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45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

209]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影响是

  A.红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

  B.红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增加

  C.红细胞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

  D.红细胞数增加、血小板增加、淋巴细胞减少

  E.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2、当VOmax的强度在多少时,摄入的葡萄糖才能取代肌糖原为活动肌肉所利用A.15%B.35%C.50%D.80%E.90%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3、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A.康复医学不包括药物治疗

  B.康复医学强调团队合作模式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附属部分

  D.康复医学的目标是治愈疾病E.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无关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关系。

  题眼

  解析:

,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训练为主,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药物和手术为主。

  (A错)。

康复医学的工作模式主要是团队的模式,学科内团队的成员以及学科间的团队的成员互相交流、协作进行工作

  (B对)。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C错)。

康复医学的治疗目的是以功能障碍为核心,强调改善代偿替代的途径来提高功能,临床医学的治疗目的是以疾病为中心,强调去除病因挽救生命,恢复病情

  (D错)。

康复医学又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E错)。

  知识拓展: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单项选择题]4、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通过了

  A."国际残疾分类"方案

  B."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C."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

  D."联合意见书"

  E.

  《社区康复-残疾人参与、残疾人受益》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从残损、残疾、残障三个水平制订了"国际残疾分类"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旧的残疾分类已经不能全面科学地阐明功能、残疾、健康的关系,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修订通过了"国际功能、残疾、健康分类(ICF)"。

  [单项选择题]

  5、关于右心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腔中最靠右侧的部分

  B.前部为腔静脉窦,后部为固有心房

  C.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

  D.固有心房的前上部呈锥体形盲囊突出称右心耳

  E.右心房后内侧壁由房间隔组成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6、脊髓灰质炎患者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粪

  B.血液

  C.唾液

  D.鼻咽分泌物

  E.尿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题眼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染源是患者或携带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粪便中排毒量大。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二十五章肠道感染病毒第一节人类肠道病毒中的知识点。

  【知识拓展】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在发病前3~5日患者鼻咽分泌物及粪便内已可排出病毒。

咽部主要在病初1周内排出病毒,故通过飞沫传播的时间亦短,而粪便中排出病毒不仅时间早(病前10天)、量多、且可持续2~6周,甚至长达3~4个月,因此粪便污染饮食,经口摄入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污染病毒的双手、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起爆发流行。

  [单项选择题]

  7、运动时的供能系统不包括

  A.磷酸原系统

  B.糖酵解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磷酸戊糖途径

  E.有氧运动过程

  参考答案:

E[材料题]

  8、A.听诊三角

  B.枕上三角

  C.腰上三角

  D.腰下三角

  E.枕下三角[配伍选择题]

  1.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通过的区域是

  参考答案:

C[配伍选择题]

  2.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区有明显压痛

  参考答案:

D[配伍选择题]

  3.竖脊肌外侧缘,腹内斜肌后缘,和第12肋组成

  参考答案:

C[配伍选择题]

  4.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9、关于神经元亚细胞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胞体结构包括:

胞膜、胞核和核周质

  B.胞突中代谢和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蛋白质几乎都是胞体内合成,运送至胞突

  C.神经元的原发转运系统主要是Na-K泵,需要ATP参与

  D.轴突在形态上是一个缺乏游离核蛋白和粗面内质网的三角形或扇形

  E.轴突外被髓鞘,末梢分为纤维终末并失去髓鞘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神经元的原发转运系统主要是一种排Na蓄K的Na-K泵,其排Na蓄K的过程需要ATP参与。

  [单项选择题]

  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多长时间?

()A.1~2秒B.20~40秒C.60~70秒D.70~80秒E.50~60

  秒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短时记忆(操作或工作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力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

  [单项选择题]

  11、蛙有髓神经纤维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为2.0毫秒,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的动作电位的次数不可能超过

  A.50次

  B.500次

  C.100次

  D.200次

  E.400次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在可兴奋细胞绝对不应期内,给予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动作电位,1s=1000ms,1000ms/2.0ms=500。

  [单项选择题]

  12、下列属于背肌的是

  A.旋前圆肌

  B.梨状肌

  C.肱肌

  D.胸锁乳突肌

  E.菱形肌

  参考答案:

E

  [材料题]

  13、A.视觉区

  B.听觉区C.语言中枢

  D.躯体运动区

  E.躯体感觉区

  [配伍选择题]

  1.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配伍选择题]

  2.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配伍选择题]

  3.

