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4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何尊(下图)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在周成王时期,为贵族“何”所作。

内底铸铭文:

“唯王初雍,宅于成周(洛邑)……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又民。

”铭文中“中国”两字作为一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一词不是同一个地理概念,但其意义十分重大。

材料中的青铜铭文可以佐证的是

A.西周分封制度确立标志

B.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

C.贵族权力、财富的象征

D.周天子一统天下的意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余其宅兹中国,自兹又民”的“中国”两字的含义可以看出,周天子一统天下的意图,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分封制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的青铜器只有一件,无法全面反映青铜器发展、演化情况,排除B项;材料中的青铜铭文记录的是周王的内容,没有涉及到贵族的权力、财富等信息,故C项错误。

2.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测到西汉时期。

据考证,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菜一章,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饮食变化

B.新思想文化因素的大力推动

C.战乱时期导致人们生活困苦

D.小农经济推动社会生活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佛教主张素食主义,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盛行的时期,故这一时期素食文化的发展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属于外来宗教,是一种新的思想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受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而引起饮食文化的变化,而不是生活质量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饮食方面出现的变化与小农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3.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几乎从汉以后的帝王都有起居注,汉时,在位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

“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

记注之职,其来尚矣。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史书具有借鉴和制约皇权的作用

B.皇帝注重修史并反复修改和润饰

C.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不同

D.皇权开始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

记注之职,其来尚矣”意思是:

古代的君主,由左史记录相关事件,右史记录言论决策,来防止君主的过失,给此后的君主以启示。

(记录君主言行)的记注官一职,就是从左右史那继承而来。

由此可知,起居注的目的是“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对皇帝权力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故A项正确,D项错误。

B项中“反复修改和润饰”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皇帝和史官关注的焦点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排除C项。

4.唐宋时期同业的店铺都有“行”的组织。

唐朝后期,皇室通过行商征购宫廷需用的货物,(称为“官市”或“宫市”)。

“宋太宗时,设置杂买务,为宫廷购买货物。

宫中不准直接向行铺征购,以矫正唐朝宫市的弊害。

”到宋真宗时,“诏杂买务,自今凡宫禁所市物,皆给实直,其非所阙者,毋得市”。

材料说明

A.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商业的发展

B.政府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C.国家统一促使经济制度的创新

D.国家财政税收有了明显增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皇室通过行商征购宫廷需用的货物”“设置杂买务,为宫廷购买货物”“凡宫禁所市物,皆给实直,其非所阙者,毋得市”等信息表明,唐宋时期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有严格的规定,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商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采购的内容不是经济制度的创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税收的内容,故D项错误。

5.明清时期,新增加的耕地中,有不少是“瘠岗沙冈”“陡绝之地”的“边际之地”。

《农政全书》中曾记载道:

“山薯,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

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耕厚,大早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反映出

A.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在农业中占据主导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有助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人口的增长

D.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低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边际土地的开发以及高产作物的种植,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只能采取垦荒和引进高产作物的方式。

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高产作物与原有的作物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引进的高产农作物在农业中占据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农作物的种植与开荒,没有涉及农产品的商品交换,故B项错误;C项是对材料的基本解读,但不是根本,故C项排除。

6.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矣”,“有明之无蓉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设想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大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意在说明

A.废除君主专制

B.恢复宰相职位

C.力主限制君权

D.发展学校教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矣”“设想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等信息,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可知,材料强调要限制君权,但不是废除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排除A项;恢复宰相职位只是限制君权的手段,而不是真正意图,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限制君权,并非要发展学校教育,排除D项。

7.公益捐助制度是古代雅典的城邦制,它要求雅典的富人在某一年里以贡献财产以及时间的方式来为城邦服务。

“富有阶层对荣誉的热望促使他们频频自愿承担公益据助,而且这种捐助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回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财产等级决定了公民义务

