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121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88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综合练习121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练习1218.docx

《综合练习12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练习1218.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练习1218.docx

综合练习1218

综合练习(2015.12.18)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盛饭(chéng)  噬啮(niè)   好莱坞(wū)   沐猴而冠(guàn) 

B.歼灭(qiān)   水泵(bèng)  血淋淋(xiě)  晕头转向(zhuàn) 

C.偌大(ruò)    铩羽(shā)   压轴戏(zhòu)  模棱两可(líng) 

D.肇事(zhào)   棕榈(lǚ)   露马脚(lòu)  锱铢必较(zī) 

【参考答案】D。

A项,坞wù;B项,歼jiān灭;C项,棱lé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一些“养生”类电视节目当中,层出不穷的养生主张让观众眼花缭乱,包治百病的“灵丹妙妙”更是在观众耳边狂轰烂炸。

B.并非一切都再无迹可寻,我们从灰烬和碎片中进入历史,在这里,有一处新近修缮的遗址:

中日甲午战争殉国将士墓园。

C.文艺环境越是活跃开放,文艺现象越是纷烦复杂,越需要文艺批评者秉持严肃科学、理性公正的态度,甄别良莠,明辨是非。

D.大气治理“国十条”颁布后,全国各地尤其是京津冀等雾霾污染严重的地区,都在大刀阔斧地采取各种限制煤碳使用的措施。

【参考答案】B。

A项,狂轰滥炸;C项,纷繁;D项,煤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30多年严重超采,北京地下水资源已陷入日益枯竭和难以维系的危险境地,而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也逐年加剧。

B.詹姆斯回归骑士队后准备大干一场,但是很不幸,他复出后的首次比赛就搞砸了,在揭幕战中,骑士队被安东尼领衔的尼克斯队降伏。

C.柯震东在结束台北道歉会后发表微博致歉,忏悔之意力透纸背,对此网友纷纷表示支持,并留言为柯震东打气加油。

D.美国媒体的批评人士在就警告说,美国从伊拉克将部队撤离,甚至连象征性的驻军都不留下,这几乎就是开门揖盗。

【参考答案】B。

A项,日益:

一天比一天更加;日趋:

一天天地走向;此处用“日趋”。

C项,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意深刻。

D项,开门揖盗:

引进坏人,招来祸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如何促进文学长期健康发展,进而如何处理好文学和市场,文学与娱乐的关系,文学界仍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B.第十六届杭州西博会开设了电子商务国际博览会、物联网高峰论坛等活动,设立智慧城市专馆,邀请老百姓体验智慧应用。

C.相关部门的研究显示,历次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疫情,包括本次的西非疫情,都存在病例发现严重滞后从而导致疫情播散。

D.我国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为不同区域设定了标准,但这些标准过于宽泛,需要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参考答案】D。

语序不当,“如何处理好…关系”与“如何促进…发展”为之对调,成分残缺,“在„方面”之类。

B项,搭配不得,“开设”与“博览会”“活动”不搭配。

C项,成分残缺,“存在”缺少宾语。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表达严谨”是一切表述的基本法,“言之有物”则是学术表述的原则,以史学为例,好的史学,第一   ,第二    ,第三     ,使读者每读一遍,皆有所获,史学家若    ,又   ,则文字极清通,且“词约而皆半”。

 

①最好能余音绕梁

②要把事情说清楚

③善用史料,能言人所不能言

④文字晓畅,辞足达其所欲表之意

⑤当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

A.④③⑤①②  B.①②⑤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④①②⑤

【参考答案】C。

②“清楚”应该是最基本要求,⑤“言简义丰”更深一层,①“余音绕梁”最高境界。

6.看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漫画的内容。

(2分)

(2)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

(2分)

【参考答案】(2分)一个人躬着腰,手捧着书,沿着由问号组成的台阶往上走。

(说清楚“人”和“台阶”两个要素,每方面1分)

(2)(3分)寓意:

示例一、只顾读书而不注重实际问题解决的做法要不得。

示例二、读书才能解决一个个人生困惑(难题)

7.结合下面这则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繁简之争的看法。

要求有观点有理由,字数不少于

  70个。

(6分)

【京华时报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

”和简体字相比,中国繁体字中的“親”“愛”两字让人一眼看懂含义。

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并增加到小学课本里。

作为比较受瞩目的“明星委员”,冯小刚的呼吁顿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新浪微博相关话题的点击量很快超过百万。

有人说此举利于传承传统,也有人吐槽“考试答题,时间更加不够”。

7.【参考答案】观点1:

支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量的繁体字。

观点2:

反对恢复繁体字,主张继续使用简体字。

观点3:

主张识繁用简。

(观点明确2分:

