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285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x.docx

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

篇一:

XX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XX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可持续发展,根据《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指导意

见》(京卫医字(2013)182号)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区医疗机构设置

规划,特制定《XX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指导思想,以体现公立医院性质、职能为基础,以医疗服务的密切合作以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居民共同参与为目标,按照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和群众就医需求,有规划地建立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密切协作的新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符合区域医疗规划布局要求

区卫生局按属地管理、全行业管理和卫生资源配置宏观管理的原则,有序、有规划建立辖区内的医联体。

(二)对辖区居民服务全覆盖

要以辖区居民为基本服务对象,实现医联体地域内居民医疗服务的

全覆盖。

(三)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行开放式联合

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级医院在技术上发挥带头作用,其他医疗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实现预约方便、检查互认、上下转诊顺畅,医疗资源得到有效统筹的要求。

有利于居民就诊医疗

医联体作为新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通过建立医联体,使辖区居民通过体系就诊,实现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的要求,在医联体内

各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更多便利O

(五)有利于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把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做为始终目标。

使居民能够未病早防,有病早治,就近就医,方便照顾。

(六)有利于各成员单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医联体根据社区居民就医需求重点,把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为长期的任务目标,有效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三、工作目标

通过医联体建设,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

民契约服务关系。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为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医疗服务,使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居民首诊率不断上升,使核心医院或三级医院的社区居民首诊率逐年下降,实现首诊在社区、康复在社区、预约在社区、慢病用药在社区,方便患者,提高辖区居民健康水平。

四、组织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区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杨东起区政府副区长

常务副组长:

葛强区医改办主任、卫生局局长副组长:

李凤芹区卫生局副局长

朱昌领区卫生局副局长

房之炜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明强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吕志刚区经信委副主任

刘鹏北京市XX医院院长

陈仲强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

马迎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成员:

吴丽萍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任爽区卫生局人事科科长薛冬区卫生局财务科科长

张杰区卫生局社区科副主任

沈青区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科科长席萧区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险科科长闫金鹏区经信委信息化科科长

刘詰区卫生局医改办科员

乔伯文区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田爱红区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包曹歆区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主任陈文彰北京市XX医院医务部主任向平超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副院长

李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务处主任

区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研究制

定区域医联体建设工作的相关政策、方案;对各医联体运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协调解决医联体在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推进本区医联体整体工作。

区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医政科

(电话:

6887399488605087),葛强局长兼办公室主任。

其职责:

1>承担区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

2、定期组织调研和工作督导。

3、及时向市卫生局医联体办公室汇报有关工作情况。

(二)部门职责

(1)根据医改工作任务,依据《XX区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牵头开展区医联体建设工作。

(2)制定并部署XX区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督导区级层面各部门在医疗联合体系建设中职责的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各部门在医疗联合体系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2、区卫生局

(1)根据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按照医疗机构分布和群众就医需求,对医联体进行规划设置和组建。

(2)构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协作机制,调动体系内机构工作积

极性。

(3)协调解决医联体在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区发展改革委

负责指导全区医联体落实价格政策规定,规范医联体内各机构价格管理工作。

4、区人力社保局

负责指导全区医联体落实医保要求,探索研究医保付费制度及落实,引导医疗机构有序向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

5、区经信委

负责全区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和技术支持,配合协调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筹措和辖区内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撑。

五、医联体运行机制和职责

(一)医联体运行机制

医联体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营、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管理,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运行机制。

具体方案由各医联体结合自身实际,研讨制定,报区医联体建设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实施。

最终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的运行模式。

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有效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经过一年的运行,各成员单位可根据情况申请退出和进入新的联合体。

(二)医联体成员职责

1>核心医院职责

(1)建立全科医学科或会诊中心等管理部门,与其他合作医疗机构有效对接,负责辖区病人的接、转诊等管理工作。

(2)制定体系内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双向转诊、重点专科对口扶持、

区域信息联网、绿色通道等工作机制。

(3)探索有效统筹协调体系内各医疗机构床位的使用和管理。

有效做好医务人员的上下交流和出诊工作。

可根据情况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确保医疗服务顺畅高效。

(4)做好工作信息和数据的收集.汇总等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工作信息和数据。

(5)各医联体内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到社区服务的时间可视为支援社区和卫生支农的工作时间。

