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83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浙江省温岭中学.doc

台州市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联考分析

台州一中周月良台州教研室陈家华

一、命题思路

依据近年文科综合历史学科命题趋势,结合07年全国有四个省区进入新课程高考的历史学科命题特点,形成了本次试题命制的思路。

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强调对教材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不管出台后的高考方案怎样,关键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有专家曾说过“谁抓住了课本谁就抓住了高考”,就强调了课本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本次历史学科的命题首先表现在对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

如选择题的第1、3、5、6、10、11、12、13、15、18、1920、23、26、27题等,主观题中29题关于孔子的身份地位、30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30题中关于一战、二战的新式武器、31题的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及其形成后采取的四次重大反法西斯军事行动等,这些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

2.突出新的史观,体现课改精神。

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必将成为新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高中历史新课程突出“三大史观”:

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范式,尤其是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

因此,突出“三大史观”也将成为新课程下历史高考的重要特点,为此,在本次考试命题设计上也反映了这一特点。

如选择题第1题关于秦始皇的认识、第6题对拿破仑的《法典》的认识等,就从文明史观角度高度肯定了这两个历史人物对本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贡献。

又如主观题28题关于孔子的思想精华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30题关于科技与战争、和平的关系、31题关于人类未能阻止二战全面爆发坐失良机的因素等,也无不体现了文明史关注的问题,渗透着热爱和平、关爱生命、珍视文明、反对战争的思想。

29题从现代化角度来审视俄国与中国不同的革命和建设发展道路。

31题还从全球史观角度来审视面对世界大战在联盟形成前后不同的反映。

除了在试题内容设计上体现新课程理念外,在试题形式设计上也同样彰显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和理念。

试题材料新颖、多样,图文并茂,各类图片多达13幅,使整套试题洋溢着历史气息;一些主观题在问题、答案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特征。

3.关注现实,贴近生活,彰显史学教育功能。

纵观近年各地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命题者着重考查与社会热点、焦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等相关联的或能建立联系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树立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当然,在考查方式上的选择上可以或显性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

依据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高二文科生来说,也应从早培养这一意识,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所以,我们在命题设计上也渗透了这一意图。

如选择题第3题关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个皇帝的共同的历史贡献,第8题关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思想精华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30题关于科技与战争、和平的关系、31题关于法西斯主义与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危害等。

本卷的不足:

一是整份试卷难度值不高,如选择题区分度不大,主观题缺乏一道完全依托材料立意的带有压轴性的题目,优秀生与中上生的差距区分不明显;二是个别题目设计不够严谨,如31题答案与设问不完全吻合,题目提供的恐怖主义图片材料未充分利用等。

二、学生答题得失分析

(一)总体分析

整个台州本次参加统考联评的学校有11所省一级重点中学,考试成绩最高分98分,最低分17分,11所学校中平均分最高的是76.4,最低的是63.6,总平均分73.10。

具体各校统计数据如下:

表一(平均分等):

学校

考生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分

差异系数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率

优良率

及格率

台州一中

269

74.6

11.22

0.133

15.346

95

17

4.461

1.487

1.487

回浦中学

271

74.7

10.075

0.158

13.78

93

44

5.535

1.476

0

台州中学

359

74.6

11.03

0.135

15.087

94

41

4.735

0.836

0.557

路桥中学

262

76.1

11.863

0.252

16.226

98

29

10.687

6.87

4.962

三门中学

248

72.9

10.082

-0.021

13.79

93

21

3.226

0.403

0

天台中学

212

76.4

10.031

0.328

13.72

95

46

5.189

0.943

0.943

黄岩中学

205

70.4

8.905

-0.304

12.18

89

42

0

0

0

温岭二中

142

63.6

9.557

-0.995

13.071

90

36

0.704

0

0

温岭中学

182

77

9.085

0.428

12.426

93

53

6.593

0.549

0

新河中学

206

66.5

10.875

-0.608

14.875

94

37

0.485

0.485

0.485

仙居中学

235

72.1

15.17

-0.067

20.75

94

24

2.979

0.426

0.426

总体

2591

73.1

11.5

0

15.763

98

17

20

70

90

表二(各分数段数据表):

