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893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和答案(1)Word文档格式.doc

C.私立学校

D.贵族学校

4.第4题

自由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和促成人的()的养成。

A.智力

B.体力

C.服从心

D.独立人格

D

5.第5题

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育管理制度。

A.汉堡协定

B.费里法令

C.巴尔福教育法

D.巴特勒法案

6.第6题

1870年,英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令是()。

A.初等教育法

B.中等教育法

C.高等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7.第7题

将中学阶段分为初、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戍学制

8.第8题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要相信孩子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9.第9题

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

A.科学管理

B.科层管理

C.量化管理

D.行为科学

10.第10题

中世纪宫廷学校是由()控制的教育机构。

A.教会

B.教皇

C.世俗封建主

D.骑士

C

11.第11题

开放系统学说认为,影响学校组织的发展有着()变量和内部变量两个因素。

A.学生

B.教师

C.家庭

D.环境

12.第12题

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国家教育机制应该有利于促进教育向()的方向发展。

A.官僚化

B.生活化、大众化

C.神圣化

D.贵族化

13.第13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实行的是()教育管理制度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中央与地方合作

D.放任自流

14.第21题

雅典教育是()教育制度的代表之一。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古印度

15.第22题

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前苏联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C.中央与地方结合

16.第23题

自二次大战以来,德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17.第24题

到19世纪中叶,德国形成了以等级十分明显的()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18.第32题

法国于1881年和1882年两次颁布教育法令,统称为(),从此确立了国民教育的免费、义务、世俗三项原则。

A.费舍法案

19.第33题

英国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4年颁布的()。

B.工厂法

20.第34题

在中学阶段实施选科制是()学制的规定。

21.第16题

癸卯学制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

A.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新学制。

B.是近代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总结。

C.是近代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的成果。

D.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近代新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确立

E.是中国教育发展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

A,B,C,D,E

A|B|C|D|E

3.0

22.第17题

“中体西用”思潮对晚清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有()。

A.催发了晚清新式教育的起步

B.促成西方教育制度被传入中国

C.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念

D.使清末教育改革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等封建信条的支配

E.使清末的教育改革不能真正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

23.第18题

“独尊儒术”对封建教育管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逐渐被封建社会公认为“为政之首”

B.文化教育的儒学化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C.强化了封建教育的消极因素

D.阻碍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E.较充分发挥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重大作用

A,B,E

A|B|E

24.第27题

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A.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个性发展”的原则

B.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

C.公民教育应以国家主义为根本精神

D.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发展为根本精神

E.教育管理体制应以国家利益为依归

B,C,E

B|C|E

25.第28题

为发展个性,蔡元培认为教学管理应着重注意()。

A.将人格养成的精神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B.用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养料来改革课程内容

C.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不同

D.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克服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E.受教育者也应具有“自动”、“自学”、“自助”的求学精神

26.第37题

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的内容是()。

A.忠君

B.尊孔

C.尚公

D.尚武

E.尚实

27.第39题

“学在官府”对教育所产生的管理效应为()。

A.文化教育为官方所垄断

B.不办学校

C.官师合一

D.政治与教化形成封闭系统

E.鼓励私学

A,C,D

A|C|D

28.第40题

“不务德而务法”的含义是()。

A.在选拔人才时以法律考试为准绳

B.在人才标准上坚持尚法不尚贤

C.坚持以封建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价值观

D.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坚持行公义去私心

E.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任公而不任私

B,C,D,E

B|C|D|E

29.第14题

法治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法治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是主张在教育管理中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并借助法律手段,采用强制乃至高压政策以向全体人民推行法制教育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潮。

其管理方式主要是依赖国家权力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人才规格所采用的硬性管理方式。

30.第15题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宗旨

1912年7月,南京临时政府召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关于教育方针的提案。

同年9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

31.第25题

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是强调在教育管理中不要过多地强力施加教育政令,而应遵循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顺乎自然地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管理思潮。

它在实践上体现为在管理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不要强作妄为,而是自然而然地促使事物自化的弹性管理方式。

32.第26题

杜威

美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杜威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

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他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了。

33.第35题

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是一种将伦理规范手段作用于教育全过程,以促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能获得健康发展的教育管理思潮。

它在管理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伦理道德的认识和伦理道德的评价等软性管理方式,来促使受教育者认同中国宗法社会的风尚习俗和各种道德规范。

34.第36题

学在官府

夏、商、西周时期官学的管理特征。

当时的文化典籍都藏于宫廷、官府之中,由专门的文化官吏世袭保管,决定了当时的学校完全由宫廷和官府所垄断。

学校既无特定的教师,也无专职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后人将这种教育机制称之谓“学术官守”或“学在官府”,其体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政教合一;

其二,官师合一。

这一特征表明当时的政治与教育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

35.第19题

如何理解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

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无最后目的;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其实,在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5.0

教师未批改

36.第20题

中国古代教育行政体制发展呈现着怎样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学校体制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化到多样化再到单一化这样一个过程,体现了国家教育的宏观调控机能不断强化的总趋势;

第二,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以培养统治人才为目的,因而其学校的建构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基础教育;

第三,正由于此,古代教育突出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第四,中国古代的地方学校由中央集中控制;

第五,中国古代学校体制的变化实质体现为封建统治集团对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的调控。

37.第29题

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道之以德”的管理要素有哪些?

要营造“道之以德”的文化氛围,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

将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又恰好能构成一个由上而下的系统。

这就是社会政策导向,学校的宗旨和教师的影响。

38.第30题

欧美高等教育近代化的主要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1)摆脱教会对大学的垄断和控制,形成由国家、地方和私人等多主体创办大学的局面;

(2)将自由的学术研究和民主的管理体制逐渐引入大学;

(3)在古典文科和神学之外设置新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和自然科学课程;

(4)创办新式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

39.第31题

欧洲中世纪大学能够享有哪些自治权利?

(1)自由讲学、游学的权利;

(2)审理裁判权(3)赋税、关税、兵役的豁免权(4)颁发讲演特许证、罢课和迁移的权力。

4.0

40.第38题

1922年学制体现了什么新特点?

结合中国实际,学制富有弹性。

以儿童年龄分期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标准。

增加了职业教育的比重。

重视发展儿童个性,照顾儿童的心理差异。

41.第41题

如何评价“壬寅癸卯学制”的历史进步意义?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新学制。

是近代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总结。

是近代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的成果。

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近代新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确立。

是中国教育发展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

42.第42题

洛克的“白板说”对教育管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洛克断言,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

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一页白纸”。

这就是哲学史上有名的“白板说”。

  “白板说”的提出,沉重地打击了经院哲学,揭露了唯理论的片面性,极大地推动了认识论的发展和研究。

同时,在教育史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鞭挞了等级差别和遗传决定论,为“智力平等说”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教育民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