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8722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docx

肿瘤外科学(副高)精选试题

  [材料题]

  1、男,65岁,贫血、黑便2个月,有慢性胃病史,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2.5cm溃疡,病理报告为慢性炎症。

  [子母单选]

  1.诊断首选考虑

  A.胃溃疡病

  B.胃癌

  C.胃溃疡恶变

  D.恶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

A[子母单选]

  2.CT示胃窦部4cm×4cm占位病变,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请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A.内科保守治疗

  B.在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前提下,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C.纠正贫血

  D.采取放疗

  E.化疗

  参考答案:

B

  ·

  参考解析:

  1.根据胃镜表现及病理所示,考虑患者为胃溃疡。

  2.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手段。

即使是进展期胃癌,如果无手术禁忌证或远处转移,也应尽可能手术切除。

  ·

  [单项选择题]

  2、影像中肺癌易形成空洞的是()

  A.腺癌

  B.鳞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转移性肺癌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3、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后遗症是()

  A.皮肤色素沉着

  B.口干

  C.听力减退

  D.后组颅神经损伤

  E.涕多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4、声门上型喉癌常见的侵犯途径是

  A.经会厌旁间隙至声门前间隙然后侵犯声门区

  B.经声门上间隙至声门旁间隙最后侵犯声门区

  C.经声门上间隙至声门前间隙并发展至声门区

  D.经会厌旁间隙至声门旁间隙并发展至声门区

  E.经会厌前间隙至声门旁间隙并发展至声门区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喉旁有两个间隙,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

它们与喉癌的局部扩散有密切的关系。

声门上癌常经过会厌前间隙发展至声门旁间隙再侵犯声门区。

  [单项选择题]

  5、关于新辅助化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消灭微小转移灶

  B.可缩小肿瘤,便于手术

  C.化疗后临床和病理上的反应可帮助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D.可减少远处转移

  E.对患者而言,除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外,没有其他风险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新辅助化疗在缩小肿瘤,消灭转移灶的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对新辅助化疗方案不敏感,导致肿块继续增大,延误手术治疗时间。

  [材料题]

  6、男性60岁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病理为局限溃疡型中分化腺癌,肿瘤侵犯黏膜层,淋巴结转移(2/16)。

  [子母单选]

  1.下一步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定期复查

  B.化疗

  C.放疗

  D.化疗加放疗

  E.介入治疗

  参考答案:

B[子母单选]

  2.

  按TNM分期标准肿瘤属A.0期

  B.Ⅰ期

  C.Ⅱ期

  D.Ⅲ期

  E.Ⅳ期

  参考答案:

D

  ·

  参考解析:

  1.Ⅱ、Ⅲ期大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无病存活率和总存活率已经达成共识。

  2.TNM

  ·

  [单项选择题]

  7、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

  A.肝癌

  B.肺癌

  C.结直肠癌

  D.胃癌

  E.食管癌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目前,由于吸烟和工业化的发展,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次为乳腺癌,第三为结直肠癌。

  [单项选择题]

  8、中、晚期下咽癌(T

  A.单纯手术N)的治疗方案为()

  B.单纯化疗

  C.单纯放疗

  D.化疗+手术综合治疗

  E.放疗+手术综合治疗

  参考答案:

E[单项选择题]

  9、如该患者一般情况可,相关检查未见远处转移,则首选治疗方式为

  A.肿瘤细胞减灭术

  B.姑息性化疗

  C.放疗

  D.中医治疗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卵巢癌患者如能耐受手术,且手术能达到满意减瘤者,治疗应首选肿瘤细胞减灭术,故正确的选择为A;

  [单项选择题]

  10、电镜下诊断脂肪肉瘤的主要依据是

  A.胞质内含角化透明颗粒

  B.胞质内含Weibel-Palate小体

  C.胞质内含脂滴、自噬体和脂褐素

  D.胞质内含黑素小体

  E.胞质内含神经分泌颗粒

  参考答案:

C[材料题]

  11、患者男性,47岁,间歇左下腹痛1年,伴大便带血2个月,消瘦1个月余。

查体:

