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68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docx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试题

  [多项选择题]

  1、便血病人临床上应做()

  A.直肠指诊B.肛门镜检查

  C.乙状结肠镜检查

  D.B超检查

  E.以上均是

  参考答案:

A,B,C[单项选择题]

  2、X射线检查时,肺癌肿块周围出现毛刺样或放射状改变,原因是()

  A.有局限性肺炎

  B.呈外生性生长

  C.瘤呈浸润性生长

  D.气管周围肺组织实变

  E.呈结节状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3、氧增强比(OER)是指

  A.给氧后肿瘤放射疗效增加的比例

  B.无氧条件下肿瘤的放射效应的改变

  C.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达到同样的生物效应所需要的照射剂量比

  D.X线和γ线照射剂量之比

  E.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敏感性之比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4、以下关于食管癌放射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照射野的长度一般要超出病变的上、下端各2cm

  B.胸下段食管癌膈肌以下的照射野应适当加宽,通常为6cm

  C.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的上界起自喉咽,下界至气管隆嵴,包括双侧锁骨上区及上纵隔淋巴结引流区

  D.常规照射,1.8~2Gy/次,1次/天,5次/周,原发病灶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剂量DT60~70Gy/6~8周为宜

  E.胸下段食管癌则应包括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腹腔动脉旁淋巴结等

  参考答案:

C[多项选择题]

  5、男性38岁,左侧腮腺渐进性肿大1年,无压痛,CT扫描如图所示,请选择正确的描述和结论()

  A.左侧腮腺区见低密度肿块,CT值约为-200HU

  B.肿块边缘清楚,未见邻近结构受侵

  C.考虑为囊肿

  D.考虑为脂肪瘤

  E.考虑为血管瘤

  参考答案:

A,B,D[材料题]

  6、患者女,34岁,反复头痛3年余。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至当地医院就诊,拟诊为"颈椎病",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

后头痛逐渐加重,伴呕吐,非喷射性。

1个月前患者头痛明显加重,伴呕吐,并出现癫痫发作,行头颅MRI检查,发现:

左额叶一脑室旁5cmX6cm×5cm囊性实质性占位,囊侧壁有一个直径1.5cm大小明显强化结节(见图)。

  [案例分析]

  1.患者入院后,首选治疗方案是()

  A.定期观察

  B.抗癫痫治疗

  C.手术切除

  D.放射治疗

  E.全身化疗

  F.分子靶向治疗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2.目前,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术后的治疗方案是()

  A.PCV方案化疗(甲基苄肼+卡莫司汀+长春新碱)方案

  B.利妥昔单抗生物治疗

  C.口服替莫唑胺

  D.ACNU方案

  E.放疗,总剂量达60Gy

  F.放疗,总剂量达50Gy

  参考答案:

A,C,D,E[案例分析]

  3.按个体化治疗原则,该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下一步应采取的治疗策略是()

  A.立体定向放疗

  B.利妥昔单抗生物治疗

  C.口服替莫唑胺/PCV方案

  D.调强放疗,总剂量达60Gy

  E.全脑放疗,总剂量达60Gy

  F.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达60Gy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4.(提示患者术后暂未行全中枢或全脑放疗,采用单药替莫唑胺标准方案(五天方案)化疗,共化疗12疗程,治疗时间约12个月。

患者近两次复查头颅MRI,如图所示。

)请问下一步患者的治疗策略是()

  A.随访观察

  B.继续口服替莫唑胺治疗

  C.改用PCV方案

  D.立即全脑放疗

  E.再次外科手术治疗

  F.生物治疗

  参考答案:

A

  ·

  参考解析:

  1.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考虑脑胶质瘤诊断,类似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不论低级别或是高级别胶质瘤,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最大范围内安全切除肿瘤有助于肿瘤减积,取材进行肿瘤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诊断。

  (提示术后病理:

