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68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docx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doc

桃树生育期施肥及其管理技术2

默认分类2010-08-1323:

45:

36阅读54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桃树需肥特性与不同时期施肥方法

1.桃树的需肥特性

   

(1)施肥宜深不宜浅。

桃的根系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力强,但根系分布浅,多集中于地表下20?

40厘米的土层。

如营养不足,就会影响树势、产量、品质和寿命,所以施肥宜施在30?

50厘米深的土层,不宜浅施;浅施更易引起根系上浮。

  

  

(2)对氮肥特别敏感。

桃在幼树期,如施氮过量,常引起徒长,成花不易,花芽质量差,

投产迟,落果多,流胶病重。

盛果期又需氮肥多,如氮素不足,易引起树势早衰。

果实生长后如施氮肥过多,果实味淡,风味差。

在衰老期,氮素不足,会加速衰老;反之,氮素充足,

可促进多发新梢,推迟衰老过程。

  (3)梢果争夺养分矛盾激烈。

桃的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都在同一时期,因而梢果争夺养分的矛盾特别突出,如健壮树落花后施氮肥过多,枝梢猛长,落果特重;弱树如氮素不足,又会引起枝梢细短,叶黄果小,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应根据树龄树势和结果重,适时施好花后肥和壮果肥,以协调梢果矛盾。

   (4)需钾量大。

桃树对钾的需要量大,特别是果实发育期钾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对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有显著作用。

如钾不足,叶片变小,色变淡,叶缘枯焦,叶身出现黄斑,叶片早落,落果重,果未熟而果顶先烂,所以壮果肥钾的比例应高于氮,并在果实发育期喷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

在年生长期中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

0.5:

1,果实发育的中后期为1:

0.5:

1.5。

 

   (5)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桃最适应的酸碱度为pH值5?

6,pH值高于8易发生缺锌症,低于4又易发生缺镁症,吸收氮要在偏酸环境下才能进行,故施肥时必须注意土壤酸碱度的调节,酸性土多施碱性肥,碱性土多施酸性肥,过酸土增施石灰。

   

  2.幼桃树施肥。

4年生以下的幼桃树,如土壤疏松肥沃,肥水充足,生长非常旺盛,一年生直立枝可长达2米以上,但分枝细长,花芽形成小而弱,不能提早结果。

因此在施肥上,每年2?

4月施适量氮肥,以促进发芽抽梢,第一年每株每月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20公斤或灌水后每株施尿素20克;5?

6月以磷为主,钾次之,氮少施,以免引起徒长,每株每月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克;7?

9月以钾为主,磷次之,控制氮或不施氮,每株每次施磷铵钾三元复合肥30?

40克。

从第二年起逐年递增半倍到一倍。

总之,幼树施肥需掌握“勤施少施,量少次多”的原则,即施肥的次数要多,肥量要少,树龄小时少施,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渐次增多。

  3.大桃树施肥

   

(1)确定施肥量的依据。

据国外测定每亩产量1800-2200公斤的桃园,果实需要的纯氮为11.3-11.6公斤,纯磷3.6-4.5公斤,纯钾13.1-15.O公斤。

我国桃产区测定,每产100公斤果实,需纯氮0.5公斤,纯磷o.2公斤,纯钾0.6-0.7公斤。

加上根系枝叶生长的需要、雨水的淋洗流失和土壤固定,土壤肥力中等的果园,每年的施肥量应为果实带走的2-3倍。

   

(2)基肥。

秋季的9?

10月是施基肥的最佳时期。

施肥方法,幼树用全环沟,成年树用半环沟、辐射沟、扇形坑等均可。

肥料用厩肥、堆肥、土杂肥、绿肥或饼肥,掺适量化学磷肥,要求元素全、数量足、浓度高、比例协调,一般株产80?

lOO公斤的大树,应施厩肥100?

150公斤,钙镁磷(或过磷酸钙)2?

3公斤,硫酸钾l公斤,硼砂50?

80克。

   (3)追肥。

一年追施3次。

分别为:

花前肥,在花芽膨大时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钾肥为辅,结果大树每株施腐熟清人畜粪尿水lOO公斤(或尿素600克),硫酸钾200克。

壮果肥,在果实迅速膨大时施,三要素比例为:

氮25%,磷35%,钾40%。

采果肥,早熟品种在采果后施,中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三要素比例是:

氮40%,磷、钾各30%。

   

  4.根外施肥。

在生长期,还应根据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的不同养分,用化肥对水喷布叶枝花果,进行根外追肥。

特别要注意喷施微肥,即在谢花后、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前25天,各喷1次3000倍稀土或500倍桃树专用肥;从果实迅速膨大期起,每隔半月喷1次300?