B.形成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C.贵族集团的政治地位上升

D.城邦政治影响公民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公益捐助制度是古代雅典的城邦制”“这种捐助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回报”可知,雅典的城邦政治,让富人更愿意从事公益,从而影响公民的行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财产等级与公民义务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中富人进行的是公益活动,与政治地位的上升无关,故C项错误。

8.下图是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最能准确反映的主题是

A.暴力掠夺财富

B.争夺市场原料

C.世界市场形成

D.进行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信息反映的是西方国家对外的殖民扩张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这反映了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形成,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之一,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题,故排除ABD三项。

9.比尔德在《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中指出:

“经济是社会最原始的驱动力,同样也是美国宪法的重要推动,拥有财产的人们与没有财产的人们总是形成了社会上对立的利益集团。

”在美国宪法制定之前《邦联条款》使得美国各州各行其是,这种局面损害了这些集团的利益、他们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试图对政治施加影响,结果他们成功了。

材料重在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

A.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B.利益集团博弈妥协下的产物

C.启蒙思想家立国思想的影响

D.政治体制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拥有财产的人们与没有财产的人们总是形成了社会上对立的利益集团”“这种局面损害了这些集团的利益、他们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试图对政治施加影响,结果他们成功了”,可以看出,1787年宪法的制定使不同的利益群体达成了某种妥协,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错误;材料并不是在强调政治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10.俾斯麦很早就在考虑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使他的设想在帝国宪法中得以定型。

新体制的形成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材料中的“催化剂”主要指的是

A.国家统一保障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B.容克阶级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C.政体变革促进了德国工业化发展

D.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的相互补充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体制的形成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虽然带有深厚的封建专制色彩,但已经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推动了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进一步瓦解旧的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的政治体制的作用,而不是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说明材料并没有强调的是新体制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容克阶级的阻碍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了民主制度对旧的政治传统的瓦解,而不是二者的互补,故D项错误。

11.根据1851年的调查,英格兰和咸尔上农场总面积为2470万英亩,其中经营面积在10500以及500亩以上的大农场约占78.2%,经营面积在50~100英亩的中等农场约古13%,经营面积在5~50英亩的小农场仅占8.6%。

同时,即使是小农场,在经营方式上也完全不同于产业革命以前的小农经济。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的普及

B.世界市场拓展的刺激

C.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D.国家外交政策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的数据信息强调英国的农场主要是以经营式的农场为主,与过去的小农经在经营方式上有区别,结合材料中1851年的时间,可以得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影响,传统的小农经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未使社会化大生产达到普及的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到英国国内农场经营方式的变化,与世界市场、国家的外交政策无关,排除BD项;

12.从宏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

它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

他们特别重视爱情题材,对人的梦境也进行了大量的描写。

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认为它是“感情,而非理智;相对于脑与心”。

符合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代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亚非拉文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感情,而非理智;相对于脑与心”,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联系紧密。

强调个人的情感,内容多含对美好社会的想象,故A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因此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与材料中“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不符合,故排除C项;亚非拉文学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华法系被公认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独树一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观点对中国古代法制特征的论述各种各样,概括起来无非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家族主义”“义务本位”“以刑为主,民刑不分”“司法行政合一”这几点对于中华法系区别于世界其他法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特征,陈顾远先生在《从中国法制史上看中国文化的四大精神》一文中,将中华法系的特质和基本精种概括为:

“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互负义务的伦理基础”“亲亲仁民的家庭观念”“扶弱抑强的民本思想”。

“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插编自《谈谈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认识》《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材料二公元前49年,罗马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涉及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

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倒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料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造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在帝国时期,法律遂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对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欧洲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政治上各种斗争的彩响,罗马法复兴的各种内在和现实需求开始显现。

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在罗马法本身,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要求

——摘编自《历史》《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中华法系特征“独特性”的主要原因,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2)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

“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根据材料二中古罗马法的演变过程,阐释该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复兴”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答案】

(1)原因: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经济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文化上,儒家思想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居核心地位。

现实意义:

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以民为本的思想,利于民众社会关系的协调、和谐;礼法结合,有助于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礼仪的文明国家;家国相通,伦理与政治的结合,维护中国社会的稳定。

(2)观点:

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阐释:

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促使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时代要求: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政治上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束缚,人性解放。

【解析】

【详解】

(1)原因:

根据材料“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等方面概括。

意义:

根据中华法系“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互负义务的伦理基础”“亲亲仁民的家庭观念”“扶弱抑强的民本思想”的特质和基本精神,结合所学,从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形象、社会伦理等方面概括。

(2)黑格尔强调“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阐释时结合罗马法的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过程。

其中习惯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矛盾不断激化,以及平民不断斗争的结果;公民法到万民法是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的结果。

从这两个角度概括即可。

根据材料“随着欧洲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政治上各种斗争的彩响,罗马法复兴的各种内在和现实需求开始显现”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复兴反映的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新的要求,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背景回答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显著地位。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遲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一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持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这些草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须特别提到的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成独立地进行的。

它们相互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

围绕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

论题:

三大革命相互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成功转型

阐述:

科学革命提高了当时欧洲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力。

一方面,在新的科学理

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工具,并发明了新的工艺,促使两次工业革命出现;另一方面,科学革命所孕育的科学新思想、新科学思维方式和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巨大的文化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进步,促使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工业革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

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重要变革。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需求推动科学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治革命是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动力。

它不仅能更新政治体系和政治环境,而且能够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从而为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结论: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互相依赖、相互配合,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并最终确立了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

示例二:

论题: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深刻影响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

阐述: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如物理学方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化学方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生物学方面,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学说,深刻启迪人类思想的灵魂。

科学理论的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西方领先世界奠定了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政治上的影响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结论:

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为欧洲社会的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最终确立了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

【解析】

【详解】本题的主题观点在材料中有较明显的体现,可根据材料“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一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持的推动力和力量”“它们相互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结合所学概括得出。

可就三大革命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展开论述。

其中科学革命从思想解放、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方面概括其作用;工业革命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即可;政治革命要涉及到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及影响。

论述时注意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具体来说科学革命涉及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理论的突破;工业革命涉及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及影响;政治革命涉及到英国、美、法、德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15.【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53年,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战后农村极度贫困,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谋生,给城市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农民进入城镇作出了约束性限制: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

以法律形式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

从此,形成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的户籍模式,沿用至今。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9条: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杜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前所未有的。

”对此媒体也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新京报》:

“农民工”这一特定时期带有“歧视性”的称谓也即将消弭,被人为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管理步入统一时代,打破“农业”与“非农业”的政策壁垒。

《人民网》: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有人曾经把农民工比喻为“风中的无脚鸟”,他们随着中国经济大潮的起落,往返于城乡之间却苦于在城市无枝可依,耗尽力气后只能重回故国。

通过此项改革,有望实现以他们为主体的城镇化,以及他们自身的市民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同时期政府户籍管理制度上的变化。

简述20世纪50年代户籍管理制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

(1)变化:

居民由自由迁徙到受到严格限制;特别对农民进入城镇做出了约束性限制;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的户籍模式到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原因:

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谋生,给城市带来严重压力;农业支援工业、农村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2)意义:

取消户口城乡分割,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这对于消除城乡歧视,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将有利于发展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化解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解析】

【详解】

(1)变化:

由题干中“对农民进入城镇做出了约束性限制:

以法律形式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

“可得出其变化是对农民进入城镇做出了约束性限制,其次是居民由自由迁徙到受到严格限制;原因:

根据材料中“伴随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战后农村极度贫困,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谋生,给城市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

”可知大批农民涌入城市谋生,给城市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等方面带来日益严重的压力。

同时结合当时我国经济建设的背景去考虑。

(2)根据材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人口统计制度”“打破‘农业’与‘非农业’的政策壁垒。

”“通过此项改革,有望实现以他们为主体的城镇化,以及他们自身的市民化”等信息,从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