左额叶肿瘤(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核圆形,深染有异型性,部分细胞边界清,胞浆透亮,间质血管增生明显,瘤旁脑组织内见钙化,结合免疫组化,病变符合间变性少突一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化:

瘤组织MGMT(+/-)。

  分子病理示:

染色体1p19q

  联合缺失。

术后24小时内MRI显示肿瘤全切除。

  2.目前对于新诊断的间变性胶质瘤,术后治疗方案是放化疗联合。

放疗常规要求总剂量达60Gy。

  化疗方案主要有口服替莫唑胺(TMZ)和PCV方案,此外,还可应用亚硝脲类化疗药物,如ACNU方案。

  3.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属WHO(Ⅲ级),目前不推荐立体定向放疗(X-刀、γ刀)作为术后首选的治疗方式。

术后主要治疗是放疗和化疗。

由于肿瘤位于脑室壁,术时脑室打开,肿瘤细胞可能因手术脱落,随脑脊液播散、种植,按常规该患者需行全中枢放疗,至少是全脑放疗。

但该患者系年轻患者,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提示对化疗敏感,生存期较长。

患者MGMT(-),可首先选择口服替莫唑胺或者PCV方案,进行化疗。

  全中枢或全脑放疗可致患者放射性脑病发生率升高,放疗可以延后。

  4.MRI示患者无复发,可继续观察。

必要时可以行全脑放疗。

  ·

  [单项选择题]

  7、设肺癌的肿瘤致死剂量为70Gy、肺的耐受剂量TD5/5为35Gy,前后野对穿照射方案的剂量分布:

靶区(肿瘤)剂量为65Gy,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平均剂量为60Gy前后野照射的治疗增益比为()A.1.08B.2.0C.0.86D.1.86E.0.5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8、从放射生物学角度考虑,适合于加大分次剂量照射的肿瘤为

  A.肺癌

  B.肾癌

  C.淋巴瘤

  D.前列腺癌

  E.脑胶质瘤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研究表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较慢,α/β较小,加大分次剂量可以提高肿瘤的控制概率。

  [单项选择题]

  9、眼眶炎性假瘤放射治疗有效率可达()A.50%B.30%C.60%D.73%以上

  E.无效

  参考答案:

D[材料题]

  10、患者女,34岁,3月余前出现右侧牙痛,于当地给予拔牙处理,并行抗炎治疗,疼痛症状无明显减轻,且出现右侧颊部较对侧增高,压痛,无鼻塞、血涕,无头痛、头晕,无突眼、视物模糊,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等不适。

于当地医院行CT显示右上颌窦内肿物,行穿刺活检术确诊为右上颌窦高-中分化鳞癌。

行MRI示:

"右侧上颌窦内见一团块状肿物,大小约43mm×49mm×43mm,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病变向内突入鼻腔,累及右侧中、下鼻甲及硬腭,向前外方突破上颌窦前外壁累及上颌骨颧突及面部皮下软组织,向后累及颞下窝、窦后脂肪间隙、翼腭窝、翼突、翼内肌前方附着点受累,向下累及上颌骨牙槽突,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

  [案例分析]

  1.根据20107UICC分期,本例侵犯上颌骨颧突及面部皮下软组织,临床T分期

  考虑为T4a,高分化鳞癌,推荐的根治性治疗模式为()

  A.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B.根治性放射治疗

  C.术前放疗+手术

  D.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

  E.化疗

  F.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参考答案:

C,D[案例分析]

  2.本例若采用术前诱导放射治疗联合手术,关于头颈部鳞癌术前诱导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术前放射治疗剂量一般推荐为40~50Gy

  B.术前放射治疗剂量一般推荐为60~70Gy

  C.术前放疗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D.术前放射治疗可使肿瘤周围小血管、淋巴管等闭塞,减少术中医源性播散的可能

  E.术前放射治疗可增加手术切除率

  F.术前放射治疗对头颈部器官功能保留有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A,D,E,F[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未采用术前放射治疗,于全麻下行"右上颌骨切除+游离胫后动脉踝内支皮瓣+颈清扫术",术后病理示:

"右上颌骨及肿物鳞状细胞癌,中分化,肿瘤大小约5cm×5cm×3.5cm,肿物侵及内侧壁鼻黏膜下固有层,侵及上颌窦下壁骨质,靠近窦上壁切缘可见肿瘤细胞,余切缘未见肿瘤累及。

  (眶下组织)

  (翼突)

  (颞肌间隙)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累及;

  (颧骨旁组织)

  (筛窦组织)

  (翼腭窝组织)送检组织,未见肿瘤;

  (颌下淋巴结)涎腺组织,伴6枚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

"患者一般情况可,KPS90分。

)关于上颌窦癌的术后辅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患者均应给予术后放疗

  B.术后放射治疗靶区一般包括瘤床术区和相应的颈部淋巴结区

  C.术后放疗剂量对于有残留者,应达到60~70Gy

  D.放射治疗应在术后6~8周进行

  E.术后放化疗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F.术后放射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口干、张口困难等

  参考答案:

B,C,E,F[案例分析]

  4.目前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方案中,可推荐的化疗方案是()

  A.PF(氟尿嘧啶+顺铂)

  B.MTX(甲氨蝶呤)

  C.顺铂单药

  D.阿霉素

  E.紫杉醇类+顺铂

  F.丝裂霉素

  G.氟尿嘧啶类

  参考答案:

A,C,E[案例分析]

  5.患者切缘阳性,T4aN0M0,接受术后放化疗,化疗为单药DDP,对于放疗靶区和瘤床的放疗剂量为()

  A.手术病理提示残留部位

  B.原发灶瘤床术区范围

  C.原发灶瘤床、术区+Ⅱ区淋巴引流区

  D.原发灶瘤床+全颈淋巴引流区E.40~50GyF.50~55GyG.55~60Gy

  H.60~70Gy

  参考答案:

C,H[案例分析]

  6.(提示患者术后给予单药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瘤床+Ⅱ区淋巴引流区)。

术后1年,出现头痛、右侧眼球外凸,右侧面颊部肿胀,MRI复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区软组织填充,球后、筛窦内可见明显新生物,考虑术后复发。

)诊断明确为术后、放化疗后,瘤床复发,患者一般情况可,PS1分,下一步如何治疗()

  A.再次手术切除

  B.化疗

  C.靶向治疗

  D.再次放射治疗

  E.观察

  F.入组临床试验治疗

  参考答案:

A,B,C,D,F

  ·

  参考解析:

  1.目前能够肯定的上颌窦癌的根治性策略是综合治疗。

  治疗方式根据病理类型、肿瘤范围、患者一般情况和意愿等决定。

一般采用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配合适当的全身治疗。

由于鼻旁窦肿瘤常常有骨侵犯,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杀死骨质内的肿瘤细胞,单纯放疗已经被证明不能作为大多数鼻旁窦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段。

但是对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可以考虑放疗或放化疗为主的根治性策略。

  2.NCCN推荐对于可手术切除的(T1-T4a)上颌窦癌,一般推荐根治性手术,根据术后情况选择进一步治疗。

对于T3-4肿瘤,目前也主张术前放射治疗,可使的肿瘤缩小,消灭肿瘤周围的隐匿性病灶,减少术中播散。

一般推荐放疗剂量为40~50Gy,并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3.对于T3-4aN0的头颈部鳞癌,术后有不良因素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无不良预后因素者鳞癌和未分化癌给予原发灶和颈部的辅助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术后的比较明确的不良因素包括:

淋巴结包膜外侵和原发灶切缘阳性。

而一些研究认为多站淋巴结受累、周围神经受侵,脉管瘤栓、病理分化较差、T3-4,以及口腔和口咽癌的LEVEL4-5淋巴结受累也是不良因素。

上颌窦癌局部复发率50%~60%,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般在术后2年内。

术后放疗宜在4周左右后执行,过晚可影响肿瘤的局控率。

放疗剂量一般在60~70Gy,由于影响周围器官,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常有口干、张口困难、视力损伤、龋齿、骨坏死、听力下降等并发

