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99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docx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

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

郑发祥史湘琳

2012-9-1415:

53:

25  来源:

《心理学探新》(南昌)2005年04期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

郑发祥,江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南昌330027);史湘琳,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330013)。

  内容提要:

主体心理学是俄罗斯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在个体心理发展方面,俄罗斯主体心理学认为,主体积极性是影响心理发展的第三因素;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心理发展的机制,其中主体起主要作用;根据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可以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9个阶段。

文章认为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心理发展观

  1991年至1993年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布鲁什林斯基(А•В•Брушлинский)连续发表了有关“主体心理学”的论文,随后他又出版了《主体心理学问题》(1994)、《主体:

思维、学习、想象》(1996)、《心理科学中的主体问题》(2000)、《主体心理学》(2001)、《个体与群体主体的心理学》(主编,2002)和《主体心理学》(2003)等专著。

这样,便标志着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主体心理学的诞生。

当前主体心理学已成为俄罗斯心理学界,特别是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共同的研究方向,在俄罗斯心理学权威刊物《心理学杂志》、《心理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书刊上不断出现有关主体心理学的文章。

在布鲁什林斯基看来,就全世界而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最权威的科学,他认为随着对主体心理学的许多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心理科学就会有利地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以下将阐述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在影响主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发展机制和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上的立场。

  1主体积极性——影响主体心理发展的第三因素

  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问题,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有过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倾向。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等更关注心理发展的遗传因素影响;行为主义(华生和斯金纳)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社会文化观和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心理发展的环境、社会因素;第三种倾向认为是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推动人的心理发展,即当前比较普遍认可的,认为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实际上,第三种倾向在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界斯特恩(SternW.)就已经提出,“假如两个互为矛盾的观点都有充足的理由,那么真理应该在于两者的结合”[1]。

这一倾向后来发展为心理发展的渐成性观点。

可以发现,这三种倾向都只关注影响心理发展的两个因素——遗传和环境。

  1.1主体心理学对心理发展二因素论的批评

  首先,主体心理学对心理发展的渐成性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二因素相互作用的古典模式有点离奇,因为人自己没有了地位。

那里没有主体,没有作者,没有创造者,没有自我发展。

人处于这样的体系中,超不出遗传与环境的包围圈。

”[2]

  其次,他们指出,重点关注影响心理发展的一个或两个因素阻碍了对研究结果的整体性和客观性的解释。

Jencks在192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在智力发展中遗传因素所占比重为45%,环境因素为35%,其余20%为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们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明显依据的是二因素的理论模式,尤其不理解的是,其余20%就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此,他们提出,至少应该考虑第三个因素——主体积极性——的作用。

  1.2从二维到三维——积极性是主体心理发展的第三因素

  按照主体心理学的观点,如果把影响心理发展的二因素模式看作是二维结构的话,那么加上主体积极性之后就变成了三维的立体模式。

主体的积极性如何影响心理发展的呢?

他们认为,人从自己发展的胎儿期开始,就总是处于解决矛盾的意向需要和动机面前。

无条件地,存在许多不同复杂性水平的矛盾:

从保证自己心理发展的舒适到世界观问题的解决。

但也就是这些不同水平的矛盾处于主体面前,保障了其既作为个体又作为个性的发展。

解决这些矛盾的主体积极性建立了心理的东西。

主体就是基于这种积极性的选择性、有效性和可变性而完成这些活动。

“我想,其余的莫名其妙的20%——至少可能属于影响心理发展的第三因素。

指的是他自身的积极性,主体积极性,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境和活动的需要,确定进行积极的或消极的机体或环境的限制。

”[3]

  1.3积极性与实践活动

  至于积极性与实践活动在主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主体心理学认为,“甚至理论上很难只允许不具有意识或无意识目的的实践活动的存在。

我认为,必须确认和区分解释实践活动和积极性的标准。

可以认为,积极性不同于实践活动,是受外在环境中实现的内部需要所调节。

实践活动面向的是受主体选择的外部目标所制约,并储备大量与其选择相适应的行为和手段以实现目标。

于是就消除了积极性和实践活动概念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主体的实践活动——这是完成与外界相互作用认知评价、计划和设计的最后阶段。