350倍磷酸二氢钾,连喷2次,可显著地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品质。

 

桃树每收获100千克,应补充氮0.48千克,磷0.2千克,钾0.76千克,其比例为1.0:

l.42:

1.58。

所以对于桃树来说,需要钾的比例更大。

在落叶果树中,桃树是对中、微量元素比较敏感的树种,尤其对缺铁的反映更为突出。

桃树缺铁首先在幼叶上表现失绿,呈淡黄色甚至变成白色,叶脉间同时失绿,在叶脉间失绿的同时往往伴有叶缘和叶面出现斑状坏死,缺铁严重时引起新梢干枯。

在土壤含钙量高的偏碱的土壤上,积水也容易引起桃树叶片失绿。

所以,桃园必须避免积水,桃园积水后应尽快排出,然后浅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在土壤锰缺乏时也会引起桃树叶片失绿发黄,但与缺铁不同的是叶片变黄,但叶脉及叶脉附近的叶肉仍然保持绿色,叶脉较清晰,严重缺锰时叶面会发生黑褐色细小斑点。

缺锌引起的小叶和缺硼引起的果实近核处发生木栓化褐色区及沿果实缝合线开裂等,也是桃树容易发生的营养性病害。

 

桃树需肥特点

 与苹果和梨树相比,桃树对钾肥的需求量更大。

富坚通过测定桃树枝叶及果实吸收的氮、磷、钾含量,提出桃树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1:

0.4:

1.3。

  在枝叶中,若氮含量为10,则磷为3,钾为7;但在果实中,若氮含量为10,则氮、磷、钾的比为10:

7:

33。

由此可见,果实是需钾最多的器官,如果生产上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时,则枝叶徒长,影响钾的吸收,容易造成落花落果。

  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不同产量条件下桃树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在1000平方米平均产量2090千克的生产条件下,桃树吸收的氮含量为10.2千克,磷为4.1千克,钾为14.6千克,进而计算出每生产1000千克桃果实,需要的氮、磷、钾、钙、镁含量分别为4.9千克、2.0千克、7.0千克、8.8千克和1.5千克。

为桃树施肥提供了依据。

  

施肥标准制定

  成龄果园正常生产条件下每1000平方米果园产量2000千克计算,则成龄果园每年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9.8、4.0及14千克,再考虑到果园土壤条件的差异,提出了瘠薄沙地和肥沃粘质地成龄桃树1000米平方果园的养分与需求量。

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

  是苹果园人工施肥的主要方式,有机肥和多数无机肥(化肥)用土壤施肥的方式。

土壤施肥应施人土表层以下,这样利于根系的吸收,也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

有些化肥是易挥发性的;不埋入土中,损失很大。

如碳酸氢铵,撒在地表面,一天损失7096,土壤越干旱损失越大。

硫酸铵试验,施人,土表层以下1厘米、2厘米、3厘米,比施在土层表面减少的损失分别为36%、52%和60%。

生草园特别是全园生草条件下的土壤施肥,应当施人土壤表层以下,或全园撒施,随即灌溉,以减少肥料的损失。

土壤施肥,在清耕园或带状生草园的非生草地段,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环状(轮状)施肥。

环状沟应开于树冠外缘投影下,施肥量大时沟可挖宽挖深一些。

施肥后及时覆土。

适于幼树和初结果树,太密植的树不宜用。

  ②放射沟(辐射状)施肥。

由树冠下向外开沟,里面一端起自树冠外缘投影下稍内,外面一端延伸到树冠外缘投影以外。

沟的条数4~8条,宽与深由肥料多少而定。

施肥后覆土。

这种施肥方法伤根少,能促进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太密植的树也不宜用。

第二年施肥时,沟的位置应错开。

  ③全园施肥。

先把肥料全园铺撒开,用耧耙与土混合或翻人土中。

生草条件下,把肥撤在草上即可。

全园施肥后配合灌溉,效率高。

这种方法施肥面积大,利于根系吸收,适于成年树、密植树。

  ④条沟施肥。

果树行间顺行向开沟,可开多条,随开沟随施肥,及时覆土。

此法便于机械或畜力作业。

国外许多果园用此法施肥,效率高,但要求果园地面平坦,条沟作业与流水方便。

  根外施肥

  包括枝干涂抹或喷施、枝干注射、果实浸泡和叶面喷施。

生产上以叶面喷施的方法最常用。

  枝干涂抹或喷施,适于给苹果树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与冬季树干涂白结合一起做,方法是白灰浆中加入硫酸亚铁或硫酸锌,浓度可以比叶面喷施高些。

