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689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第一章.doc

《护理学导论》(专升本)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三、填空题:

1.国际护士会

2.个案护理综合护理

四、简答题:

1.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为人、环境、健康和护理

人:

是护理的服务对象,是实施各种护理的中心。

健康:

护理服务的中心是人的健康。

环境:

环境是护理的场所及影响护理的因素。

护理:

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健康、维持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及减轻痛苦,或让病人安全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2.专业护士的角色:

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教育者及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B4.A5.B6.D7.C8.B9.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DE

3.ABCDE

4.ABCE

5.ABE

三、填空题:

1.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2.正性影响负性影响

四、名词解释:

1.WHO的生存质量概念:

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2.角色:

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是对某特定位置的行为期待与行为要求,是一个人在多层面、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中的身分和地位。

即一个人在某种特定场合下的义务、权利和行为的准则。

3.初级卫生保健:

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及康复服务。

五、简答题:

1.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公平可近性冲能文化感受性自我决策

2.病人角色的特点:

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及义务;

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他们有权利接受帮助;

病人有希望康复的义务;

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

焦虑及恐惧;依赖性增强;自尊心增强;猜疑心加重;主观感觉异常;情绪易激动;孤独感;害羞和最恶感;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C5.B6.D7.D8.A9.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D

3.ABCE

三、名词解释:

1.人的基本需要:

是人类所共有的,用以维持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以及保持其身心平衡的所有最基本的需求。

包括生理的、社会的、情绪的、知识的及精神的需要。

四、简答题:

1.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满足一般病人安全需要的护理措施:

①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术前教育等解除病人对住院、手术及治疗的担忧②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安全设施齐全的住院环境,使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治疗疾病有安全和舒适的感觉。

③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疾病的情况或所要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注意事项等,以减轻病人的焦虑④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也会使病人产生安全感⑤应用各种保障病人安全的措施。

3.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中各需要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最低级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②有些需要必须立即且持续的予以满足,而有些需要可以暂时延缓满足,还有些需要可以无限期的延缓;③当较低一层的需要被满足或基本被满足后,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出现,并逐渐明显而强烈;④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明显、最强烈的需要应首先得到满足;⑤层次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⑥有些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必需的,但他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⑦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B4.B5.D6.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BE

3.ACDE

4.ABD

三、填空题:

1.跨文化护理

2.文化的整合

四、名词解释:

1.文化:

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亚文化:

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有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成为亚文化。

3.文化休克:

又译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如到了不同的民族、社会群体中或地区甚至国家时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里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

五、简答题:

1.文化休克的分期:

兴奋期意识期转变期接受期。

2.文化护理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教育原则;调动原则;疏导原则;整体原则。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如何预防和减轻住院病人的文化休克,使其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

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寻找支持系统;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掌握文化护理技巧;遵循文化护理原则。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4.C5.C6.D7.B8.C9.C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D

3.ACE

4.BCE

5.ABCDE

6.ACE

7.ACD

三、填空题:

1.编码信息及传递途径信息的反馈

2.技术性关系非技术性关系

四、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

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2.护患关系: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3.人际沟通:

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简称沟通,又称为交往、交流等。

4.首因效应:

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先对人的认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5.晕轮效应:

即人际关系中的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五、简答题:

1.人际关系的特征:

人际关系的情感互动性;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状态,而这种心理距离状态是由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精神及物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往双方的反映。

2.人际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觉察阶段;表面接触阶段;亲密互惠阶段。

亲密互惠关系分为三个水平,合作水平;亲密水平;知交水平。

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适用范围:

主动-被动型,适用于昏迷、休克、全麻、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的病人;指导-合作型,适于急性病病人;共同参与型,适于慢性病病人。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①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气氛及环境;②与病人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③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④为病人树立角色榜样;⑤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A4.D5.A6.B7.D8.D9.A10.D11.C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BD

3.ADE

三、填空题:

1.本我自我超我

2.感觉运动期前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

四、名词解释:

1.本我:

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早的及最原始的部分,由思维、感觉、欲念构成,是生物性冲动及欲望的储存库,具有强大的非理性能量,处于潜意识的深层。

2.成长:

是由于细胞的增殖及改变而产生的生理上的改变,使人体形体的增长及量的增加或改变。

3.发展:

是人的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以预测的功能及技巧的演变过程,包括心智、情绪、感情、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

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及成熟的标志,主要是人质方面的改变,一般不容易用量化的方法测量。

4.关键期:

指个体成长中的某一阶段,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失去此成长或发展的关键机会,以后则不容易发展此种行为,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五、简答题: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口欲期(0~1岁)此时的性本能主要集中于口腔,儿童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经口的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