这样,积极性可以看成面向主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的更为一般的潜能,然而实践活动则作为与外界相互作用目标和手段的结果。

积极性和实践活动都总有明确的目的,导致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不断扩展,首先发展、改变和再造主体的心智经验与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手段。

积极性的发展要先于实践活动的发展,并为其作准备。

这样,可能意味着发展的一般动力:

从积极性到实践活动。

”[4]积极性不同于实践活动,是受在外部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内在需要调节,实践活动是受由主体完成的外在目标控制,并取决于与此选择相应的实现目标的大量行为和行为的方式。

主体的实践行为是完成认知评价、计划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有限阶段,积极性可以说是主体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主导潜能。

所以,积极性的发展先于实践活动。

  特别是从个体发生来看,积极性的出现也要早于实践活动。

在胎儿期积极性的作用就已经显现,其运动积极性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起成长作用。

现代微波扫描技术观察发现,7周的胎儿出现了运动,15周的胎儿具有15种形式的运动。

胎儿所有这些形式的运动都是必需的,首先,对于骨骼结构和关节连接的发育;第二,胎儿期的运动积极性保障了怀孕后期胎儿感觉系统发展和本体感受信息的获取;第三,胎儿期的运动积极性操练和培养了未来所必要的运动行为,如呼吸等;第四,胎儿运动积极性,如不断旋转和爬行的运动防止胎儿与母亲隔膜的粘连。

  2主体心理发展的机制

  心理发展的机制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不可回避的,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在批判维果茨基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中介与工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主体心理发展并不是“从社会到个体”“从外到内”的过程,而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在这过程中,主体心理学特别强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决定论原则,强调主体性的作用。

  2.1鲁宾斯坦对维果茨基理论的批判性分析

  鲁宾斯坦从文化历史理论产生的时刻起,基本上就没有赞同他的主要思想。

鲁宾斯坦关于维果茨基理论的意见,后来在自己的《普通心理学原理》(1935年版、1940年版和1946年版)中叙述过,并且十分简要地在《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1959)中给予论述。

鲁宾斯坦公正地认为,儿童的文化发展与其自然发展的二元论对立是文化历史理论的基本缺点,虽然他特意强调:

“在批评维果茨基的这些理论方针时,同时应当指出,维果茨基和他的研究人员在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方面,特别在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发展方面是有一定功绩的。

”[5]

  鲁宾斯坦指出,维果茨基理论的缺点主要在于:

“词—符号转变成思维的创造者。

思维主要不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同言语统一起来而产生的存在的反映,而是词的符号的随意机能。

”[6]在这里鲁宾斯坦正确地指出了维果茨基的理论和自己的主体心理学思想之间的主要差别。

在第一种场合词—符号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第二种场合人和他的心理是在活动(自原始以来都是指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儿童在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着言语,然后言语对所有的心理发展发生反作用。

  2.2布鲁什林斯基对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发展中介与工具观点的批判

  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的机制,与鲁宾斯坦的观点相近,布鲁什林斯基不赞同心理学中普遍认同的“从社会到个体”、“从外到内”、“占有——人的心理发展的机制”等原则以及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研究人的心理的各种内化理论和符号系统理论。

根据这些理论,人的所有高级心理机能在儿童的发展中表现为两次、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首先是作为社会的,然后是心理的;首先是在人与人之间作为心理间的范畴,然后是在儿童内部作为心理内的范畴。

布鲁斯林斯基反驳这种观点时写道:

“难道儿童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孤独之中,完全不能表现一点自主性,不能成为主体,而且毫无怨言接受和执行成人的吩咐吗?

