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525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的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太极,一浑天之全

体。

”并进而说:

“绘太极图,无已而绘一圆圈也,非有匡廓也,,取其不滞而已。

”也就是说,太极何浑全,不可分割,故以圆来描绘;

太极乃体气充凝,运转不息,所以似圆。

故此,易学史

上,常常把太极当作浑沌之别名,雷思奇《易筮通变》卷下说:

“太极也者,特浑沦之寄称耳。

”浑沌则圆。

易学以太极之圆为天地之大本、万物之宗府。

张南轩说:

“易者,生生之妙,而太极者,所以生生者也。

”[1]太极乃生生之源。

太极何以会化生生命?

中国哲学认为,太极虽无形,却具有一切生命之质。

“太极者,天地人物混然一贯之理,无象形而能象形者也”。

即是说,它本无

形,却含有化生万物之理,太极本是一团混仑之元气,[2]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相摩相荡,万物于是生焉。

太极圆说所蕴含的圆为一切生命之源的精神,对中国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清人丁皋作《写

真妙诀》,于人物画理论颇多创获。

作者在小引中称,写真要得浑元之法,起稿时要有浑元一圈之考虑,《附起稿先圈说》解释说:

画像先作一圈,即太极无极之始,消息甚大,如混沌未奠,乾坤未莫,而此中天高地下,万

物散殊,活泼泼地,气象从此氤氲出来。

则当未圈之先,必先以己之灵光与人之眉宇,互相凝结,然后因物赋物各有其神。

若但置一空圈于此,而后思若何按排,如何点缀,则所谓差之毫厘,失

之千里,欲得其真,不亦难乎?

丁皋所说基本上是易学的话头,他所说的“浑元一圈”之法,不

但是人物画形式上的需要,如确定轮廓和大致比例,而且是汲取生命之源的需要。

因此圆如同浑沌未开之太极,活泼泼的气象均含蕴其中。

丁皋说:

“入神奇妙,皆自一圈生出”,立一圈即重在“生”,他说:

“万物一太极,伏羲画卦,定阴阳,判五行,是万物之祖也。

今特弁此图于其

首,亦以见传真而寓生生不息之机。

”在他看来,浑元一圈既立,然后就分阴阳运笔之法,所谓:

“辨别阴阳虚实,笔端万象传真,穷理毫无秘决,一点灵机自神”,阴阳既立,生机以定,故画

无往而非圆妙。

丁皋以浑圆一圈像浑沌初开之形,并视其为生机之源;

石涛则以“一画”作为开辟鸿蒙的起点,他说:

“开浑沌者,舍一画而谁耶?

”石涛取法大易精神,发为一画之说,以一画为基础构造其俨然整饬之绘画体系。

一画者何?

《苦瓜和尚画语录》开章便说: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

这一画的精神和老子的“一”、《周易》的“太极”意义颇有相通之处,孔颖达说: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石涛取“一”而论画,其基本意义是把“一”当做艺术生命之源泉。

在《老子》和《周易》中,“一”和“太极”化生万物,而在石涛

这里,“一”也可化生绘画之生命,石涛重“一”即重“生”,《了法章第二》说:

“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

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

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

”石涛要超越规矩成法,寻求其内在的“乾旋坤转”之义,即流转不息的生命精神。

他说:

“乾旋坤转之义得矣,画道彰矣,一画了矣。

”正合此圆意。

二、圆满之圆:

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有时是相对于缺而言的,圆就是不缺,不缺谓之圆满,故

圆有“满”意。

我们通常所说的“圆满”一语,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也可看出中国人重视艺术生命的一份用心。

唐法藏《华严金师子章·

勒十玄第七》云:

“金与师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

”其所著《华

严经旨归·

说经佛第三》云:

“一切世界海,又亦潜身入彼诸刹,一微细尘毛等处皆有佛身,圆

满普遍。

”(唐)黄蘖希运所作《传心法要》云:

“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3]

《五灯会元》卷1载(唐)僧璨禅师《信心铭》云:

“圆同太虚,

无稍欠缺。

”(清)杨廷芝《诗

品浅解》释司空图《诗品·

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云:

“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

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如太极然。

”在这里,圆即充满、周备、具足,体现佛性、真如的

广大普遍,体现出大道的浩瀚渊深,也体现出诗性艺心的浑全充融,

森罗万象,一尘沤,一片叶,

一缕云,及至浩浩苍天、绵绵大地,都可以大道涵括,以一心穿透,圆成一佛性的世界、道的世界、理的世界、诗的世界,没有任何欠缺。

正像朱熹所说的:

道之流行发现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道之体用,流行发见,充塞天地,亘古亘今,虽未尝

有一毫之空阀,一息之间断。

(《四书或问》卷4)

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缺地万物上下同流。

(《四书集注》)

,其胸次悠然,直与天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

“月印万川”,最能体现充满圆融的特点。

宋陈淳《四书性理

字义》释“理”云:

“总而言之,只浑沦一个理,亦只是一个太极;

分而言之,则天地万物各具此理,又各有太极,又都浑沦无缺失处。

”“譬如一大块水银,恁地圆,散而为万万小块,依旧

又恁地圆。

陈几叟‘月落万川,处处皆圆’之譬,亦正如此。

”[4]陈淳是朱熹的高足,陈几叟

乃当时著名理学家杨时的门人。

不过,陈几叟的“月落万川,处处皆圆”的比喻,并非他自己的独创,而是袭用了佛学的用语,(唐)释玄觉《永嘉证道歌》说: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

”[5]正是几叟所本。

这个比喻有两层重要的含义:

一是万川之月,只是一月。

江流宛转绕芳甸,何处春江无月明,湛然寰宇,月光朗照,天下万千江湖,无处不映出它的圆影。

然万千个圆共有一圆,万种之月,

只有一月相照,一圆贯穿了万川之圆,散在江湖各处的异在之圆联成一个整体,只有一个生命。

这就叫:

“随处充满,无稍欠缺”,此可谓大充满。

二是自此一月,可观全月。

由于散在江湖的

万千之月均由一月相照,故自任何一月均可窥见万千之月的内在生命,任何江湖的月都是一个自我完足的生命世界,都是月之理的显现,都可以窥见万川之月的无限奥秘。

“万川之月”所透析出的哲学内蕴就是: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天下一太极,而物物一太极,物物均有内在的理,而内在的理又是共通的;

自一物可观万物,自一圆可达万圆,物物绳绳相联,绵绵无尽。

它强调了万物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这一重要特性。

最先详细阐述充满圆融道理的是佛教华严宗。

华严宗自称为“圆教”,在判教理论上,它将

各种宗派分为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和圆教五种,华严宗则高居于一重圆教之上。

为什

么称为圆教?

华严宗宗师法藏云:

“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

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重圆教。

”[6]一切事遍一尘中现,是谓卷;

一尘遍一切处,

是谓舒。

一切现象归之于法性真如,法性真如体现为一切现象,二者圆融无碍,故此为圆教。

华严初祖杜顺将事理圆融作为止观五法门之一。

他以珍珠为例说:

“一珠能现一切珠影,一珠既尔,余一一亦然,既一一珠一时顿现一切珠,既尔余一一亦然。

如是重重无有边际,即在重重无边际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呈现,余皆不妨。

”[7]一珠显一切珠,一切珠又显一切珠,珠中有珠,以至无尽,佛教称之为“因陀罗网”,[8]澄现对圆融无碍理论阐述最为详细:

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

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

[9]

行布是教相设施,圆融是理性德用。

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

性是即相之性。

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

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

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

[10]华严宗圆通一多的理论,也影响到禅宗。

禅宗认为,“诸佛体圆,更无增减,流入六通,

处处皆圆”。

《五灯会元》卷1载《信心铭》云: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佛性禅意就在这一草一木中。

不过,禅宗强调,要想达到这种圆

通无碍的境界,必在于悟,禅宗称为“圆觉”、“顿圆”。

《五灯会元》卷

2载:

“境智冥会,

解脱之应随机;

非纵非横,圆伊之道冥会。

”达到冥会就达到了浑通太虚的大彻大悟。

一切妙谛,

万行万德,皆从定发,由定而神圆,由圆而灵光独耀,朗照如如。

禅宗把这叫做“真理即悟而顿圆。

”[11]

“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佛皆入”,佛性圆满具足一尘一沤一毛中。

其实,道家理论中

本来就具有与此相通的内含。

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瓦砾矢溺中也有道的踪迹。

物物皆道,

“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

自其异者言之,肝胆楚越也”,入观一物,就齐同物我,融入物

中,也就具足于一物中,呆然木鸡、濠梁之鱼、梦中之蝶,都可圆成一一之生命世界。

郭象发展

了庄子的思想,他说:

“物各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则形虽弥异,其然弥同”,万物都是一个

“自尔”、“独化”的生命世界,自在圆足。

宋明理学又画出了它独特的生命之圈,由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经二程阐发,到朱熹趋于

大成的“理一分珠”说,就是在道家哲学、佛教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理学认为,“近而一身之

中,远而八荒之外,微而一草一木之众,莫不各具此理”。

[12]虽和道佛所说不同,然所循思路

则十分相近。

循此路向,张载、二程、朱熹等认为,物物皆太极,物物均“恁地圆”,自成一充

满圆融的世界。

朱熹说:

“鸢有鸢之性,鱼有鱼之性,其飞其跃,天机自觉,便是天理流行发见

之妙处,故子思姑举此一二以明道之无所不在。

[13]二程也特别推重“如月在天,其一而已,

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的境界。

[14]

中国哲学的圆满具足说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情调,

它实际上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将万物

都看作自在兴作的的对象。

儒道佛中的充满圆融的生命哲学刺激了中国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由于

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艺术家总有一种自觉的超越意识,要尽广大,

极精微,自有限

而观无限,由当下而观永恒。

然而宇宙洪阔,天道苍苍,艺术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它总不能摆脱

具体的实在,总在关注一人一事一时一物,

这便制约了艺术家的绵绵长思。

万川之月自在圆融的

生命哲学却给了解脱这一难题的钥匙。

艺术家既关心“一”,认为“山川即道”、“山水即天

理”、“山水以形媚道”,万事万物均是道的化身,故“目击而道存”、“寓目理自陈”;

但更

关心的是“一切”,因为“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微尘大千,

刹那永恒,一切都是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人待他物而自建、自成。

中国艺术家反复声称:

一花

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一尘可得无量大千,所谓“只有一片树叶,不知多少秋声”,“只画一两

楹,点缀冥汉间”[15]。

恒河沙数无量,一微尘可得无限沙数。

《文心雕龙》云:

“乘一总万”;

《二十四诗品》云:

“万取一收”;

苏东坡云: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书鄢陵王主簿

所画折枝》);

其意大致相同。

故中国艺术家更重视当下直接的观照,更关心微观,在艺术倾向上,两汉时铺排山川云物的

现象到了唐宋时越来越少,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微、细致,更玲珑透彻,而所要追求的

生命却更博大精深,人们越来越不习惯于通过铺排渲染去“涵盖乾坤”,而就在一拳石、一棵树、

一朵花、一片云中去复现,他们坚信,一勺水也有深处,一片石亦有曲处,一棵萧瑟之树亦会有宇宙中最雄奇的气势。

请看以下论述:

山峥嵘,水泓澄,浸浸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

[16]

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莱。

[17]

止水可以为江湖,一鸟可以齐天地。

[18]

所谓华严楼阁,帝网重重,一毛孔中,万亿莲花,一弹指顷,万千浩劫,文字移人,至此而极。

[19]

时空再小,都是一个自在圆足的世界。

中唐以后,随着文人意识的觉醒,追求精微细致的审

美风尚便渐渐弥散开来。

如在中国园林中,人们普遍追求“壶纳天地”的妙处。

不必华楼丽阁,不必广置土地,引一湾清泉,置几条幽径,起几处亭台,便俨然构成一自在圆足的世界,便可使人“小园香径独徘徊”了。

请看中国园林的命名:

勺园,如一勺之大;

蠡园,如一瓢之微;

壶公楼,小得如茶壶一般;

芥子园,微小得尤如一粒种子;

一沤居,细微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涟漪。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一沤就是茫茫大海,一假山就是连绵峰峦,一亭就是浩浩天庭。

故人们常常将园林景区叫做“小沧浪”、“小蓬莱”、“小瀛洲”、小南屏“、小天瓢”。

“小”是园林特点,“沧浪”“瀛洲”等则是人们远的心意,壶公有天地,芥子纳须弥,这成了中国艺术家不言的秘诀。

明祁彪佳说得好:

“夫置屿于地,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而众妙都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20]

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溪山无尽”为名的画,它反映了中国山水画家对山川无尽之妙的追求。

