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526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美抒情散文精选短篇文档格式.docx

光说漂亮话是不可能办到的,爱心需要恒久的时间来考验。

在现代文明社会,许多人看似儒雅高贵,实际确是虚伪教条。

工作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完成任务而已。

然而在此,没有人监督你,凡事都出自真心,想要尽责,就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法,告诉人们你存在的意义。

当暴风雨来临时,用生命捍卫可爱的天使,你才可以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被认可的亲人。

夜深人静,再一次与你对话。

心灵越走越近。

我知道你未了的心愿,几经周折事情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不要为失去的伤心吧!

如果所思所想不同,勉强在一起也不会走得很远。

你那么优秀,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擦干眼泪,天涯何处无芳草。

内心深处的对话,好像发自一个个体,我们那么合拍。

也因此我更加认定了你是我终生的伴侣。

沿着你的足迹,试图去追寻,然而阴阳差错,我们竟然错过了彼此。

当得知,你的幸福将要来临时,刹那间时间仿佛静止,禁不住泪流满面,失望、痛心。

怎么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

又似乎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恋。

带着失落的忧伤,我决定离开这里。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

就要离开却还是想她,抬头仰望星空,没有想要的答案。

忽然想,有时候有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如此思念,也是很幸福的吧!

我可以在梦里,拥有你的芳菲。

在自由的海洋,犹如两条人鱼,紧紧相随,蹁跹起舞。

那情景存储在脑海里,让我能够不断回想,直到永远。

二、《他不知道,但是他在寻找》

义无反顾,换来的是否只是一场充满惊喜的苦厄?

他不知道,但是他在寻找……

为此,他常常提笔。

去写下那生活里的琐碎和记忆里的凭吊,以及那些看起来俗不可耐的诗歌。

不过,遗憾的是,他的笔像极了归墟的飘渺,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鲜明的主题,就像是黑暗里的漩涡只剩下那无尽的空洞。

乌云遮蔽了月亮,没有光他在也提不起动人的心殇。

如同三更十分的夜晚,锥醒他的童话。

那颤抖的梦境,就像是不停的唆使——让他的岁月携上破落的酒壶去虚幻的岸上伶仃大醉。

丢下生后的一切,一块刻意的青石、一场无色的花火,然后在杯中去一一数落着时光的清偿。

那是什么?

那是曾经徘徊在发丝上的记忆……

释然,是皮相和灵魂的交替,让矛盾挥洒映在布满白色星辰的河面上。

但是他的算计失败了,黄沙没能遮掩掉裸露的丑陋、星光也不会洗尽面具的泪痕。

他开始充满了悲剧的绝望和无力挣扎的迷茫,痛斥着微光拍打的影子,仿佛就连是沿岸上的黄昏也在嘲讽——阴暗里的卑微。

去化开惑乱的初始以及他那错综复杂的自由,哪有那么简单。

一步一步吧,通往地狱的路上还缺少太多的故事,让他一个接着一个的去解刨吧,或许在走向终点的途中还能留下一些这个世间最美好的环环相扣的光影,以谓后人采风乘凉。

他好像一只特别爱哭泣的蛆虫,泪水中泛着腐朽、懦弱中囚禁着灵魂。

然后,揪着自己的记忆,去感染一个个病危的星辰,在荒芜和绿芜的肩膀上观望下一个雨季的将临。

谁能懂!

他脑海中镶嵌的春秋……

如同是罗马旧城中耸立千年的斗兽场,涨视着人性和兽性去平衡神性。

他没有放弃,去拨开角斗士野兽般的灵魂;

也没有放弃,去抚摸野兽人性化的双眸。

他还在寻找,寻找血肉之中的沉淀、寻找岁月掩盖的真相。

平凡途中的幸福、权贵眼中的自由。

一箪食,一豆羹,或者仅仅只是一张可以遮掩苍穹的手。

等着灯、翻着书,他留下了一生的叹息。

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是一个草草了了场的剧院,以及是一群不知所措的观众茶余饭后的一话笑料。

茫然和清晰穿插在其中,没有一条合理的情节线,但却也不怎么显的有哪点突兀。

可能这是因为是他的光阴吧,他的诗和他的酒桶以及他的人生都是一副无规则的画幅,更何况这仅仅是他的一点故事。

历史的遗承还是岁月的沉淀?

