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50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知识》必看题库知识点《刑法》最新版3Word文档格式.docx

3、单选题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罚金5000元,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对小张并处罚金的执行机关是_____。

一审法院

二审法院

监狱

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A

注意执行权的划分,罚金、没收财产和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法院。

监狱对有期徒刑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有执行权,公安机关对管制、剩余刑期不足一年的罪犯有执行权。

因此C、D错误。

注意无论在刑事还是在民事程序中,一般都由一审法院执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由上级法院执行。

A正确,B错误。

4、单选题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_____

保险诈骗罪

虚假理赔罪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C

【答案】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贪污罪的认定。

《刑法》第183条规定: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271条规定的是职务侵占罪,《刑法》第382条、第3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受贿罪的区分

  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本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

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

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

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

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

本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6、1999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分别对贪污罪、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进行了解释,其第一条第二款规定: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由于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只是主体和侵犯客体的不同,故其重合部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解释基本可为职务侵占罪所用。

  具体说来,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上的便利”可理解为根据法律、法令、政策、单位章程以及单位有关负责人员赋予特定权力的人员利用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产的便利条件。

5、单选题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_____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答案】A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

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A选项正确。

该解释第1条还规定: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B选项中未供述同案犯乙,C选项中未供述本人罪行,均不成立自首。

依据该解释第1条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D选项中甲出走不知所踪,属于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6、单选题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A项正确。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缓)B项正确。

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简称死缓)。

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髙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

因此c项说法错误。

《刑法》规定: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

7、单选题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故意杀人

意外事件

过失致人死亡

不构成犯罪

孙某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

由题目中孙某既不寻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险与否均不违背孙某的意愿。

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选项A正确。

选项B、D明显错误。

选项C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反对的态度。

选项C不正确。

8、单选题下列有关刑事诉讼证据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1款规定: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故C项错误,应选。

9、单选题焦某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院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焦某某追究刑事责任,检察院应当_____。

不起诉

移送起诉

撤销案件

交付审判

C

在侦查阶段是撤销案件,在起诉阶段是不起诉。

享有受贿案件侦查权的是检察机关,所以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适用的是撤销案件。

10、单选题某甲,男,16岁,因与其父共同涉嫌贪污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讯问某甲时,下述正确的做法是_____。

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应当通知其聘请的律师到场

《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11、单选题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适用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直接驱逐出境

《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了属地管辖原则: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所以,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之外,均适用我国刑法。

12、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_____

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13、单选题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_____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确有悔改表现

确有立功表现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正在提出申诉的

《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14、单选题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_____

武大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暴打妻子致其重伤

刘二见胡同里有一人强暴妇女,于是拿砖头将其打昏,事后鉴定为重伤

张三15岁,盗窃珠宝店财物价值20余万元

李四精神病发作砍死其父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项当选。

B项属于正当防卫。

C项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故张三不应负刑事责任。

D项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15、单选题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殴打行为

诽谤行为

诬告陷害行为

贪污行为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起因条件。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

(2)时间条件。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

(3)对象条件。

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

(4)主观条件。

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指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即是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因此选A。

16、单选题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_____

导致婴儿死亡的

出于出卖目的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已完成该犯罪行为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处。

《刑法》第240条规定,以出卖为目的而偷盗婴幼儿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在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中,导致被害人死亡,都是从重处罚情节。

17、多选题下列属于共同犯罪中从犯的是_____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

在犯罪集团中的非组织、领导者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

被教唆实施犯罪的人

AC

【答案】AC。

《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18、多选题强奸未遂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_____

主体不同

客体不同

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目的不同

ABCD

【答案】ABCD。

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

强奸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都表现为对女性的身心健康的侵犯,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但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强奸罪具有如下的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尊严和性自由的权利,而强奸罪的客体是强奸罪的客体不仅是女性的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还应当包括幼女的身心健康;

(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而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不仅仅是14周岁以上的女性,还可以是14周岁以下的幼女;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对妇女实施性交以外的猥亵、侮辱行为,没有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强奸罪则是对妇女实施性交行为,即使由于行为人的自身的原因而致性交行为未能完成,也应认定为强奸(未遂)罪;

(4)犯罪主体不完全相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年满16周岁的人(通常是男性),而强奸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也通常为男性),(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方面不是以奸淫为目的,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就是为了奸淫的目的。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9、单选题犯罪的本质特征是_____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犯罪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本题选项ABC就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选项D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它是犯罪的最基本属性;

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表现,它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一起构成社会危害性的度量。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违反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则不构成犯罪。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0、单选题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达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D

【答案】D。

《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21、单选题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_

诬告陷害罪

诽镑罪

侮辱罪

报复陷害罪

B

【答案】B。

构成诽谤罪。

如果某甲向公检法等机关告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罚,则构成诬告陷害罪。

但本案中甲只是将诽镑的情况写成小字报散发。

22、单选题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____

表面联系

—般联系

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普遍联系

23、单选题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____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

24、单选题犯罪未完成形态存在于_____

某些直接故意犯罪中

所有直接故意犯罪中

某些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所有直接故意犯罪和某些间接故意犯罪中

首先,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其次,间接故意需要危害结果的发生才能认定间接故意,而危害结果一旦发生就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状态,所以间接故意中也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中都有未完成状态。

举动犯只要行为人一实施犯罪行为,就达到既遂,所以也不可能有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故选A项。

25、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

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选项D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26、单选题犯罪嫌疑人甲在押期间患严重疾病需办理取保候审,下列主体中无申请权的是_____。

甲本人

甲聘请的律师

甲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甲的父亲

《六部委刑事诉讼规定》第20条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第九十六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7、单选题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_____

管制

拘役

刑事拘留

有期徒刑

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28、多选题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

犯罪客体不伺

犯罪目的不同

犯罪手段不同

犯罪结果不同

ACD

【答案】ACD。

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

抢夺罪和抢劫罪都是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公然的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

主观上都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为直接故意;

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而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2)犯罪手段表现不同。

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

(3)犯罪结果不同。

抢夺罪的法定结果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抢劫罪的法定结果除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包括可能造成被害人伤亡的结果。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29、单选题涉嫌犯罪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和被检察机关审查是否提起诉讼的人,称其为_____。

涉案嫌疑人

作案嫌疑人

宽泛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

D[解析]略

30、单选题公、检、法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_____个月。

3

4

7

6

D

《刑事诉讼法》第58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