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74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116Word文件下载.docx

实况音乐则是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况音乐是出现在特定情境中的音乐,如仪式音乐,它是事件现场存在的音乐,其对象是现场的人,而为传播媒体所采录并传播。

3、音响

 “音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就一般意义而言,它可以作为“声音”的同义语;

在广播中,它一直被用来指报道、解说语言(不包括采访对话语言)和音乐节目、节目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

当它在广播新闻中与语言、音乐概念并举时所指的,是除去语言和音乐以外的声音。

 更确切地说,音响是没有纳入有声语言逻辑表达序列和音乐逻辑表达序列的声音。

 广播电视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与音响效果两种。

(1)实况音响

实况音响是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

对实况音响而言,声音的客观存在是其真实感的来源。

实况音响的类别

从内容上分为人声、物声,时间上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在与采录者的关系上分为主观音响与客观音响,从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上分为主题音响与辅助音响,从声音的地位上分为主体音响与背景音响。

音响效果

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具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

所以,音响效果不能用于再现事实,只能用于表现、表达或虚构。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硬新闻不可以使用音响效果。

其他体裁的节目,在非客观再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增强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三)

二、电视的传播媒介要素与符号

电视的传播媒介是声音和影像

影像的类别

影像在形式上大致可分为:

一、文字;

二、示意图与图表;

三、照片与图片;

四、活动影像

(一)文字

1、在电视中,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一是画面内的文字;

一是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作“屏幕文字”或“字幕”。

2、屏幕文字:

屏幕文字又称作“字幕”,是指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在后期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

3、影像中文字的主要作用

 文字是语言的空间形式,因而从原则上讲,有声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文字同样可以发挥。

然而,在电视当中,它不是有声语言的简单替代,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传播要素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某些有声语言无能为力的场所发挥作用。

(1)与影像等相比,文字在传达信息时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具有间接、明确、灵活的优势,因而在电视传播中常用于辅助其他形式的图像和声音传达准确的限定性信息,弥补影像多义性和声音易产生歧义等局限,发挥补充、说明、介绍、引导、强调、扩大信息量和美化画面构图等各种作用。

(2)电视中的文字还可以作为独立的传播要素而非其他要素的辅助因素,与其他传播要素分立,发挥配合、对比、烘托、抒情、揭示、评论等作用,共同完成传播的任务。

(3)文字还能在电视中单独传达信息,如再不中断节目播出的情况下以字幕的形式插播最新消息和节目预告等。

(4)采用“声画合一”的手法,有声语言和文字同步播出,既利于受众接收,也有利于加深记忆,加之与有声语言相比,文字有不易产生同音歧义的优点,因而对于重要会议公报、政令、名单等密集抽象性信息内容的传播,观众边听边默读的传播方式是较好的方式之一。

(5)文字还不会对声音产生干扰。

在不宜出现解说语言的特定条件下,通过文字传达必要信息,就是一条可行的方式。

(二)示意图与图表

示意图与图表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繁杂关系条理化等能力,较适于用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

它能够化繁为简,使影像难以涵盖或表现、语言叙述头绪繁多难以表达和理解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

简化、形象、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所在。

1.示意图

示意图是事物、形态、关系等的简约化形式,由于它删除了一切无关的细节,使其意义得以凸显。

地图是电视中较常见的一类示意图。

另一类示意图是把摄像机无法拍摄到的事物的内部状况揭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例如人体的剖视图,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等等。

2.图表

图表是以坐标系统形成的结构,用以显示数量或层级的差异和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四)

(三)照片与图片

照片与图片一般地是做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活动影像的情况下。

不是所有的新闻现场都有电视摄像记者在场;

不是所有的摄像记者都能够拍摄到新闻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

不是所有新闻现场都容许记者拍照;

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需要用活动影像传达。

在没有获得活动影像的情形下,照片或绘画图片就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了。

(四)活动影像

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声音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

电视影像媒介特性的本质即是对象具体可感性的再现。

也就是说,影像本身作为媒介可以起到可视性信息源搬运的作用,至少是在感觉-知觉层次上给人以可视性信息源搬运的假象。

其次,影像也可以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传达信息。

1.电视影像的基本特性

(1)时空一体的动态存在方式

电视影像是时空一体、连续运动的活动画面。

一方面,电视影像展示的是与客观世界同样的情景,而时空一体的运动变化是人类感知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静止则只是运动的一种方式而已。

另一方面,电视摄录系统也以他特有的方式纪录、传播对象,这其中包含其自身的运动与变化,如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等各种不同角度的推、拉、摇、移、升、降、甩等镜头运动。

它们提供了人们观察对象的不同视野和视角,也提供了制作者观察、选择与传达信息的能动性。

(2)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电视影像具备声像一体记录的能力。

声像一体是人类接受外界信息惯常的自然方式,声像一体的相互引导与印证作用,可以使受众更准确、更全面、更轻松自然地把握信息;

