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直流电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90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直流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2直流电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直流电路.docx

《2直流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直流电路.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直流电路.docx

2直流电路

2.1《欧姆定律》预习案

编写人:

黄文松

【预习目标】

1.知道形成电流的条件,记住电流的定义式.了解电流的微观表达式的含义. 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能灵活运用.(重点) 3.了解伏安特性曲线,了解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区别.(难点)

【预习自测】

一、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

2.电流

(1)定义: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

(2)定义式:

I=__________.

(3)符号及单位:

电流用符号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1mA=______A,1μA=______A.

思考:

1.电流有方向,它是矢量吗?

 

二、欧姆定律 电阻

1.电阻

(1)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称为电阻,它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公式:

R=__________.

(3)单位: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其关系为:

1kΩ=__________Ω,1MΩ=__________Ω.

2.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__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R成__________.

(2)公式:

__________.

(3)适用条件:

适用于__________导电和____________导电,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思考:

2.公式I=

和R=

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三、伏安特性曲线

1.定义:

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的I-U图像.

2.分类:

过原点的直线,对应元件叫__________.

过原点的曲线,对应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3.意义:

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

【我思我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 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1.对电流定义式I=

中q的理解

(1)公式中q是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而不是单位横截面的电荷量.

(2)电解液导电时,电解液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方向虽然相反,但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应用I=

时,q为正电荷总电荷量和负电荷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不能相互抵消.

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的推导

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l,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A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总数:

N=nlS.

总电荷量Q=Nq=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横截面D所需要的时间:

t=

.

根据公式q=It可得:

导体AD中的电流:

I=

=nqSv.

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定向移动速度的大小,还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特别提醒:

 公式I=nqSv中

(1)n不是单位长度上的自由电荷数,而是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2)对金属导体I=neSv.

(3)v不是电荷热运动的速率,也不是电流的传导速率.

例题1 在探测放射线计数管工作时,因为射线使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阳极,则计数器中的电流I为(  )

A.4ne/t    B.3ne/tC.2ne/tD.ne/t

[关键提醒] 分析该题注意以下几点:

(1)二价正离子和电子各带多少电荷量.

(2)二价正离子和电子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

变式训练 1.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s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的大小为(  )

A.4.8×10-6AB.3×10-13AC.3×10-6AD.9.6×10-6A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的理解

公式

物理意义

I=

表示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自身的电阻成反比

R=

表示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为一个常数,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是用电学方法测量导体电阻的依据

U=IR

表示在已知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时,可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

特别提醒:

 

(1)应用公式时,应注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U、R是同一纯电阻电路中同一时刻的值.

(2)对R=

,R不变时,U与I成正比,R=

.

例题2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原来的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少了0.4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关键提醒] 解答该题的巧妙之处为:

(1)不特别说明认为导体的电阻不变.

(2)每次改变电压后对应的U、I比值不变.(3)对应同一导体,

.

 

知识点三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及其应用

I-U图线(伏安特性曲线)

U-I图线

坐标轴

U是自变量,I是因变量

I——横坐标,U——纵坐标

斜率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

I-U图线(伏安特性曲线)

U-I图线

线性元件图线的形状

R1>R2

R1<R2

非线性元件图线的形状

电阻随U的增大而增大

电阻随I的增大而减小

特别提醒:

 I-U图线是曲线时:

导体电阻Rn=

,即电阻等于图线上点(Un,In)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如图所示.

 

例题3 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能实验,他根据所测量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正确

B.甲、丙图的曲线肯定是偶然误差太大

C.甲、丙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不可能正确

D.甲、乙、丙三个图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的图像所对应的两个导体:

(1)电阻关系为R1∶R2=________.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________;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I1∶I2=________.

班级:

姓名:

2.1《欧姆定律》预习案

【当堂训练】

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R=U/I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

B.由R=ρl/S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

2.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成直径为

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100R   B.10000RC.

D.