  症。

本例(眶下组织)

  (翼突)

  (颞肌间隙)送检组织内可见肿瘤累及,所以推荐术后放化疗。

  4.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鳞癌,推荐同步放化疗,术后有明显高危因素者也推荐术后辅助放化疗。

术后放化疗标准方案:

NCCN指南对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推荐方案为单药顺铂。

  5.对于上颌窦鳞癌的术后放疗,T1-2完全切除者,可观察随访;但是对于有危险因素者或T3-4者,推荐瘤床放射治疗,而且应行颈部淋巴结照射。

一般淋巴结阴性者仅行Ⅱ区预防照射。

  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应行该区照射以及下颈部锁骨上淋巴结等的预防照射。

病变累及广泛(侵犯鼻咽等)时根据受累部位行相应的淋巴结区预防。

对于上颌窦癌术后的放射治疗,瘤床一般推荐60~66Gy;若有肿瘤残存或切缘阳性,按照根治性放疗处理,残存灶可提高至66~70Gy或更高,但要注意及时缩野。

  6.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的病例,应积极给予挽救性治疗。

可根据复发肿瘤的分期、切除的可能性,初次治疗的方式,挽救治疗的耐受和疗效等综合考虑。

对于术后放疗后的复发,比较棘手,可切除者可考虑再次手术,术后根据情况放射治疗。

不可手术者也可再次放射治疗,全身化疗、靶向治疗都是可以的选择,推荐进入临床试验。

  ·

  [多项选择题]

  11、腺瘤的特点有()

  A.可呈息肉状

  B.可呈结节状

  C.可呈膨胀性生长

  D.可形成导管、小叶结构

  E.可有纤维性包膜

  参考答案:

A,B,C,E[单项选择题]

  12、微小肝癌主要通过哪项检查确定()

  A.AFP测定

  B.B超检查

  C.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D.放射性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E.MRI检查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13、放射敏感性与可治愈性的关系

  A.等于可治愈性

  B.不等于可治愈性,但两者有关系

  C.与可治愈性无关

  D.与可治愈性关系不大

  E.以上说法均不对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4、放射性肺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A.肺受照射的体积和照射剂量

  B.放射源的能量和分割方法

  C.肺功能差和一般状况差者

  D.某些化学治疗药物合并使用时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E[材料题]

  15、患者男,63岁,因右颌下包块2月余于2010年12月12日入院。

2010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颌下包块,呈进行性增大伴有胀痛感,无吞咽不适及回吸性血涕,无咳嗽、咳痰,无进食梗阻感,无发热、盗汗。

于社区医院给予头孢曲松治疗1周,症状未见好转。

2010年12月3日行B超检查示:

右侧中上颈部及颌下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部分可见液化,大者约2.1cm×1.5cm,考虑为异常增大淋巴结。

自发病来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吸烟史30余年,每天30支。

应酬性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

  [案例分析]

  1.中上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病理为鳞癌,首先倾向的肿瘤来源部位是()

  A.肺癌

  B.食管癌

  C.头颈部肿瘤

  D.胃肠道肿瘤

  E.甲状腺癌

  F.乳腺癌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2.

