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73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7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花椒种植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1页)正式完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73劳动安全 42

第八章项目招投标 44

8.1工程招标 44

8.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 44

8.3建设项目招标组织形式 45

8.4建设项目招标方式 45

8.5招标基本情况表 46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47

9.1项目实施计划 47

9.2项目进度安排 47

第十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

10.1投资估算依据 49

10.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50

10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54

第十一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55

11.1经营收入、税金及附加测算 55

11.2总成本费用测算 57

113利润测算 60

11.4偿债能力及生存能力分析 60

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61

12.1前期风险 61

123外部风险分析 64

12.4防范与降低风险的对策 65

12.5风险的分散和转移 66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67

13.1可行性研究结论 67

13.2建议 68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承办单位

湖北定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3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

项目所在地选址于麻城市木子店镇杨眉河村,推广种植区域为麻城市东部乡镇

1.1.4主要种植发展规划及内容

示范种植面积约200亩,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广种植10万亩(2018年5000亩、2019年10000亩、2020年15000亩、2021年20000亩、2022年50000亩)九叶青花椒。

1.1.5项目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为梯次投资2018年度投资1000万元,2019年度投资1800万元,2020年度投资2800万元,2021年度投资2800万元,2022年度投资5000万元。

合计总投资13400万元。

项目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1.6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为5年,从2018年至2022年建设完毕。

1.1.7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五年后总销售收入正常年份89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5700万元,年均净利润9720万元。

具体经济指标如下表:

表1-2项目经济指标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

新增

定员

用地

全员

100

其中:

行政后勤人员

16

种植管理人员

50

技术人员

14

其它人员

20

首期项目用地面积(2018)

5000

二期用地面积(2019)

10000

三期用地面积(2020)

15000

四期用地面积(2021)

20000

五期用地面积(2022)

50000

3

投资

总投资

万元

13,400.00

资本金总额

债务资金

-

用于建设投资

4

产值

利税

年营业收入(2018年)

181.00

正常年

年总成本

108.60

年营业收入(2019年)

年营业收入(2020年)

2881.00

1728.60

年营业收入(2021年)

8281.00

4968.60

年营业收入(2022年)

16381.00

9828.60

年营业收入(2023年)

27181.00

16308.60

年营业收入(2024年)

54181.00

32508.60

利税总额

43706.80

净利润

39824.28

税金及附加

3882.52

上缴所得税

免征

5

效益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14.22%

所得税前

投资回收期

4.57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8%)

486,00.00

11.88%

所得税后

5.6

134,00.00

总投资收益率

4.57%

总投资利润率

5.96%

1.2项目定位及建设目标

项目推广以九叶青花椒种植为主线,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定位为:

(1)改革农村土地种植结构模式,实现农业企业化、科技化经营,

提高土地产出率;

(2) 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业,规模化大农业格局;

(3) 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搭建产业结构;

(4) 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产业扶贫拉动力;

(5) 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绿色产业园区;

(6) 提升农民的农耕文化素质;

(7)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集约化发展模式,引导农村人口回归创新创业;

(8) 展示农业科技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1.3报告编制目的

a. 在对项目建设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项目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

b. 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开发经营策划提出初步意见,并对项目的规划实施、推广方案设计提出建议。

c. 结合市场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实施方案。

d. 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

e. 对项目决策及其实施的优化提出建议。

1.4报告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 《中共中央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5、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7、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8、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部《种植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0、 中央、省、市各级关于精准扶贫的施实方案;

11、 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编制人员现场勘查所得有关技术资料、数据;

1.5项目研究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公司+基地+农户,种、产、销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战略主线,产品“优质、安全、绿色"

,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精准扶贫,定向惠农"

的目标。

为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该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的,提出的建设方案合理,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该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也是麻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十八大报告对农村改革提出两方面要求,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基本体系,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相结合经营体系,加快推进这项改革进程,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

2016年12月30日,农业部召开了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其中,农业供给侧改革做为今年农业改革的主线,补贴政策、项目资金、资源力量将向规模农业倾斜。

重大改革一:

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的关键就是土地。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是先从土地开始。

因为土地是农业农村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切农业产业的根源都能追溯到土地上来。

那么,现在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要从土地入手。

一是土地确权,二是三权分置。

只有确权才能保证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承包权,才能防止土地私有化,从而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的目的就是要搞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带来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然后会带来了钱。

重大改革二:

补贴改革,大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在近两年的政策发布规律中可以看到,国家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政策很多,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带动性。

无论从扶持资金上,还是从优惠政策上,都非常明显的突出这一特点。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农业是一个关于衣食住行的产业,大到一个政策的实施,小到一个项目的运行,都要有具体的人去落实。

那么,经营主体的带动性就十分重要。

通过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的人去共同发展。

共同走上现代化农业的致富道路。

因此,2017年补贴扶持资金也将会是一个重大改革。

一个是增,一个是调。

增的是总量。

惠农补贴年年都在增,并且增幅很大。

而明年国家加大农业改革力度,补贴方面仍会呈上涨趋势。

调的是结构。

例如2016年推行的“三补合一"

