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35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7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docx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研报告

前言

鱼台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阳湖和昭阳湖的西岸,地属鲁西南南部,南与江苏省丰县、沛县毗邻,西与金乡县交界,北靠济宁市任城区,东隔南四湖与滕州、微山相望,全县东西最大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5公里。

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1个乡,总人口46.2万人。

随着鱼台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处置问题,鱼台县于2010年在县城东北米滩村东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其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总占地面积73.2亩,总库容65.2万立方。

目前鱼台县城的生活垃圾部分依靠敞口式垃圾车清运,没有任何压缩措施,亏载严重,不适合长距离运送生活垃圾;而且没有采取密封措施,沿途抛洒滴漏较普遍,对沿线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鱼台县乡村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乡村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显。

鱼台县除了县城所在地外,别的乡镇的生活垃圾均采用就近简易填埋,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对周围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必须予以彻底解决。

为把鱼台县建设成清洁、卫生、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从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的危害,建设完善的、标准的生活垃圾转运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受鱼台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编制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接收委托后,山东省城建设计院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与鱼台县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反复沟通,搜集有关资料,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在可研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鱼台县政府、鱼台县发改局、鱼台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鱼台县国土资源局、鱼台县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本工程主要内容

1、城区转运站

(1)县城北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2)县城南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3)县城东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2、乡镇转运站

(1)谷亭街道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2)滨湖街道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3)李阁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4)清河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5)鱼城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6)王鲁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7)张黄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8)王庙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9)唐马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0)老砦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1)罗屯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2)张黄工业园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项目法人

鱼台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

●转运站厂址

1、城区转运站

(1)县城北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2)县城南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3)县城东区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2、乡镇转运站

(1)谷亭街道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2)滨湖街道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3)李阁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4)清河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5)鱼城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6)王鲁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7)张黄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8)王庙转运站设计规模60吨/日;

(9)唐马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0)老砦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1)罗屯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12)张黄工业园转运站设计规模30吨/日。

●建设内容

生活垃圾转运站系统:

包括转运站内压缩车间、管理区、传达计量区、除臭除尘及渗滤液收集系统、配电系统、监控系统、转运车辆以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及设备。

1.2编制依据

●关于编制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鱼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鱼台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垃圾转运站设备》JB/T10855-2008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其它国家建设部有关标准、规范

1.3编制原则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鱼台县环卫事业的发展情况,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方针,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目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在国内外有成功工程实例的、先进的、成熟的垃圾转运工艺技术及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方案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法规及相关标准,根据处理场的运行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情况、水文地质特征做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周围环境卫生受到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解决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做到近远期结合,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1.1

县城北区转运站(60T/d)

平米

1664

1.2

县城南区转运站(60T/d)

平米

1664

1.3

县城东区转运站(60T/d)

平米

1664

1.4

谷亭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5

滨湖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6

李阁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7

清河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8

鱼城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9

王鲁转运站(60T/d)

平米

1664

1.10

张黄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11

王庙转运站(60T/d)

平米

1664

1.12

唐马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13

老砦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14

罗屯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1.15

张黄工业园转运站(30T/d)

平米

945

2

劳动定员

2.1

县城北区转运站(60T/d)

5

2.2

县城南区转运站(60T/d)

5

2.3

县城东区转运站(60T/d)

5

2.4

谷亭转运站(30T/d)

3

2.5

滨湖转运站(30T/d)

3

2.6

李阁转运站(30T/d)

3

2.7

清河转运站(30T/d)

3

2.8

鱼城转运站(30T/d)

3

2.9

王鲁转运站(60T/d)

5

2.10

张黄转运站(30T/d)

3

2.11

王庙转运站(60T/d)

5

2.12

唐马转运站(30T/d)

3

2.13

老砦转运站(30T/d)

3

2.14

罗屯转运站(30T/d)

3

2.15

张黄工业园转运站(30T/d)

平米

3

3

工程总投资

万元

3186.15

3.1

第一部分费用

万元

2434.74

3.2

第二部分费用

万元

489.93

3.3

工程预备费

万元

233.97

3.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7.51

4

运行成本

4.1

年总成本

万元/年

528.59

4.2

年经营成本

万元/年

390.29

4.3

单位总成本

元/吨

24.14

4.4

单位经营成本

元/吨

17.87

2.工程概况

2.1城市概况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53′~35°10′东经116°23′~116°49′,东濒南阳湖、昭阳湖,西接金乡县,南连江苏省沛县、丰县,北隔新万福河与济宁市任城区相望。

