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8815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肽键断裂需要肽酶等催化。

【详解】A、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变得伸展、松散,但肽键没有被破坏,A错误;

B、胃蛋白酶催化鸡蛋蛋白分解的过程中,水是反应物参与反应,反应没有水的生成,B错误;

C、胃蛋白酶本质也是蛋白质,自身会被蛋白酶分解,C错误;

D、胃蛋白酶、鸡蛋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二者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

故选D。

2.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细胞迁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类由细胞膜包被形成的新的细胞器——迁移小体,该迁移小体与细胞迁移、细胞信息交流有关。

细胞迁移导致TSPAN4蛋白及胆固醇在细胞局部高度富集,增大了富集区域膜的弯曲度,形成直径约为3μm的囊泡,即迁移小体。

最终。

这些迁移小体会释放到细胞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迁移小体的形成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迁移小体释放后可能会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利用

C.迁移小体中可能含有溶菌酶、抗体等信号分子

D.抑制TSPAN4蛋白的合成,可能会抑制癌细胞扩散

【答案】C

题干信息可知,迁移小体是由于细胞迁移导致TSPAN4蛋白及胆固醇在细胞局部高度富集,增大了富集区域膜的弯曲度,形成直径约为3μm的囊泡。

迁移小体与细胞迁移、细胞信息交流有关。

【详解】A、迁移小体是由细胞膜包被形成的新的细胞器,其形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迁移小体与细胞迁移、细胞信息交流有关,释放后可能会被周围的细胞吞噬利用,B正确;

C、迁移小体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其中可能含有抗体等信号分子,不含溶菌酶,C错误;

D、抑制TSPAN4蛋白的合成,迁移小体形成受阻,细胞迁移也会受阻,可能会抑制癌细胞扩散,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分析并利用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动子是基因的组成部分。

控制基因表达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程度。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中都有一段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DNA序列,其碱基序列为TATAAA(TATA区)。

启动子通过与转录因子及聚合酶结合来实现对基因表达的控制,而单独的启动子本身并不能控制基因活动。

A.启动子通过与转录因子以及DNA聚合酶结合来控制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受精卵有些基因

启动子突变可能会影响细胞分裂、分化甚至个体发育

C.有些基因的启动子突变可能会引发基因表达的调节障碍而导致性状改变

D.将启动子中的TATA区彻底水解,可以得到4种产物

【答案】A

据题干信息可知:

TATA区是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中一段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DNA序列;

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通过与转录因子及聚合酶结合来实现。

【详解】A、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位点,启动子通过与转录因子以及RNA聚合酶控制基因的转录,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其能控制DNA复制,A错误;

B、受精卵有些基因的启动子突变,会导致对应的基因转录异常,故而影响细胞分裂、分化以及代谢等生命活,B正确;

C、有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控制特定性状的基因无法转录,对应的mRNA不能形成而影响翻译过程,最终导致性状改变,C正确;

D、TATA区为碱基序列为TATAAA的DNA片段,故将其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A、T4种产物,D正确。

故选A。

4.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的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其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生物膜中。

下面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的部分示意图。

A.图示生物膜可能是线粒体内膜

B.图示中的H+来自葡萄糖的分解

C.图示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D.图中膜蛋白参与了物质运输和能量转换

【答案】B

细胞的需氧呼吸是指需氧代谢类型的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并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需氧呼吸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作糖酵解,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

第二阶段称作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CO2和[H];

第三阶段为电子传递链过程,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与O2反应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图示生物膜进行电子传递链过程,可能是线粒体内膜,A正确;

B、图示中的H+来自葡萄糖的分解和三羧酸循环,B错误;

C、图示过程发生电子传递链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膜蛋白参与了物质运输和能量转换,D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是解题关键。

5.下面的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A/a和B/b表示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

C.产生图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图甲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一般情况下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B/b这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B/b,所以最终形成卵细胞aB,三个极体ab、AB和Ab。

【详解】A、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A错误;

B、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B错误;