腹部无异常。

血CEA45.7μg/L。

F-FDGPET/CT显像示乙状结肠局灶性浓聚。

  [子母单选]

  1.为进一步鉴别肠道生理性摄取与肠道恶性肿瘤病变,应优先采用的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是

  A.结肠镜检查

  B.F-FDGPET延迟显像

  C.Tc-MIBI显像

  D.CT增强扫描

  E.钡剂灌肠检查

  参考答案:

B[子母单选]

  2.为进一步确诊,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粪便OB检查

  B.钡剂灌肠检查

  C.结肠镜活组织检查

  D.增强CT

  E.腹部X线检查

  参考答案:

C[子母单选]

  3.该患者经结肠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

结肠癌术后1年,血CEA水平进行性升高,临床为鉴别吻合日处肿瘤复发抑或术后瘢痕,效果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常规X线

  B.CT

  C.MRI

  D.超声检查

  E.F-FDGPET

  参考答案:

E

  ·

  参考解析:

  若F-FDGPET早期显像示肠道局灶性浓聚,此时应优先进行F-FDGPET延迟显像以进一步鉴别肠道生理性摄取与肠道恶性肿瘤,故答案B正确。

  ·

  [单项选择题]

  12、女,49岁,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3年余。

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右侧壁有一约2.0cm×1.5cm×1.5cm带蒂的乳头状瘤。

下列哪项治疗是不恰当的()

  A.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B.膀胱部分切除术

  C.膀胱全切术

  D.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

  E.术后加免疫治疗

  参考答案:

C[材料题]

  13、患者男,51岁。

左侧腰背部疼痛伴间断呕吐1个月。

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腰背部疼痛,不剧烈,但持续存在,伴有间断的呕吐,无发热,无皮肤发黄,无腹胀,无呕血,无黑便,无腹泻。

北京某医院MR检查提示胰腺癌。

未在外院诊疗。

为进一步诊治来院,医院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体尾部病变,倾向胰腺癌。

为手术治疗收入我科。

患者病来一般状况尚可,无发热,饮食、睡眠尚好,大小便通畅,无明显体重下降。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左手中指及环指10年前受伤缺损。

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生于北京市市辖区,现居北京市。

  否认外地久居史,吸烟20支/日,20年。

不饮酒。

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查体: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腹部未触及包块。

肠鸣音4次/分。

  辅助检查:

CT示:

  胰体部饱满,局部肿物,约2.9cm×2.1cm,边界欠清,平扫为等密度,增强后胰腺期及门静脉期呈略低密度,边界不清,侵犯脾动静脉,余胰腺组织萎缩,胰管未见明确扩张。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及双侧肾上腺未见明确肿物。

膀胱充盈可,壁光整,前列腺及双侧精囊腺未见明确肿物。

未见明确腹水。

CT诊断:

胰体部肿物,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

MRI示:

胰腺体尾部可见异常信号病变,边界不清,约3.5cm×1.4cm,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FS上呈混杂中高信号,在DWI上扩散受限,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变与脾动静脉关系密切。

扫描范围内肝脏、胆囊、脾脏及双肾未见明确肿物。

腹膜后可见多发淋巴结,大者约1.3cm×0.8cm。

未见腹水征象。

MRI诊断:

①胰体尾病变,倾向胰腺癌。

②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化验:

CA19-954.2ku/L。

血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均无异常,凝血功能无异常。

  [案例分析]

  1.该患者影像学检查,考虑胰体癌。

根据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版),该患者临床分期是()

  (内、外、放)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期

  F.Ⅳ期

  参考答案:

D[案例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下一步拟进行的治疗方式是()

  (外)

  A.化疗

  B.放疗

  C.同步放化疗

  D.介入治疗

  E.剖腹探查,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F.剖腹行胃肠吻合加胆肠吻合术

  G.剖腹探查,细针穿刺活检,取得细胞学诊断证据

  H.靶向治疗

  I.生物治疗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拟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术中探查见肿瘤位于胰体尾部,约4cm×6cm,质硬。

肿瘤侵犯脾动脉起始部,包裹脾静脉,与腹腔干左侧粘连,尚可分离。

)胰体癌不能切除的判断标准包括()