2、合作机构职责

(1)按职能分工做好体系内相应的医疗工作。

(2)积极协助核心医院开展医联体的各项工作。

(3)主动完成本单位在医联体中承担的相应职能。

(4)协助核心医院研究医联体工作中各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3、医疗管理。

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可保持独立的医疗业务管理,也可以采取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患者安全管理控制标准等,各成员单位原则上应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

六、组建医联体

根据我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医疗资源状况、人口数量和就医需求,在全区设立3个医疗联合体。

由区域医疗中心即北京市XX医院和

2家三级综合医院即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

院京西院区分别做为医联体的核心医院。

为加强我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工人疗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作为3个医联体的合作医院。

其他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作为不同医

联体的合作机构。

(一)北京市XX医院为核心医院的医联体核心医院:

北京市XX医院

合作医院:

北京工人疗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XX区中医医院XX区妇幼保健院北京联科肾病医院

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XX区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区八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区八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建立健全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规范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管理体制与模式

(一)成立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下设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

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山西省医疗机构管理研究所。

(二)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全面负责全省各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简称质控部)的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各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在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统一协调、管理和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三)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4

名,秘书专、兼职均可。

(四)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各专科质量控制部均实行主任负责制。

二、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责与任务

(一)负责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规划、组织和管理,组织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部拟订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评价体系和质量信息体系。

(二)组织协调质控部质控活动。

收集、汇总质控信息,分析全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负责对全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工作,组织全省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专题调研和督导,及时发现存在

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定期向省卫生厅上报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重大医疗质量控制问题。

(五)承担省卫生厅指令性工作任务。

三、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的设置

(一)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依托我省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聘请省内各专业知名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

所依托的三级医院,其相关专科水平应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其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相应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的建立从我省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实际出发,本着“根据需求,优先重点,先易后难,逐步建立”的原则进行,条件不具备的待条件成熟后建立。

各专科质控部的设置,由山西省卫生厅公布拟设置的专科质控部名录,由符合条件的单位自愿申报,经专家论证,择优确认。

特殊情况可由省卫生厅直接指定。

(三)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秘书1-2人,专家组由7-10人组成,专、兼职均可,其任职资格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的办公场所及日常费用由所在单位负责解决。

周期,经评估确不能胜任的将撤消其资格。

四、专科医疗质量控制部的职责与任务

(一)根据省卫生厅有关质控要求和全省本专科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现状,制定本专业质控规划,年度计划并上报质控中心。

(二)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发的医疗管理规范和医疗质量标准,制订本专科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具体实施细则。

(三)对全省本专科医疗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向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报告,提出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四)在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制定全省本专科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案。

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质控中心的统一安排进行专科医疗质量控制指导、评价、特殊医疗技术准入、评估等工作。

(五)根据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组织安排,对本专科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推广本专科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本专科的质控水平。

(六)建立本专科的质控信息资料数据库,加强本专业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价、汇总工作,及时上报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七)承担省卫生厅指令性任务和山西省卫生厅医疗质量控制

篇三: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

资源县人民医院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卫计委国卫医发[2013]42号文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资源县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等文件相关内容要求,为提高医

院战略竞争力,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提高我院重点专科优势,确保形成我院专科技术与品牌,在原有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旨在原有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每年评选,从待评估专科中甄选出最适合医院发展的2-3个医学重点专科,努力形成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良性运行机制,将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与引进辐射基地,高水平科研支撑与保障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管理基地,使我院医学科技的整体实力达到市级乃至省级先进水平。

二、申报条件

医学重点建设专科的申报对象是我院各二级、三级学科。

学科在医、教、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具备较强专科影响力及市场发展潜力,能站在市内同级医院医学科技的制高点,并符合以下条件:

㈠科室规模:

有足够的工作用房,病床数量参照申报国家重点

专科最低设置标准,配备专业发展必备的专用仪器设备,配套设 施完善。

㈡医疗技术队伍:

能掌握代表本专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具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本学科临床收治的病例数、治疗效果处于市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该学科无丙级病历;技术能力建设能整体跟进,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达到重点突破,培育自身品牌,增强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根据专科建设方向,选准重点诊疗病种及优化方案,加强省内外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研究开发临床适宜技

