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77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6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园林绿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4月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绿化行业从资金来源方面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

市政园林绿化和地产园林绿化。

其中,市政园林绿化可细分为生态修复、道路景观和城市景观,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而地产园林绿化细分为公建、住宅和旅游,资金则主要来源于民间资本。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我国已成立园林绿化相关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如中国园林绿化企业协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2、主要法规和政策

二、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1、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概况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要紧紧围绕着十三五规划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设绿色城市。

”的标准,不断深化发展定位。

城市化推动园林建设持续前进体现在城市化面积不断扩大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不断提高。

城市绿地面积的持续增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推动了园林建设持续前进。

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直接创造了市政园林绿化的广阔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间接提升了地产园林项目的需求。

园林绿化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以美化城市道路、建设市政广场和公园、提高居民生态生活环境为基本服务的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需求正随着城市化的扩张而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可查数据,我国由政府投资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在2008年至2017年间,从823.92亿元增长到2390.23亿元。

其中在2008年11月推出的“四万亿计划”对园林行业的刺激作用于2009年开始显现,并使得2010年呈井喷式爆发提升达到2670.6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后续几年的市场需求,使得2011-2017年投资增速放缓。

近几年投资额均在2000亿元以上。

2008年至2017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资额情况如图所示:

2、机械设备租赁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中国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消费额占整个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比例还不足10%,而海外发达国家则达到80%以上,中国现有的租赁公司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占4.5%左右,在中国的近2000亿元建筑工程机械消费规模中租赁份额不足15亿元。

如果以发达国家的80%租赁率作为参照的话,则目前存在的租赁缺口还很大,并且随着国外建筑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此租赁缺口将会以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持续放大。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建筑机械租赁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机械租赁市场正逐步走向完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国乃至亚洲的建筑机械租赁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虽晚,但发展的势头较快,发展过程中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租赁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必能推进机械设备租赁行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及“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美丽中国”等标准的陆续出台,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开始重视对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园林行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从业企业数量较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企业实力和资质水平参差不齐。

1、行业集中度尚低,但将逐步提高

截止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企业数量已超过16000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不到1500家,占国内众多园林绿化企业的比例较小,不足10%,其他企业为二级、三级。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基本形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有实力开展大型项目且能跨区域经营的行业内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代表性公司包括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第二类是一些园林产业发达地区内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一般也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或二级资质;第三类是是众多区域性小型企业。

近几年来,园林绿化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大企业通过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跨区域经营能力、大项目施工能力等优势,在抗风险经营及市场开拓能力方面远高于中小企业。

整体而言,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特点。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行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园林绿化行业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优胜劣汰的局面会更加突出,一些中小企业会被逐渐淘汰,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园林绿化企业将乘势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行业市场秩序也有望进一步规范。

2、区域竞争为主,只有少数公司具备跨区域经营能力

园林绿化行业自身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苗木品种根据气候、土壤各有不同,各地区审美标准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等。

绝大多数园林绿化企业的主营业务侧重于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少数园林绿化的业务能够覆盖苗木生产与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养护等环节,但即使是行业排名前列的公司也只能在经营上对以上环节有所取舍和侧重。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工程施工领域仍以区域性竞争为主,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逐渐实现了全国性竞争。

3、质量和品牌是竞争中关键因素

园林的工程质量及景观效果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和关注,相当部分客户已经充分认识到优质园林工程所带来的附加值。

因此在选择园林设计、施工及养护单位时,越来越注重对公司整体实力的评估,除需了解社会知名度、考察公司办公环境、管理模式外,更要亲临作品现场察看工程质量效果,因此长期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园林企业往往在行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四、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园林绿化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周期长,前期支出规模较大且与收款时点存在一定时间差,因此项目实施中需要占用企业大量资金。

另外,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靠承接利润率较高的大中型项目,而大中型项目对营运资金门槛要求更高。

因此,行业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较强的资金实力,所以进入本行业存在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员工绿化行业涉及多个学科及众多的专业技术领域,例如园林学、植物学、建筑学以及员工施工技术、植物种植及养护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

要求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拥有深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积累,因此行业存在技术壁垒。

3、人才壁垒

由于园林绿化行业的产业链涵盖绿化苗木种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及园林养护工程等,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具备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的同时,要苗木种植和养护、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因此园林绿化企业需要有大批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才能保证其所承接的园林绿化项目高水平、高质量、低成本地顺利实施。

但是,相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大量的培训和实践经验积累作为保证,因此行业内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稀缺,使人才储备薄弱的企业难以参与行业竞争。

