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87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7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

2、板书课题:

1、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句子:

①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③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④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

(指名读--齐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

哪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2、默读课文,哪几句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1)出示句一①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

②出示图片,理解词语

(2)出示句三、句四①"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

②"浸透""心血"分别指什么?

我们的成材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老师的辛劳。

(3)引读句五。

因此,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 

(4)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结第1小节。

4、齐读第一节,看图后谈谈自己的理想,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举例说说在老师培养下成材的名人名家。

.

三、细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第2小节的中心句。

2、找有关句子:

(1)出示句一,理解词句"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

(2)出示句三、四 ,①这两句中春蚕指什么?

理想的丝线指什么?

甘露指什么?

茁壮的新苗又是指谁?

②"笔尖飞舞"指什么?

"笑语盈盈"指什么?

3、引读: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

理解:

"衷心":

发自内心。

4、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并练习朗读。

三、听录音欣赏,准备背诵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背。

2、指名背。

2、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

6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

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

师:

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师总结:

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

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师板书:

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

“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

师:

“宽慰”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师板书:

宽慰

(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洞庭湖风光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5、引出课题

师: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

是指洞庭湖面。

未:

没有。

磨:

磨拭。

镜未磨:

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

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

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

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

谁愿意介绍一下?

过渡语:

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

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秋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

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

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

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

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

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

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

指名学生答。

(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

都是什么样子的?

(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呢?

(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3)教师小结:

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

(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师:

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

(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B、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

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学习修改日记片断

3、写好钢笔字,知道右边都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

4、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风》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6、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2、进行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学习清楚地介绍:

1、指名读书上”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一段训练要求,思考: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有什么收获?

2、出示书上的动物标牌,思考:

这些动物的名字你认识吗?

有没有以前见过,但是读错了的?

今天记住了吗?

4、再读书上的标牌,讨论

①这些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

②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二、训练学生学习介绍动物

1、出示小芳的日记,默读,思考:

小芳的这段话介绍了哪种动物?

写出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

2、组织交流。

3、尝试练习:

你们可以帮助小芳写好吗?

4、拓展练习:

仿照小芳的习作写一种小动物。

三、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看,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对吗?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积累,哪里都能学到语文的。

2、布置作业:

①预习成语。

②搜集谜语古诗

第二课时

一、进行词句积累训练

1、出示成语,请学生轻声自读成语,思考:

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

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

2、齐读成语。

3、默读成语,思考: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

4、尝试背诵成语。

5、出示《感谢你,老师》的插图,思考:

你能用这些成语描述图画上的景象吗?

6、再读成语。

7、做游戏:

你们还搜集了哪些这样的古诗?

咱们来猜谜吧。

10、指导朗读、背诵:

让我们多读几遍,把他们背诵下来吧。

二、小结,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1、小结:

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拓展训练:

(1)多美的小诗,记住它吧。

风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2)读古诗,猜谜语,想一想,这些诗分别抓住了什么特点: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

③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3、布置作业:

①默写成语和诗句;

②搜集同类的成语和诗句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谈话: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培训启示》广而告之——学会感谢培训班

姜堰市第四中学初三(8)班  颜蕙雯

遥远的西方有一个节日——感恩节。

在那天里,人们将对过去一年里的事情表示感恩。

也许那一天里,你也会随他们一起享用美味的火鸡,南瓜饼,可你是否也和他们一起感恩呢?

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你是否觉得身边已渐渐遗失了一件东西。

那东西也许看似微不足道,可真正需要时却又那样重要。

“学会感谢”培训班将带您重新拾起对事物的感恩,重新拾起对人生的渴望。

服务对象:

1.如果您是一位性格内向,不大会向别人表达情感的人。

面对朋友的帮助,语无伦次。

没关系,“学会感谢培训班”将告诉您感恩之心并不一定要用言语表达出来。

只要您心存感恩,您就永远不会泯灭最纯真的本质。

2.如果您是一位曾经在别人的关怀和呵护中重新生活下来的“幸运儿”,却在无意中忘记对恩人表示谢意。

没关系,“学会感谢培训班”将帮助您寻找您失散已久的恩人,让您向他真真切切道一声“谢谢”。

培训目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庞大的民族中,怎能失去这样一份细微的感情呢?

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谢。

让我们用感恩来满足别人的人性需求,迈向成功。

培训时间:

即日起报名即可。

培训费用:

视情况而定。

联系人:

谢谢小组。

联系电话:

8591440(我就要谢谢您)

2、默读,思考:

这位小姐姐为什么要办这样的培训班?

你愿意带头响应吗?

3、过渡:

下面,培训班正式授课。

二、小组合作,情景表演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表演。

(1)服务员为我们端茶倒水的时候;

(2)医生为我们看完病的时候;

(3)演员为我们表演完节目的时候;

2、大组交流,看表演,评议:

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你有什么建议?

3、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应该向别人表示感谢?

2、深入讨论:

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别人的服务,感谢别人的服务是不是仅仅说声“谢谢”呢?

3、小结:

4、尝试练习(出示例)

5、拓展:

还可以有哪些话题呢?

大家自己组合小组,开始设计吧。

四、小结

 

5、天安门广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  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

会唱的一起唱。

2、  简介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

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

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

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

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

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  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  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

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b.  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

(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

默读课文2\3自然段,

(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b.  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c.  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

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d。

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

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y.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

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

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

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

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每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

2、师板书:

花、灯、礼花、人们

3、出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