通情达理

 

3、古诗两首

第五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望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4、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5、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风光。

 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3、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4、引出课题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

相互。

和:

和谐、协调。

湖光:

湖水的光。

秋月:

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

是指洞庭湖面。

未:

没有。

磨:

磨拭。

镜未磨:

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

白银盘和一个青螺:

你看到了什么?

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六课时《峨眉山月歌》(定稿二)

教学任务:

《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

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

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

谁愿意介绍一下?

(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

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

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4、秋天

第七课时(定稿二)

教学任务:

秋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与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

秋天

 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

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

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

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

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

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注意:

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

这个问题是:

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

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

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

 第二次板书:

(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

不信,你们听:

(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