  (提示入院查体:

张口无受限,舌活动正常,口齿清晰,右侧口底前外侧近牙龈处,可见约1.5cm×0.5cm大小肿物,质地硬,表面无破溃,无压痛。

与牙龈关系密切。

颈部CT检查示:

右上、中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并液化坏死,大者直径2.6cm。

右侧下颌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示:

  (右颌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断为口底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对于局部晚期(T3-4N0;T1-4N1-3)的口腔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根治性治疗模式包括()

  A.手术+术后放化疗

  B.术前放疗+手术

  C.放化疗

  D.单纯化疗

  E.放疗+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

  F.放射治疗

  G.介入治疗

  参考答案:

A,B,C,E,F[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在全麻下行口底癌根治术,术中见:

右侧口底可见一约1.5cm×0.5cm大小肿物,质地硬,边界不清,超过中线,右颌下及右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液化坏死,行口底癌扩大切除并双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示:

  (口底肿物)高-中分化鳞癌,切缘未见癌,右颈清扫淋巴结查见转移癌(8/24),左侧颈清扫淋巴结查见转移癌(3/17)术后恢复良好,KPS80分。

)口腔癌术后容易复发转移的不良因素包括()

  A.淋巴结包膜外侵

  B.原发灶切缘阳性

  C.脉管瘤栓或神经受侵

  D.低分化或未分化

  E.N1淋巴结转移

  F.N2淋巴结转移

  G.N3淋巴结转移

  参考答案:

A,B,C,D,F,G[案例分析]

  4.该患者术后推荐的治疗是()

  A.观察随访

  B.靶向治疗

  C.全身化疗

  D.放化综合治疗

  E.介入治疗

  F.化疗+靶向治疗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5.目前头颈部鳞癌同步放化疗方案中,可推荐的化疗方案是()

  A.PF(氟尿嘧啶+顺铂)

  B.MTX(甲氨蝶呤)

  C.顺铂单药

  D.阿霉素

  E.紫杉醇类+顺铂

  F.丝裂霉素

  G.氟尿嘧啶类

  参考答案:

A,C,E[案例分析]

  6.(提示患者术后给予单药顺铂联合放射治疗(瘤床+双侧颈部淋巴结区)。

1年半,自扪及右侧颈部肿块,查体可见右中颈部可扪及大小约1.5cm×1.0cm包块,质硬,无压痛。

复查CT示:

右颈舌骨下水平颈动脉后方可见1枚肿大淋巴结,1.2cm×1.0cm,予细针穿刺查见癌细胞。

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2周期,肿

  块无明显变化。

)诊断明确为术后、放化疗后,颈部术区单发淋巴结复发,患者一般情况可,PS1分,下一步如何治疗()

  A.局部放疗

  B.手术切除

  C.靶向治疗

  D.化疗

  E.中药

  F.最佳支持治疗

  G.射频消融术

  参考答案:

B

  ·

  参考解析:

  1.颈部转移癌约70%~80%来源于头颈部,尤其分布于中上颈部的转移淋巴结。

  2.对于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鳞癌,一般应综合治疗。

单独的化疗一般不能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先手术或先放(化)疗。

不采取手术者,可给予根治性放(化)疗。

头颈部鳞癌的EGFR表达率较高,也可采用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的综合治疗。

  3.头颈部肿瘤术后的比较明确的不良因素包括:

淋巴结包膜外侵和原发灶切缘阳性。

而一些研究认为多站淋巴结受累、周围神经受侵,脉管瘤栓、病理分化较差、T3-4,以及口腔和口咽癌的LEVEL4-5淋巴结受累也是不良因素。

  4.对于口腔癌术后有不良因素(淋巴结包膜外侵、原发灶切缘阳性、原发灶T3/4,N2/3淋巴结转移等)的患者,推荐术后同步放化疗。

对于切缘阴性、N1淋巴结阳性等可仅行放射治疗。

  5.局部晚期的头颈部鳞癌,不可手术者,推荐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后再放化疗。

  可手术患者术后有明显高危因素者也推荐术后辅助放化疗。

化疗方案中,推荐含铂类的化疗方案,NCCN指南对于术后同期放化疗的推荐用药为顺铂单药。

  6.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能够耐受进一步治疗的病例,应积极给予挽救性治疗。

可根据复发肿瘤的分期、切除的可能性,初次治疗的方式,挽救治疗的耐受和疗效等综合考虑。

本例术后、放化疗后,术区淋巴结复发,考虑对放化疗较抗拒,为局部单个淋巴结复发,推荐可给予局部切除。

  ·

  [多项选择题]