因此本行业存在人才壁垒。

五、行业市场规模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2008年至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情况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绿地面积由2008年的174.75万公顷增长到2017年的292.13万公顷。

于此同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7.4%提升为2017年的40.9%,说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园林绿化的建设以超过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在高速发展。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园林绿化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前提,有助于提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促进园林绿化市场需求水平的提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园林绿化行业相关产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将有利于园林绿化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2)城镇化拉动行业发展

城镇化的逐年提升意味着城镇人口的持续增加,而人口增加所带来的需求成为园林绿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提出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

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

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因此,未来园林绿化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民众首要关注点之一。

雾霾的出现必定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雾霾的形成与大气污染的加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刻不容缓。

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各级政府纷纷通过各种形式的城市绿化来治理雾霾,全国多地均加强了绿化建设的力度。

同时民众的环保意识也显著加强,城镇居民对绿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政府对环保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将大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从而推动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行业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法制及技术标准体系起步较晚,目前的行业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标准化程度较低,存在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不完善、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目前已颁布园林绿化方面的标准,未能很好地涵盖园林绿化行业的主要专业领域,以及体现各专业领域的特点,特别是在保护资源和生态建设方面关注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管理标准体系。

有些标准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实际操作管理需要,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壮大规模的瓶颈

园林行业为资金密集型,项目回款往往时间较长,对企业造成大量经营性资金占用。

同时由于园林企业多为轻资产经营,融资渠道有限、融资能力较弱、限制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承接业务能力,成为园林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1、周期性

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周期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双重影响并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

对于市政园林项目,在经济紧缩时,地方财政会减少园林绿化投资或推迟付款,可能导致行业内施工企业项目减少、坏账增加;相反,在经济持续向好、城市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投资时,市政园林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将保持稳步提升。

对于地产园林项目,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房地产投资周期性下滑时,房地产配套园林项目会逐渐减少并导致园林企业合同减少、收入下降;反之,当调控放缓时,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软性竞争条件的地产景观会得到更多的投资,带动园林绿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季节性

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气候、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施工的可行性和施工周期。

对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属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淡季,寒冷气候下施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进度和效率将受到一定影响;而我国南方地区,常年适合开展园林绿化施工,园林工程施工业务基本不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此外,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不利于植物种植,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不适合植物种植和生长,园林绿化施工和苗木种植业务受植物自然生长季节性的影响较大。

3、区域性

园林绿化行业的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园林绿化发展水平均有较大差别。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财政实力雄厚,相应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也比中西部大的多,园林绿化行业的产值也相对较高。

此外,苗木种植也存在区域性的特点,不同区域的苗木品种由于气候和土壤的不同,所种植的苗木种类也会有所区别。

总体而言,北方多数以杨柳槐为主,南方则各有特色。

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已能实现部分苗木南北驯化,大树南北移植技术的不断优化已成为各园林绿化企业科技研发的方向之一,为不同区域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提供更多丰富的景观苗木资源。

八、行业风险特征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园林绿化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企业也迅猛发展。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资质等级划分不标准,行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仅限在本省或本区域内经营,但是,随着园林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各个区域市场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地区性行业领先的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较激烈。

2017年,住建部取消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行政许可,园绿化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逐步发展和规范,拥有商业信誉、服务意识、成本控制、施工品质、技术能力和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园林绿化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可能使整个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整合,优胜劣汰的局面将更加突出,行业内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的风险也会日益增加。

2、专业人才短缺的风险

园林绿化行业的产业链覆盖绿化苗木种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及园林养护工程等,对园林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由于国内园林专业教育发展历程短,园林专业作为边缘学科,其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及其科研实践滞后于行业发展,造成国内园林专业基础教育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园林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复合型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应的,随着园林工程的技术含量逐渐提升,园林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3、政策的风险

园林绿化行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以及产业政策的影响,与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基数建设投资紧密相关。

国家在不同时期可以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而改变政策,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

近年来,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的营造,这都为园林绿化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进程突飞猛进。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被各级省市主管部门重视起来。

伴随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对园林环境的建设投资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但若未来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大幅下降,将会对园林绿化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4、自然灾害的风险

园林绿化企业的工程施工项目和基地种植业务都会受到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园林工程施工具有户外作业的特点,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将严重影响的经营活动,导致不能按时完成建设项目,还可能使成本费用陡然增加,从而对园林绿化企业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对苗木生产种植而言,一般苗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抵抗能力往往比较薄弱。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整个园林施工行业的原材料供应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5、资金流动性的风险

园林绿化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园林绿化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低等问题,资金流动性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园林绿化企业的项目运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