”[7]同样地,如果占有本身是心理发展的机制,是心理的核心,那么它已经不需要自身成长的内部条件和心理机制,外部因素(如教育等)作用于个体可以直接地、不经过内部条件、不经过“占有”的主体。

这样,便得到一个可怕的现实,即心理等同于“占有”,可由其代替,心理也就成了多余的。

所以,布鲁斯林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和“占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但心理和心理的发展都不能归结为“占有”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每一个主体所固有的创造性的因素”。

[8]

  对于维果茨基“从社会到个体”发展模式,布鲁什林斯基认为,心理学特别要考虑每个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多种多样的相互关系,不要把社会性当作社会对消极对象的个体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影响个体,而个体作为社会成员也影响着社会。

[9]“如果认识到,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那么,我们所研究的‘从社会到个体’的模式实质上也就是‘从社会到……再到社会’。

这样明显的同义词的反复,完全有助于揭示这些广泛应用的原则和具体化了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从必须借助成人的帮助发展到不需要成人的帮助)的错误所在。

”[10]

  同时,他还指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没有足够重视在教育和独立学习中心理发展主体的重要作用,没有考虑到借助于所有外部因素(包括教育)的内部条件的重要作用。

这个发展区的理论意味着,所有受教育的儿童分为两部分:

获得和未获得教育者帮助的。

这就是说,获得帮助的儿童必然会成功得到教育者传授的知识。

这样便有意或无意地解释了社会性——看作社会对儿童、对受外界影响的无抵抗能力的消极的个体的作用。

  2.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是心理发展的机制,主体性起关键作用。

  2.3.1主体心理发展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鲁宾斯坦清晰地揭示了存在和客体范畴的区别,他认为,尽管它们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存在”并不依赖于主体,而作为“客体”的存在则与主体密切相关。

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事物要成为客体,只有在行为和认识的过程中,自在之物成为为我之物之时。

换句话说,客体是从存在的内部、在人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客体是相对于人而存在的,实际上也就是说,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

主体心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鲁宾斯坦写道: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则是主体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外部世界的影响和由它所制约的主体、它的脑的回答动作的结果。

反映不是由于对物的机械影响的消极的感受作用而产生的静止的映像;客观存在的反映本身是主体的过程、活动,在这种过程、活动中,对象的映像变得愈来愈完全符合于自己的客体。

”[11]也就是说,主体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2.3.2主体心理发展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论

  按照鲁宾斯坦提出决定论原则,存在不依赖于主体,但作为客体它始终是同主体相联系着的,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着的事物是随着主体同它们发生关系而成为客体的,即在认识和行动进行中它们成为主体的事物。

所以,活动决定于自己的客体,但不是直接地,而只是间接地,是通过它的内部的、特殊的规律性(通过它的目的、动机),即根据“外部的东西通过内部的东西”的原则来决定的。

例如,在鲁宾斯坦的学生所进行的实验中证明,只有在他的思维的内部条件形成的范围内,外部原因(实验者偷偷提示的话)才能帮助被试解决思维问题,亦即外部原因能否帮助被试,取决于被试在分析所解决的问题时能独立地向前推进到怎样的程度。

如果这种推进是无关重要的,被试就不可能完全适当地利用外部帮助。

这就清楚地表现出主体的内部条件积极性的作用。

从“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决定论原则的立场来看,儿童才是真正的主体,他们以积极的方式对待教育的影响作用,因为他们是有选择地接受对他们施加的影响,而不是毫无选择地全部接受。

因此,不能把受教育者分为从外界获得帮助的和未获得帮助的。

  2.3.3主体性在主体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对于布鲁什林斯基来说,主体是作为人的机体组织核心来研究,多种形式和水平的主体积极性构成完整的内部条件系统,外部原因通过它作为发展的基础而起作用。

可以说,布鲁什林斯基对鲁宾斯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论的发展就体现在进一步明确了主体性作为内因的具体内涵。

首先,“主体——本质上是个体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方式,是随时协调实现活动内外条件的方式,是所有心理过程、状态、特性以及个体实现活动的主客观目标、要求和任务所表现的能力、潜能及组织的坐标中心。

主体的整体性、统一性和整合性是其心理特征体系的基础。

”[12]其次,甚至很小的婴儿就显示出对物理与社会世界某些组织规律的理解和认识,从出生就进入了与社会伙伴的相互作用,展现出笑、识别和模仿成人不同的手势和表情。

这意味着,在人最早期发展阶段婴儿有选择地行动,计划调节着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但他们的世界概念的发展,包括对物理的世界的理解,社会世界,也就是人们心理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一步一步地走过不同的发展水平。