但是,人们也深知,山水本无尽,彩笔固难追,画道之妙则在于一山一水中,去创造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

这一完足生命,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和山山水水一理贯通,自此

可会归于宇宙之大生命。

清黄钺《二十四画品·

圆浑》云:

盘以喻地,笠以象天。

万象远视,遇方成圆。

画亦造化,理无二焉。

圆则气裕,浑则神全。

和光熙融,物华娟妍。

欲造苍润,斯途其先。

天圆地方,遥遥远视,莽莽原畴的尽头,唯剩下圆圆的苍天,画家作画必齐同造化,溶汇于这圆中,从而神情完备,劲气充周。

在黄钺看来,画道在于反映造化之理,故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都流淌着共通的理,有了这理,一草一木如同有灵光耀现,呈现出勃勃生机,形成一自我圆足的世界,所谓“圆则气裕,浑则神全”,自此一圆而映现万千之圆,此即为圆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倪云林的《疏林秀石图》风格迥异,一是江山无限,一是片石只

林,但所追求的却是一致的,人们在云林的画中无所以憾,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自我完足的宇宙,白居易《画记》云:

“今(张)所得者,但觉其形真而圆,神和而全,炳然俨然。

”即通过这一

小世界领略宇宙上上文章,不必重山迭水,不必佳木繁荫,数株枯木,一湾瘦水,几只寒禽,都足成佳构。

明唐志契说:

大抵(画)以明理为主,若理不明,纵使墨色烟润,笔法道劲,终不能令后世可法可传。

郭河阳云:

“有人悟得丹青理,专向茅茨画山水。

正谓此。

若要能演成一完整生命,“茅茨”也能成为灵区。

三、圆转之圆:

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

圆又有转意,俗语称为“圆转”。

《文心雕龙·

定势》:

“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

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转动是圆的基本特性,如一轮、一环、一丸、一珠,都能转动回环。

中国人习惯从圆的物品中体味变动不居的精神,去捕捉“逝者如斯”的大化生机。

对圆的生命意义的发现,

是与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分不开的,

它的根子就是根深蒂固的天人

合一意识。

中国人认为,天圆而地方。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我们知道,这显然是一个不确的假说,

但古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说卦传》:

“乾为天,为圜”《庄子·

说剑》:

“上法圆天以

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

”《太玄·

太玄莹》:

“天圜地方,极植中央。

”张衡说:

“浑天

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

”[21]《文选》载卢谌《时兴诗》:

“@①@①圆象运,

悠悠方仪廓。

李善注曰:

“曾子曰:

天道曰圆,宪章自远。

”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曰:

“上法圆象,下参方

载。

”天莽莽苍苍,笼盖四野,如一圆盘罩住漫漫尘寰。

圆以动为性,动是天道的永恒特性。

《淮南子·

原道训》:

“(天)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

止,钧旋毂转,周而复匝。

”扬雄《太玄·

玄首都序》:

“驯乎!

玄,浑行无穷正象天。

”驯,

意为顺,玄是《太玄》的最高范畴,扬雄认为,玄就像圆天一样,周行无穷而不殆。

[22]《太玄·

玄chī@②》:

“圜则杌ní

@③,方则啬吝。

圜指天,杌ní

@③意为动荡不定,啬吝即聚敛

收藏。

天以运转不息为其特点。

该书《太玄图》云:

“天道成规,地道成矩,规动周营,矩静安

物。

”天圆则动,地方则静,动静相宜,成一生命整体。

《太玄告》:

“天浑而@④,故其运不

已。

”唐杜道坚《文子缵义》卷

1:

“天运地斡,轮转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物终始,风兴去

蒸,雷升雨降,并应无穷。

”宋张载《横渠易说》:

“天地动静之理,天圆则须动转,地方则须

安静。

”在上述言论中,整个宇宙被形容为一轮转不息的圆环,来往穿流,万世如斯。

正如孔子

所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

”将天地比喻为一运转之环,

印度古代哲学亦然,《羯

陀奥义书》第二章第六轮云:

“大动之宇宙,万物无不遍,皆自生气出,亦在其中转。

[23]

《奥义书》视宇宙为“旋转大梵轮”,

《自净识者奥义书》:

“在大梵轮中,众生得以存,万有

安其内,天鸿自飞骞。

”[24]