肛欲期(1~3岁)性本能主要集中于直肠与肛门。

儿童的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

性蕾期(3~6岁)此时的儿童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为快感的主要来源,并会察觉到性别差异。

潜伏期(7~12岁)此期性本能处于潜伏状态,主要集中于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

生殖期(12岁以后)此期性本能又回到生殖器。

2.皮亚杰智力发展学说中人的智力发展阶段:

感觉运动期前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过程:

前习俗道德期,又称为道德他律期,为4~9岁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规则是绝对不变的真理,为避免处罚或得到奖励而遵守制度。

可分为

(1)处罚顺从期,一般4~6岁的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一般为6~9岁的阶段。

习俗道德期,有称道德循规期,一般为9~12岁的发展阶段,此其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开始形成,在面对道德两难境地时,一般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及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

可分为

(1)人际协调阶段,一般为9~10岁的阶段。

(2)遵从法规阶段,为10~12岁的阶段。

后习俗道德期,又称为道德自律期,一般为12岁以上的儿童,此期一个人已经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理想及良心感,能全面地进行自我约束,由个人需要、团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及原则。

可分为

(1)法制观念阶段,为12岁以上的发展阶段。

(2)普遍道德原则阶段,为12岁以上的法制阶段。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时期及特点:

婴儿期一般为0~18个月,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信任对不信任

幼儿期指1~3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自主对羞愧及怀疑

学龄前期指3~6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指6~12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指12~18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青年期指18~35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自我统一对角色混乱

中年期指35~65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老年期指18~35岁的发展阶段,此期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是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3.皮亚杰智力发展学说中人的智力发展阶段:

感觉运动期(0~2岁)儿童由感觉及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此阶段可分为,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初级循环反应阶段(2~4个月),二级循环反应阶段(5~8个月),二级反应协调阶段(9~12个月),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3~18月),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

前运思期(2~7岁)此阶段的儿童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二是思维的直觉性。

此阶段可分为概念形成前期(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具体运思期(7~11岁)儿童开始获取逻辑思维的能力,思维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及逻辑性,思考方式有一定的组织性及稳定性。

形式运思期(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的水平,从具体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2. A3.B4.D5.B6.C7.B8.A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E

3.DE

4.ABCD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1.危机:

以个人重要的生活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

即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2.压力源:

指任何能使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3.工作疲惫感:

一种强烈的而持久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4.压力:

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及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5.升华作用:

将被压抑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四、简答题:

1.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

①心理防卫机转可见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②从主观上修正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③个人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卫机转;④心理防卫机转的应用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作用性;⑤心理防卫随情景而定。

2.当人类面对压力源时的主要情绪反应:

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自怜。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心理防卫机转的类型有否认、文饰作用、转移、外射、仿同、退化、幻想、反向行为、潜抑作用、补偿作用、升华作用、幽默、选择性忽视。

心理防卫机转的意义:

心理防卫机转可见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从主观上修正个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个人以自己的人格特点常应用几种固定的心理防卫机转;心理防卫机转的应用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及共同作用性;心理防卫随情景而定。

2.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

1)帮助病人预防压力:

为病人创造轻松的恢复环境;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

2)帮助病人应对压力:

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

3)放松训练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D5.A6.C7.C8.C9.C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

3.ABD

4.BDE

三、填空题:

1.有效反应无效反应

2.内在的人际关系间及社会性的

四、名词解释:

1.护理理论:

对护理现象及本质的规律性认识。

2.护理理念:

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其他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五、简答题:

1.奥瑞姆护理系统可分为:

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

2.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机体防御功能包含基本结构、抵抗线、正常防御线、应变防御线。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包含3个主要的部分,压力源、机体防御及预防性的护理措施。

压力源分为内在的、人际关系间的及社会性的。

机体防御功能包含基本结构、抵抗线、正常防御线和应变防御线。

预防性护理活动由三级预防保健护理完成。

2.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由3个学说组成。

自理学说:

说明什么是自理,每个人都有自理的需要,而自理的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及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自理缺陷学说:

当自理体的自理能力小于自理需要时,就会出现自理缺陷,自理缺陷的自理体是护理的重点对象。

护理系统学说:

护理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满足自理体的自理需要或调整自理体的自理能力。

分为3类。

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B4.D5.D6.B7.B8.B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

2.BE

3.AE

4.ACDE

5.ABC

6.ADE

三、填空题:

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

3.结构过程效果

四、名词解释:

1.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病人生命历程中所遇到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问题的阐述,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护理措施解决。

护理诊断可用于各种场合、各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

2.主观资料:

病人对自己的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3.长期目标:

又称为远期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数周或数月)能够达到的目标。

五、简答题:

1.书写护理诊断时应注意:

护理诊断名称应使用NANDA认可的;一个护理诊断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统一格式;避免将临床表现当作相关因素;贯彻整体护理的观念;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语句;避免价值判断。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护理程序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组成。

这五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

1.护理评估找出未满足的需要及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映

——收集资料

——发现事实

——整理分析资料

2.列出护理诊断

——确定问题

——确定相关症状和体征

——确定原因

3.计划

——排列顺序,分清主次

——制定目标

——制定具体措施

5.评价

——分析整个护理过程

——问题解决终止措施

——问题未解决,重新评估

4.执行

——验证计划

——实施计划,提出建议

——与其他部门合作

——健康教育

2.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使用人员医疗诊断是医生使用,而护理诊断是护士使用的名词

研究重点医疗诊断的研究重点在于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本质作出判断,而护理诊断侧重于研究病人出现疾病或问题后的反应。

诊断数目医疗诊断相对稳定,数目较少,保持不变,而护理诊断数目较多,不断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疗诊断作出后,医生采取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而护理诊断通过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的健康问题。

适用对象医疗诊断只适用于个体的情况,而护理诊断可用于个人、家庭和社区。

七、案例分析题:

1.

(1)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护理目标:

24h内病人血容量不足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①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治疗护理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配合医生迅速、准确的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准备好急救用品、用品。

③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当出血少量且无呕吐时,可进温凉、清淡流质。

④心理护理

⑤病情观察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护理目标:

一周后病人能够完成个人日常生活活动.

护理措施:

①休息与活动

②安全

③生活护理

2.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目标:

出院时病人体重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血糖正常。

护理措施:

①饮食护理:

制订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每餐热量合理分配;糖尿病病人隐时注意事项:

严格定时进食;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衣服重量要相同,且要用同一磅秤.

②休息与运动:

运动锻炼的方式:

最好做有氧运动;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运动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处理;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③口服降糖药护理:

护士除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外,还应掌握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项目,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及时纠正不良反应;观察病人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变化,评价药物疗效;指导病人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

④胰岛素的护理:

准确执行医嘱;注射时间,部位和方法;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尿糖,血糖的变化。

(2)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目标:

出院时病人掌握糖尿病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知识。

护理措施:

①指导病人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

②帮助糖尿病病人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关心和帮助病人,对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护理

③指导病人定期复诊

④教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3.应评估的内容有:

(1)身体评估,包括基本资料、主诉、目前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家庭史和身体评估资料。

(2)心理评估,包括一般社会情况、对健康问题及医院环境的感知、应激水平及应对能力、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人格类型及自我认知和患病后的心理-社会问题。

第十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D4.C5.D6.A7.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BCDE

3.ACD

三、填空题:

1.感知因素调节因素行动的线索与意向

四、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

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五、简答题:

1.健康教育中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学习对象的学习需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②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③教学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④健康教育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⑤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2.健康信念模式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个体的健康信念、行动的线索及意向、影响及制约因素。

第十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D5.C6.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三、填空题:

1.习俗性悲哀预感性悲哀

四、名词解释:

1.失望:

指个体内心对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失去信心,感到没有希望或因为希望未实现而感到不愉快的一种心灵体验。

2.悲哀:

指个体面对失落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通常表现为个体行为上难以抑制的哭泣、极度的焦虑、不安、不思饮食、失眠等。

3.失落:

指个体曾经拥有的有价值的或重要的人、物或其他东西被剥夺、丢失或改变。

五、简答题:

1.如何协助临终病人应对失落与悲哀?

(1)满足生理需求

(2)关注心理社会需要,提供情感支持

(3)尊重病人人格,注重多元文化护理

第十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E

3.ABD

4.ABCDE

三、名词解释:

1.临终关怀:

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和照护的医疗保健服务。

2.濒死:

在接受治疗性或缓和性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迅速恶化,各种现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的状态。

四、简答题:

1.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以照护为主的原则;全方位照护的原则;人道主义原则;适度治疗原则。

2.临终病人生理变化:

面部外观表现;皮肤变化;呼吸逐渐衰竭;循环系统发生变化;心智意识改变;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统变化;肌张力减弱;感知觉逐渐消失。

五、论述题:

1.临终病人不同的心理阶段的心理支持:

否认期护士应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对病人采取相应的回避态度,不必急于将实情告诉病人,已达到不破坏病人的防御心理的目的,但也不要有以欺骗病人。

根据病人的接受程度,应用不同的方法。

愤怒期护士尽量提供发泄机会,让病人表达及发泄其情感及焦虑。

可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实施的聆听、沉默、触摸,以缓解病人的怒气。

对有过激行为的病人,应采取安全措施,保护病人免受伤害。

磋商期护士应尽量维持病人内心的希望,并及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忧郁期护士应允许病人又表达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