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260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doc

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主要是指,西欧的一些把欧洲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的理论——用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

他们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

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起源、发展和动力,尤其是未来可能替代现存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该学派的研究论著涉及: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国际化,国际层面的社会领导和统治,跨国阶级和集团的构成与经济力量,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其他有助于确定20世纪全球政治性质的问题。

  由于美国的霸权理论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往往被忽视。

葛兰西学派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机械地和非历史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和理论造成的,特别是那些总是不断地预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马克思主义的原教旨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分析与在东欧苏联集团和西方世界所发生的一些现象不相符合,使得西方新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兴趣。

因此,他们认为必须用一种非教条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研究全球政治经济关系。

  基于上述考虑,西欧一些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重新创造性地思考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始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在这些学者看来,葛兰西的思想已经提供了建立一种普遍、全面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

在葛兰西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理论既符合批判流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又是对教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突破。

它超越了目前争论中的国际关系两大理论的框架,同时保留了这两大理论传统中的洞察力。

葛兰西在对现代意大利历史的评述中,既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体系,又用同一框架和相同的概念论述了20世纪初国家中的政治,并且用一种开放的、与教条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方法论来分析社会形态,以及其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领导权等问题。

  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的葛兰西,从资本主义并未像预期的那样走向灭亡的事实和西方工人运动发展遭受的挫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观点做出了修正和发展。

葛兰西的思想对当前西欧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批判了布哈林的粗糙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祛除了辩证的观点而引入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自上而下的唯心主义”,象19世纪的实证主义者一样把自然科学的范畴应用于人类行为,把辩证法简化为机械的力量平衡法则。

他指出:

“普及手册中所体现的哲学或许要被称为实证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物理和自然科学方法中常规逻辑的采纳。

因果法则和对规律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追求取代了历史辩证性……用机械术语来说,结果决不能超越原因或原因体系,因而除了完全粗糙的经济主义外没有任何发展。

  葛兰西在对布哈林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意大利唯心主义者克罗齐的思辨思想,强调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他认为:

1、存在与意识间的相互作用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不存在永衡不变的机械式的作用规则;必须解释物质条件的变化如何在人的意识上产生非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未来的物质发展过程;2、历史发展是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破坏力就是创造力”;3、在对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关系的理解上,不能把物质世界的现象机械地应用到人类活动。

历史的发展遵循可能的必然,但不能预测结果。

葛兰西主要通过对辩证法的这3个方面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再阐述。

葛兰西反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存在直接的决定关系和对应关系,他引入思想对历史的影响和个人意志的推动作用等观念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理性和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力量是社会领导权)的基础;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是一种辨证过程。

  葛兰西对西欧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他的政治思想。

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革命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领导权,这个过程的形式不只是积极革命或暴力,消极形式或者说“阵地战”也是重要并更为稳定的形式。

在阵地战中,一个政治阶级的领导权意味着该阶级成功地说服了社会接受其道德、政治以及文化价值观。

他认为,一个成功的统治阶级必须在取得政治权力之前就在精神和道德上取得领导地位,因为任何政治和经济的改革都必须伴随“精神和道德的改革”。

政治与伦理的结合使葛兰西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人道主义特色。

  被称为“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们,正是以“葛兰西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方法,并按照葛兰西对意大利社会结构的分析,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和本体,提出了自己的全球政治经济学观。

他们以此来批判当前西方流行的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一些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观。

他们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所谓社会现实的分离性。

葛兰西学派认为思想的变化是社会整体变化的产物,并能对其他社会过程产生影响;社会整体变化将导致思想过程的变化,因而思维过程是社会无休止的辨证过程的一部分。

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葛兰西学派认为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冷战的产物,这种在特定时期产生的理论抽象不一定能适应变化的现实,而且具有很多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色彩。

  第二,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所体现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归纳主义的批判。

葛兰西学派认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经济学应该把给定的世界秩序体系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通过对决定体系的要素分析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统一进来;所有特定体系的本质特征决不是不言自明的,而是被理论化或者人为归纳出来的。

他们申明,他们所谓的理论化的本体是建立在对全球社会形态思考上的。

这种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决定的。

这三者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结合也是历史的和具体的,所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本质都应该是历史的、具体的。