南北长23.5公里,东西宽37.5公里,总面积654.2平方公里,人口46.2万,县城区人口10万。

县人民政府驻谷亭街道,为济宁市辖县。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

鱼台县地处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春季风大,回暖较快,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一般天高气爽,但也时而阴雨连绵;冬季严寒,雨雪稀少干燥。

夏多偏南风,雨热同季,冬多偏北风,呈明显的大陆性和季风性。

年平均气温13.6℃,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18.2℃,无霜期年均213天,年均日照2350.9小时。

常年平均地温15.7℃。

年均降水量727.1毫米。

由于受地理、气象因素的影响,境内常受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袭扰,尤以水灾为重。

2.2.2地形地貌

鱼台县属华东陆台的一部分,处于尼山凸起西部凹陷区。

境内无基岩显露,新生界第四系沉积物堆积较厚,地质构造简单。

地势平坦低洼,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为1/10000~1/15000。

平均海拔35米,最高37.5米,最低33.5米,东西高差3.5米左右,南北高差2.3米左右。

2.2.3水文

县境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

境内有17条河流纵横交错,主要有京杭运河、东鱼河、老万福河等。

2.3城市总体规划

(1)人口规模

2010年底鱼台县城区人口约10万人,规划2015年城区人口12万人,2020年城区人口15万人。

规划2015年鱼台县总人口48万人,2020年总人口52万人。

(2)村镇规模结构规划

鱼台县采取集中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地域空间上呈现“一个中心、一带三轴”的城镇空间基本框架。

“一个中心”:

即鱼台县城综合性中心城区。

远景可联合西北部的王鲁镇区、北部的湖滨新区,形成一个功能复合、地域联合的组合型城市区域。

“一带三轴”:

一带,是指沿东侧微山湖岸线和湖滨快速路的湖滨生态保护带;三轴,其一是济徐公路沿线发展轴,济徐公路是鱼台现状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沟通联系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清河镇、王鲁镇、谷亭镇、老砦镇,是鱼台县的一条黄金发展走廊;其二是枣曹公路沿线发展轴,串联了县城区、唐马镇、王庙镇、鱼城镇,该轴可承接历史脉传,依托便捷的交通联系,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其三是鱼清公路沿线发展轴,串联了清河镇、罗屯乡、李阁镇、鱼城镇等具有丰富土地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城镇,加之在李阁镇(或罗屯乡)规划有济徐高速公路服务区和鱼台出入口,因此该轴具有建成鱼台县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贸易基地的潜势。

城乡一体、网络发展。

通过“一个中心、一带三轴”的城镇空间框架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区域一体的县域发展空间。

基础设施上,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城乡交通体系建设;经济上,打破经济壁垒,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域其他乡镇的联系;行政管理上,理顺城乡管理体制;生态环境上,加强流域协作,共同建设良好的县域生态环境。

规划通过多层次的发展轴线辐射城乡空间,最终形成网络化的城乡发展空间模式。

(3)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鱼台城区是整个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核心,规划期内通过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

近期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业项目;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侧重发展为区域服务的商业金融信息等公共设施。

表2-1鱼台县域城镇职能规划表

城镇名称

职能类型

等级

城镇职能

城区

综合型中心城镇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发展轻工、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区。

张黄镇

能源工业型城镇

综合发展工矿业、交通运输业、渔业的工矿型城镇。

清河镇

工贸开发型城镇

鱼台县西北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贸、工、农综合发展的重镇。

鱼城镇

工贸开发型城镇

鱼台西南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综合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商业服务的交通、工贸重镇。

老砦乡

能源工业型城镇

鱼台县东南部以发展工矿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工矿、交通型城镇。

王鲁镇

旅游商贸型城镇

重点发展旅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大米、面粉批发市场

王庙镇

工贸开发型城镇

重点发展水产养殖业、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李阁镇

交通商贸型城镇

以高速公路发展为依托,发展地方农产品交易市场。

唐马镇

工贸开发型城镇

以农业为基础,渔业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农贸型城镇。

罗屯乡

工贸开发型城镇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

2.4乡镇概况

李阁镇,位于微山湖西畔。

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3.6万。

平均海拔26米。

李阁主产元葱、稻米、鱼类等,被誉为“元葱之乡”、“鱼米之乡”。

辖43个行政村。

清河镇,清河镇位于鱼台县西北部,济宁、金乡结合部,全镇总面积77.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1万人。