3.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导体,R1边长为1.5L,R2边长为4.5L,若R1的阻值为6Ω,则R2的阻值为(  )

A.3ΩB.6ΩC.12ΩD.18Ω

4.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甲∶R乙为(  )

A.1∶1B.1∶2C.2∶1D.1∶4

5.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如图所示),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cm,求鸟两爪间导线的电阻是多少?

(ρ铝=2.9×10-8Ω·m)

2.2《电阻定律》预习案

编写人:

黄文松

【预习目标】

1.知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够探究电阻与各因素的关系.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意义及决定因素.

【预习自测】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性关系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改变它的电阻,这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同是220V的灯泡,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说明导体电阻跟它的有关.

2.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探究方案一 如图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在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因素方面,我们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即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与a材料不同.

图中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用电压表分别测量a、b、c、d两端的,就能知道它们的电阻之比.

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之比;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之比;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等.这样就可以得出长度、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与电阻的关系.

探究方案二 逻辑推理法

(1)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n段长度同为l1、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因l=,R=,所以

.

(2)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有n条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都为S1,电阻同为R1.把他们紧紧地束在一起,组成一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则R=

,S=,所以

.

二、导体的电阻

1.电阻定律

(1)内容: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成正比,与它的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有关.

(2)公式:

R=ρ

,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有关,是表征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ρ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电阻率ρ

(1)单位:

欧姆·米,符号:

.

(2)变化规律:

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3)应用:

温度计、标准电阻等.

【我思我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问题设计]

1.家中的白炽灯灯丝断了,恰好又没有新的可换,轻轻摇晃灯泡,把断了的灯丝搭接起来,还能继续使用.这种断丝再搭接的灯泡重新连入电路中会发现它比原来更亮了,这说明灯丝的电阻发生了变化,影响灯丝电阻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测定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电阻?

请画出测电阻的电路图.

2.由于变量较多,实验中需采用什么思想方法?

 

[要点提炼]

1.在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

2.在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

 

二、导体的电阻

[问题设计]

1.观察课本表格,回答:

不同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是否相同?

纯净金属与合金哪种材料的电阻率大?

2.将日光灯灯丝(额定功率为8W)与演示用欧姆表(测电阻大小的仪表)连接成如图2所示电路,观察用酒精灯加热灯丝前后,发现灯丝加热后欧姆表示数变大了.分析金属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要点提炼]

1.公式R=ρ

中物理量的理解

(1)ρ表示材料的电阻率,其大小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与和温度有关.

(2)l表示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S表示垂直于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如图3所示,一长方体导体,若通过电流I1,则长度为a,横截面积为bc;若通过电流I2,则长度为c,横截面积为ab.

2.公式R=ρ

适用条件:

温度一定、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

(2)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可用于制做热敏电阻).

(3)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做电阻).

(4)当温度降低到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成为超导体.

[延伸思考] 白炽灯的灯丝断了,轻轻摇晃把断了的灯丝搭接上后,再接入电路时,会发现比原来更亮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例1

 如图所示,P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直径为D,镀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通过它的电流为I,则金属膜的电阻为多少?

镀膜材料电阻率为多少?

 

例2

 目前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很高,要求里面的各种电子元件都微型化,集成度越高,电子元件越微型化、越小.图5中R1和R2是两个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远远小于R1的尺寸.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个导体的电阻R1、R2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B.R1<R2

C.R1=R2D.无法确定

例3

 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ρ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

针对训练 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121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灯丝的电阻应是(  )

A.大于121ΩB.小于121Ω

C.等于121ΩD.无法判断

班级:

姓名:

2.《电阻定律》预习案

【当堂训练】

1.(电阻定律R=ρ

的应用)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为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U/2B.UC.2UD.4U

2.(电阻率的理解)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

,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性质决定

3.(滑动变阻器的应用)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V、6W~8W的小灯泡L及开关S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为6V的电源E上,当S闭合时,发现灯泡发光.按图6所示的接法,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将(  )

图6

A.变暗

B.变亮

C.亮度不变

D.可能烧坏灯泡

4.(公式R=ρ

的计算)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多少?