C、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图乙

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图甲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Aa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交叉互换引起基因重组,掌握等位基因分离因交叉互换而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解题关键。

6.达尔文提出,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化石、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逐渐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观点。

A.通过化石可以确定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结构相似,说明两种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C.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新物种的产生和已有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也会变化

D.种群内部、种群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

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

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A正确;

B、蝙蝠的翼手和人的上肢,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但它们的内部结构却基本上一致,说明它们属于同源器官,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导致导致基因、物种多样性的原因是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等,故即使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新物种的产生和已有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也会变化,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不包括种群内部的作用,D错误。

7.脱落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索,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因响应各种环境胁迫而被称为“应激激素”。

研究表明,用脱落酸处理过的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和高温干旱胁迫的耐受力增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主要是在植物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的

B.脱落酸有助于植物在重金属污染、高温干早的环境中生存

C.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脱落酸和其他激素起协同作用

D.与其他激素一样,脱落酸也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作用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详解】A、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萎蔫的叶片,A正确;

B、据题干信息“脱落酸有助于植物在重金属污染、高温干早的环境中生存”可知,脱落酸有助于植物在重金属污染、高温干早的环境中生存,B正确;

C、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其中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起拮抗作用,C错误;

D、植物激素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8.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展了对珠峰高度的新一轮精确测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登山过程中,队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加快

B.登山过程中,队员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

C.登山过程中,队员的呼吸、心跳加快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D.登山过程中,队员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稳态

1、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体温平衡是产热与散热相等的结果。

【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登山过程中,队员代谢加快,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正确;

B、登山过程中,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达到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B错误;

C、运动员登山后心跳加快的原因,一方面是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心脏本身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神经系统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素分泌的结果,因此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

D、登山过程中,队员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稳态,如该过程中血糖降低,会通过胰高血糖等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正确。

9.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主要是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的一类化学因子。

某些信号分子只能与膜受体结合,不能穿过细胞膜,称为“第一信使”;

“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后,经信号转换机制,合成cAMP、cGMP、三磷酸肌醇等胞内信号分子,称为“第二信使”,进而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A.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B.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激活某些酶的活性

C.第二信使与胞内受体结合后,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基因的表达

D.信号分子可作为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但不发挥酶的作用

由题图及题干信息可知,“第一信使”为激素、神经递质等物质,在细胞外起作用;

“第二信使”为cAMP、cGMP、三磷酸肌醇等胞内信号分子,在细胞内起作用。

【详解】A、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避免持续作用,就会被灭活,A正确;

B、第一信使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激活某些酶的活性,B正确;

C、第二信使与胞内受体结合后,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基因的表达,C正确;

D、信号分子可传递信息,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不发挥酶的作用,D错误。

10.2020年6月24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高精度解析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与相应抗体的相互作用界面,为治疗性抗体和其他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结构生物学支持。

A.特异性抗体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结合,从而使其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

B.可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进行新冠病毒抗体的生产和相关疫苗的制备

C.效应T细胞诱导被新冠病毒侵染的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D.将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注射到人体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只有体液免疫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体液免疫过程:

3、细胞免疫过程:

【详解】A、特异性抗体能够抢先与新冠肺炎病毒刺突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病毒无法感染正常细胞,A正确;

B、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优点,可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进行新冠病毒抗体的生产和相关疫苗的制备,B正确;

C、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该清除过程有利于维持生物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C正确;

D、将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注射到人体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既有抗体的产生,也有效应T细胞的参与,故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D错误。

11.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

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

D.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题图分析:

①下丘脑作用于垂体,使得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阻碍,死亡率升高;

②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影响生物的出生率,使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

B、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增加,社群压力增大,会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幼年个体减少,死亡率升高,种群数量下降,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B正确;

C、田据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社群压力增加,通过下丘脑→垂体途径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田鼠的生长代谢出现障碍,故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C正确;

D、据图可知:

田鼠种群数量的调节过程中有下丘脑的参与,也有生长激素等的参与,故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D正确。

12.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每平方米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

A.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

B.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

C.群落交错区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

D.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演替速度更快

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在不同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比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生态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详解】A、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比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A正确;