学校

d100_90

d90_80

d80_70

d70_60

d60_50

d50_40

d40_30

d30_20

d20_10

d10_0

台州一中

12

90

93

48

20

3

1

1

1

0

回浦中学

15

84

87

66

15

4

0

0

0

0

台州中学

17

110

129

65

27

11

0

0

0

0

路桥中学

28

90

79

37

23

4

0

1

0

0

三门中学

8

60

90

67

19

3

0

1

0

0

天台中学

11

88

63

33

14

3

0

0

0

0

黄岩中学

0

35

80

67

20

3

0

0

0

0

温岭二中

1

5

33

55

39

8

1

0

0

0

温岭中学

12

70

64

30

6

0

0

0

0

0

新河中学

1

29

53

66

45

11

1

0

0

0

仙居中学

7

95

61

24

17

21

7

3

0

0

总体

112

756

832

558

245

71

10

6

1

0

(二)以某一重点中学的个案分析(总人数280人)

1、总体情况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值

第Ⅰ卷

54

54

16

44.657

0.827

第Ⅱ卷

46

42

0

29.507

0.641

总分

100

95

17

74.164

0.742

2、客观题分析

选择题学生回答数据处理分析如下:

题号

答案

正答率%

A

答A率%

B

答B率%

C

答C率%

D

答D率%

1

B

98.2

3

1

276

98.2

6

0

1

0.3

2

B

83.6

45

16

235

83.6

0

0

0

0

3

D

98.5

1

0.3

1

0.3

1

0.3

277

98.5

4

D

54

26

9.2

33

11.7

69

24.5

154

54

5

A

99.2

279

99.2

1

0.3

0

0

0

0

6

C

95.7

7

2.4

0

0

269

95.7

4

1.4

7

C

34.8

37

13.1

4

1.4

98

34.8

141

50.1

8

A

84.3

237

84.3

25

8.8

13

4.6

5

1.7

9

D

90

13

4.6

8

2.8

6

2.1

253

90

10

D

88.2

2

0.7

4

1.4

25

8.8

248

88.2

11

B

57.2

0

0

161

57.2

103

36.6

16

5.6

12

B

77.2

1

0.3

217

77.2

42

14.9

20

7.1

13

D

56.5

107

38

8

2.8

6

2.1

159

56.5

14

C

88.6

0

0

8

2.8

249

88.6

23

8.1

15

D

97.8

4

1.4

1

0.3

0

0

275

97.8

16

D

93.5

8

2.8

9

3.2

0

0

263

93.5

17

A

81.1

228

81.1

1

0.3

50

17.7

1

0.3

18

C

76.8

6

2.1

4

1.4

216

76.8

54

19.2

19

C

81.1

18

6.4

33

11.7

228

81.1

1

0.3

20

C

86.8

8

2.8

7

2.4

244

86.8

21

7.4

21

A

70.8

199

70.8

53

18.8

4

1.4

23

8.1

22

D

73.3

6

2.1

2

0.7

66

23.4

206

73.3

23

C

92.5

2

0.7

16

5.6

260

92.5

2

0.7

24

D

88.2

9

3.2

17

6

6

2.1

248

88.2

25

B

86.8

23

8.1

244

86.8

7

2.4

6

2.1

26

C

95.3

0

0

11

3.9

268

95.3

1

0.3

27

C

93.5

11

3.9

2

0.7

263

93.5

4

1.4

从上表可看出客观题中得分率达90%以上有1、3、5、6、9、15、16、23、26、27,这些题考核的都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学生比较熟悉,设问也比较直接,学生回答的相对较好。

客观题2、8、10、12、14、17、18、19、20、21、22、24、25这些题得分率在70%-90%之间为中等难度题目,其中有的是考核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是“实质”或“性质”之类的设问,如第8、10、17、18、20、25题等,有的是考核是学生综合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如2、14、19、21、22、24题,往往是“异同点”或“特点”之类的设问,得分相对较低。

说明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还较弱,需在以后教学中加强提高。

正答率特别低的是4、7、13三道题,其中第4题考核的是清朝前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正答率是54%,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未考虑到清朝前期与以前朝代不同的时代特征,即这一时期外来侵略势力不断威胁中国,二是学生的思维不够周全,因为答案D项能够涵盖前面几项。

正答率最低的是第7题,只有34.8%,、21、19、22、23、30,此题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是该题迷惑性较强,因为③项有一个隐性知识即美国不存在封建专制,但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误把它当成与法国的共同点。

