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2626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国内外书籍的发展简史可编辑Word下载.docx

人类的进步是踏着书籍的阶梯不懈攀爬的过程。

从蒙昧蛮荒到跨入文明的门槛,书籍维系着文明传承的源动力。

早在商朝,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成为汉字的最早的起源。

后来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而形成了金文。

书写方式的真正飞跃,在于竹书和帛书的出现,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极其便捷地记录文字。

图1:

甲骨文

有人说,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形象思维能力绝大部分应归功于汉字——形象文字,几千年奇迹般的传承;

而这又得归功于令其他各民族的高超的造纸术。

总之,书籍依旧是阶梯,我们依旧会攀爬,只是文明大门背后的舞台或许非常大——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像。

图2:

玉版与竹简

(1)初期的书籍

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

但语言受时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准确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

图3:

结绳记事

(2)殷朝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世纪)

人们将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

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

《墨子》说:

“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

图4:

青铜铭文

图5:

帛书与宣纸

(3)东汉(公元25年—220年)

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

东晋时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

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千三百年前的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所《金刚经》为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图6:

雕版印刷术

(5)宋朝(公元960—1279年)

我国雕版印刷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反映出宋代的刻版、印刷、造纸、制墨等技术工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6)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发明了木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

(7)明朝(公元1368—1644年)

刻书更为发达。

明末出现的拱花及豆版套印技术,将雕版印刷术推向新的高峰,成为中国印刷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随着书籍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书籍的装订形式业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图7:

蝴蝶装与卷轴装

(8)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

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

雍正时期排印了《古今图书集成》,共铸二十余万字。

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图8:

《古今图书集成》

(9)五四新文化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尤其是受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下,陶元庆、丰子恺、钱君掏等等一大批著名装帧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中国的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10)二十世纪及二十一世纪

二十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来到,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些物质条件。

近乎于持一种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精神性的享受。

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也只有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图9:

光盘与电子书

三、国外书籍的发展简史

人类最早的问题是由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和腓尼基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年,由22个拼音字母组成)。

苏美尔人用一种三角形的小凿子在粘土板上凿上文字,笔画开头粗大,尾部细小,很像蝌蚪的形状。

待泥板干燥窑烧后形成坚硬的字版,装入皮带或箱中组合,这就成为厚厚的一页一页重合起来的书。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用修剪过的芦苇笔写在尼罗河流域湿地生产的纸莎草纸上,呈卷轴形态。

纸卷在木头或象牙棒上。

图10:

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的帕加马研发出可以两面书写的新材料——羊皮纸,其比纸莎草纸要薄而且结实的多,能够折叠,采取一种册籍的形式。

公元3世纪和公元4世纪时,册籍形式的书得到普及,册籍翻阅起来比卷轴容易,可以很好的进行查阅、收藏和携带。

(1)书籍的开始

纪元初年的欧洲是一个由口头文化支配的世界,修道院成为书面文化和拉丁文化的聚集地。

从纪元初到11世纪,书籍的制作也几乎都是修道院等宗教机构完成,僧侣们传抄的作品多为宗教文学,如:

《圣经》,祈祷书,福音书等礼拜经文。

8世纪时,才出现了关于世俗作品的书籍。

(2)古藤保时期的书籍

12世纪城市的复兴,随之而来的大学的建立,王公贵族对藏书兴趣的增加以及小开本宗教图书的广泛传播,使手抄本需求猛增,书籍开始向专业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13世纪左右,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新的印刷技术的诞生。

图11:

古藤保时期的书籍

(3)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

16世纪,文艺复兴行动风行全欧洲。

人文主义者与印刷商,出版商密切合作,积极开始对新图书的探索。

在对古代文化巨著的研究中,先后创造了完美的罗马体铅字和优雅的斜体字。

随着袖珍图书的增多,书价的降低,书籍日趋平民化。

版面中一些引导阅读的美术字体,标点,页码,插图使文本的条理更加清晰,也促使无声的阅读方式慢慢普及。

图12:

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

(4)现代书籍的发展

16世纪至17世纪,是欧洲多事纷乱的年代,德国的宗教改革,英国内战……但这个时期却是书籍不断发展与革新的时代,书籍的现代特征更加明显起来。

大开本的书籍已不再流行,小说、诗集等大多采用4开或者更小的开本印刷,伴随着小开本的普及及心得图书种类的不断出现,18世纪出现了一股阅读的狂潮,书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18世纪可以说是词典和百科全书的世纪,其创新的文本结构为所有人提供了便于阅读和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机会,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图13:

现代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