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6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梅子岭工程测量实习.docx

工程测量实习

梅子岭隧道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编制:

孙晨钊

2604080122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

测绘系测绘工程

二d二年二月二十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2

第2章编制依据 3

2.1编制依据 3

2.2编制原则 3

第3章技术设计方案 4

3.1布网 4

3.2选点 5

3.3精度分析 6

第4章人员组织 6

第5章经费预算 7

第1章工程概况

1.1测区特点

梅子岭地区地质条件良好(多为花岗岩)。

经查证,三明市位于华南地区,佛冈县(佛岗市)也位于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实际看风化程度,不过基本属于I〜n级围岩,硬质岩,可以不支护,长可以不衬砌,允许开挖大角度的隧道。

隧道为直线隧道。

1.2已知内容

梅子岭隧道左线起点里程为DK213+555.39,隧道右线终点里程为DK218+161.39,全长约4.6km。

龙尖山隧道进口端到出口端均为直线。

整个隧道以ni、iv级围岩为主。

洞外控制网若采用常规测量方法建立,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建网效率低、费用高。

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相对定位精度、控制点间无须通视(最好相邻点最少一边通视,详见断面图分析),在隧道施工控制中只需在洞口处及其附近布点和建网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隧道施工洞外测量控制中已被普遍应用。

因此隧道施工的洞外控制,也采用GPS方法建立该隧道施工的洞外平面控制网。

第2章编制依据

2.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4、龙尖山隧道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

2.2编制原则

施工段的划分

据本工程特点,由于是直线隧道,采用全断面法相向开挖方式开挖。

将本工程分为进出口两个施工区段,依次从0、N两点开挖。

第3章 技术设计方案

3.1控制网布设

由地形图上的高程资料选定了控制网的布设点及数量。

网的图形向隧道方向延伸,布网形式采用GPS控制网。

在每个洞口布设三个(含洞口点0、N)的定向点,以便于在洞口用全站仪时定向。

控制网布设成网连式,保证每个点至少有三条独立基线通过,每个点至少独立观测两个时段,要求对GPS网进行严密平差,在各项闭合差满足《规程》要求的前提下,消除误差影响。

GPS网平差后转换到北京195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0高程系统。

隧道平面控制网布设的目的,是保证地下两相向开挖工作面的正确贯通,控制网的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隧道贯通精度、隧道长度与形状、开挖面的数量以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再结合梅子岭地形图并根据相关文献的有关规定本次平面控制网建网的精度等级设计为B级网。

对于本直线隧道,洞口点应选在隧道进出口处附近的中线上,另外再布设至少两个定向点(本设计连洞口点共六个点,每边两个定向点),至少相邻点一边通视,不要求但定向点至洞口点间的距离应在400m上,而且各个定向点应选在大致相等的高度(程)上,以消除或减小垂线偏差对联系进洞观测方向的影响。

为了便于GPS接收机的安置和卫星信号的接收,控制点周围应视野开阔、高度截止角15度以上,不应有障碍物;同时应远离强电磁源,周围没有大面积反射面等,以减弱多路径效应。

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数据采集,采用四台标称精度为土(15m+20ppm)的美国TRIMBLE5700型双频测量型GPS接收机。

GPS外业观测采用静态测量方式,进出洞口的控制点联测、洞口之间的控制点联测全部采用边联接的方式构网,形成多个大地四边形,同时满足卫星的高度角不低于15度、观测时有效卫星的数量不少于5颗、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的观测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一时段的观测时间不少于90分钟和GODP或PDOP值不大于6等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即对当天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TrimbleGeomaticsOffice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并根据软件输出的基线质量数据,检查基线方差、中误差、周跳数等,保证了基线的解算质量。

对最后的接收数据进行解算与平差并进行精度分析。

3.2选点

地面GPS控制网示意图:

用GPS平差软件计算得到地面上近井点的平面坐标,得到的坐标转化为1954北京坐标系下。

用GPS三角高程方法,在GPS点上加测各GPS点的高度角(或天顶距),利用GPS求出的边长,按三角高程测量公式计算GPS点的正常高(或正高)。

然后转化为国家1980高程坐标系下的高程。

得到在进井点。

和出井点n的精密平面坐标和高程坐标。

作为在进行联

系测量时候的起始坐标数据。

3.3精度分析

由于GPS按测边网估计贯通精度,则有下计算:

洞口点0、N至贯通面距离分别约为2.3km和2.3km

测角中误差为0.630.42

则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

m尸((0.634-206265X2300000)2+0.424-206265X2300000)2)1/2

=±8.798mm

小于150mm满足设计要求

第4章 测量人员组织及仪器保障

4.1人员组织

需要六到八个测量专业人士进行测量工作。

外加二十名施工人员

4.2测量仪器

项目部根据测量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精度高、技术性能稳定的仪器。

仪器在进场前必须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在测量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情况,须经检定后可再次投入使用;测量仪器指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定校核。

采用四台标称精度为土(15m+20ppm)的美国TRIMBLE5700型双

频测量型GPS接收机。

第5章经费预算

本次施工需要购置GPS控制点标石埋设的设备——水泥,导线钉等若干,制作计算表格,购置计算器,施工前将所用仪器交送有关部门进行精度评定。

以及技术人员的一周的生活费,估计共计需要60000RM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