树皮可以吸收营养元素,但效率不高;经雨淋,树干上的肥料渐向树皮内渗入一些,或冲淋到树冠下土壤中,再经根系吸收一些。

枝干注射可用高压喷药机加上改装的注射器,先向树干上打钻孔,再由注射器向树干中强力注射。

用于注射硫酸亚铁(1%~4%)和螯合铁(0.05%~0.10%)防治缺铁症,同时加入硼酸、硫酸锌,也有效果。

凡是缺素均与土壤条件有关,在依靠土壤施肥效果不好的情况下,用树干注射效果佳。

  灌溉施肥

  灌溉施肥是将肥料通过灌溉系统(喷灌、微量灌溉、滴灌)进行果园施肥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均较重视,并开展了一些研究与生产试验。

  灌溉施肥具有的特点和好处:

  ①肥料要素已呈溶解状态,因而比肥料直接施于地表能更快地为根系所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据澳大利亚报道,与地面灌溉相比,滴灌施肥可节省肥料(氮月巴)44%~57%,喷灌施肥可节省11%~29%。

  ②灌溉时期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完全根据果树的需要而安排。

  ③在土壤中养分分布均匀,既不会伤根,又不会影响耕作层土壤结构。

  ④能节省施肥的费用和劳力。

灌溉施肥尤对树冠交接的成年果园和密植果园更为适用。

据国外报道,对甜橙幼树滴灌施氮或施氮磷钾肥效果良好。

有的试验表明,在微量灌溉施肥中,果实含酸量降低明显,而对果实产量、大小及品质的影响与肥料直接施用的差异不明显。

  灌溉施肥还须注意的问题:

  ①喷头或滴灌头堵塞是灌溉施肥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施用可溶性肥料。

  ②两种以上的肥料混合施用,必须防止相互间的化学作用,以免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硝酸镁与磷、氨肥混用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铵镁。

  ③灌溉施肥用水的酸碱度以中性为宜,如碱性强的水能与磷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钙,会降低多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严重影响施用效果。

 

病虫害及防治

  为害大而普遍发生的病害有桃缩叶病、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穿孔病;害虫有红颈天牛、蚜虫、球坚介壳虫、浮尘子、桃蛀螟、刺蛾、梨小食心虫、桃蚜、桑白蚁和刺蛾等等。

中国南方多采用套袋方法防治。

  1、桃的4种病害:

桃缩叶病病菌在芽鳞和树皮上越冬,早春展叶前后侵害叶片、新梢,使其变形、干枯、脱落,也可为害果实。

防治方法是在桃芽膨大而尚未绽开时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严重时在展叶后再喷0.3度石流合剂,同时结合人工及时摘除病叶、病梢烧毁,减少病源。

细菌性穿孔病多在春夏之际发生,造成叶片穿孔、脱落。

防治方法:

在早春萌芽时(露绿期)喷布1:

1:

100倍的波尔多液。

喷药时需注意与石疏合剂的喷药期之间有7-10天间隔期,且在展叶后宜改喷65%代森锌400-500倍液防治,以免产生药害。

桃炭疽病为害果实和枝稍,4-7月间均能发生,花后连阴雨天气易造成该病暴发。

可结合对挑缩叶病和桃疮痂病的喷药进行防治。

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幼果期喷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25%多菌灵400-500倍液,或75%托布津1000倍液,均能有效地防治该病。

  2、桃流胶病:

是真菌侵染和生理性原因共同造成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引起流胶,削弱树势。

土壤粘重,氮肥过多,连作重茬,排水不良,夏季重修剪,以及虫害伤口等都能加剧流胶。

防治方法:

主要从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入手,做好树体保护工作。

  3、红颈天牛:

以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为害主干及根颈部,削弱树势或引起死树。

防治方法:

可在5月下旬成虫产卵前对主干及主枝分杈部位涂白(涂白剂用生石灰和水按l:

3-5比例调制而成,加入少量食盐可增加粘着作用,加入少量石硫合剂渣滓可提高防虫效果),减少产卵。

同时人工捕杀成虫。

在生长期经常检查树干,发现幼虫为害时可行钩杀或药杀。

  4、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

均为害果实,后者还为害桃梢。

可在产卵盛期喷布50%杀螺松乳油1000倍液药杀幼虫,隔10-15天再喷一次。

也可在喷药后进行套袋防护。

  5、桃蚜:

一年中发生代数多,随桃树发芽,卵孵化,为害花及幼叶,6月以后转移到其他寄主上越夏,落叶前再迁回桃树上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主要抓春季卵盛孵期喷布50%乙酸甲胺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000-1300倍液,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桃蚜,喷布10%吡虫啉3000-4000倍液效果尤好。

为害严重时,可在秋季桃蚜回迁桃树时再喷药一次。

  6、桑白蚧:

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

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若虫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削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枝条枯死,一般在2-3年生枝上为害较多。

若虫在二龄后分泌蜡质,具有抗药性。

防治方法:

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在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外,在若虫群集为害尚未分泌蜡质前,可喷布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

  7、叶蝉:

以成虫在杂草、土块中越冬,桃树发芽后上树为害幼叶,取食汁液。

可在展时初期和盛花后结合对挑蚜的防治,喷布乙酰甲胺磷等药剂。

此外,在第一代卵盛孵期(约在5月中下旬)喷布50%敌敌畏乳油或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也都有良好效果。

 

桃树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经济意义: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不仅外观艳丽,汁多味美,而且营养丰富。

每100克果肉含糖7?

5克,有机酸0.2-1.9克,蛋白质0.4-1.8克,脂肪0.1-1.5克,维生素C31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

桃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糖水罐头、桃酱、桃汁、桃干等多种加工制品。

根、叶、花、仁可以入药,具有止咳活血、杀虫之功效。

桃在栽培上有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等优点。

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而且易管理,易获高产。

因此,桃栽培较为普遍。

(二)栽培历史:

桃在我国栽培历史第,分布区域广,其中以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北京、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地栽培较多。

(三)栽培现状:

我国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栽培经验。

在栽培技术方面,先后创造了许多高产稳产田,一些管理较好的桃园能稳定保持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的水平。

(四)生物学特征

(1)物候期在长江流域花芽膨大期为3月上中旬,盛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期57天,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00-110天。

(2)生长结果习性幼树生长强旺,新梢多次分枝,如配合23次摘心,当年即可形成稳定的丰产树体结构。

进入大量结果以后,树势趋向中庸,生长稳定,新梢抽枝粗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复花芽居多。

初果幼树以长、中果树结果为主,盛果期以中、短果树结果为主,占果树总量的76%以上。

自然授粉坐果率高,需严格疏果,以增大果个。

二、主要种类和品种

(一)主要种类:

1普通桃:

又名毛桃。

小乔木。

我国主要栽培品种都属此种及其变种。

普通桃有三个变种。

(1)蟠桃:

果实扁圆形。

核小,圆形,品种较多,分有毛无毛两种类型。

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其中江、浙一带栽培较多。

(2)油桃:

又称光桃、李光桃。

果实圆形或扁圆。

果皮光滑无毛。

(3)寿星桃:

树形矮小,根浅,枝条节间短。

有红花和白花两个类型,一般供观赏用。

2.山桃:

原产我国华北、西北山岳地带。

主要用作桃的砧木。

(二)主要栽培品种

1.雨花露: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用百花水密与上海水密杂交育成。

果较大,平均果重125g。

果实柔软多汁,风味甜。

品质上。

半离核。

在本地6月中下旬成熟。

2.朝霞:

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用百花水密与初笑美杂交育成。

果大,平均果重150g。

品质中上,在我县7月初成熟。

座果率高,丰产性能较好。

为目前鲜食与罐藏兼用优良品种。

三、土肥管理

(一)土壤管理

1.深翻:

在土壤粘重的桃园,为了改良土壤,在行间进行深翻,深60cm左右,结合施有机肥料。

砂石地桃园也进行深翻,掏砂石换土,结合施有机肥料。

深翻对连年丰产起着良好作用。

2.秋耕:

在落叶前后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20-30cm。

3.间作:

桃园间作物可用豆类、瓜类、草莓、花生等。

也可以种绿肥如毛叶苕子、苜蓿。

无论种何种作物,都要留足树盘,及时施肥灌水及中耕除草等工作。

(二)肥水管理

1.桃树对主要营养元素的要求:

桃树对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钾为主,对磷需要量较少。

(1)氮:

桃树新梢生长量大,果实大,对氮素较敏感,幼树各初结果树氮素过多易引起新梢徒长和延迟结果,加重生理落果,要适当控制氮肥施量。

随树龄增大及产量增加,需氮量也增加。

氮素不足时,新梢生长量小,枝条细而短,影响花芽分化,同时果实小,色泽差,品质低,枝与芽抗寒力下降。

(2)磷:

桃需磷量比氮、钾少,主要作用是使传粉受精良好,增加果实含糖果量和促花芽形成。

缺磷时果实晦暗,肉质松软,味酸,果实有时有斑点或裂皮。

(3)钾:

桃需钾多,钾充足时果个大,含糖量高,缺钾时,果实小、畸形、早熟、叶卷而成灰绿色。

2.施肥量:

桃树的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的比例,应根据品种、树龄、树势、产量、土壤肥力、肥料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而综合分析决定。

一般每生产100斤果,需施入基肥50-100公斤,纯氮0.4公斤,磷0.3公斤,钾0.5公斤。

3.施肥时期和方法

(1)基肥:

桃以秋施为好。

于落叶前后结合秋翻施入。

施肥方法以放射沟或条沟施为宜,深40cm左右。

(2)追肥:

一般桃园全年追肥2-3次,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高产园追肥次数多达5次以上。

追肥方法有沟、环状沟和穴施等。

①萌芽前追肥:

春天土壤化冻后萌芽前1-2周施入。

促进根系和新梢生长,保证开花受精良好,提高座果率,以速效氮肥为主。

②开花后追肥:

在谢花后1-2周施入,可促进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减少落果。

以速效氮肥为主。

③硬核期追肥:

一般在6月上中旬施入。

此次追肥能促进胚和核发育、发芽分化、果实膨大和为下提结果打下基础。

应以氮、磷、钾配合施用。

④果实膨大追肥:

对中、晚熟品种,以氮肥为主配合钾肥,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质量。

⑤采收后追肥:

采收后施补肥,可以补充树体消耗,加强秋季营养积累,提高越冬能力。

以磷、钾为主配合氮肥。

同时全年应保证萌芽水、封冻水、结合追肥后浇水,高温季节根据果树需要随时进行浇水。

同时在雨季应注意排涝。

四、整形修剪

(一)目前常用的几种树形

1.自然开心形:

主干上三主枝错落,三主枝按30-45°开张角延伸。

每主枝上有2—3个侧枝。

开张角60-70°,本形主枝少,侧枝强,骨干革命枝间距大,光照好,枝组寿命长,修剪量轻;结果面积大,丰产。

2.改良杯状形:

由杯状形改进而来。

仍同杯状形一样,三主枝基部邻接。

以后大体按二叉式分枝。

主枝按45-55°角度开张延伸。

树形基本完成时主枝头剪口间的距离达80-100cm。

(二)修剪方法

(1)短截:

将枝条剪短称短截。

多年生枝的短截叫回缩。

对剪截附近的枝芽有局部促作用。

(2)疏剪:

将枝条从基部完全疏除叫疏剪。

有利于花芽分化、花果生长和发育。

常用于过密枝、过弱枝疏除,可在平衡树势、调整枝量时应用。

(3)摘心:

生长期剪去新梢顶部的幼嫩部分叫摘心。

能促进发芽充实,有利于花芽形成。

常用于竞争枝和徒长枝的控制上。

(4)拿枝、扭梢:

拿枝在新梢木质化初期,可加大角度,缓和生长,以利结果。

常用于幼树或初结果树的强树利用改造。

扭梢先将枝条稍微扭伤、拉平,以缓和生长,利于结果。

多用于辅养枝上。

(5)环]刻或目伤:

环刻是在生长期在枝条基部刻伤,以阻截上部光合成营养的输出,提高营养贮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

常用于辅养枝。

目伤在萌芽前进行,在芽的上部刻伤,又促进芽萌发,常用于枝条秃带。

(三)冬季修剪

1.结果枝的修剪

根据品种特性、树龄和树势。

幼树期:

树势生长旺,果枝长留,长果枝和徒长枝可留30-40cm,或缓放不剪,待结果下垂后再回缩,应尽量多留副长度,一般长果枝剪留4-5个花芽,中果枝3-4节花芽,短果枝2-3节花芽,花束状果枝只疏不截,徒长性果枝密时疏,在培养枝组时留20-30cm短剪。

衰老期,树势衰弱,果枝留长度要缩短。

2.结果枝的更新修剪

盛果期的树在结果后需及时更新。

更新方法有二:

①单枝更新,对果枝短截适当加重,使既能结果又能发生新梢作为下年结果用。

②双权更新:

在同一母枝选留基部相邻的两个结果枝,一枝轻短截作毕结果枝用,另一枝重短截预备下提结果用。

3.徒长枝的修剪

不能利用的徒长枝去除。

生长在空间处的徒长枝应培养成枝组,冬修时,剪留20-30cm,徒长枝也可以养成主枝、侧枝,做更新骨干枝用。

4.枝组的修剪

修剪时要培养与利用相结合。

树冠外围的大型枝组,对其延长枝的剪截程度要比侧枝重些,注意剪口芽与延长枝的方向,使其每年弯曲生长。

对树冠内大、中型枝组能力下降而基部复壮,过弱的小枝可以疏除。

(四)夏季修剪

1.抹芽、疏枝:

当新梢长到5cm左右时,抹去无用的芽和新梢。

一般在5月上中旬,此时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养分。

6-7月疏枝的目的是改善光照。

2.扭梢:

控制其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时间在5月中旬-6月上旬。

3.摘心:

早期摘心在5月上中旬,促进分枝占有余下的空间。

后期摘心在7-8月份目的是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4.缩剪果枝:

此时,对冬剪所留过长的果枝,上间未座果的缩剪到果部位。

无果的果枝缩剪成预备枝。

五、花果管理

(一)疏花疏果

座果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树势衰弱,果实个小,品质降低,并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综合管理的前提下,合理疏花疏果成为桃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1.疏花:

人工疏花,一般在蕾期和花期进行。

疏花方法,先疏结果枝基部花,留中、上部花,中、上部则疏双花,留单花。

预备枝上的花全部疏掉。

2.疏果:

通常在第二次落果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

座果过多时,于谢花后1周进行第一次疏果,约留最后应留果量的3倍。

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早疏,晚熟品种可以适当晚疏。

留果量应根据历年产量,当年的生长势,座果情况而定。

一般长果枝上大型果留1个,中型果留2个,小型果留4个。

中果枝上大型果留1个,中型果留1个,小型果留2个。

短枝上大型果不留或2个。

预备枝上不留果。

疏果方法:

人工疏果时,先疏掉萎黄果、小果、畸形果、并生果、病虫果、果枝基部果。

疏果顺序按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

(二)套袋

1.套袋时期:

在疏果3-4周后进行,在主要蛀果害虫进果以前完成。

套袋前应进行喷药。

2.撕袋时期:

鲜食用果于采前3-4天,将袋撕开以促进上色。

六.防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桃对病虫害虽有较强的抗性,但在花前果后仍时有发生,危害花蕾幼果,造成落花落果现象,必须及时防治。

桃植株对药剂颇为敏感,一些渗透性和内吸性强的有机磷药剂不宜使用,因为容易发生药害。

①鸟羽蛾又称红丝虫、吊丝虫,危害花及小果。

在6—7月繁殖迅速,严重时可使花蕾及小果全部落光。

防治方法可用90%的敌百虫800倍液、鱼藤精等相应浓度,在开花前喷药,数天一次,每造花3—5次,至幼果转蒂下垂时才停止。

②黑点褐卷叶蛾俗称蛀心虫,以幼虫蛀入果心蛀食果肉,致使落果或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是要注意清除病果,摘除深埋受害果实;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90%的敌百虫喷杀。

③炭疽病该病在果园多发生于果实成熟期。

贮藏期发病多因伤口诱致,是真菌性病害,受害果实表面有暗褐色圆斑,果肉内部组织腐烂,有酒味。

病源菌在烂果内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果实的伤口入侵。

防治方法主要做好清园工作,清除并深埋病果落果;采收装运尽量减少果实的机械伤;在病园中喷洒倍量式150倍波尔多液,每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