要求写出两点理由,各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岑嵘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冲压下来。

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1883年,印尼克拉卡托岛的派尔布坦火山有一次极为强烈地突然爆发,海啸随之而来。

火山灰熔岩颗粒随空气传播,遍布全球,导致阳光的衍射。

欧洲和美国这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酒红色的日落,并持续了三年之久。

因此,蒙克看到的和火烧一般的天空,可能真的存在。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气象学教授汉斯·纽伯格对美国及欧洲范围内的41家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自1400年至1967年间完成的6500幅绘画的云量进行了研究。

他发现,1776年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的作品中,平均云量接近75%。

同时代的画家透纳,倾心于教堂和风景画,在他作品中的云量,和康斯泰勃尔不相上下。

纽伯格在《气候的艺术》一书中总结道,1850年后的作品中云量轻微较少,但是天空也不像早期作品画作中那样蔚蓝。

纽伯格认为,印象派以其惯有的短笔手法展现出了朦胧的气象,同时工业革命导致了污染加重,欧洲的天空不再蔚蓝如初。

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

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

最后把他们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上。

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他们认为,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与此同时,地球表面接收到的热量减少,从而产生冷却效应。

研究小组对透纳和其他几名同期画家的作品作进一步研究,并试图通过测量画家描绘晚霞时所使用的红绿颜色的配比,计算出大气中粉尘含量的变化。

1865年亚力山德罗·拉法朗获得了带螺旋口的金属软管颜料的发明专利,这使得绘画颜料更容易携带,这也促进了外光的写生兴起和印象派绘画的诞生。

比如莫奈的“圣拉查尔火车站”,就描绘出光线穿过玻璃巴黎火车站顶棚,火车头喷出的烟雾笼在阳光下显得辉煌迷蒙。

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展现了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了奇异的色彩变化。

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

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

而作为复杂的混合体,煤焦油中含有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如今已是众所周知的染色物质—1834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从中分离出来过漂亮的蓝色物,1856年纳坦森和霍夫曼也从中提取了一种红色染料。

狄更斯曾在《雾都孤儿》中描绘道:

“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

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

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

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上世纪80年代末,东英吉利大学大气化学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对伦敦雾进行过系统研究,提出黄雾需三个形成条件:

首先是光的散射;其次气体和电灯的色调以及焦油里面化合物的颜色。

倘若在一天里的晚些时候,蒸汽火车头和轮船上产生的高温工业排放加入到空气中来,黑褐色的焦油就会出现,雾也会变得黑黢黢。

科学家并且还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比,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

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超脱印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

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些沮丧。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月23日,入选本试卷时,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划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

B.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C.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而且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参考答案】D

9.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

B.约翰·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开始就得益于他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的研究。

C.研究者认为,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原因造成。

D.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相比,相当客观。

【参考答案】B,文中未提及约翰·托宁因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的研究而使其对天气状况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不是说…开始就研究莫奈作品的。

10.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当时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污染加重。

(2)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艺术家忠实于生活。

(写出1点1分,写出2点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含羞草杨文丰

⑴羞涩不是女性的专利,即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豆科的含羞草,也表露出羞涩。

⑵你只要轻轻地触动一下含羞草,它的身子就如情人初拥触电般颤动,原本舒展开放的羽状复叶,霎时就闭合起来,随即低垂下去,俯首低眉,一派“害羞”之态。

⑶含羞草何以会如此“害羞”?

它的叶柄基部由薄壁细胞构成的“叶枕”,里头满是水分,叶子被触动后,水分立即如人体血管里的血液,朝上部和两侧流去,导致叶枕的上部像打足气的皮球那般鼓胀,而下部却似泄气的皮球瘪塌下去。

这种细胞紧张度的改变,导致了叶柄的垂落、羽状复叶的合拢,含羞草终于露出“羞涩”之态。

⑷含羞草如此“羞涩”的生理反应,与它的“家庭出身”有关。

它原本生长在美洲的沙漠地带。

每遇暴风雨,叶片闭合、下垂,叶片遭受风雨打击的面积随之减小,植株折断的情况也会减少……如此,含羞草便生存了下来,“羞涩”的生理反应也成为对付恶劣尘世的“护身符”得以世代传承。

⑸如此羞羞涩涩的含羞草身材娇小,植株一般只有20至50厘米高,茎基部木质化,总披着长而软的毛、尖锐的刺,二至四枚羽状叶片呈手掌状排列。

含羞草的外形虽然说不上光辉灿烂,却自有不畏风霜雨雪的柔韧和妩媚。

⑹我以为含羞草那般的羞涩,是极为纯净、柔软和美好的。

羞涩不只是一种表情心态,更属于人之天性的柔媚,内心的谦卑、纯真、朴实和善良。

⑺含羞草那般的羞涩,承载着大自然特定的秘密,可以抑制无疆的欲望,同美与善总是和谐一致,是灵魂深处尚未被污染的花园,是中秋夜圆月悄然洒落下界的月华。

⑻羞涩亦是春日天上柔和的云朵,夏日风中拂面而来的柳枝,秋山一脉明净柔软的溪水,雪天屋内忽明忽暗的炉火,是徐志摩《沙扬娜拉》里那一低头的迷人温柔。

⑼羞涩还是尘世难得的内心真实,是情感湖泊浮现的莲花。

谁说女子含羞的情态,不是在言说温柔和妩媚呢?