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从个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国家间体系,国家作为被原子化的行为体相互作用于其无政府结构中,体系具有跨历史的本质或体内平衡性,它们可以用霸权兴衰和均势等超历史的规律来表达。

与体系的本质一样,人和国家的本质从古至今都可以用诸如“原罪”、“死而后已的权力追求欲”和“理性”等等概念来概括,这些用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归纳出来的规定性丢掉了历史的鲜活性。

  第三,强调上层建筑在世界政治经济关系变革中的作用,批判单纯的物质力量决定论。

葛兰西学派认为,世界体系的变化不能只是“非人性积累结构变革的产物……社会现实涉及意识,所以包含哲学的、理论的、伦理的和常识的思想”,因而,任何的社会变革既包含物质力量的变化,也应该体现思想与制度的变化。

霸权的实现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或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三者共同辩证作用的产物,而每个要素变化既与其他要素有关,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就全球政治经济体系而言,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作用分别对体系内社会力量、国家和世界三个层次范围产生作用,并导致它们相互影响,从而决定世界体系的特征并导致世界秩序的变革。

这与霸权稳定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实力的变化是世界秩序变革的主要因素形成对照。

  第四,强调历史发展的辨证否定关系,批判历史发展的机械论。

葛兰西学派认为,历史的变革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过程,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内霸权的建立都意味着反霸权力量将对现存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和政治安排构成挑战;建立霸权统治体系的努力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辨证地蕴育出一系列反霸力量,尽管这种力量不一定是进步的。

人类社会的性质是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机械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它的变化既有长期相对稳定因素的作用,也有突然性事件的作用,结果不一定可以预测。

霸权稳定论是一种机械性的理论,它只认识长期力量变化的因果关系,只有部分的科学有效性。

  第五,葛兰西学派坚持对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采取批判的态度,强调变革性,反对某些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把秩序和体系管理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葛兰西学派重视对国际政治关系的伦理分析,其规范目标注意解决政治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即好社会的性质,强调在政治上建立道德国家和统一社会。

在这些国家与社会中,个人发展、理性反思、公开辩论、民主权利、经济与社会自由都能广泛实现。

但他们没有对这样的社会进行具体的描绘,以避目的论马克思主义之嫌。

这种对未来新世界秩序的探索,虽然是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但并未以某种固定的秩序为参照点,而是通过对国际政治体系的整体及其构成要素做历史和具体的分析,发现变革旧秩序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为建立新秩序的战略行动提供指南。

  第六,葛兰西学派既注重对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分析,又注重对边缘地区的政治经济分析,并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分析统一起来。

此外,它还把国内的政治经济分析与国际政治经济分析融为一体。

这与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只注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横向分析,轻视纵向分析不同,也与以上两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的将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相分离的倾向不同。

  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观

  葛兰西学派的研究方法是非结构主义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

这种历史主义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在唯物论的基础上强调辩证法,它的历史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瞬息变化性,历史必然性和哲学现实主义,都反映了这一倾向。

  瞬息变化性是指历史和社会的变化是累积的、无止境的和不重复的过程,各种结构和事态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节奏和速度。

就国际政治经济体系而言,英国统治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与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是不同的,后者从前者中发展而来,并且本身的发展也孕育着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可能性,各个时期发展的过程也不相同。

葛兰西学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要解释这种变化。

  历史必然性是指社会交往和政治变革发生在可能的范围内,但这种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存在于一个给定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动力内。

这种社会结构包含着思想、意识形态和理论的主观共性,社会制度,一个占主导的社会经济体系和权力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思想、物质力量和制度。

历史必然的辨证性主要表现在:

社会行为受这种社会结构的制约并在这种结构内产生,但这种结构也可以通过社会力量的努力而加以改造。

  哲学现实主义是主张知识过程是创造性的和实践的,又是开放的和对不可捉摸的,是对社会现实进行不断解释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能置身于历史之外,是历史过程的一部分,但对社会的解释是有目的的,与某种政治战略直接或间接相联系。

所以,葛兰西学派宣称他们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为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服务的。

  尽管在具体的观点上,这个学派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在以上3个方面是一致的。

这个学派的重要代表有:

佩吉尔、考克斯,阿里吉、墨菲和基尔等,其中英国约克大学的考克斯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力。

他的“社会力量、国家和世界秩序”、《生产、权力与世界秩序:

历史创造中的社会力量》和“全球公开性”等论著都是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极有影响的作品。

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具体地体会到葛兰西学派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

  在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人类活动是在一个历史的框架中进行的,这个框架由3种力量具体而历史地组合而成。

这3种力量组合的框架不是直接而机械地决定人类的行为,而是对行为形成压力和限制;个人和集团或在这种压力下运动或抵制和反对这种压力,但不能漠视它们;人类越是对这种占主导的行为框架进行成功地反抗,就越体现了一种新的历史结构正在成为人们行为的新框架,即新的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开始了新的组合。

  但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又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合力作用对人类活动领域的制约是全面的,从生产过程到国家形态再到世界秩序,并使它们以某种方式相互影响。

对物质力量、思想和制度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具体组合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关系的特点;而对社会力量、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3个层次结构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是理解特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发展和死亡的关键。

正是在这种分析框架上,考克斯开始了对国际政治关系的研究。

  19世纪以来,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经历了3个阶段:

英国统治下的世界霸权、非霸权的世界秩序和战后美国统治下的世界霸权。

就英国统治下的世界霸权而言,英国的世界主宰地位建立在其海上权势基础上,这种海上强权地位使它可以超脱任何一个欧陆国家的挑战,其原因在于它有在欧洲变化的均势条件下扮演制衡者的能力。

在思想上,自由经济的规范随着英国威望的扩大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提供了一种以这些规范作为利益协调基础的普遍的意识形态。

尽管当时不存在正式的制度,政治与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分离意味着伦敦城可以作为这些普遍规则的管理者出现,而英国的海上霸权是这些规则的潜在强制者。

鉴于当时英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并有受到广泛认同的意识形态和非正式的制度作为保障,这种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稳定的,具有霸权性。

  在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之间,尽管美国的物质实力相对领先,但由于缺少世界认同的普遍意识形态和有效的制度制约,因而这一时期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不具有霸权性。

  战后美国统治下的世界秩序是一种比英国式霸权更稳定、更广泛的霸权秩序。

在物质力量上,在美国权势基础上建立的联盟得以遏制苏联;这种权力安排的稳定性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则在全球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

美国不需要通过直接干预来保护其具体的国家经济利益,只要通过维持得到广泛认同的世界经济规则,美国跨国公司的力量就足以确保其权势的持续。

战后美国在世界建立了大量的正式的国际制度,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

由于经济大萧条的经历和凯恩斯经济哲学的兴起,以前政治与经济分离的原则不再有效,国家具有合法而公开地管理国家经济的作用,这必然使得这些国际组织具有世界经济多边管理的效能和跨政府性。

  但考克斯对历史框架的分析不是一种历史循环理论,通过对社会力量、国家形态和世界秩序三者相互作用的分析,考克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世界政治体系唯物辨证的发展史。

在英国统治的世界秩序中,这种历史框架既建立在工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也建立在资产阶级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权力基础上。

这种社会权力就是国家政治的基础,从而使得这个阶级不需要直接控制社会。

但工业资本主义也逐步动员了最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

从19世纪最后25年起,这些国家的产业工人对国家的结构产生了影响。

工业资本主义催生的新社会力量——产业工人——融入国家的政治生活导致了国家行为范围以经济干预和社会政策的形式开始扩张,这反过来又在对外政策领域引入了国内福利因素。

在思想上,福利的要求与自由国际主义的要求在国家管理中产生了冲突,随着前者的逐步提高,保护主义、新帝国主义和最终的金本位的崩溃标志着自由国际主义的长期衰落。

自由国家形态被福利民族主义的国家形态逐渐取代。

随着新的竞争对手对英国物质生产能力的超越,工业化和由此动员的社会力量还改变了国家权力的国际表现。

保护主义对新兴的工业国家来说比自由理论更有说服力,因为它更有助于建立与英国经济权威相似的经济力量。

主要工业大国的这种新帝国主义是国内社会力量之间形成的福利民族主义共识的海外扩张。

在国际范围,随着英国经济的主导地位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19世纪的世界经济秩序最后让位于非霸权的世界秩序。