他埋着头在询问。

可惜的是路不知道、桥不知道、而他更不可能知道。

一个奇点的变化就像是一只脱了靶子的利箭,不知坠落的终点,也不知是从时间走到空间还是从矛盾走到协调。

下一刻会在哪里?

谁又会知道呢?

……

总之,先送他回去吧,去往那个三寸大小的房间里。

在里面有他的温柔、他的挣扎、还有他那暴虐无情的灰暗。

不论怎样,这些都与无外界无关,尽管在他看来外面的世界挂满了虚伪和恶心。

但那又怎样,没有消息的利箭会随时着陆、充满无奈的生活也要继续。

不过无论生活是喜是悲,但至少房间里的那坐城堡还是真实的——虽然它点残破、也有点抖动。

吁,他说生活的本质是在惊涛骇浪中平静优雅,可是谁又能真去平静放下那内心中不甘的执着呢?

(很大程度上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野心你便是待宰的羔羊,也许是这一刻、也许是下一刻、你永远不会知道结束会在哪一刻到来,恐惧和紧张会占据你的整个一生。

世人千万种,能够一往无前保持自己初心的却又有几个呢?

也只是寥寥几个。

生存和诱惑是对连体的婴儿,他们促使了拼搏的动力也勾勒了茫然的种子。

在成长的台阶上,一点一滴逐渐剥削着单纯的因子,也填补了许多黑暗的城府。

错吗?

哪里有什么对错,有人褪下尊严是为了肩膀上的责任,有人穿上锦衣为了寻找尘世的纹路。

每个人,最初的选择来源最初的境地,而往后的余生却不过是填笔涂抹的画卷。

有的笔触细腻,形象逼真;

有的笔触恢弘,饱览山河;

更甚者错综复杂,一眼望去糟糠不及,细细品去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令人惶恐不以。

满眼苦厄也罢、通笔乘风也罢。

你会因故事的曲折而去辗转情绪,却又为何躲不过自己的悲欢离合呢。

其实说白了,人生从加法开始到不断的缩减结束,哪天、哪时、哪刻,不都是一场等待谢幕的电影。

懂得多一点,活的简单点。

去深谙所有做坏事的套路,然后一一的去绕道而行,这何尝不是一种保留快乐和幸福的生活态度吗?

最后,他去他的俗世中救赎;

而他在他的方寸间修行。

他和他存在于一体却又彼此独立,是人、是兽、也是神。

恍若晨曦驻足古城,清风抚慰荒芜,一切起始不问因果、不寻过往,如此倚着窗、望着天,去留下青冢罢黜那沉默的黄昏。

三、《放下,便是释然》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何等高的境界?

不为世间的荣辱成败、恩怨情仇、是非因果所左右,所困扰于心,又是该怎样才能达此境界。

芸芸众生,我们都不过只是凡夫俗子,又怎能做到不受世扰,不为情困?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怀揣一颗赤诚的心,去面对这三千世界的纷纷扰扰。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这世间的哪一个人,都必须拥有一颗赤诚的心,这颗赤诚的心,是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更是成年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处世懂得进退与取舍,不趋炎附势,不为了权贵所垂首,也不会因情爱而乱了自己的心志。

浮华尘世,我们难免总被迷离的世相所迷惑了双眼,但只要内心澄澈明朗,即便世相再污浊纷乱,亦不会使你迷失了自我。

你若情深,万象亦会深情待你;

你若真心待人,面对这个世界,这世间万物,纵不能回报于你真心。

但至少,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的。

纵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不为了最终的结果,只为了享受其过程,只为了努力去行自己心之所向之事,和那份踏实丰盈的快乐。

这世间,最苦的莫过于相思,莫过于得而又失,或是爱而不得。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恰好的年岁里,遇见最好的人,就算遇见了,也未必能给予你如意的爱情。

爱情的结局,要么是长相厮守;

要么是金风玉露的相逢;

要么是彼此携手走过一程山水;

而后山南海北,再无相逢之日,此生茫茫再无期;

亦或者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不再打扰,不再联系。

张爱玲也曾说过: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遗憾的偏偏是爱情。

”既是如此,又何苦执着于相爱是否能相守,又何苦执着于得而又失,爱而不得?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因缘际会,要么是前缘未了,要么是为了偿还前世未了的宿债,缘来缘去,情深情浅,也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学会放手,学会潇洒地同过往的恩怨情仇道别,同曾经爱过的人说再见,又何尝不是一种释然?