,不是谁发的多发的少了的问题,而是进行了调整。

随着改革的发展,未来还会有一个政策的相应调整,这里的调整指的是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这就是跟咱息息相关的了。

重大改革三、农业金融开始发力,撬动亿万农村市场。

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会化成为新趋势,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如何发挥最大效用,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例如“基地+农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17年国家将会对这一主体功能更加明确分工,亦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要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光有人,有产业是不够的。

所以农村金融一定要快速发展起来。

简单说来就是信贷,贴息,贷给你钱;

你项目好,给你贴息,包括常说的“精准扶贫”其实也算是金融的一种。

《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重申,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麻城市政治、文化、经济建设和发展正突飞猛进,迎来新的高潮。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按照省委“一元多层次”战略和黄冈市委“双强双兴”战略要求,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战略机遇,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实现2018年按期脱贫摘帽、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基本建成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全面推进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把麻城打造成为革命老区幸福宜居典范。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创新麻城市农业改革示范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大别山区,自古以来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传统生活方式,种植着传统作物和难以改变的传统农耕习俗,是阻碍农业发展,脱贫至富的屏障。

该项目的建设既改变了种植品种,也改变了传统的农耕习俗,提高了土地利用的产出价值,为农民增收人平500元/年,形成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又起到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示范作用。

2.2.2项目建设是促进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基本原则四化同步,富民优先。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让广大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

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具有大别山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

充分利用森林和林地空间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工产业。

完善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将特色农产品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九叶青花椒连片种植改善林业品种,改善农村种植业长效产出和套种作物,形成土地增收,是促进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2.2.3项目建设是优化当地农村就业环境的需要

麻城市地处大别山区,作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人多地少,全市总人口116万人,农业人口占98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市劳动力资源74.47万人,占总人口的64.2%,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55.11万人,占总劳动力资源的74%;

占农业人口的56.2%,劳平耕地1.45亩,耕地减少与劳动力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0万人之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及价值提升,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十万亩九叶青花椒种植项目建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一是解决留守老龄劳力田间管理轻松劳作,二是拉动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力返乡创业,从事于公司和基地加工行业,使当地农村就业和幸福家庭环境得到优化。

2.2.4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

项目建设所在地为位于麻城市木子店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麻城市东部,鄂皖两省交界处,东与罗田县鼓楼山交界,南与市内张家皈镇张家边相连,西南与熊家铺月形塘接壤,西北安徽金寨县斑竹园共山相靠。

木子店镇政府驻地木子店,距市政府53公里。

木子店镇人口60168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

是大别山主峰以山地为主的山区,也是三省相交的口子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浓郁的人文环境、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改零星分散种植为集中成片建设,并应用现代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这对于建设生态乡村、绿化乡村、公园式乡村、智慧乡村、幸福乡村等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本项目是提升木子店镇形象、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选址

3.1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址选址于麻城市木子店镇杨眉河村示范种植面积约200亩,,推广种植区域为麻城市东部乡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广种植10万亩(2018年5000亩、2019年10000亩、2020年15000亩、2021年20000亩、2022年50000亩)九叶青花椒。

3.1.1道路交通条件

项目所地距离武汉170公里,距麻城市区49公里,沿胜麻二级公路0.5小时车程,武合高速、麻阳高速在此交汇,黄冈、六安、合肥、信阳等大中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

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行需求。

3.1.2水资源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量1341.7毫米,天然雨水足够保障九叶青花椒树苗正常生长。

3.1.3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无霜期249.1天,日照时数2025.8小时,气温

16.8度,适合九叶青花椒树苗正常生长。

3.1.4用地条件

园区周边主要是山坡地,麻城全市林业面积541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08万亩,该项目10万亩只是以木子店镇和张家皈镇部份林业面积就可栽种九叶青花椒达产。

3.1.5通讯条件

目前场址周边邮电通信设施已经全部覆盖。

3.1.6用工条件

项目用工只由农村留守劳力做好树枝修剪整理和采收。

根据以上分析,项目选址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均适合本项目建设,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营需要。

3.2项目区概况

3.2.1麻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麻城是由黄冈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北部,长江中游北岸的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介于东经114。

40'

〜115。

28'

北纬30。

52'

〜31。

36'

之间,北与河南省商城县、新县以山脊为界,东北同安徽省金寨县依界岭分水,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西南距省会武汉113千米,距黄冈市110千米。

麻城总面积3747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2016年末,户籍人口1169509人;

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66.27亿元。

麻城全境地貌若马蹄状,东部和东北部为高山,西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敞开;

境内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

古有“三台八景”,当代有龟峰山风景区、麻城孝感乡文化园等景点。

麻城历史悠久,因“献寿仙子"