  可接受对侧半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和运动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配伍选择题]

  4.

  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配伍选择题]

  5.

  可识别空间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配伍选择题]

  6.

  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的皮质功能定位区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三节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功能定位区

  【题眼解析】躯体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中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

  (第一题选D),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可支配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同时接受骨骼肌、关节运动时的感觉的皮质功能定位区(第四题选D),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躯体感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第二题选E),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痛温触压(第三题选E)以及位置(第五题选E)和运动觉,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侧后内、外核来的纤维。

主管人体的一般感觉,可辨别物体的同异(第六题选E)。

  【知识拓展】语言中枢包括:

①运动性语言中枢(44、45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在优势半球的三角部和岛盖部)存在运动性言语中枢即Broca区。

  ②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位于颞上回后部。

  ③书写中枢(8区),位于额中回后部。

  ④视觉性语言中枢(9区),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

  [单项选择题]

  14、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在

  A.鼻中隔上部

  B.鼻中隔前下部

  C.鼻腔顶部

  D.鼻腔外侧壁下部

  E.鼻中隔后下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八节五官鼻部

  【题眼解析】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约90%的鼻出血(鼻衄)发生于此,临床上称易出血区(B错)。

  【知识拓展】鼻中隔,由犁骨、筛骨正中板及鼻中隔软骨共同构成。

  [单项选择题]

  15、患者,男,20岁,因车祸致股骨骨折入院,术后伤口疼痛,使用经皮电刺激疗法止痛,应采用的治疗频率和强度为()。

  A.75~100Hz,合适时的麻颤感B.1~75Hz,合适时的麻颤感C.1~4Hz,运动阈上,一般为感觉阈的2~4倍D.75~100Hz,一般为感觉阈的2~4倍E.150Hz,肌肉感强直或痉挛样收缩

  参考答案:

C[材料题]

  16、A.主动脉

  B.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

  E.静脉[配伍选择题]

  1.称为容量血管的是

  参考答案:

E[配伍选择题]

  2.起弹性贮器作用的血管是

  参考答案:

A[配伍选择题]

  3.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17、关于视感知发育阶段,精细辨别物体阶段是指

  A.出生~2个月B.3~6个月C.7个月后D.2岁E.18个月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视感知发育阶段包括:

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出生~2个月);物体辨别阶段(3~6个月);精细辨别物体阶段(7个月后)。

  [单项选择题]

  18、关于离子水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水偶极子两端所带的电荷相反,负端趋向正离子,正端趋向负离子,以致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四周为水偶极子所包围

  B.电场中电介质分子内正负电荷不重合,分子一端呈正电性,另一端呈负电性

  C.直流电通过胶体时,胶体内的分散质移向极性相反的极

  D.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后,其中正、负离子分别移动到阴、阳极下,从电极上取得或交出电子变为原子,或分子直接析出,或再与溶剂发生作用而形成新产物的过程

  E.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形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水偶极子两端所带的电荷相反,负端趋向正离子,正端趋向负离子,以致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四周为水偶极子所包围,即离子水化;电场中电介质分子内正负电荷不重合,分子一端呈正电性,另一端呈负电性,称之为偶板子;直流电通过胶体时,胶体内的分散质移向极性相反的极称电泳;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后,其中正、负离子分别移动到阴、阳极下,从电极上取得或交出电子变为原子,或分子直接析出,或再与溶剂发生作用而形成新产物的过程称电解;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形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之为电解质。

  [单项选择题]

  19、直立姿势时,不能借助于重力引流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前组E.筛窦后组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教材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中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二章解剖学第八节五官鼻部鼻旁窦

  【题眼解析】。

四对鼻窦中上领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窦口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后部,由于开口位置较高,所以上颌窦发炎化脓时引流不畅,易造成窦内积脓。