术。

㈢科学管理规范:

科室有完整、可行的发展规划,注重内涵建设和科学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效益显著,有完整的危重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和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床位周转率、疾病治愈率及各项医疗质量评估

指标在本院及州内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

㈣医学科研优势:

拟在三年内主持1项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群体三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

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对本学科关键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具有研究开发通用医学适宜技术的能力,并能加以优化和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开展省内外技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相关学科(或辅助学科)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㈤学术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因此重点学科带头人应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并有1-2名以上从

事本专业不少于5年的主治医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住院 医师,高、中、初三级医护人员数量比例合理,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

为合理的学科队伍。

代强化质量管理。

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

近2年来,该学科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医疗争议(医疗纠纷)每年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田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专科建设周期内安排专业技术骨干外出进修、交流学习,有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计划的保障措施。

代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年均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平均住院

B; H诊量增长率、出院人次增长率、业务收入百分比、利润率等指标综合排名位列医院各科前二名O

㈤支撑和保障措施。

医院将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提供开展该学科研究的专项经费,并制定有该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规划和目标,并有经院务会通过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三、具体实施计划及方案

㈠第一阶段:

准入评估阶段(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备选科室认真填写《资源县人民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准入申请表》(详见附表

1),同时准备8分钟PPT资料进行现场汇报,在规定时间内将上述材料报至医务处。

(医务处组织召开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准入评

估会议,由我院临床重点专科评估委员会成员根据《资源县医院重点专科准入评估表(100分)》(详见附表2)进行打分,根据分值排名进行遴选,遴选结果在院内信息网予以公示。

)医院院务会及医疗质量管

理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申报材料按有关标准进行审核评议,医院根据医院院务会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评审意见,

并兼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正式确定重点专科,并予以公布。

㈡第二阶段:

动态考评阶段(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

对通过遴选成为本年度重点专科的科室,需向医务处提交专科3年建设总体目标规划,与医院签订《资源县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年度及三年建

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同时结合专科特点由医务处起草制定《资源县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年度及三年考评细则》,实行年度动态考核及三年定期考核管理。

㈢第三阶段:

总结表彰阶段(2019年6月至9月)对本周期内 重点

专科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同时启动下一周期重点专科准入评估工作。

配套扶持措施

㈠医院财务部门每年提取上一年度重点建设专科业务收入的 5%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专项基金,给予经费支持。

对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进展较好,达到重点专科年度建设目标要求的,继续投入100%配套建设资金滚动进入下一年度建设。

对未达到重点专科年度建设目标要求科室配套基金减少50%,第二年内仍未能达到年

度建设目标者,取消重点专科建设资格。

(进行验收评估并重新认定,优留劣汰。

(四)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是我院科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将在各重点专科申报科研项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奖惩:

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根据学科业务需要,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2、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掌握一定的科研活动经费

3、重点专科劳务费增加2-4个百分点,同时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劳务费增加5H0个百分点。

4、一周期后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验收评估,对专科业务开展较好的一次性奖励科室1-2万元,奖励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5000-10000元。

5、对验收评估未达要求的,一次性扣科室一周期劳务费总数2-3%o扣发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一周期劳务费5-8%o)(三)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三年为一周期。

建设周期结束后将由医院质量管理

委员会

㈡医院对于重点专科建设的实施需实现四优原则:

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营销优先推广,人员优先进修。

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进行优先、重点配置;对优势专业与学科所需人才,进行优先引进、重点培养;对重点专科的推广,应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方面进行重点宣传。

通过以上

形式,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使重点专科建设促进我院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优势。

㈢医务处具体负责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管理和定期考核,在每年12月31日之前向院务会提交专科建设阶段性进展的书面材料,详细报告计划目标完成情况、配套措施落实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年度重

点专科的发展提供保障。

总乙通过加强对临床重点专科的管理,希望能够快速促进我院医、教、研的协调统一发展,向着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发?

ahref二"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狗较虫可寵缚帐迪治以骸笆凳」氛較裕力枳试聪卮窄鸵搅凭戎沃行摹顿恼较苑(17) ?

ahref=// target=//_blank//

class二"keylink">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