清河镇物产丰富,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水稻、棉花、大蒜、杞柳生产基地。

鱼城镇位于鱼台县西南部,南与江苏丰县接壤,西与金乡县毗邻,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总面积54.06平方公里。

辖40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人口4.1万,8849户,耕地面积5万亩。

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主导产业有大蒜、圆葱、蔬菜、莲藕和辣椒,建有东关大蒜、圆葱批发市场、卜桥辣椒市场、胡阁蔬菜市场和北关莲藕市场。

农产品加工独具特色,蒜制品、蔬菜脱水加工、棉花加工纺织、粮油加工等企业达100多家。

王鲁镇位于鱼台县境中部,镇机关驻地距鱼台县政府所在地7公里。

北靠南阳湖与张黄镇接壤,西与清河镇、李阁镇交界,东与谷亭镇、唐马乡相依,南与王庙镇相连。

全镇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6.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张黄镇位于鱼台县北部,地处鱼台、微山、任城三县区交界处,东濒风光旖旎的微山湖,玉带似的新、老万福河从北、南两侧穿过。

全镇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耕地5万亩,人口3.2万人。

拥有湖水面积2万亩。

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120万吨的济宁市鹿洼煤矿和年产90万吨的临沂军城煤矿座落境内。

王庙镇,位于鱼台县境中心,东邻鱼台县城,西枕栖霞碧祠,北靠鲁隐公观鱼处,南依滔滔东鱼河。

全镇面积89.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辖62个行政村,8.5万亩耕地,15000亩天然淡水养殖水面。

唐马镇位于鱼台县南部,总面积40.5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总人口3.1万人,耕地面积3.2万亩。

老砦镇位于山东省鱼台县的最东端,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2.5公里处,是两省(山东、江苏)四县(鱼台、微山、沛县、丰县)的结合部。

全乡总面积52.35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25人,下辖28个行政村。

乡镇驻地面积1.35平方公里。

全乡2007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72亿元。

罗屯乡,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境西北部,西与金乡交界,交通便利。

东西最大距离9.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5公里,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29700人,耕地面积5.3万亩。

罗屯乡四面环河,水资源丰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近几年,罗屯乡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大蒜、棉花为主导产业。

鱼台县张黄工业园坐落于鱼台县张黄镇,实行镇园合一、合署办公的运作模式,园区以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为主,是济宁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重点化工园区、山东省煤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

张黄镇政府依托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于2004年规划建设,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现已形成了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

园区现有年产150万吨的济宁鹿洼煤矿和年产150万吨的临沂东山军城煤矿、发电能力17万kw的金威煤电热电厂,年产100万吨捣固焦、6.4亿m3焦炉煤气、7万吨煤焦油的盛发焦化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烧碱、40万吨聚氯乙烯(pvc)的金威煤电化工厂,年产10万吨不锈钢带的金威煤电不锈钢厂,年产2.6万吨三氯氢硅的正茂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年的氯乙酸甲酯、3000吨/年的氯乙酸乙酯和2000吨/年的二氯乙酸甲酯的济宁福顺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水泥的金威水泥厂,年产60万吨水泥的枣渔工贸有限公司,年产2500吨氧化蒽醌的圣奥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氯乙酸的金威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产4万吨塑料助剂的济宁正鑫化工有限公司等17个过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和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的塑料工业园,规模以上企业达45家,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

2.5垃圾处理现状

2.5.1管理体制

鱼台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隶属鱼台县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承担全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程,占地4.88公顷,总库容65.2万立方,拥有各类环卫专业机械设备30余台(部),其中垃圾收集车辆24台,配备了专业垃圾处理机械,包括推土机、垃圾压实机、挖掘机、装载车等车辆。

2.5.2生活垃圾收运现状

1、城区垃圾收运现状

鱼台县城区新建的规范住宅区采用垃圾桶收集垃圾,然后通过垃圾运输车送到生活垃圾处理场;城中村仍然是把生活垃圾倒入敞开式的垃圾坑,然后由人工装入机动车后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道路垃圾主要由人工清扫入人力三轮车后就近倒入垃圾坑或者垃圾桶,然后与居民区生活垃圾一块运输。