回眸一笑百媚生,媚中自见羞涩在;相爱需逢含羞目,知音自爱含羞花。

最教人难忘最让人喟然长叹的往往是半遮半掩半低头的含羞之态。

这羞涩与温柔相较,总比温柔要多一分动人;它与动情相关,却又比动情更含几许理智。

⑽羞涩多属于女性,尤属涉世尚浅的青春女性。

她们纯真素面,脸颊上泛出的是最美的红晕,这是人间最珍贵的含羞花。

⑾羞涩的含羞草只开紫红、粉红的小花球。

含羞草一直以小小的歌喉,在轻轻地唱,自顾自地唱,在这穹庐下,在这月光里。

⑿如此独特的花,纯粹的花,由宛若青春少女合唱团那般羞涩的花序集合而成。

你只要俯身近前细瞧,就能看到花球上每一个小小的单位都有小小的四裂的花瓣、四根雄蕊、一根雌蕊。

有如此成批的小小的单位,才能构成一朵花。

⒀这花呢,在羞涩中,在静静的光阴里,也能成为果。

每个荚果三到四节,披毛,每荚节藏一颗种子。

种子一俟成熟,就慢慢地、静静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只留下空空如也的架子,一如闺中女子羞涩的期待,当然也有妩媚的孤独。

⒁诗人雪莱在《含羞草》里,深情地吟咏过她的孤独:

⒂在花园、田野,在荒郊,

⒃已没有什么像孤独的含羞草……

⒄长期被冷落的含羞草,即便只有一片叶子,一旦被“撩拨”,所产生的生物电也能旋即将刺激扩散至其他绿叶,教整株含羞草的叶子依次“害羞”。

随着刺激效应的渐次消散,待到叶枕下的水分一充盈,绿叶重新舒展开来,含羞草就又回归常态——孤独。

⒅含羞草的羞涩和平原上的雾一样,是难以克隆也难以假造的。

含羞草依赖自己孤独的羞涩向世人申明:

美,不仅存在于那些灼人眼目的诸如牡丹、蝴蝶兰一类名花之身,也同时存在于含羞草这些小花小草之身。

⒆一个人的脸皮如果愈来愈厚,灵魂又冷又硬,羞涩只能离他远去。

⒇含羞是含羞草的身份证,羞涩是羞涩者的护身符。

正是这让人敬畏的羞涩,让她娇嫩的身躯承受住了尘世的苦雨霜风。

(2015年1月23日《光明日报》)

11.第三、四段描写含羞草“如此‘羞涩’”的角度有何不同?

(2分)

【参考答案】第⑶段是从含羞草的生理特性的角度,第⑷段则是从含羞草的生存环境的角度描写“羞涩”的。

(每点1分;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

12.文章着重描写了“含羞草那般的羞涩”的哪些“美好”?

(3分)

【参考答案】①抑制“无疆的欲望”,跟“美与善”和谐统一。

②外表的柔和与妩媚。

③内心的谦卑、纯真、朴实和善良。

(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任答其中两点、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

1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艺术特点。

(5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修辞,比喻、反问、拟人、对偶等手法,将“羞涩”的“纯真”之美描绘得生动而富有神韵。

②巧用句式,既有散句,又有整句,构成形式变化,呈现错综之美。

③类比烘托,以“含羞”跟“温柔”“动情”等进行“美美”比较,烘托“含羞”的“动人”和“理智”。

④描绘形象,如“浮现”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切合“羞涩”之态;又如“半遮半掩半低头”把“羞涩”展示得形象动人。

(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以“特征、修辞、词语(动词)”为赏析要点,意思相近、表达恰当即可。

14.第11-20段的内容,着重表现了“含羞草”哪些特点?

(5分)

【参考答案】“含羞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象征意义)。

其审美价值在于:

①含羞草“独特”而“纯粹”的紫红和粉红颜色的“小花球”。

②含羞草“荚果”的“含羞的期待”和“妩媚的孤独”。

其社会意义(象征意义)在于:

①含羞草以(难以克隆难以造假的)“孤独的羞涩”表明“小花小草”也美丽。

②含羞草给人类启示:

脸皮厚、灵魂冷和硬的人就不会“羞涩”了。

(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要点明确、不重复,意思相近,表达通顺,恰当即可。

15.从全文看,文章主题是“含羞草的羞涩”,还是“羞涩的含羞草”?