  (外)

  A.有远处转移

  B.肿瘤围绕SMA90°至180°之间

  C.肿瘤围绕腹腔干大于180°

  D.SMV/门静脉闭塞且无法重建

  E.肿瘤侵犯腹主动脉

  F.淋巴结转移范围超过手术所能切除的范围

  参考答案:

A,C,D,E,F[案例分析]

  4.(提示该病例肿瘤与腹腔干左侧粘连,手术尚可分离。

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如果胰体癌侵犯腹腔干,不能分离,为完整切除肿瘤,可进行的手术是()

  (外)

  A.Whipple术

  B.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C.胰体尾加脾切除术(DP)

  D.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

  E.改良Appleby手术

  F.全胰切除术(TP)

  参考答案:

E

  ·

  参考解析:

  1.结合

  CT、MRI表现,肿瘤与脾动静脉关系密切,说明侵犯至胰腺外。

  MRI示淋巴结可疑转移。

根据AJCC胰腺癌TNM分期(2010版),肿瘤侵犯至胰腺外,但未累及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属于T3。

淋巴结可疑转移,N1。

  所以选ⅡB期。

  2.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胰腺癌,手术切除仍是胰腺癌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最主要方法。

剖腹手术,如肿瘤不能切除,应细针穿刺活检,取得细胞学诊断证据。

  3.2011年NCCN胰腺癌临床指南中国版,肿瘤可切除的判定标准,ACDEF均属于无法切除标准。

B是有可能切除的标准。

  4.对于胰体尾癌,当肿瘤侵犯腹腔干,为完整切除肿瘤,有学者开展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改良appleby手术)。

  ·

  [单项选择题]

  14、水肿细胞电镜下观察,主要细胞器的病变是

  A.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B.发育不良的桥粒

  C.肿胀的溶酶体

  D.肿胀的核糖体

  E.扩张的高尔基器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细胞水肿的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是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及核糖体脱失。

  [单项选择题]

  15、近距离放射治疗常为

  A.单独使用

  B.术后补充

  C.术前放疗

  D.外照射的补充

  E.术中放疗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近距离放射治疗由于剂量分布不均等缺点通常作为外照射放疗的补充,与外照射结合使用,如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是近距离放疗与外照射的经典范例。

  [单项选择题]

  16、早期下咽癌一旦有颈淋巴结转移(TNM)治疗方案可考虑()

  A.原发灶与颈淋巴结根治性手术

  B.原发灶与颈淋巴结手术+术后放疗

  C.原发灶根治性放疗、颈淋巴结放疗或放疗+手术

  D.原发灶手术,颈淋巴结根治性放疗

  E.原发灶与颈淋巴结根治性放疗

  参考答案:

B[单项选择题]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5年生存率为50%左右

  B.病变限于黏膜下层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0%

  C.大肠癌淋巴结转移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0%左右

  D.大肠癌肝转移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20%~30%

  E.晚期大肠癌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左右

  参考答案:

E[材料题]

  18、患者男,56岁,农民。

以"左侧胸痛、活动后胸闷气短2周"为主诉入院。

  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钝痛,伴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自诉无发热、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体重减轻、声音嘶哑等症状,未予任何治疗。

2天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平扫检查发现左肺上叶肺门部直径4.5cm大小肿物,考虑为中心型肺癌的可能。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COPD、肿瘤等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

否认疫区居留史和有害毒物密切接触史,吸烟30

  支×30年、少量饮酒。

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T36.5℃,P7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肺呼吸音略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律齐,心率7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

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案例分析]

  1.该患者的入院诊断初步考虑为左侧中心型肺癌,并拟行手术治疗,住院后应当完成的评估项目应至少包括()

  A.血常规、血生化

  B.胸部及上腹部CT增强扫描

  C.心肺功能测定

  D.脑MRI

  E.骨扫描

  F.支气管镜检查

  G.劝告戒烟

  参考答案:

A,B,C,D,E,F,G[案例分析]

  2.就该患者而言,获取明确病理学诊断的首选方法是()