B、由于生物种类更多,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B正确;

C、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比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群落交错区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恢复力稳定性更弱,C错误;

D、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生物种类更多,演替速度更快,D正确。

13.“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是实验设计过程中控制自变量的两种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下列研究应采用“加法原理”的是()

A.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B.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C.研究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矿质元素

D.研究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由题干可知,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实验组添加SO2因素处理,属于加法原理,A正确;

B、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实验组可用不提供H2O等外界因素处理,属于减法原理,B错误;

C、研究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矿质元素,实验组可用缺Mg的培养液处理,属于减法原理,C错误;

D、研究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实验组用不提供究CO2处理,属于减法原理,D错误。

故选A

14.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

为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种,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人员设计了“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株”的实验流程。

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高压蒸汽灭菌之后调节pH

B.选择培养时,应使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培养基

C.进行梯度稀释时,应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各种操作

D.挑选菌株后,应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后再丢弃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详解】A、配制培养基时,应在高压蒸汽灭菌之前调节pH,避免灭菌之后调pH造成杂菌污染,A错误;

B、选择培养时,为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种,应使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B正确;

C、进行梯度稀释时,为了无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各种操作,C正确;

D、挑选菌株后,为了防止造成污染,应将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后再丢弃,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选择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15.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

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集的卵母细胞一般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II中期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都需要添加动物血清

C.移植前通常采用SRY-PCR法对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以鉴定胚胎性别

D.ES细胞的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可以诱导分化成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目前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家畜的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和体外生产胚胎技术。

还有多项胚胎工程技术仍在深入研究或小规模试用。

【详解】A、采集的卵母细胞一般需要在体外培养至MII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A正确;

B、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都需要添加动物血清,B正确;

C、移植前通常采用SRY-PCR法对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以鉴定胚胎性别,C错误;

D、ES细胞的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以诱导分化成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D正确。

【点睛】本题涉及胚胎工程的各种技术,掌握性别鉴定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赋予了不同生物膜不同的功能。

在细胞膜上运输同一种物质的载体蛋白种类不尽相同,如葡萄糖载体有多种类型,统称为葡萄糖转运体家族(GLUT)。

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葡萄糖摄入速率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关系。

A.GLUT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再转移到细胞膜上

B.红细胞和肝细胞葡萄糖摄入速率不同,原因是两者GLUT的空间结构不同

C.随着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速率会持续升高

D.不同细胞膜上的GLUT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分析题图:

图中自由扩散方式随着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改变葡萄糖的摄入速率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自由扩散与载体蛋白无关;

红细胞摄入速率比肝细胞更快,可能是GLUT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更高。

【详解】A、GLUT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再转移到细胞膜上,A正确;

B、红细胞和肝细胞葡萄糖摄入速率不同,原因与载体种类和耗能与否都有关,B错误;

C、随着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速率会升高,升高到一定值后由于其他因素影响摄入速率不再上升,C错误;

D、不同细胞膜上的GLUT不同,不同细胞来自同一受精卵,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相关知识。

17.某二倍体植物为雌雄同株,其花色由细胞核中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D对d、E对e为显性,其中D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E基因控制蓝色色素的合成,2种色素均不合成时花呈白色。

D、E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能够相互配对形成双链,导致两种色素均不能合成。

用纯合的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1均开白花,F1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植物种群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红花和蓝花的基因型各有2种

B.含D、E基因的植株由于彼此干扰了基因的转录,不能合成色素而开白花

C.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中红花:

白花:

蓝花约为3:

10:

3

D.若F2中红花:

蓝花约为1:

2:

1,则D与e一定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AB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

D、E同时存在时开白花,则D—E—为白花;

D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则红花基因型为D—ee;

E基因控制蓝色色素的合成,蓝花基因型为ddE—;

2种色素均不合成时花呈白色,白花基因型为ddee。

2、用纯合的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1均开白花,则亲本基因型为DDee×

ddEE,F1基因型为DdEe。

【详解】A、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