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分)

【参考答案】应该是“含羞草的羞涩”。

因为:

①从构思看,文章既起笔于含羞草的“害羞”,又收尾于含羞草的“羞涩”,“羞涩”贯穿文章始终。

②从内容看,全文三大板块——含羞草何以“羞涩”、含羞草“羞涩”的美好和含羞草“羞涩”的价值(意义),均重在描写含羞草的“羞涩”。

③从特性看,无论是“含羞草的羞涩”还是“羞涩的含羞草”,其基本特性都是“羞涩”,“羞涩”就是含羞草的“灵魂”。

④从意蕴看,文章描写和赞扬“含羞草”,寓意落在含羞草的“羞涩”审美意义和象征意义,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豆科”的“含羞草”的生物意义。

(如果认为是“羞涩的含羞草”也行,能结合文本,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回答其中任何两点3分、三点4分,语言表达1分;本题为探究题,不一定要认同原标题,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探究文章内容、重点、主旨等,且语言表达通顺、简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理即可;允许解读有个性,见解独到,能自圆其说。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尚德缓刑书(节选)(汉)路温舒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故古人有言:

“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注】:

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开始登上皇位。

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桓、文扶微兴坏微:

微小的国家

B.援而立之援:

推举

C.绝者不可复属属:

嘱托

D.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唯:

希望

【参考答案】C(“属”,连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平之未洽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B.天下归仁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然后宗庙以安思垂空文以自见

D.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参考答案】A(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句末语气词/兼词;C、介词“凭借”/连词“来”;D、表承接/表转折。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用史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文章第一自然段叙说孝文帝继位以后能深谋远虑,以仁德治理天下,尊重贤人关怀百姓,社会安定,论证“尚德缓刑”之必要性,体现了文章论证有力的特点。

B.选文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

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

选文除了对狱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现象进行痛斥外,还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展开具体描写,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

C.当时“治狱之吏”都“以刻为明”,是当时朝廷倡导的结果。

朝廷利用权势,大搞思想箝制、舆论一律,使执法“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造成死亡无数。

D.作者继承了古代开明政治家反对“防民之口”的优良传统,提出“除诽谤以招切言”,劝谏国君要不计较臣民们的“谤言”,才能招来他们至切之言。

【参考答案】B(没“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展开具体描写,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评分要点:

多断、漏断的,每处扣0.5分)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⑴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3分)

⑵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4分)

【参考答案】⑴紧接社会变化以后即位,(君主)一定有跟往日不同的恩惠,这是贤明的圣人用来昭显天意的行为。

(评分要点:

“异旧之恩”1分;“昭”1分;意义连贯通顺1分)

⑵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漂流,接受刑罚的人并肩站着,被处死刑的人计算起来每年数以万计。

(评分要点:

“于市”,状语后置;“比”;“大辟”;“岁”;每处1分)

【译文】

我听说齐国有了公孙无知杀死襄公的祸事,桓公才能够兴起;晋国发生了骊姬进谗那样的灾难,文公才能在诸侯中称霸;近世赵王未能寿终而死,诸吕发动叛乱,而孝文帝被尊为太宗皇帝。

由此看来,产生祸乱,将会为圣人出现开创机会。

所以齐桓公,晋文公扶植、振兴衰败了的国家,尊崇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功业,给百姓带来恩泽,功劳施及诸侯,虽然赶不上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可是天下人民都归附于他们的仁政。

孝文帝常常想到如何具备最高的德行,来承受天意,他崇尚仁义,减轻刑罚,打通关隘、架起桥梁,远近如一,敬重贤人如同对待贵宾一样,爱护百姓如同爱护小孩,他用启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把内心觉得安适的事情推行到全国,因此监狱空无一人,天下太平。

紧接社会变化以后即位的君主,一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往日的恩惠,这是贤明的圣人用来显示天意的行为。

从前昭帝去世时没有儿子,大臣们忧愁得很,怀着焦急的心情共同商量,都认为昌邑王是尊贵的皇室亲属,推举他,把他立为皇帝,但是上天不肯授命,而是把他的心弄乱,于是便自己丢失了帝位。

很深刻地考虑祸患事变发生的原因,这是伟大的上天用来开导最圣明的君主的手法。

所以大将军霍光接受武帝的遗命,成为汉朝君主最得力的辅臣,他披肝沥胆,决定大计,黜退不讲仁义的人,立有德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