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52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docx

从吸毒者到戒毒大使

昔日的“吸毒仔”,如今篮球场上的健将。

当年因吸毒被警方抓住作的笔录,李敏复印了一份,每每拿出来警醒自己。

3年前李敏家徒四壁,如今有了电视机、VCD等家电了。

与儿子8年前的合影,李敏一直把它放在自己的书桌上。

  编者按:

李敏,男,42岁,万宁市卫生防疫站职工,吸毒6年。

曾两次自觉戒毒,又两度复吸。

2000年4月6日被万宁市公安机关强制戒毒4个月。

此后自觉坚持戒毒至今。

  2001年5月26日,李敏鼓足勇气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希望公开自己吸毒戒毒的经历。

2001年6月25日,本报《社会焦点》版以《一个令人敬佩的戒毒者—————李敏和他的5本日记》为题,对李敏战胜各种诱惑,成功戒毒的事迹作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2001年记者采访时,李敏家徒四壁,妻离子散,已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

三年时间过去了,李敏现在过得怎样?

他真的戒毒了吗?

2004年6月的一天,李敏通过电话自豪地告诉记者,从2000年4月起,他已4年多没有再吸一口毒了。

6月30日,本报记者再抵万宁,对李敏进行了回访。

  终于敢从大门口出入了

  6月30日上午9时,在万宁汽车站门口,李敏搭一辆三轮车来接记者。

  尽管此前未曾谋面,但人群中的李敏还是让记者轻易认出,脸骨狭瘦,黑色的T恤衫、条纹西裤,头发被摩丝抹得一尘不染。

李敏说,得知记者来采访,专门买了套新衣服。

用李敏的话说,吸毒者给人的印象多是外表邋遢,因此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平时总是穿得很整洁。

  李敏家住万宁市卫生局大院。

“以前我就像老鼠一样,根本不敢从大门口出入,总是走一些弯曲小路回避邻居、同事、熟人的目光。

”回忆吸毒和戒毒的日子,李敏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时光。

“现在我很自豪,每天都能昂首挺胸的从大门口出入,走在街上也不用耷着头了。

”确实,记者注意到,大门口到家二三十米的一段路,李敏和邻居都互相热情地点头致意。

而在两年前,李敏还是一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坏人”。

  名副其实的“戒毒大使”

  6月24日、25日,李敏又来到万宁大茂中学、大茂戒毒康复中心,以一个成功戒毒者的身份给戒毒者“现身说法”。

而像这样的报告会,从2000年开始,李敏每年都要作两三场。

万宁乐来中学、万宁戒毒所,也是李敏经常光顾的地方。

这些报告会,一般都是当地禁毒委、公安局、戒毒所举办的。

谈起这些,李敏很兴奋和自豪,“他们(指禁毒工作者)都很尊重我,而我也是真心实意想给吸毒者一些启迪。

  4年来没有复吸,使李敏更加坚信:

毒瘾是能戒掉的,并且生活能过得很好。

李敏深知吸毒的危害,不仅仅危害个人的身体和前途,还会影响整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

“当年我连自家墙上的铝合金门窗都卖了,现在这种事打死我都不会干。

”在吸毒的过程中,人是没有人性的,李敏说他现在非常憎恶和痛恨吸毒的人。

  李敏一直认为,吸毒的人并不都是道德败坏的人,但社会并不这样看,人一旦吸毒,就会被认为一无是处。

因此李敏给吸毒者强调最多的是:

当你走上吸毒道路时,面对别人的歧视,你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要能理解社会,切不可反过来抱怨社会,报复社会。

  2000年4月被强制戒毒时,李敏由于表现较好,当时就在戒毒所担起了“现身说法”的任务。

万宁市公安局一位禁毒人士说:

套用一句流行语,李敏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禁毒大使。

  以前卫生局大院共有8名吸毒仔,现在都戒了,“都是敏哥给我们做的榜样,”一位曾经吸毒的小伙子至今心存感激。

  离异的妻子回到身边

  李敏1985年结婚,前妻是单位同事。

1997年,由于与前妻在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李敏的婚姻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并走到了尽头。

与妻子离异后,李敏的感情生活里先后又经历了两位女子。

令人遗憾的是,两位女子都吸毒,也把李敏引进了吸毒的深渊。

  李敏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忏悔不已:

在痛苦和挫折面前,我错误地选择了玩世不恭、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放纵自己心中邪恶的欲望。

总是认为生活欺骗和委屈了自己,并以此为借口,幻想在毒品的麻醉中寻找安慰自己的极乐世界,忘却身边的烦恼。

  2001年记者采访时,李敏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安身的床,为了吸毒,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了。

李敏每天形影相吊的一个人蜷缩在家里。

妻子早已离异,惟一的儿子住在爷爷家,与他形同路人。

李敏说,万宁县城很小,他每天都能感受到异样目光的拷问。

  现在,李敏家里添置了电视机、VCD、红木椅、床等家什。

更让李敏欣慰的是,他成功戒毒后,前妻又重新回到身边,现在两人已共同生活有半年的时间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契机:

2003年下半年,李敏父亲病重住院,李敏一直贴身照料,而前妻也不时出现在病床前,这令李敏很感动。

  30日上午,记者在卫生局大院碰到李敏的妻子。

一个高高的女人,很友好地与记者点头致意,算是打招呼。

后来由于她外出,记者未能进一步对其采访。

  一生对不起两个人

  李敏似乎还没有走出毒品给他造成伤害的阴影,一直在忏悔和反思自己。

两个月前,李敏的父亲病逝了。

“他是躺在我怀里走的,”李敏说这话时眼圈发红。

当然最令他感动的是,亲戚、朋友、同事都伸出了援助的手。

按当地的习俗,父亲走得很体面。

“如果我还在吸毒,父亲去世可能用一张床单包裹了事,没有人会同情一个吸毒者。

”李敏庆幸自己摆脱了毒魔。

  李敏歉疚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儿子。

儿子已经长大了,尽管已辍学几年,但并没有学坏。

“晚上我们出去吃宵夜,别人都说我们之间像朋友。

”李敏很得意自己与儿子的融洽关系,而4年前,儿子与自己形同陌路人。

  18岁的儿子长得很清秀。

也许是长期生活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显得很内向,话很少,一直静静地听着记者与他父亲的交流。

当问及父亲是否已成功戒毒时,儿子说:

“内心还是有一些担心。

”李敏说,今年秋天想把儿子送去当兵。

只希望他能踏踏实实做人,平平安安地生活。

李敏对儿子的要求很普通,很朴实。

  “能坚持戒毒成功,主要就是为了父亲和儿子,”李敏毫不讳言,为了不给父亲丢脸,为了不让儿子被别人指指点点。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海南日报》报道了李敏的事迹,再复吸就是给《海南日报》丢脸,”李敏说这话时一脸的诚恳。

  曾经一度想动摇

  毒瘾发作时,就像蚂蚁在体内咬。

李敏说,在家戒毒的那段日子,非常凄惨,既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两年。

最惨时,没有钱买米,买菜,买煤气。

方便面是主食,父亲每次给钱不超过10块钱,因为10块钱当时在万宁就可买到毒品。

李敏说,他不埋怨父亲,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最苦恼的是,李敏发现,他被社会抛弃了,没有人理睬他。

有半年的时间,他一个人躲要家里,练书法,看书,写日记,翻以前的老照片。

“当时我有100个理由可以复吸,妻离子散、被社会抛弃,昔日的风光不再,心态的失衡……”,李敏说,这也是许多吸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

  有一段时间实在挺不住了,李敏主动出击,找上大院内一小卖部老板,两人每天下象棋,既打发了时间,又蹭到了香烟抽。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个月,当初根本不会下象棋的李敏,每天要被老板惨杀十几盘,如今在本单位,李敏的象棋水平已鲜有对手。

  2002年6月,李敏又差点挺不住了,当时正值韩日世界杯。

李敏是一个铁杆球迷,朋友知道“良药”来了,给他送来一台电视机。

就这样,李敏守着电视机度过了难熬的日子。

李敏说,要感谢朋友,要感谢世界杯。

  平凡的生活很幸福

  吸毒前,李敏的日子很风光,当时他是卫生防疫站的一个副科长,很受社会尊重,生活也很舒适。

  “我现在的心态很平和,总是以一种感恩的态度面对社会,”李敏说,如果不调整心态,还和以前的生活比、与生活得很舒适的朋友比,人往往会产生一种病态:

报复社会,这是最可怕的。

现在每天能干一份工作,早晨起来吃一碗稀饭,能喝一块钱的老爸茶,这样普普通通的生活,已成了李敏追求的幸福目标。

  记者发现,李敏戒毒能成功,还得益于他有许多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练书法、喜欢体育运动。

正是这些爱好,克服了毒品对他的诱惑。

  “当你吸毒时,在那个麻醉的世界里,你会认为那是最幸福的生活,其实幸福有许多种,”李敏这样总结。

现在李敏每天都要在大院内和小青年们打一场篮球,他弹跳很好,投篮准,很多人不是他的对手。

正在举行的欧锦赛他场场都看,四强赛结束后,李敏还与一起看球的几个球友一起座谈,分析一些强队落马的原因。

  只想做榜样

  采访中,李敏再三向记者表明自己的动机:

只想做一个戒毒成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经历,能让更多身受毒魔之害的吸毒者警醒、重新做人。

并不是想通过媒体来出名,捞取什么好处。

  李敏的表白是有原因的,2001年本报有关李敏的报道出来后,李敏感受到来自了社会的压力。

不少人认为他自曝“家丑”是有其它目的,有的人甚至等着看他的笑话:

李敏不可能真的戒毒。

  李敏说,他接受采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媒体向社会呼吁:

多给吸毒者一点点阳光、宽容、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回头上岸。

  吸毒者都知道一句“名言”:

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临行前,记者问李敏是否能保证今后不再吸毒,他沉思了一下说,我还要两年的时间来考验。

说这话时,李敏一脸的坚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