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928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辩析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

错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能够并且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即通过改革来解决。

改革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方面,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也就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错误。

此命题混淆了认识的本质与实践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

错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不是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4.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有的时期采取联合政策,有的时期采取斗争政策。

错误。

不是有的时期联合,有的时期斗争,而是同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所以应该联合它,又因为这个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应该对它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进行

斗争。

只联合不斗争,或只斗争不联合,都是错误的。

5.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正确。

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体之间不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因此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深刻性等特点。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因此,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6、邓小平理论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人们,我们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都是在于对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应当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错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主要是国共两党的合作,如果一切经过和服从统一战线,就是一切经过和服从国民党。

如果一切经过和服从国民党,共产党就丧失了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就会导致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党的领导权的实现,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文化生活。

错误。

1)此命题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

社会主义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于不发达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只有全面地把握这两层含义。

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10.今天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当年搞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必要。

错误。

搞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

盾决定的,因而是必要的。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定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奠定了我国后来进步发展的基础。

今天经济体制改革并没否定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经济体制改革弥补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偏差,二者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1.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

错误。

此命题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的、历史的、可变的。

1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本质区别,因此两者没有任何共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民主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总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

因此,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某些原则、观念和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一定的历史联系,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都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

但是,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所维护的经济制度不同。

第二,阶级本质不同,反映的阶级关系不同。

第三,内容与形式,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

第四,民主的广泛性不同。

13.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就是资本主义道路。

(1)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用各种形式同国营经济相联系的资本主义。

(2)国家资本主义的低级形式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高级形式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我国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国营工商业的。

因此,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不是资本主义道路,而是社会主义道路。

14.实践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正确。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是绝对的;第二,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做出检验,这也是绝对的。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发展的,因而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第二,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某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

15.党的基本路线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个代表”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新世纪我们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实际,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它科学地回答了在无产阶级已经取得国家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在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解决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基本规律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党完成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庄严使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错误。

(1)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消灭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解决。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

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是:

首先,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也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还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这种观点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

(2)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3)应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20、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错。

1)意识不是一般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1、为表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诚意,就应承诺放弃武力。

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基于此,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放弃使用武力的承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如果外国势力蓄意干涉中国统一,如果出现“台湾独立”,我们将用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维护国家主权捍卫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可能有两个:

一是资本主义前途,二是社会主义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由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因此资本主义会有所发展。

2)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就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及国际条件的有利,都保证了社会主义前途的实现。

23、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1)该命题是折中主义命题。

2)世界统一于物质。

24、“一国两制”的实质是一个国家并列存在两种制度。

祖国统一后,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实行三个不变,即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一国两制”是容纳了复合制国家某些特点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它既不同于联邦,更不同于邦联。

25、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正确。

所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是指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在:

1)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是物质过程,即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生活过程。

   

3)人类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一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了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是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1)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2)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一面,又有软弱性、妥协性一面。

(3)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28、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错误。

次命题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最终决定作用。

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所以,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最终目。

29、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简答题

1.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

要把重工业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充分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2.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3、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任务是什么?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它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

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是在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解决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

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并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物质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作为观念形态,虽然不是生产力的独立构成要素,但科学能够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从而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首先,科学为劳动者所掌握,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部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质量往往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技术物化的结果。

科学通过技术更新生产工具,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劳动对象的状况,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

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自然物成为劳动对象,使更多的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成为劳动对象。

这就使劳动范围大大扩展。

最后,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有依靠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管理,使人力和物力得到最佳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高速发展的生产力。

6、简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涵。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7.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它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也是相适应又相矛盾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相适应的方面是主要的,相矛盾的方面是次要的。

这些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8.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马克思明确提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决定的,只有把人放到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作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特殊品格,把握人的本质的整体结构。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给予社会需要的满足,即对社会的贡献。

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所以个人愈是能够不断地创造,就愈能够适合社会的需要,也就愈有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即作为客体的个人行为对于作为主体个人自身需要的满足。

   总之,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这种统一,是矛盾的统一,是有主次方面之别的统一。

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对社会有所贡献。

只有做出贡献,才能得到相应的肯定和报偿。

9、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即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与目标。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决于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为什么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我国的民党派有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民主党派原来所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绝大多数已经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还有一部分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他们还需要民主党派联系他们,代表他们,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要求,并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2)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各民主党派是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

中国共产党还可以通过民主党派,在它们所联系的那一部分人当中加强工作,加强和改善对他们的领导。

(3)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

民主党派的成员,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广泛的海内外联系。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对于发展对外经济文化联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如何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意识不是独立的实体,意识对物质具有绝对依赖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还是社会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的反映。

2)从意识的作用上看,在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基础上,它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意识通过实践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性质,产生两种不同结果。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想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必须通过和借助物质的途径才能达到。

首先,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必须以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其次,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再次,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这些说明,意识作用的发挥、大小、性质,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

1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我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3.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1)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无用论”两种错误倾向。

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3)必须在新的实践中发展毛泽东思想。

我们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

1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在总结实践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在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斗争中,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在这里,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出发来把握物质范畴,这是列宁对确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做出的卓越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独立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从而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从而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坚持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属性的理论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指出物质范畴是哲学的最高概括,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征,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它对坚持唯物主义路线,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主要特征是: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企业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

3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