最困扰于心的,其实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贪得无厌的追求,常常会让我们迷失了自我,会使我们在物化中屈服,因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初衷。

懂得知足,懂得放手,懂得取舍,便可使心灵得到释然。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常常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放手,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有时难得糊涂,宁做傻瓜,也不要精于算计,那我们就会产生单纯的心。

如果我们的心是澄澈的,那么就会与这世间的美好相互辉映,亦可以用来照见这个无边复杂的世界。

对于情爱,学会放手,是对彼此的一种成全。

对于我们心底的欲望,学会放手,懂得取舍,这是一种洒脱与释然。

对于人生的得失荣辱,不过只是云烟过往,稍纵即逝。

你愈是,沉溺于其中,愈是难以自拔。

而人生在世,总要学会不断地自我救赎,不断地自省,若能够在失去中懂得当下所拥有的美好,为了当下所拥有一切努力珍惜,那么失去的,又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得之,知其之珍贵,失之,则洒脱地挥手作别。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即便生活如何跌宕起伏,你的心亦如明镜秋水,不会迷失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只愿此后,两袖一挥,自是清风明月;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步履一双,将山河踏遍;

心有明珠,则可闲看流水落花。

纵做不了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我的心亦是淡定从容,处世更是波澜不惊,无惧亦无忧。

四、《奶奶的菜园子》

奶奶的菜园子,准确说是一块荒废了的祖宅,爸爸分家的时候在别处买了房,叔叔又嫌那儿偏僻,加上村里的风水师,觉得那里不该住人,否则对后代不利。

住过几代人的老屋,就这样空了下来。

旁人似乎也曾问价,看是否可以盘下来,盖一间牛棚。

不知何种缘故,终究没有卖掉。

只是,过了好些年头,怕哪天突然倒塌,压死过路的人,将屋顶和其余的墙壁推倒了,除去一道厚厚的泥墙,又无人照顾,慢慢的让荒草占了位,渐渐荒芜起来,早已看不出曾有人住过的痕迹。