麻姑而得名;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麻城县,1986年撤县设市。

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

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著名的苏区,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将军,被称为“全国将军第一乡”;

也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

麻城有106国道贯穿全境,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麻阳高速,京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汉麻铁路等交通线

3.2.2木子店镇概况

木子店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麻城市东部,鄂皖两省交界处,东与罗田县鼓楼山交界,南与市内张家皈镇张家边相连,西南与熊家铺月形塘接壤,西北安徽金寨县斑竹园共山相靠。

木子店镇政府驻地木子店,距市政府53公里。

木子店镇人口60168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

辖49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木子店。

木子店老米酒已有千年酿造历史。

自唐朝黄州刺史杜牧过麻城歧亭,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至北宋大诗人苏东坡高歌"

酸酒如香汤,甜酒如蜜汁。

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历代文人墨客盛赞麻城老米酒。

苏东坡在黄州府任职三年,多次来到麻城,与友人陈季常品酒、吟诗。

苏东坡诗句中的“酸酒”、“甜酒"

,指的就是麻城木子店酿造的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麻城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

千百年来,麻城山民以烤匏子火、饮老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

在民间,流传着“老米酒、匏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

天井山至杨眉河地带自古以“巍巍天井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下鞍"

的说法来形容其地势险要。

麻城市旅游局、木子店人民政府联合招商兴建天景山大峡谷漂流景区,物产丰富,金家垸青茶早在宣统二年就被征集参加南京劝业会,获金质奖章。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水晶石、石英石、白云石、砾石、金属矿产有铭矿、铁矿。

1985年,西德专家爱泼斯坦•莱德实地勘测,铭矿蕴藏量在千吨以上。

李峰山铁矿品位高,据地质部门测量,蕴藏量在4万吨以上,可连续开采20年以上。

麻东农业大镇,总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旱地1.1万亩,以种植粮食、油料、蚕桑为主,2006年粮食产量达25333吨,油料1740吨,产蚕茧136吨。

养殖业主要饲养牲猪、黑山羊、黄牛、鸡、鸭,据统计资料显示:

年出栏牲猪1542头,羊3290X,牛577头,生产蛋类532吨,总产值可达3000万元。

林业资源丰富,全镇共有林地38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7%,活立木积蓄量为31万立方米,用材林以松、杉、枫和楠竹为主,经济林以板栗、木梓、油桐、银杏为主,2006年林业总产值达4200万元。

工业有铁矿、老米酒、建材三大系列。

通过招商引资引来梅建恩老板投资100万余元开采李峰山铁矿,投资开采河道铁沙、建球磨厂近10家,所生产的铁矿精粉直接销往武钢等企业,非常俏销。

创办老米酒生产企业三家,即东义洲酒厂、东木酒厂、粮食酒厂,以大中型城市商场设立老米酒专柜、直销配送、代销等方式销售。

建材行业有灰沙砖厂2家,预制构件厂11家,免烧砖厂8家,剧管厂2家,彩瓦厂2家。

2006年,全镇老米酒产量280万斤,产值1000万元,个体工商户达500家,工商业产值过亿元。

胜麻线、长三线按国家山区二级公路扩修硬化,路面宽阔平坦,配套设施齐全,乘巴士车进城只需1小时。

沪汉蓉快速铁路途径木子店镇,武合高速公路设计在该镇建有进出口,极大地缩短了木子店与各大中城市的距离,至麻城直接距离21.5公里,只需半小时。

乡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游家冲、细石岭、大堰河、界岭、马牙山、郑家河、牌楼、刘家垸等15个村的村级公路已经水泥硬化,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邮电通讯方便快捷。

49个村全部实现通邮,有线电视安装2300户,移动手机13000部,联通用户达3000户。

境内有一所高中(麻四中),在校学生1500人,初初中两所,在校学生3000余人,小学46所,在校学生5793人。

木子店镇教职工总数为450人,近20年来输送清华生3人,上重点大学300余人。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4.1项目规划方案

4.1.1规划的原则

1、 特色性原则:

通过突出自然环境与乡村空间环境的有机组合,强化整体空间环境的自然性、人文性与地方性,创造出自然优美、宜人并富有地方特点的美丽乡村空间。

2、 空间有序性原则:

根据山地区域的不同条件与要求,组织整体连续的种植空间,建立自然环境与地理要素一体化的发展结构。

3、 综合效益性原则:

根据土地类型,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合理确定开发套种、间种,展示与其地域相称的乡村园区面貌。

4、 合作组织性原则:

根据地块区位,合理组织集中种植、流转、入股、自种等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合理安排梯次有序集约化发展。

4.1.2规划目标与立意

1、 规划目标

拟建200亩示范展示、育苗基地,技术服务和推广,公司统筹收购,基地统一加工成品,产出保险。

2018年5000亩、2019年10000亩、2020年15000亩、2021年20000亩、2022年50000亩。

2、 规划基本主张

在定位策略上充分利用项目区域山地优势,采用复合形态、组团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