第13题失分主要原因是该题考核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冷僻,是学生在复习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

3、主观题答题情况一览表

题号

分值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8

10

10

0

7.157

0.7157

29

13

11

0

6.2

0.4769

30

12

11

0

8.35

0.6958

31

11

11

0

7.8

0.7091

第28题得分率是主观题中得分最高的,平均得分7.157,得分率是71.57%。

此题得满分的考生较少,比例低,但极差者也较少,大部分考生能得6分以上。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概括能力和材料理解能力,第

(1)问华盛顿是怎样让人民“呼吸自由的空气的”,许多同学不能把它迁移为“华盛顿为建立、巩固美国民主制度所做的努力”而无从下手,或答偏题如答成“华盛顿在独立战争时期的具体活动”而失分;第

(2)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许多学生因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而失分,如答成孔子的“礼”、“中庸”或教育方面的思想。

第29题分值最高,得分最较低,平均得分6.2,得分率47.69%。

有较好的区分度,6-8分较普遍,高分10分以上也有,0-3分也有一些。

具体失分情况如下: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许多学生误答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还有对三大组成部分叙述不全面、不准确;

(2)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失分最普遍,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回答。

此题失分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还有分析概括归纳能力比较欠缺。

第30题得分也不高,得分率是69.58%。

这是一道图文相结合的材料题,命题设计上以科技与战争、和平关系为主线,较好地整合了选修3、选修4相关知识,是一道较好的题目。

从答卷中反应:

(1)小题考查的是课本基础知识,得满分学生也有但不多,失分主要失在错别字,或要点不能准确把握,说明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

(2)小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对所提供的材料理解判断失误,如对成“爱因斯坦的前后做法是否有矛盾?

”,不少学生答成“有矛盾”,而导致本小题3分全失。

第(3)小题失分主要是多数学生不能从辨证角度来考虑科技与战争、和平的关系,往往只能写出其中的一个方面。

第31题也是一道图文相结合的材料题,从答题情况看,本题的得分率是70.91%,好生与差生分数悬殊较大,4道主观题中该题满分的学生最多,但只得0-3分之间的学生也不少,但是在好生之间的区分度不明显。

其中第

(1)小题的失分主要失在审题环节上,未能把题目设问“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

”迁移到回答绥靖政策的表现上来,导致回答偏离题意,或回答要点不全。

(2)小题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课本知识点未能准确把握,如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写成《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宣言》等不规范答案;二是未能准确把握题意,如有的写成联盟成前的军事行动,超出了目要求的时间范围,又如对题干关键词“军事行动”未能准确把握,答成“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等国际会议(非军事行动)而失分。

(三)反映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基础题丢分较严重,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

2、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许多学生只会做老师讲过的一模一样的试题,稍微变通一下,就不知所以然。

3、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

(1)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

(2)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

4、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差。

(1)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2)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不少考生在解读信息时出现价值偏差。

5、表述问题较为突出。

对文献材料进行筛选与概括,对答案行文进行组织与归纳本是文科考生必备的能力。

但是从考生卷面上看,一些学生此类能力相当薄弱。

(1)语言组织能力差,不会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准确表述,比较空泛。

(2)表达的逻辑性不强,甚至自相矛盾。

(3)表达的角度单一,层次性差。

(4)错别字较多。

三、教学建议

1、要以新的课程观取代传统的教材观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要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

这表现在:

(1)试题会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景,考查的不是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

(2)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

(3)试题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

(4)考察的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

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研究。

通过历史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要继续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教学。

夯实基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求准求稳求实。

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线索,重视对历史图表的判读,注重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效地避免基础知识记忆的遗漏。

3、加强对学生审题和解题方法的训练,尤其是材料题的训练,以加强对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用活,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正确辨认情景的再现。

在训练中,应加强的审题和解题指导,应讲清解题时的思维途径,教会学生进行思维切换,以真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运用自如的境界。

4、注意语言表达和答题格式的规范。

答历史题不同于作文,不容许想象,也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答案虽然在教材中找不到原原本本的表述,但都出自于教材,是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时广泛联系教材内容,把相关知识点迁移过来,按题意要求进行整理,形成答案。

文字表达要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言简意赅,切忌絮叨,答案必须分点,做到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

5、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是一个关键因素,对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努力挖掘其学习潜力,激发其学习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