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发展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635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邮票发展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邮票发展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邮票发展史.doc

《邮票发展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票发展史.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邮票发展史.doc

中港邮币卡•湖北运营中心【20150811】

邮票发展史及收藏价值

一、邮票的定义

邮票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

二、邮票的分类

1.普通邮票

2.纪念邮票

3.特种邮票

三、邮票发展史介绍

中国自1878年(清光绪四年)开始发行邮票,至今已有129年历史。

以朝代和政权性质为标志来划分,中国邮票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清代邮票→中华民国邮政邮票→解放区邮票→新中国邮票

(一)清代邮票(1878-1910年)

清代邮政共发行邮票235套175种,邮票图案的特点是“龙”图多。

(二)中华民国邮政邮票(1911-1949年)

中华民国邮政共发行邮票235套,2000余种。

(三)解放区邮票(1930-1950年)

中国解放区邮票共发行500余套,约2400种。

(四)新中国邮票(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截至2006年已陆续发行了各种邮票939套,3000余种。

第一阶段:

老“纪、特”邮票(1949年10月1日—1967年3月25日)

中国邮票史上第一枚花卉类小型张—T61牡丹型张。

第二阶段:

“文”字邮票(亦称文革邮票(1967年4月20日—1970年1月21日)

第三阶段:

“编号”邮票(1970年8月1日—1973年8月25日)

第四阶段:

“J、T”邮票(1974年1月1日—1991年11月19日)

第五阶段:

编年纪特邮票(1992年1月25日——至今)

四、邮票版面类型

枚:

是邮票的最小计量单位,又叫单枚邮票。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民更习惯把一枚邮票说成一张邮票。

严格点说,张在集邮中是另有含义的。

 

   连:

两枚以上没有分撕开而连在一起的邮票,叫做“连票”。

根据相连的邮票数量和相连的形式,又可以作如下区分:

双联:

两枚相连在一起的邮票,横向相连的叫横双连,直向相连的叫直双连。

四方连:

四枚呈“田”字形相连在一起的邮票;位于整张邮票角上,带有两侧票边与版铭的叫做“边角版铭四方连”。

大方连:

由四枚以上邮票至少两排或两列邮票相连在一起的叫大方连。

对许多珍罕邮票来说,双连票的价值要比两枚单枚的邮票大,四方连又比双连的价值高。

有趣的是,在当今邮人们的口语中,“连”这个词已经特指四方连了,比如猴连,就是指T46猴票“四方连”。

其实,就现在邮票的发行量与存世量来说,四方连的实际价值与单枚票也大不到哪去,不管怎么说,集个“连”已经成为许多集邮者最感兴趣的目标。

 

   张:

指邮局全张,即送交邮局出售的整张邮票。

邮人们俗称“版票”,也就是整版邮票。

现在除了整张大版票外,还有供集邮用的小版张、赠送小版张等。

还有单独发行枚数少的整版邮票,俗称小版票。

 

   对倒票:

在整张邮票上,以连票形式,将两枚相同邮票颠倒排列印制而成的邮票。

如果撕成单枚,就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对到排列关系。

如1975年发行的T7武术邮票。

 

   连印票:

又叫连刷票,是将多枚邮票相连印刷,构成连续性的图案。

如2004年的“清明上河图”2005年的“洛神赋图”。

 

   过桥票:

也有叫副票,是指在整张邮票中间连有的副券,或在两枚邮票中间夹有的空白部分上,印有与邮票相关的文字或图案,但无面值,不能单独做邮票使用。

如2000年的野生保护动物副票是大象、梅花鹿。

 

    套:

邮票发行时由发行机构规定的邮票单元。

比如08年发行的奥运会闭幕(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邮票,一套四枚,那么这四枚邮票就称为全套票。

在邮人之间,一般习惯上把全套一枚的邮票叫做单枚票,全套三枚以上的叫做小套票,全套八枚以上的叫做大套套。

 

   大全套的另一个含义是指系列邮票或专题邮票。

比如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全部十二枚也叫大全套。

更大的范围,如全套J票、全套T票或全套JT票,也都称做大全套。

五、邮票价值所在

邮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次性生产、印刷和发行量限定不变,时间越久,数量越少,价格也就越高。

邮票存量越是稀少,其邮票价值本身的价值就越显得珍贵。

邮票也收藏也就兼具了投资的功能。

价值和价格是两码事!

从邮票的审美价值来看,很多邮票设计平平甚至丑陋不堪,价格却居高不下,仅仅是因为发行量小。

从纪念意义来看,有些邮票题材很好,但是邮政部门为了多赚钱发行得太多太滥面值太高包装太过,结果一桌好菜全弄臭了,比如九七的缀金箔型张。

从价格来看,一套邮票如果公认有价值,那末它已经基本达到了它应有的价格;而如果很多人还未意识到它的价值,你认为自己能发现吗?