因而,它是电视影像的传播优势之一,也是受众对电视影像的基本期待。

(3)限定性显示空间

就目前而言,电视影像的拍摄与显示还不是全视域的。

人们只能在限定的显示屏幕框架内观看影像。

这种拍摄与显示上的制约性,决定了电视的摄录、传达与接受方式,具有强制性的作用。

(4)感性的符号形式

影像作为符号,是完全感性的自然符号,一般不具备抽象性和概括性:

它是个别的、特殊的,具有感觉—知觉层面的丰富信息。

因此,影像符号长于展示而拙于阐释。

(5)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画面是客体的再现,而客体不会自己向观察者讲述其内在意义——意义是关系的产物;

对于影像来说,其意义是人对影像中显示的关系的把握。

因而,对处于该关系变化过程之外的电视受众而言,对作为关系要素的各画面或镜头孤立来看,其含义是无法确定的,可以作多种理解。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五)

电视影像的要素

电视影像的要素主要包括:

一、镜头与蒙太奇。

二、画面构图。

三、光线。

四、拍摄角度。

五、运动镜头。

六、景别。

1、镜头与蒙太奇

由电视摄像机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画面流程称为一个镜头,它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和叙事单元,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

它既有两维平面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特性,又有影像连续运动的时间特性。

在现代电视观念中,电视镜头作为事物时空的影像纪录,从本质意义讲,它展现的应该是形声一体化的形象,声音是镜头的有机成分。

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

即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个一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意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从广义上讲,蒙太奇作为影像表达的特殊的语言形态具有以下3个层次的意义:

1、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思维方式,即直观视听形式的思维;

2、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

3、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蒙太奇作为剪辑技巧具有多种手法和表意能力。

2.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指对被拍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含义与美感形式的画面形象的过程。

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与空白。

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影调、形状、线条、色彩等。

画面构图就是要通过合理选择拍摄角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把这些因素进行比较、搭配、组合与结构,使它们具有一种和谐的关系。

画面构图是决定造型形式的基础,不同的表现目的和审美要求会影响到对构图的处理方法。

3.光线

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

在摄影摄像中,各不相同的光线效果在造型上能改变和确定对象的形状,在构图上能形成不同的影调(亮调、暗调等),能表现不同的景色、情调及各种气氛,形成不同的影调结构,以及组织视觉重点、表现空间、表现节奏等。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六)

4.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

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除了远近之外还有角度的不同。

拍摄角度在垂直方向上分为:

平角、俯角和仰角;

在水平方向上分为:

正面、侧面和背面。

( 

1)平角。

摄像机水平放置拍摄,镜头的高度和被摄人物的眼睛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人们在生活中观察事物时的角度相近,因而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

这是较常用的拍摄角度。

2)俯角。

摄像机镜头向下倾斜拍摄。

这种拍摄角度特别适宜拍摄大场面,也常用于表现居高临下的主观视角;

由于透视效果的关系,画面中的人物会显得矮小、变形,因而常用来暗示人物品性的卑微或渲染孤独、压抑等沉重情绪。

(3)仰角。

摄像机镜头向上倾斜拍摄。

一般镜头的高度低于被摄人物的眼睛。

视觉效果与俯角拍摄的画面相反。

仰角拍摄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

(4)正面。

被拍摄对象的正面朝向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镜头画面。

如果被拍的对象是人物的话,给人以直面相对的感觉,因而对受众注意力的吸引力最大。

5)侧面。

被拍摄对象的正面与摄影机镜头成九十度夹角所拍摄的镜头画面。

受众仿佛处在旁观者的位置。

6)背面。

对拍摄对象的正面与摄像机镜头的方向一致所拍摄的镜头画面。

如果拍人物的话,画面上出现的就是人物的背影。

5.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

在运动镜头中,根据摄像机运动的方式,可分为:

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等。

(1)变焦距运动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

它的运动是沿着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的。

它有些类似于人们注意力的改变而产生的观察范围及其效果的变化过程,不同之处在于:

人的注意力引发的观察范围的变化,是在瞬间完成的,而变焦距镜头的拍摄过程中增加了变化的过渡过程,因而带上了某种表现的意味。

(2)摇镜头。

摇镜头的获得过程称作摇摄。

摇摄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作旋转运动的拍摄。

摇摄就如同人通过转动头部、身体在原地变换姿势产生的环顾性视线移动。

(3)移动镜头。

所谓移动镜头,就是摄像机自身在运动中所拍摄到的镜头。

它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移、升、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

6.景别

景别指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

它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景别的大小通常由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所使用镜头焦距的长短来决定。

画面分为不同的景别,是为了对内容的主次轻重、被摄体的远近大小给予恰当的表现,以达到准确地叙述和艺术地表现的目的。

景别一般分为: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表现较大范围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众多人群活动场面的电视画面;

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视画面;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画面;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七)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易于接收接受:

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面广,在文化、年龄上是多层次,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听性:

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

3、准确性: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要求准确,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的表述用词都应是准确的。

4、完整性: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

5、通俗性:

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广播新闻(音响报道)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广播新闻(音响报道)中解说词通常起到叙述事实、说明音响、补充音响、概括提示音响、连缀音响组成报道的作用。