奶奶是闲不着的人,家里有一块土地,就要拿些东西种下去,不管收成多少,荒着在她眼里是不应该的。

没过几年,土壤慢慢肥了,一家人的蔬菜,大可供应起来。

今年回家,奶奶老早就嘱咐,蔬菜不用买,全在菜园子可以摘到。

恍惚记得,老屋的门前有一丛盛大的瓜架,支撑瓜架的竹杠,一年要换一次。

那时候,每逢瓜刚刚伸出嫩条,爷爷便要叫上邻居,去竹林里杠几棵又粗又到的老竹,打进土地里,架成比人高那么一点的瓜架。

架下可以供人玩耍,又可供拴住牲口之用。

瓜的藤条,即沿着设定好的路线,爬上架上,不出多少日子,已把瓜架站满,绿油油的叶子,平添了许多乐趣。

没过多久,农家人喜爱的丰收瓜,就在那架上长满了。

那家那户来了客人,总要打下几个,就着各类肉汤煮熟,配上独特的佐料,又是一道待客的佳肴。

农家的小孩,闲不住又淘气,总想着法寻乐子玩。

于是,模仿大人的常规生活,就成了儿童的游戏。

抽瓜藤,即是常玩的游戏。

从架上拉出一段干枯的瓜藤,点上火,嘴里就有了烟,学着大人的模样,吐出烟圈。

而我,总不能掌握其要领,一口吸进去,呛得头晕眼花。

有一次,感觉自己似乎掌握了玩这瓜藤烟的技巧,而且比同伴吐出来的圈更有型,正当沾沾自喜,准备卖弄时,父亲的一棒子,打掉了我的美梦,从此,凡是面对烟酒。

总会想起那挥之不去的一棒,终究还是与烟类无缘了。

或许我应该感谢父亲的那一棒,避免了我走上另一条路。

现在,瓜架依旧留着,架上的瓜藤依然旺盛的延伸着。

等花藤干枯后,去玩的孩子,怕已看不到了吧。

他们总有玩的东西,这么无趣的事儿,也许可能再也不会有人来玩了。

站在这片让绿色包裹的菜园前,思绪是闲不住的,仿佛那已经过去很久的往事,一会儿就忽然回来了。

儿时玩耍的伙伴,门前供我夹鞭炮放的木梁,还有那些日日夜夜,望着门前那条黝黑的村道,总害怕突然冒出什么东西的恐慌。

夏季的夜晚,屋里总是闷的慌。

爷爷就在那门前,把那淋不着雨的地方,打扫干净,铺上一块草席,就在屋外过夜了。

我曾好奇的缠着爷爷,在那儿睡过一晚。

不过,夜间抵挡不住蚊虫的攻击,半夜里乖乖的躲进了屋里。

老屋在村寨的最下方,下去便没有了房屋。

下面,既是一块养鱼的水塘,再往下是一大片竹林。

白日还好,夜晚却显得异常冷清,黑漆漆的,总有不停息的声音,惹人害怕。

有时是风吹的声音,有时是蝉鸣的声音,当然有时候也有流水的声音。

那一晚,爷爷告诉我,那竹林里埋着珍宝,说是村里的一个地主,怕被人抢了金银,偷偷在那唯一的桃树下,埋了。

到了晚上埋着金银的地方,会微微发出光芒。

于是,我总盯着那颗桃树根看,希望某一天看见那儿发光。

我疑心爷爷的故事,白日里曾偷偷去看过,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又不甘心去家里偷拿锄头,挖了许久,也不见什么金银,慢慢就被迫放弃了发财的机会。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彻底断了挖那地主藏宝的念头。

那一日,往日冷清的竹林里多了好些人,他们闹了一天,还以为宝藏的故事,被泄露了出去,听到了风声,来此处挖取钱财。

谁知,却是让我终生难忘的事儿。

傍晚的时候,爷爷说那是迁坟的人,属于这片竹林的人家,将祖坟迁到了那里。

不知何故,我那时对于死了的人,带有莫名的恐惧。

每到晚上,再也不敢看那片竹林一眼,怕突然看见什么东西冒出来。

当然,对于宝藏的热爱,也慢慢忘记了。

时到今日,我总不敢一个人进去那片竹林,怕是童年生活中对于黑的恐惧,深深的烙印在心里,再也抹不掉了吧。

如果真有宝藏,或许也埋得很深了,没有了从见天日的时候。

自离开家乡,独自去外地谋生,大大小小的菜园子见过不少,一大片一大片,用塑料薄膜围着,当然菜品的种类也很多,奶奶的这个菜园子,与之相比,实在上不得什么台面。

可是,不论我去到哪儿,每看见那家那地忽而有一个菜园子,我都会想起,那个弯着腰在瓜架下劳作的奶奶,用她那不太灵活的手,一锄一锄,开荒扩土的场景。

奶奶在土地上辛苦了一辈子,不识几个字,也不懂的表达所谓的情感,但是每当我从外面回家,吃上一口奶奶做的饭。

我都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饭吃啦,尽管只是那么几个重复的菜肴,奶奶都能变得花样,尽量满足我们的味蕾。

奶奶年事已高,总有一天要回到属于她的另一个世界里。

只是我希望,那样的日子来得晚一点,让我能有机会,每次从外面失魂落魄归来,依旧能吃到奶奶做的饭菜。

五、《踏书而过》

常把书架上那长长短短,厚厚薄薄,当成凝固的历史,前人凝望的眼神,后来者,像风一遍遍翻过,乘风破浪,肆意徜徉,在敬畏里,追寻过去和曾经。

书,是世界行走中不灭的光亮。

那日去书店,一边是电梯,一边是楼梯,上楼电梯,下楼台阶。

上楼时,眺望书山,心中极喜,下楼时则十分不爽。

原因下楼的楼梯是透明的钢化玻璃,玻璃下面摆的全是书,古今中外,五彩缤纷,每一脚踩下去,让我莫名的疼痛,仿佛不是踩书上,而是踩在作者的手上、脸上、心上。

我宁愿从电梯走下,也不愿踩书而下。

书店的用意似乎也清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而实实在在踩在书上,尽管不曾损伤,却让我心难负其重。