在每种水平上人都具有整体性、选择性、个别性,以显现人的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主体性基础。

  3主体心理发展的阶段

  3.1主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对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有不同的依据。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对主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主要基于主体的参数,也就是主体反映作为认识对象的世界的能力,掌握不同形式活动和心理积极性的程度,联系个性结构与认识过程特征的特点,协调认识与情绪的能力等。

依据这些方面的标准,俄罗斯主体心理学把主体心理发展按年龄顺序划分为9个阶段。

  3.2主体心理发展的9个阶段

  3.2.1前主体阶段(0~1岁)

  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的发展特征为,缺乏自己对外界的认识关系,自给自足的水平低,不能独立实现大多数行为和心理积极性的模式。

当然,心理发展的前主体阶段并不是意味着这阶段的人无主体性。

谢尔琴科区分了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两种水平:

(1)第一水平已经形成了某些对物质世界的整合性理解;

(2)主体性的第二水平实现了身体的“我”与人间的“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我—他人—客体”的三位一体。

  3.2.2无定形主体性阶段(1~3、4岁)

  无定形主体性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儿童通过他人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但心理结构的分化性发展还不够充分;这一阶段儿童实现了使自己与外界分离出来,出现了自己对现实的认识关系。

费里斯坦(Д•И•Φелъдштейн)指出,“3岁的儿童完成了认识人的世界的第一个循环,记录了自己新的社会状态,区分出‘我’,意识到‘自己’,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13]

  3.2.3部分主体性阶段(4~6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掌握了社会行为方式,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形式的活动,能对主要的身体机能和某些心理积极性进行自我调节,通过游戏实现与社会现实和他人的不同形式的交互作用。

  3.2.4认识主体性阶段(6~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兴趣首先倾向于认识外界环境和自己。

他们完善了认识的方式,积极地储备信息知识;语言逻辑思维整体地占主导,主体掌握了某些科学知识,积极投入到认识活动中;他们出现了比较完善的不同形式的社会行为(表现在学校、家庭、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游戏中)。

但是他们只是外在地、形式性地、表面性地学会了基本的活动和交往方式;“我”是模糊的,认识过程与个性特征连在一起;对事件和他人的态度整体地决定于对它们的认识;自己的心理世界分化还不够,不能有意识地实现心理积极性的自我调节。

  3.2.5矛盾主体性阶段(12~17岁)

  在这一阶段,性的成熟导致对自身同一性和性别属性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

人开始成为自身大多积极性方式的主体。

此时的兴趣集中于自身的需要动机和身体机体的变化。

这一阶段的人出现了对自己独特性和个体性的理解;开始探索与同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成人和同学的冲突问题;情绪不够稳定,易受生理状态的影响;心理组织更趋于结构化,但还不够,因为还不能明了它们各成分之间联系;对外界的认识兴趣与认识自己的愿望相结合;抽象思维的发展还不足使他们深入理解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心理组织。

费里斯坦描述该年龄特征时写道:

“产生急剧心理改变的前提条件是其自身特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且其矛盾的特性不仅表现在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方面,还显现于智力以及社会性发展方面。

”[14]

  在道德方面,开始出现相对主义,但还保留着道德现实主义的倾向,能够很好地协调个性与认识机能、情绪的关系;但是还缺乏足够的对自己心理表现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在需要灵活应变的情况下;其相对的自给自足性和独立性同时与对外界和他人的依赖性并存:

缺乏内在心理的确定性。

  3.2.6个性的主体性阶段(17、18~25岁)

  个性的主体性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开始获得在生理、认识、职业和道德等方面的主体特征的成熟性;倾向于自己的道德的、个性的发展;这阶段对于主体来说,其首要意义在于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包括世界观、思想体系、对劳动和他人的态度;通过获得完善的认识以及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经历,主体的能力得到实现和发展;开始形成性及家庭关系方面的主体;能很好地协调个性与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各个心理成分之间协调的实现大多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无需主体的特别努力和调节;人作为职业活动的主体只是开始形成,作为心理积极性的主体达到了顶点;这阶段达到了身体和心理机能(记忆、抽象思维、能力)的完善和繁荣状态,获得了内在的确定性和整体性。