  但这种体系的衰落不仅表现在中心地区,边缘地区也有一定的表现。

19世纪资本主义的扩张把世界大部分地区带入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经济交换关系中。

这一阶段的帝国主义对边缘国家是否是“独立的”或“殖民行政控制式的”并不重要,只要边缘国家能遵守国际经济规则。

但在随后的阶段,即新帝国主义阶段,对边缘国家的直接控制取代了以前非正式的商业控制。

在这种政治控制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彻底地渗透入了边缘国家,尤其是在原材料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边缘国家也产生了新的社会力量。

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在民族主义的政治意识上逐步达成了共识。

在殖民者指导下,当地的国家机构出现了,它通过鼓励新的生产关系以复制中心地区工业关系的某些制度和程序。

具有民族主义意识的新社会力量和现代国家机器的引入为反殖民运动奠定了基础。

但这种运动只是反对中心国家的殖民行政控制,并不反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关系。

所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在边缘地区于一定程度是受到支持的,它对这种国际秩序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殖民行政控制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引入二战以后的美国统治下的世界秩序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由于处于从英国统治下的世界霸权向美国统治下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期而不稳定。

这一时期,从生产过程中衍化出来的各种社会力量处于彼此的冲突之中,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极端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国家形态为争取世界性的统治地位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较量。

最后由物质力量相对领先、在意识形态上注意采取折中的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在其建立的国际制度中充分体现了把国内民族主义的压力与自由国际主义的义务相妥协的特色,如普遍的最惠国待遇与特定条件下的例外条款,固定汇率制和由IMF提供短期贷款来缓解国际收支赤字、进而避开国内紧缩的矛盾等等。

战后,通过有关的国际制度,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自己的经济政策会对他国产生影响,因而本国的经济政策在采纳前就应考虑到其国际影响。

这样,经济调整被认为是对体系需要的反应,而不是屈从于美国的意志,外部对国内政策的压力相应地国际化了。

这就是考克斯所说的国家的国际化。

国家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统治力量摆脱了国内的民主压力。

这种国家的国际化现象不仅在核心国家存在,在边缘国家也同样存在。

边缘国家想获得发展援助,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国家的国际化从制度上进一步确立了这种政治经济秩序。

  国家的国际化并不只是制度力量使然,它与战后的生产国际化以及生产国际化所动员的社会力量是紧密联系的。

战后的生产国际化是通过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直接投资最大的特点是资本对技术的控制。

跨国公司通过在各国进行独资和合资使世界各地的企业成为其全球计划生产的供应商,掌握了最终的控制权。

生产的国际化所动员的社会力量有以下几种:

一是处于全球社会力量最高点的跨国管理阶级,不仅包括跨国公司管理者和国际机构的高级官员,也包括国家内部的一些管理者以及财政金融官员和当地与国际生产体系有联系的企业管理者。

他们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制度,这种意识形态就是强调经济全球化的自由主义,其制度主要集中在诸如三边委员会、世界银行、IMF和经合组织等。

这些组织为政策提供指南和思想,并使这些政策通过国家的国际化渗透到各国。

二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保护主义,他们既想利用国家作为独立的民族经济的堡垒,又希望在与国际生产的共生关系中找到发展机会。

因此也有与大资本相妥协的成分。

三是已经分化了的产业工人,有一部分是已经确立地位的工人,另一部分是没有确立地位的工人。

前者是相对有技能并在大企业中工作的工人,他们有自己的工会;后者是没有就业保障和升迁机会、既缺乏技能又缺乏组织工会能力的工人,主要由少数民族、移民和妇女构成。

产业工人还可以通过他们与跨国资本和民族资本的联系来考察。

国际生产部门的技能工人是跨国资本潜在的同盟军,尽管他们与跨国资本也存在矛盾,但跨国资本有能力解决这些矛盾,并把他们与其他劳动集团的冲突隔开。

在民族资本部门工作的技能工人对保护主义和国家公司主义是敏感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地位与民族资本是联系在一起的。