  16、肺癌与支气管腺癌鉴别诊断正确的是()

  A.支气管腺癌发病年龄轻

  B.支气管腺癌女性发病率高

  C.支气管腺癌患者咯血更常见

  D.X线易鉴别

  E.不能明确者宜尽早作剖胸探查术

  参考答案:

A,B,E[单项选择题]

  17、治疗霍奇金病的MOPP联合化疗方案中长春新碱的一次静注剂量是()A.1mg/m

  B.1.2mg/m

  C.1.4mg/m

  D.1.5mg/m

  E.0.5mg/m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18、膀胱癌放射治疗剂量()

  A.DT55~60Gy

  B.DT60~62Gy

  C.DT62~64Gy

  D.DT64~66Gy

  E.DT66~70Gy

  参考答案:

D[单项选择题]

  19、ⅢA期空洞型宫颈癌合并阴道狭窄,最佳治疗方案是()

  A.放射治疗+手术+化学治疗

  B.化学治疗+手术+放射治疗

  C.根治性放射治疗,适当增加外照射剂量,减少腔内照射剂量

  D.根治性放射治疗,腔内照射剂量和外照射剂量相同

  E.手术+放射治疗

  参考答案:

C[多项选择题]

  20、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方案可选用()

  A.丝裂霉素

  B.泰素

  C.泰索帝

  D.诺维本

  E.Topoteean

  参考答案:

B,C,D,E[多项选择题]

  21、保乳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为()

  A.肿瘤≤3cm

  B.肿块在乳腺中央区

  C.有胶原脉管性病史

  D.乳腺肿瘤大小与乳腺大小比例合适

  E.病人自愿

  参考答案:

A,D,E[单项选择题]

  22、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区别是()

  A.立体定向技术不同

  B.小野空间聚焦方式不同

  C.剂量分割方式不同

  D.治疗的病变的大小不同

  E.剂量分布不同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23、克服乏氧细胞放射抗拒性的措施,你认为在理论上不可行的是

  A.高压氧应用

  B.高氧和低氧联合应用

  C.乏氧细胞增敏剂

  D.使用抗VEGF类药物

  E.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在理论上要克服乏氧细胞的放射抗拒性,需要增加肿瘤组织的氧浓度或改善肿瘤组织的血供状况,本题中D选项不能达到类似效果。

  [单项选择题]

  24、急性放射性肺病可在放射治疗后()内,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后()内。

  A.3个月,6个月B.1个月,3个月

  C.3个月,3个月

  D.半个月,3个月E.3个月,3个月

  参考答案:

B[材料题]

  25、患者女,42岁。

左乳癌术后3年5个月。

39岁时(3年5个月前)因患左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为浸润性导管癌Ⅱ期,淋巴结转移1/14,ER(+),PR(+),HER-2(-)。

当时月经正常。

术后行AC方案(A阿霉素、C环磷酰胺)4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口服他莫昔芬(TAM)治疗,未行放疗。

化疗后月经逐渐减少以致停经至今。

2个月前发现左胸壁原切口处一质硬结节,直径约0.8cm,当地医院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医院门诊以左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收住院。

住院后体检:

左胸壁遗留乳房切除手术后瘢痕,在原纵行切口中间稍偏外侧可触及一结节,大小约为0.8cm><0.6cm,与胸肌固定,尚未侵及皮肤。

右乳未触及明确肿物。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住院后彩超检查显示:

左乳术后阙如,左胸壁(原切口处)可见一低回声结节0.8cm×0.6cm,可探及血流,右侧乳腺未见明确肿物。

双腋窝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双侧颈部、锁骨上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胸部CT检查:

①左乳阙如,左胸壁结节直径0.6cm,周边不规则,肿瘤复发可能性大。

右乳未见异常。

②左肺上叶钙化灶,同前相仿。

③右腋下多发小淋巴结,大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