  A.胸腔穿刺检查

  B.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C.经支气管镜针吸检查(TBNA)

  D.影像引导的经胸针吸检查(TTNA)

  E.经食管内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

  F.纵隔镜检查

  G.胸腔镜检查

  参考答案:

B

  [案例分析]

  3.(提示患者入院后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结果显示:

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未见明显异常;心肺功能检查正常;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开口处可见菜花样新生物,侵犯左主支气管远端和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上界距隆突约3.5cm,活检为鳞状细胞癌,右肺所见各级支气管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肺门部肿物,大小约4.5cm×4cm×3cm,包绕左肺上叶支气管根部致左肺上叶支气管狭窄闭塞,肿物与左肺动脉分支关系密切,包绕左肺上叶动脉第一支根部并贴邻此处左肺动脉干,与上肺静脉无紧密关系,纵隔及左肺门可见多发小淋巴结,大者短径0.5cm。

  MRI、骨扫描均未发现明确转移征象。

)根据术前各项检查结果,你认为该患者的临床分期应当为()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A期

  F.ⅢB期

  G.Ⅳ期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4.你认为据此应当向该患者推荐的最佳治疗选择是()

  A.胸部放射治疗

  B.化疗及靶向治疗

  C.同步放化疗

  D.左肺上叶切除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解剖

  E.左全肺切除并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

  F.中医中药治疗

  G.最佳支持治疗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5.(提示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

术中探查见:

胸膜腔内未发现明显积液,脏壁层胸膜未见明显异常结节,于左肺上叶根部可见肿物,大小约4.5cm×4cm×3cm,根据术前支气管镜提示直接行左全肺切除并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抗炎对症治疗,患者恢复顺利。

术后病理诊断:

  (肉眼所见)左全肺切除标本,于左主支气管腔内可见肿瘤,左肺上叶肿瘤大小4.5cm×4cm×3cm,侵犯左主支气管、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和周围肺;

  (诊断意见)左肺中心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侵犯左主支气管、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分又及左肺上下叶肺组织,未累及脏层胸膜,上叶周围肺呈局灶性肺气肿改变,下叶周围肺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切缘未见癌。

淋巴结转移性癌(2/33),转移淋巴结位于上下叶支气管分叉处淋巴结(2/5),其余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未见转移。

)根据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你认为该患者的病理分期应当为()

  A.ⅠA期

  B.ⅠB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A期

  F.ⅢB期

  G.Ⅳ期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6.该患者的术后综合治疗模式应当为()

  A.仅定期复查

  B.免疫增强剂治疗

  C.术后辅助化疗

  D.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E.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

  F.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靶向治疗

  G.中医中药治疗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7.对于该患者而言,术后辅助化疗不予考虑的方案有()

  A.长春瑞滨+顺铂

  B.依托泊苷+顺铂

  C.贝伐珠单抗+紫杉醇+顺铂

  D.吉西他滨+顺铂

  E.多西他赛+顺铂

  F.培美曲塞+顺铂

  G.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卡铂

  参考答案:

C,F,G[案例分析]

  8.(提示该患者术后采用长春瑞滨+顺铂方案辅助化疗4个周期,化疗后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血常规和生化全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再行全身PET/CT评估未发现明确的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下一步的诊治建议为()

  A.推荐胸部放射治疗预防局部复发

  B.继续采用该化疗方案化疗4周期

  C.改用其他化疗方案继续化疗4周期

  D.使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E.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

  F.预防性全脑放射治疗

  G.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预防骨转移

  参考答案:

E

  ·

  参考解析:

  2.对于初步诊断为肺癌、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当从以下至少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评估:

①病理学诊断的获得;②肿瘤累及的范围,即分期;③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治疗。

  中心型肺癌是指肿瘤发生于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开口以上者,获取病理学诊断最直接的手段是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能确定肿瘤的近端支气管侵犯范围,是决定临床T分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对于手术切除范围的估计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NCCN的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支气管镜检查有以下两段论述:

①收益最大、创伤最小的活检最好作为初次诊断研究,怀疑有支气管内侵犯的、中心型肿块的患者,应行支气管镜检查;②中心型肿瘤因为活检、手术计划(可能的袖状切除)或术前气道准备(去除梗阻性病变),需要行切除前评估,则术前支气管镜检查是合适的。

除原发肿瘤的直接侵犯以外,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局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肺、肝脏、骨骼、脑、肾上腺等,因此分期诊断的检查范围应当涵盖原发肿瘤及上述部位,临床实践中推荐使用胸部及上腹部CT增强扫描、脑MRI和骨扫描三种检查方法结合(在NCCN指南中,除周围型的ⅠA期肿瘤外,均要求行脑MRI检查;近年来也有推荐行全身PET/CT扫描检查取代骨扫描进行分期诊断的趋势)。

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尤其是心肺功能状况,对于判断患者能否耐受手术、能耐受何种手术、甚至能耐受何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都至关重要,因此术前的血常规、血生化、心肺功能测定必不可少。

研究显示,继续吸烟与第二原发癌、治疗并发症、药物相互作用、其他烟草相关疾病有关联性,并降低生活质量和减少生存,因此应劝告患者戒烟。

  3.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肺癌分期系统是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联盟颁布的第七版国际肺癌TNM分期系统,从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对肿瘤的解剖范围进行描述,再依据相同分期具有相似预后和相似治疗方法、不同分期具有不同预后和不同治疗方法的原则,将各个TNM分类归纳为相应的以罗马数字表示的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期)。

该患者的肿瘤最大径为4.5cm(>3cm、且≤5cm)、侵犯主支气管距隆突3.5cm(≥2cm),临床T分期为T2a;临床上根据影像学判断肺癌有无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淋巴结的短径是否大于1cm,该患者的临床N分期为N0;各项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该患者的临床M分期为M0;因此该患者的临床分期为T2aN0M0,属ⅠB期。

  4.非小细胞肺癌最佳的局部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

  该患者各项术前检查未发现明确手术禁忌证,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未累及心包内大血管,因肿瘤已侵犯左主支气管且距隆突3.5cm,并侵犯左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客观上需要行左全肺切除才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

N1(肺门和肺内)和N2(同侧纵隔)淋巴结切除是肺癌手术切除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完全性切除、术后病理分期、预后判断、术后治疗和随访方案的决定都至关重要,要求行完全性纵隔淋巴结解剖或所谓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采样。

  5.该患者的肿瘤最大径为4.5cm(>3cm、且≤5cm)、术前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肿瘤侵犯左主支气管距隆突3.5cm(≥2cm),其病理T分

  期为T2a;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分叉处淋巴结转移,该淋巴结为第11组淋巴结,其病理N分期为N1;术中未发现胸膜腔转移,结合术前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其病理M分期为M0;因此该患者的病理分期为T2aN1M0,属ⅡA期。

  6.该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为T2aN1M0,属ⅡA期。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Tlab-2abN1和T3N0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

  研究还表明,术后放射治疗能提高N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但不能提高N1或N0患者的生存。

  7.A、B、D、E、F都是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推荐方案,但是培美曲塞+顺铂方案仅适用于腺癌、大细胞癌、没有特殊组织亚型的非小细胞肺癌,不用于鳞状细胞癌。

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地位尚未确立。

  8.对于切缘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4周期,此后定期影像学随访监视,无临床证据显示备选答案中的其他治疗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

  [单项选择题]

  19、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形态学指标是

  A.必须有乳头状结构

  B.具有特征性核形态

  C.浸润包膜

  D.核分裂象

  E.坏死

  参考答案:

B[多项选择题]

  20、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最常用的药物有()

  A.浙贝母

  B.半枝莲

  C.人参

  D.黄芪

  E.莪术

  参考答案:

C,D[单项选择题]

  21、不符合肿瘤免疫的描述是

  A.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

  B.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

  C.Kaposi肉瘤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有关

  D.免疫抑制治疗可诱发恶性肿瘤

  E.Wilms瘤的发生与免疫系统不健全有关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Wilms瘤即肾母细胞瘤,是起源于后肾胚基组织的婴幼儿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与机体的免疫缺陷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