书的感受来看幼年,天生充满着一种奇特的情缘,最难忘是趴在村口土墙的窗上,看老师捧着书给达到年龄的孩子讲课,彩色的书面颤动着,上面有我幻想的各色故事,神奇极了。

有一天,看到许多人进进出出搬出许多书,堆了像座山,搬书的一点都不爱惜,在书堆里踩来踩去,雪白的纸上留下数不清的脚印,有的竟被踩烂。

然后又来了一辆汽车,将书全部拖走,不知拉向何处。

上学后才知道,那些书都是“反动书”,不能看,被送到造纸厂作当废纸。

读书后又知道,历朝历代都有“禁书”,有的只能极少部分人读,有的则被付之一炬。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就听从丞相李斯建议,发动过为集权统治的“焚书坑儒”,自那时起,中国历史上就曾一次又次发起禁书毁书的运动。

书籍是这样的神奇,有些人拼命要写,有些人拼命要毁。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不管人生多么凶险,他们都不愿停笔,哪怕付出生命。

《永乐大典》修成,解缙却入被处死。

要写的人当不住,要毁的人不遗余力。

为何?

写的人要发声,要表达,禁的人要阻塞,要毁灭,根本原因在于利与不利于统治。

书对人对社会影响之深,并不因为一个朝代的禁止而失却生命力,白天不让读夜间读,人前不能读人后读,书被烧了,还有手抄本,世面不存,民间仍藏。

班上同学流传当时的禁书《第二次握手》,那是一个手抄本,工工整整写在方格中,每一个同学借阅都有时间要求,并被反复叮嘱:

不能搞脏搞坏,按时归还,传递下一个阅读人。

为分享本书的奥秘,我借回家蒙上被子,打着手电筒,争分夺秒,那场景至今不能忘怀。

好的部分,就抄在作业本上,整整抄了几本。

荒凉的时代,一本书足以让一颗心远离现实,在痛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籍。

高中的一天晚上,英语老师突然上门,我们正在吃饭,母亲大吃一惊,以为我犯下错,正要责备,却见老师从包里拿出一本书,对母亲和我说:

“他英语不错,这是我珍藏的英语语法上下册,送给你,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学校”。

这场景让我激动万分,后来,世事变迁,没有圆梦,但这两本书我一直珍藏,当时所写的“老师,今生永不忘记!

”,至今墨迹仍新。

爱书人常在,不因为身价地位阶层,也不因为是否被禁。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就记录了林黛玉和贾宝玉花园里偷看禁书《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场景。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又记录了禁书在大家闺秀中流传的故事。

在与刘姥姥的一场嬉闹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言语间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诗句说了出来,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受到薛宝钗审问,在女子不许读书,更不用说禁书的时代,令一向好强的黛玉顿失自信,只得告饶。

然,阆苑仙芭与美玉无暇,对禁书,早已读之,且难忘心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爱书如此。

焚香读书,更是知书达理,才子佳人极欣喜的事情。

古今中外,受益者无不爱之惜之,若说放脚下踩一踩,是无论如何想像不出的场景。

至于蹂躏和毁之,则是一个时代塌陷的先兆了。

读书和爱书是人类共同的天性,书中的思想与知识,不断提升后来者的认知和判断,或许正是千百年来,书不能被毁被绝的原因之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唱着歌,打着节拍,跳着舞,而颂之,这是何等惬意与优雅。

踏书而过,正这样一种状态,在目光的跳动中,披阅古今,让心灵在时空中飞翔,是何等赏心悦目?

心潮如海,在书的海洋,共振,喜怒,且看且行……。

一卷书,一杯香茗,一首音乐,此身足矣,世人常叹!

而我,愿拾起不舍,掸去尘埃,把每一本书存放心中,在时光里踏浪而过,直奔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