边缘地区的非技术工人已经成为跨国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廉价劳动是跨国资本不可缺少的资源,但边缘国家的政府也在尽力控制他们,使其成为国家向跨国资本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发达国家的非技能工人则是跨国生产的最大受害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支持战后国际秩序的社会基础。

这些支持战后国际秩序的社会力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通过相应的制度来影响国家,如跨国管理阶级通过国际制度推动国家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使发达国家以遵守国际义务的名义来摆脱国内民族主义的压力,在基层通过企业公司主义把从事跨国生产的技能工人的利益与资本的国际扩张联系在一起,以保持一支积极支持这种体系的基层社会力量。

  以上是考克斯关于各个时期国际秩序的描述,然而仅对世界进行历史而具体的描述并不是考克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观的全部,最重要的是他对未来替代这种战后世界秩序的新秩序的探索,否则就不可能产生他否定旧秩序的革命性的政治经济学观。

  考克斯对新世界秩序的探索也是从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的,这体现在:

1.具体的历史结构来自有关历史状况的研究;2.在已有的世界秩序中找出矛盾并探索另一种发展可能性的行为框架。

在考克斯看来,战后美国治下的世界秩序正在经历着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它可以用经济全球化来表达。

经济全球化正在给社会和政治带来重大影响,也在为新的秩序创造可能性。

  1968年到1975年期间,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生了危机,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体现的民族主义与国际自由主义间的妥协发生了变化,从此国内经济变得更屈从于所谓的全球经济需要。

国家不管愿意与否,都在更有效地受制于体现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的管理,即国家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大。

这种状况产生于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资本的结构性权力。

以往的通货膨胀是增长的一种刺激,有利于企业主和劳工;但现在通货膨胀被商业界视为不利于投资。

政府认为现在要恢复经济增长只能依赖企业对投资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依赖于某种能控制工会和政府财政的“纪律”,投资冲击和资本外逃成为任何政府都不愿忽视的有力武器。

第二是生产结构的变化。

由于投资形式的变化,福特主义正在加速向后福特主义变化,即规模经济向灵活经济过渡,这种新模式是建立在生产中心—边缘结构基础上的。

大的跨国公司在其母国利用少量的雇员来掌管金融、技术开发、组织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则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依附成分。

这有利于大量使用主要由少数民族、妇女和移民构成的非技能劳动者。

工会权力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削弱和资本权力的加强,有利于商业少受制于任何单一政府的权威,这反过来又加速了生产的全球化。

第三是债务的作用。

公司和国家已越来越依赖于债务而不是股票和税收来融资,因为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国债务,所以国家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国际信用等级。

随着国家大量的税收用于偿债,政府主要是对国际债务市场而不是本国公众负责。

这样,政府的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受到了与全球经济有关的金融利益的制约;公司也和政府一样没有了自主权,竞争力与公司的债券信用等级相关,大公司臣服于华尔街等地的金融操纵者。

金融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力,一种对实物经济的专制。

由于决定全球经济的金融操纵者的决策出发点是短期利益而不是工业的长期发展,金融市场充斥着大量的投机活动,这种现象被英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斯特兰奇称之为“赌场资本主义”。

“赌场资本主义”对就业和生产资本造成经常性的破坏。

  另外,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由全球化生产和全球金融两大块构成的体系,但这两者处于潜在的矛盾之中。

全球化生产的发展要求某种程度的政治与金融的稳定,而全球金融则处于一种危险的脆弱状态。

迄今为止,各国政府,甚至西方七国组成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发明一种有效、安全地管理全球金融的方法。

  代表全球经济的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共识已经产生,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政府和跨国企业的决策。

这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部分产生于诸如三边委员会、比尔德堡会议和彭勒蒙学会等非官方论坛,部分产生于诸如经合组织、国际清算银行、IMF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等正式组织。

全球化意识的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国家的国际化。

与此同时,在西欧和日本还存在着另外一些意识形态,即西欧社会民主传统和旧保守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日本民族主义的资本主义,它们与全球化的新保守主义存在着冲突。

  国家国际化程度的加强意味着社会民主的进一步倒退。

所谓的国际义务、相互依存关系或国际竞争概念把经济决策与公众压力分隔开来,但这种状况也受到一定的社会力量的抵制,因为这些社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利益的丧失,民主的退化意味着他们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