  3.2.7有充分价值的主体性阶段(25~50岁)

  这一阶段,虽然延续了上一阶段开始的某些心理生理机能(视觉、听觉、运动感受性、非言语智力)的减退,但积极地发展了抽象的、概念的思维;获得了对自己心理世界、自身潜能的深入认识;获得了个性形成为职业活动主体的最优化结果;这是在各个社会关系方面具有最高效应性和创造性的时期,也是繁衍生息的发展期,表现为抚养后代的极大责任感;这一阶段的人在职业、家庭、个性等方面成为了具有充分价值的主体,完善了对自己心理机能、过程、需要的自我调节能力。

  当然,主体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也观察到了所谓的“中年危机”(35~40岁),其主要特点为主体性未能实现的危机,缺乏比较完美的生活前景的规划;表现为心理机能的无主体性。

  3.2.8尽善尽美的主体性阶段(50~60岁)

  这个阶段的人开始与时间相联系来分析自身,经常体验未能实现的生活计划和想法,祈望实现曾导致心理和生理挫折的愿望。

他们理解到,正在接近主体因素发展和完善的极限,不断地降低职业的发展,心理机能方面也处于继续下降状态;他们关注余暇时间,爱好旅游,亲近大自然。

  3.2.9熄灭的主体性阶段(60~75或更老)

  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为,在各个方面的主体性表现,特别是在生理机能方面的主体性处于不断下降,但自我调节的能力还很高,如60岁的老人可能还处于极限状态。

对死亡的思考带有周期性,在75岁之后——有系统性;对无主体(死亡)的恐惧是有所获的社会地位预先决定的:

顺利实现主体性的人不具有太多的创伤性特点。

  4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心理发展观的意义

  4.1影响心理发展三维模式的提出

  4.1.1影响心理发展的三因素模式更为合理地解释了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作为影响心理发展第三因素的主体积极性的产生,极大地影响了作为生物学形式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为,对于动物来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基本得到证实,而人却更为复杂。

虽然近几千年或几百年环境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仍然极其稳定,这并不是二因素模式所能解释的。

  4.1.2影响心理发展的三因素模式解释了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规律,使对古典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其他流派的有价值的观点进行联合和相互补充成为可能和必要。

  4.2个体发生的主体发展阶段划分揭示出人生命的内在逻辑

  个体发生的主体发展阶段划分勾勒出个体生命道路的一条线索,反映了人的主体性的获得、达到顶峰、逐渐削减到最后的消亡的过程。

按主体心理学的看法,这种阶段的划分与其他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并不矛盾。

这种按主体观点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价值在于,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出人生命的内在逻辑,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生理性的、解剖学的机能,还包括心理机能削减的自然性。

  参考文献:

  [1]SternW.Diedifferentialepsychologicinihrenmetodischengrundlagen.Leipzig,1921.B.Ⅺ.V.424.转引自:

瓦洛齐科娃.主体积极性作为心理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杂志(俄文版),2003,3:

22

  [2][3]瓦洛齐科娃.主体积极性作为心理发展的因素[J].心理学杂志(俄文版),2003,3:

23~24

  [4]谢尔琴科.主体的形成:

没有结束的探讨[J].心理学杂志(俄文版),2003,2:

118

  [5][6]鲁宾斯坦.普通心理学原理[M].莫斯科出版社,1940.69~70,339

  [7][8][9]布鲁什林斯基.心理科学中的主体问题

(一)[J].心理学杂志(俄文版),1991,6:

8~10

  [10]布鲁斯林斯基.最近发展区与活动主体问题[J].心理学杂志(俄文版),1994,3:

26

  [11]鲁宾斯坦.存在和意识[M].赵璧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48—49.

  [12]布鲁什林斯基.个体和群体的主体心理学[M].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出版社,2002.270.

  [13][14]费里斯坦.发展性个性心理学[M].莫斯科—沃罗涅日出版社,1996.130、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