2、乡镇垃圾收运现状

鱼台县除县城区外,各乡镇生活垃圾均就近自行简易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各镇驻地采用垃圾桶收集和垃圾坑收集相结合的方式,然后通过垃圾运输车就近简易填埋;乡村生活垃圾大多由村民自行到偏僻处倾倒。

2.6项目建设必要性

为了保持市容市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把鱼台县建设成清洁、卫生、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从根本上消除生活垃圾的危害,建设完善的、标准的生活收集垃圾转运设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1)彻底解决城区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问题

目前鱼台县城区日产生垃圾约100吨,依靠敞口式垃圾车运输,没有任何压缩措施,亏载严重,不适合长距离运送生活垃圾;而且没有采取密封措施,沿途抛洒滴漏很普遍,对沿线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彻底解决城区生活垃圾二次污染问题,必须建设规范化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2)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镇区经济的发展,乡镇生活垃圾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日益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根据国家和省环卫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村镇生活垃圾均要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垃圾填埋场处理。

但是,乡镇距离垃圾填埋场普遍较远,为减少亏载,节约能耗,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非常必要。

(3)保护生态、改善城市环境的需要

鱼台县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目前鱼台县各乡镇的生活垃圾还没有实现无害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南阳湖和昭阳湖的水污染防治造成威胁。

因此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建设具有紧迫性。

总之,为保持城市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把垃圾污染尽可能的降到最低限度,把鱼台县建设成为清洁、卫生、文明的生态城市,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鱼台县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建设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3.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转运站规模

3.1生活垃圾的产量

3.1.1预测模式

转运站收集范围内的生活垃圾产生的总量为Sr(吨)

Sr=365×Ar×Ri/1000(吨)

式中:

Ar为每人每日产生垃圾平均量kg/人×天;

Ri为所预测年收集范围内人口总数。

3.1.2收集范围内人口预测

本次设计有15个转运站,服务范围包括鱼台县中心城区、2个街道办事处(中心城区除外)、8个镇、1个乡和张黄工业园(鹿洼工业园)。

下面对中心城区和各乡镇人口分别预测。

1、城区人口预测

鱼台县城区近几年人口增长如下:

表3-1鱼台县城区2005-2010人口统计表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口

6.80

7.30

7.80

8.30

8.80

9.1

7.0%

6.8%

6.8%

6.2%

6.0%

由上表分析可知,2005年至2010年,城区人口快速增加,这与鱼台县城市化迅速推进是一致的,人口增长率主要表现为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的叠加增长率。

2010年~2015年,鱼台县城区人口仍将保持6.0%的人口增长率,2016年~2020年,鱼台县城区人口仍将保持4.0%的人口增长率,2020年后,人口增长率逐渐降低。

表3-2鱼台县主城区人口预测表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口(万)

9.1

9.5

10.1

10.7

11.4

12.0

增长率

0.06

0.06

0.06

0.06

0.06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人口(万)

12.5

13.0

13.5

14.1

14.6

15.2

增长率

0.04

0.04

0.04

0.04

0.04

0.035

从上表预测出,鱼台县城区2015年人口约12万,2020年人口约15万,与鱼台县总体规划基本一致。

2、乡镇人口预测

鱼台县乡镇人口增长率以自然增长率为主,人口增长率约0.5%,各乡镇人口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表3-3鱼台县乡镇人口预测表

年份

乡镇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谷亭街道(不包括城区)

2.80

2.87

2.94

滨湖街道(不包括城区)

2.40

2.46

2.52

李阁镇

3.60

3.69

3.78

清河镇

4.12

4.22

4.33

鱼城镇

3.60

3.69

3.78

王鲁镇

6.60

6.77

6.94

张黄镇

3.20

3.28

3.36

王庙镇

6.20

6.36

6.52

唐马镇

3.10

3.18

3.26

老砦镇

2.89

2.96

3.04

罗屯乡

2.97

3.04

3.12

张黄工业园

2.0

2.5

3.0

注:

张黄工业园人口参考工业园规划

3.1.3垃圾量预测

根据鱼台县谷亭生活垃圾处理场提供的数据,鱼台县城区人均垃圾产量约0.95kg/人.d,预测2015年人均垃圾产量1.00kg/人.d,2020年人均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