而西哲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受到印度吠陀哲学影响,

也认为宇宙为一环,它称之为“乙克赛温之环”。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圆转之喻,颇有义理可寻,

其中反映了中国人重视生命的精神,若细研之,

得以下数义:

一为圆活。

中国人关于天道圆环之喻,不在于强调人生无常、

世事屡迁的漂泊感,而在于天

道中所蕴含的生生不已的精神。

从时间上说,宇宙是一生命流程;

从空间上说,天地一轮转,万

物自在圆,如韩康伯所云:

“圆者,运转不穷。

”王般山所云:

“大化周流,如药丸然,随抛一

丸,味味具足。

”正可谓勘破天圆之妙机。

《文中子》卷

2《天地篇》:

“子曰:

圆者动,方者

静。

其见天地之心乎!

“中国古代的圆天之喻就是要识破这“天地之心”。

不过,天之圆转,不

是仰靠外力,而是自转,如张载所说:

“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

既谓天机,则动非自外。

”(《正蒙·

参两》)

由方入圆,因圆识方。

天圆地方是人们感性直观的结果,由此生发出许多玄奥的哲理。

大而

言之,物物有形,亦是方,方是具象,是可感可触的物体。

人们观物仅仅停留于此,就会滞于形

迹,必须由方入圆。

圆如天,天道虚廓飘渺,生生不息,故天的精神是超越具象的,是万物深层

所蕴含的流转不息的生命之流。

故由方入圆,即由具象到超越,由外表入深层,从而去领略其生

命之旨。

《老子》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弼注:

“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而法圆在自然,无所违也。

”得圆者即得自然之妙韵。

《庄子·

齐物论》:

“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

”陆德明《经典释文》:

“园,崔音圆,司马云:

‘圆也’。

”是。

王先谦《庄子集解》引宣颖云:

“五

者本浑然圆通,今滞于迹而向方,不可行也。

”可见,滞于方则惑于形迹,入于圆则得其本性,披方入圆,即由表象而入圆融无碍的生命之流中。

中国哲学、中国美学披方入圆、重视圆转之义的观点,就是掘取其运转不息的生命精神。

《二十四诗品》最后一品名《流动》,其辞曰:

若纳水guǎn@⑤,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如喻。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闻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有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这一品,可谓道尽了圆转生命之奥义。

前四句是说,天地的精神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

人要德配宇宙、齐同天地,臻于诗道之佳境,就应参赞化育,融入到万物皆流的生命秩序中去。

作为《诗品》之最后一品,此品乃象征诗道之极境、艺道之极境,此品之要义即在于,以圆为喻

说明生命之理,它确能反映出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审美倾向性。

天即圆,重圆即重天,重天即

重其内在运转不息的活意,转是其运作方式,活方是其内在精神。

所谓圆斯转,转斯活矣。

《文

心雕龙·

体性》强调“思转自圆”,以达会通之变。

《类书纂要》云:

“圆活不抱执也。

”《文

章轨范》韩愈《获鳞解》引谢枋得评云:

“人能熟读是等文字,笔便圆活,便能生议论。

”中国

艺术总以生机为运,强调生烟万变,灵气奔会,活泼玲珑,正是圆活之最好体现。

转二有返意。

圆虽是流动不息,并非线性延展,而呈往复回环之势,终则有始,始则有终,生命作圆环式的运

动。

这是从圆喻中引发出的中国人的生命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如荀子所说的:

“始则终,

终则

始,若环之无端也。

”(《荀子·

王制》)

《周易》谈生生不息的变易道理,同时,又给这一生命运动画出了一个圆形的轨迹。

《系辞

上传》一语透出其中消息;

“变通莫大于四时”。

四季变化,从春到冬,又从冬到春,循环相联,

绵绵不已,而生生变易之理就如同这四季一样,始终作圆环运动。

中国哲学又喜以水作比喻,

使人晓喻“逝者如斯”的道理,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停止,同时又常常以四季去贯之,从而

产生了一种生命运动绵延不已又循环往复的独特生命观。

系辞上传》:

“日往则月来,

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生焉;

往者屈也,来

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这种循环往复的圆的生命观被运用到艺术领域,

使中国艺术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中国艺术极

力推行氤氲流行之妙。

《文心雕龙》强调为文要有往复回环之妙,

《附会》云:

文章应”首尾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