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8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docx

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经典版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6.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MgB.AgC.CuD.Zn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饭B.黄瓜C.牛肉D.苹果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瓶B.纯棉衣服C.玻璃杯D.羊毛围巾

7.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A.小苏打B.熟石灰C.生石灰D.纯碱

8.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A.钙B.铁C.锌D.碘

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10.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9~11)(5~6)(4~5)(2~3)

A.液体肥皂B.西瓜汁C.酱油D.柠檬汁

11.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A.喷漆B.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C.制成不锈钢D.存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1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食盐D.植物油

14.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A.木炭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

16.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B.2OC.2O2D.2O2-

17.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石油

18.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P+5O2点燃P2O5B.2KMnO4△K2MnO4+MnO2+O2↑

C.2CO+O2=2CO2D.H2SO4+NaOH=NaSO4+H2O

1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20.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O2B.收集O2C.验证CO2性质D.监控气体流速

21.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新。

以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主要步骤有①在高温下向TiO2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

用Mg与TiCl4得到Ti和MgCl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的反应为TiO2+C+2Cl2高温TiCl4+CO2

B.②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2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2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

3

2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的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

液均为饱和溶液

25.已知:

Ca(HCO3)2△CaCO3+CO2↑+H2O。

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中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固体质量/g

 

时间/min

时间/min

时间/min

时间/min

ABC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填字母符号)。

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

(4)工业中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性。

(6)药品“氢氧化铝(Al(OH)3)”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6分)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3)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

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水的

质量分别为,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

28.(6分)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

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

造CO2分离膜。

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右图所示),

转化为可做氮肥的NH4HCO3。

①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香兰素由3种元素组成。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变化。

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29.(6分)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青花瓷瓶B.橡胶充气艇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填“纯净物”

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右图所

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4)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

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①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I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30.(6分)下列字母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的俗称是。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

如右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

E中含有的元素是,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G、H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

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H。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2.如图所示右图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40℃。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I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II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

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33.(7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

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

①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③Ca(HCO3)2易溶于水。

④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HCO3

Na2CO3

0.1%

1%

5%

0.1%

CaCl2

0.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有沉淀

5%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沉淀,有大量气泡

有沉淀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1

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再分别滴加盐酸

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2

向II中加入试剂a,向I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

Na2CO3受热时II中无明显现象

NaHCO3受热时II中出现浑浊

实验3

向II中加入试剂a,向I中加入少量5%的NaHCO3溶液,再滴加5%的CaCl2溶液

I中出现浑浊,有气泡产生

II中出现浑浊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试剂a为。

(3)实验3中,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CaCl2=+++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2中,加热NaHCO3后,试管I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3)用2中不同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①。

②。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利用化学反应2Na+H2

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35.(3分)某厂烟气中SO2的平均含量为0.032g/L,用780g硫化钠(Na2S)溶液恰好能吸收2000L该厂烟气中的S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5SO2+2H2O=4NaHSO3+3S↓。

求理论上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假设烟气中其他成分不能被吸收)。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A

B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B

C

C

D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D

D

C

二、填空题

26.

(1)金属

(2)13(3)B(4)分解(5)导热

(6)Al(OH)3+3HCl=AlCl3+3H2O

27.

(1)吸附

(2)肥皂水

通电

(3)氧气;2H2O2H2↑+O2↑

(4)50g,450g;溶解

28.

(1)CH4+2O22H2O+CO2

(2)①+4;②17.7%

(3)①C,H,O;②物理;③CO2,无水乙醇

29.

(1)C

(2)混合物

(3)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4)①H2SO4+Zn=ZnSO4+H2↑

CuSO4+Zn=ZnSO4+Cu

②a,b,c

30.

(1)火碱(烧碱,苛性钠)

(2)Fe2O3+3CO2Fe+3CO2

(3)Fe,O;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

(4)Ca(OH)2+Na2CO3

31.

(1)酒精灯

(2)C;3Fe+2O2Fe3O4

(3)B,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

32.

(1)2HO22HO+O↑

MnO

2222

(2)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3)助燃性;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

33.

(1)NaHCO3+HCl=NaCl+H2O+CO2↑

(2)Ca(OH)2溶液

(3)2NaHCO3+CaCl2【反思与评价】

=CaCO3↓+2NaCl+CO2↑+H2O

(1)Na2CO3;Na2CO3,NaHCO3

(2)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CO2量较少,CO2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

(3)①各取少量0.1%的NaHCO3和Na2CO3加入等质量的5%的CaCl2溶液,若无明

显现象,则为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Na2CO3

②各取少量Na2CO3和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N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Na2CO3

34.解:

设可吸收H2质量为x

2Na+H2

462

230gx

2NaH

46:

2=230g:

x

x=10g

答:

可吸收H2质量为10g

35.解:

设生成S的质量为x

2Na2S+5SO2+2H2O==4NaHSO3+3S↓

32096

64gx

320:

96=64g:

x

x=19.2g

溶液质量64g+780g-19.2g=824.8g.

答:

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为824.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