猴票在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打折的,你认为在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你能看出它未来的潜力吗?

新票的价格的确比信销票高出不少,但是在真正的收藏者眼里,邮局柜台里那些包装精美的什么奥运什么限量珍藏版之类的玩意儿,倒不如一张正常贴用后的信销票来得更自然,更有意义。

想知道一枚邮票的价格,你只需要买一本价格表就能查到。

想要知道它的价值,那你得问问自己是不是喜欢怎样判断邮票的价值?

如果你收藏有以下的中国邮票,那么你收藏的邮票最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1、发行年代久远的。

如:

新中国成立前的清代、民国、解放区等大部分邮票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部分老纪特邮票、“文革”邮票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2、发行量小的。

如:

1980年新中国第一套生肖猴年邮票等;3、发行的历史背景特殊。

如:

新中国“文革”时期的邮票等;4、发行后发现出现重大错误而收回的。

如: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等;5、新中国早期小型张类。

如:

“梅兰芳”小型张等;6、热门题材且发行量偏小。

如:

“徐悲鸿绘画—奔马”等;7、1991年以前J、T票小型张。

如:

“云南山茶花”小型张等;8、1991年以前的获得过最佳邮票奖的。

如:

1990年最佳邮票奖“韩熙载夜宴图”等;9、近期限量发行的新品种邮票,一般年册中没有的。

如:

“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加字(小版票)”等;……

另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衡量邮票的价值:

1、邮票的品相。

衡量邮票有没有收藏价值?

品相的好坏是关键,没有好的品相,再老的邮票价值也会打大折扣;2、邮票的成套。

集邮就要集全套,不成套的邮票,收藏价值就会降低许多;3、邮票的题材和设计。

好的题材,精美的设计,会吸引许多集邮爱好者和非集邮爱好者的目光,俗话说:

物以稀为贵,收集的人越多,市场交易量就会少,价格自然就高。

4、邮票的存世量。

发行量小且在邮政通信中耗损较大的邮票,一般收藏价值都较高。

建议您,对照有关集邮资料及邮票目录仔细地整理一下您的邮票。

按照邮票发行年代、品相、成套、题材等分门别类的整理好。

然后再登录有关销售邮票的网站,查看您收藏邮票的市场参考价,就能大概地估计您的邮票收藏价值。

1.邮票之珍罕性,在集藏领域,无论是字画也好,或者是瓷器也罢,最根本的价值也体现在“珍罕性”方面。

邮票存量越是稀少,其邮票价值本身的价值就越显得珍贵。

在文革时期,不少邮票的画面富有文革时期的画面,变得十分珍贵。

发行量和发行的年对决定了邮票的价值,但发行量也是邮票是否有珍罕性的参照。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发行的邮票数量骤然增多,自然也就无法谈珍罕不珍罕了,那么它们不具有太多的价值也就不奇怪了。

 

2.邮票之艺术性,邮票属于浓缩型的艺术藏品,收藏邮票对于藏友具有一定的价值。

很多邮票上面的画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每一枚邮票都可以算作一件艺术品。

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提高品味。

邮票的题材、画面、规格、版别、印刷、防伪构成邮票的艺术要素,一枚邮票其选材和设计的完美,艺术价值也更得到了提高。

所以邮票的升值价值也有所提现。

其中的图片,例如JT票中的申猴、四五计划、留园、西游记、齐白石、桂林山水、荷花等等,这些图画在邮票出现的也不是很常见,那么像这样题材的邮票价值也相当高。

 

3.邮票之久远性,邮票的价值是根据发行数量和年代而定的,部分年代稍微过早的邮票,由于自然受损和各种原因,市面上很难见到。

它的价值要比新的邮票收藏价值高。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网络和电话也不是那么普及,那时的很多人们都是以信件来传递信息。

这样使邮票自发行之日起,很多的邮票都会有所消耗。

文革时期,邮票的发行数可以以数以千万计来计算,那时的藏友们还很少有人收藏邮票,写信消耗了大量的邮票,邮票在20世纪显得尤为珍贵。

其后的编号票、JT票等等,也是由于收藏邮票的概念没有普及,大部分人没有这种收藏的意识,其收藏与投资价值得以体现,这样会让不少的人们获利,但其后快速下跌让参与该品种跟风的大多数人成为套牢一族。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邮票,还是20世纪以来的邮票由于这三个特性,都具有一定的收藏艺术价值,也都具有一定的收藏艺术和价值。

影响邮币卡价格的因素:

1、藏品的发行量、存世量、流通量,物以稀为贵。

2、藏品的选题或题材。

3、藏品的内在质地(材质、口碑、市场认可度与人气)与利润密切相关。

3、藏品(发行机构)的权威性,如:

邮品的发行机构应该是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钱币的发行机构应该是中国人民银行;电话卡的发行机构应该是国家的电信部门。

5、密切关注政策面及消息面对市场和藏品的影响。

12

内部资料泄露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