在节目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写作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要合理安排音响和解说的结构,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音响报道要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用音响直接表达报道的主题。

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再重复。

电视新闻(影像报道)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影像报道)中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往往都是不完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的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内容组织和写作。

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待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八)

四、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与劣势

广播的传播优势

1.(时效性强。

)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受众直接参与广播节目的方便性、隐匿性特点,也使得广播的参与性强于其他媒介。

4.技术简便,成本低廉。

5.接收状态灵活。

这一特色使广播在未来的媒介格局中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广播的传播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的选择性差。

电视传播的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

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

3.时效性强。

电视传播劣势

同广播一样,电视也存在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信息选择性差的劣势。

(除此之外,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也成为限制。

如前所述,影像是感性符号形式,不具备抽象性和概括性;

它是个别的、特殊的,长于展示而拙于阐释。

另外孤立影像具有含义的不确定性。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九)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

一、定义 

广播电视节目是 

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就一个台说,至少包括3个层次:

1、一套节目,即一个台每天以同一呼号或在同一频率、频道中播出的全部节目,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节目群,形成节目的顺时链。

2、一个节目,即在特定时间段、连续播出的具体内容整体;

这个节目既是顺时链的一环,自身又可由每天在同一时间段播出的多次节目组成自成一体的历时链,属于整个节目系统的基本层;

又称作栏目。

3、一次节目,即在某一特定时间一次性播出的具体内容的整体。

它是节目历时链的具体环节,属于节目系统的基础层次。

这三个层次以统辖——隶属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台的有机节目系统。

如果一个台有几套节目,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有几个节目在播出,这些节目之间又形成了共时链的关系,整个系统形成梯级构建。

而作为节目系统基础层次的一次节目,本身也是完整的微观系统,往往包含着一系列下属概念,如报道形式、样式、体裁等。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着多种分类。

如,按内容性质,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

按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分为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

按播出方式,分为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

按播出时间,分为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

按播出次数与内容的关系,分为首播节目、重播节目和滚动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十)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

1、消息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讲究用事实说话;

其时效性强,篇幅短小;

结构上强调“重心前置”,即重要的内容尽量放在前面,或采用一些技法使其突显出来。

除简讯外,消息大多有“电头”或“本报讯”、“本台消息”等,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组成。

(1)事件消息

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它与非事件消息相对应,要求迅速及时地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

这种消息便于发挥广播、电视快捷的传播优势和音像的表现优势,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新闻事件有预知的、突发的和尚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不同类型,事件过程持续的时间长短和空间范围大小也各不相同。

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动态消息或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

采写预知事件的消息,虽然可以预先采访基本事实,但仍应坚持现场观察和采访,准确掌握现场的实际活动和结果,仔细核实预先获得的材料。

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则要在了解事件全貌的基础上,把握并突出事件本质特点,防止停留于表面现象或无根据的主观推测。

某些持续时间长或空间范围广的事件,则可用消息的形式分别做突出事件阶段性特点的连续报道,或点面结合的综合报道。

(2)非事件消息

  非事件消息是与事件消息相对应的消息类型。

这类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很明确的时间始终点;

报道反应其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其蕴含的典型意义。

非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又可分为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典型性报道。

它不仅报道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而且要展现有关事物的基本面貌,揭示其内在本质和社会意义。

这类消息的题材,通常时间跨度较大,空间范围较广,采制时要致力于选择和发掘那些显著、富有特点的典型材料;

善于用典型事实说话,恰当运用点面结合的表现方法,避免材料堆积和空泛的议论。

对时效的要求侧重于把握时机,但要善于利用新闻根据,以增强消息的新鲜感。

广播电视新闻复习资料(十一)

2、专题

(1)人物专题

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的新闻性专题。

在我国,人物专题在新闻专题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专题,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而成为其重要部分。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物专题的报道对象越来越广泛,一些普通人,甚至负面人物也渐渐被媒体关注,人物报道对象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

采写人物专题,要善于把人物的活动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致力于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通过人物面临的与自然界、人际间和自身的思想矛盾等,显现人物的思想历程和精神境界;

善于利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塑造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尤其在突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添枝加叶、一味拔高。

(2)事件专题

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这种专题重在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相对完整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

无论什么样的事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a、有明确的行为主体;

b、发生的时间、地点比较集中、具体;

c、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

d、常常带有鲜明的矛盾性和冲突性;

e、有具体的原因和结果。

采写事件专题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敏锐捕捉典型事件,充分占有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深入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洞察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在这个基础上精心提炼主题,选择和组织材料,尽量利用富于特点或含有情节的事实,准确、生动地表现事件及其过程。

同时恰当地处理人物与事件的关系,防止见事不见人。

一个事件的全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侧面,报道时要从中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首选公众关心、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实、确立报道的主题。

(3)研究性专题

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它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和实际工作成就的考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或者分析消极社会现象和工作中的问题,引出发人深思的教训,借以指导社会实践,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

采写这种专题,要求记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研究实际,及时提出问题;

善于理纷弃繁,透过现象看本质,鞭辟入里地触及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赋予作品以应有的思想深度;

掌握分析综合的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