  答案选C。

  【知识拓展】鼻窦由骨性表面衬以黏膜构成,为空腔结构,鼻窦黏膜迪建合买开口刁界肛箱朕相续。

鼻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由于鼻腔和鼻窦的黏膜相延续,鼻腔炎症可引起鼻窦发炎。

额窦开口于半月裂孔前端。

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单项选择题]

  20、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脊髓小脑后束

  E.脊髓小脑前束

  参考答案:

C

  [材料题]

  21、A.肺活量

  B.肺泡通气量

  C.死腔通气量

  D.功能残气量

  E.时间肺活量

  [配伍选择题]

  1.肺容量叙述中,"单位时间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属于

  参考答案:

E[配伍选择题]

  2.肺容量叙述中,"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是残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属于

  参考答案:

D[配伍选择题]

  3.肺容量叙述中,"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属于

  参考答案:

A[配伍选择题]

  4.肺容量叙述中,"最大吸气后呼出的最大气量"属于

  参考答案:

A[配伍选择题]

  5.肺容量叙述中,"潮气量一部分气体并不进入肺泡,只存在于呼吸道解剖无效腔内"属于

  参考答案:

C[配伍选择题]

  6.肺容量叙述中,"潮气量的一部分气体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属于

  参考答案:

B[配伍选择题]

  7.

  肺容量叙述中,"生理意义是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PO和PCO)的过度变化"属于

  参考答案:

D[配伍选择题]

  8.肺容量叙述中,"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需要5~6s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呼出全部肺活量"属于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22、在腰椎运动中,可被看做刚体的结构是

  A.椎间盘

  B.椎体

  C.韧带

  D.关节囊

  E.肌肉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人体运动学第三章躯干第2节脊柱。

解剖学基础第二章运动系统第1节骨与骨连结

  【题眼解析】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大小与形状不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剐体,锥体与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相比,变形量极小,因而可被视为刚体。

因为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有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髓核由柔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中央。

纤维环由同心圆排列在髓核周围,坚韧而有弹性。

  椎间盘处有连接作用外,还可缓冲震荡起“弹性垫”样作用,具有保护脑和有利于脊柱运动的功能。

在脊柱中变形量较高。

  所以A选项错误

  介于脊柱胸椎尾侧与骶尾椎之间,是腰部脊柱的骨性结构。

腰椎椎体较大,棘突粗大且呈垂直的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因此棘突的高度接近于同序数椎骨椎体的高度。

在脊柱中变形量极小。

  所以B选项正确

  腰椎主要的韧带包括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体侧方韧带、黄韧带、关节囊韧带、横突间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等。

变形量大所以C选项错误

  腰椎前屈,其功能集群为腹直肌和腰大肌,腰小肌。

伸展脊柱的肌肉主要为骶棘肌各个成分。

脊柱侧屈的主要作用肌为骶棘肌、半棘肌、腰方肌、腰大肌和腹外斜肌。

变形量大所以E选项错误关节囊关节突位于椎体的后外方出发。

腰椎后关节,属滑膜关节,有滑膜及少量关节滑液,关节面富有关节软骨,关节囊附于关节软骨周缘。

变形量较大。

所以D选项错误

  【知识拓展】腰椎间盘与颈段、胸段椎间盘的功能基本相似,在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升高。

  2.连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

  4.缓冲作用。

  5.维持后方关节突间一定的距离和高度,保持椎间孔大小。

  6.维持脊柱的曲度。

  [单项选择题]

  23、调幅波的定义是

  A.调制电流的幅度

  B.调制时使被调波发生幅度的变化

  C.调制波

  D.载波

  E.调制中频电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使载波振幅按照调制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

经过调幅的电波叫调幅波。

  [单项选择题]

  24、胫骨

  A.位于小腿外侧

  B.胫骨体呈圆柱形

  C.上端膨大形成内、外侧髁

  D.两髁之间形成髁间凹

  E.下端膨大外侧面形成外踝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位于小腿内侧,分一体两端。

上端:

膨大,向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各有上关节面,与股骨髁相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