(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

 

2.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预习案

编写人:

黄文松

【预习目标】

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2.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3.理解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预习自测】

一、串、并联电路

1.串联和并联

(1)串联

把几个导体依次相连,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串联.

(2)并联

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1)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即I=I1=I2=I3=…=In.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即I=I1+I2+I3+…+I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即U=U1+U2+U3+…+Un.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即U=U1=U2=U3=…=Un.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即R=.

(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即

=.

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数

(1)电流表的内阻:

电流表G的电阻Rg叫做电流表的内阻.

(2)满偏电流:

指针偏转到时的电流Ig叫做满偏电流.

(3)满偏电压:

电流表G通过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g叫做满偏电压.

2.改装原理

(1)电压表:

给表头一个电阻.

(2)电流表:

给表头一个电阻.

【我思我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一、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问题设计]

每年春节期间,大街小巷的树上都挂满了装饰用的串串小彩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火树银花,非常好看.这些小彩灯的额定电压一般只有几伏,但大多数都使用了220V的家用照明电路.

(1)这些小彩灯是怎么连接的?

(2)若每个小彩灯的电阻为R,则n个这样的彩灯连接后的总电阻为多大?

 

[要点提炼]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电阻.

2.几个相同电阻R串联时其总电阻为R总=,两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分电阻的二倍.

3.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

=…=

=I.

例1

 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照明线路上,使它正常工作?

二、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问题设计]

三个电阻R1、R2、R3并联的电路如图1所示.

(1)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总电流I与各个电阻中电流有什么关系?

(3)设总电阻为R,试证明:

.

 

[要点提炼]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当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2.几个相同电阻R并联时其总电阻为R总=

,两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是分电阻的一半.

3.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总电阻也随之增大.以两电阻R1、R2为例加以说明.串联时R=R1+R2,并联时R=

.可见,当R1或R2增大时,R都随之增大.

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1R1=I2R2=…=InRn=U.

[延伸思考] 试证明:

n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

 

例2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1=2Ω,R2=3Ω,R3=4Ω.

(1)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

(2)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A,则通过R2、R3的电流分别为多少?

干路电流为多少?

 

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问题设计]

实验室有一表头G,满偏电流为5mA,电阻为100Ω,现在欲用它作为电压表测量5V的电压,能直接测量吗?

若不能,应如何测量?

[要点提炼]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分析见下表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

的计算

U=Ig(R+Rg)

R=

-Rg

IgRg=(I-Ig)R

R=

Rg

电表的

总内阻

RV=Rg+R

RA=

使用

并联在被测电路中,“+”接线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

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延伸思考] 如图2所示是某一电流表G的刻度盘.使用时指针指着某一电流刻度,表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某一数值,而且也意味着表头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大小的电压,因此,电流表G实际上也是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

如果图中电流表的内阻是100Ω,怎样在这个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电压数据?

例3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3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班级:

姓名:

2.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预习案

【当堂训练】

1.(并联电路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

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2.(串联电路的应用)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V

3.(电表的改装)将分压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上分压电阻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B.接上分压电阻后,电压按一定比例分配在电流表和分压电阻上,电流表的满偏电压不变

C.如分压电阻是表头内阻的n倍,则电压表量程扩大到n倍

D.通电时,通过电流表和分压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2.4《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预习案

编写人:

黄文松

【预习目标】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2.了解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预习自测】

一、电源

1.非静电力的作用:

把正电荷由从极搬运到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增加.

2.非静电力特例:

在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它使能转化为电势能;在发电机中,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它使能转化为电势能.

3.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能转化为的装置.

二、电源的重要参数——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大小: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力把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2)公式:

如果移送电荷q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为W,那么电动势E表示为E=

.单位:

伏特,符号为.

(3)物理意义:

反映电源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4)决定因素:

由电源中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关,跟外电路关.

2.内阻:

电源内部导体的.

【我思我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一、电源

[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在外电路,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高电势流到低电势,电流在电源内部只能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低电势流到高电势.根据电场知识可知,静电力不可能使电流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反而起阻碍作用.

(1)是什么力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