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92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节能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3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3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3

二、行业基本情况5

三、行业竞争格局6

四、行业市场规模7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8

1、有利因素8

(1)产业政策支持9

(2)用电价格不断上涨9

(3)国内市场需求巨大9

2、不利因素10

(1)融资问题10

(2)客户诚信问题10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节能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节能协会等。

国家发改委负责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财政部主要负责拟订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及财政补贴的发放;中国节能协会为节能服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围绕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和组织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活动。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目前我国明确对EMC做出规定的法律,主要是经修订后于2008年4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9年1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其中《节约能源法》强调―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回收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发展”。

为配合该《意见》的贯彻实施,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此外,各地区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

二、行业基本情况

节能服务行业是为企业及项目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的新兴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能服务行业涉及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消耗数据采集、节能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方面,其中合同能源管理的地位最为突出,是节能服务行业的核心。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引进和推广这种基于市场需求的节能投资及服务为一体的机制。

1998年,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就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引入中国。

2003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节能服务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简称EPCA),EPCA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致力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节能机制,培育并引领全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而成立的节能服务行业协会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被引进国内以后大大促进了国内节能企业的发展,很多节能企业有单纯的制造节能设备,转变为节能投资,这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节能企业本身的快速成长,更有很多企业将企业的重点发展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国后着渐的适应了中国的能源环境,在运营上一步步的走向完善和合理。

在市场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批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上都已趋于成熟。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中国节能减排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自1998年中国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节能服务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许多用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型节能减排改造机制也逐渐熟悉并接受。

中国政府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给予了高度关注,许多重要的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作为推进中国节能的重要措施。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提出后,我国加快制定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

2007年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2008年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均提及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2007年10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写入法律。

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政策和意见,如:

2010年4月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2011年2月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2年8月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2013年8月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均明确提出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及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

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极大推动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初期发展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涌现出大量节能服务公司,并且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

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为4852家,节能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508万人。

第五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公布后,不包括被取消的两批32家,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210家,备案率达7689%。

行业内的节能服务公司近年来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普遍存在规模小、项目少、市场开拓能力差、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据统计,2011年底,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1,719家中,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公司1,472家,占比为8563%,平均注册资本1,75652万元。

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节能服务公司994家,占备案公司总数的5782%;注册资本在6,000万元以上的仅61家,占备案公司总数的352%。

四、行业市场规模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PCA)发布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节能服务产业延续了上一年度良好的发展势头。

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3年215562亿元增长到265037亿元,增幅为2295%;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3年74232亿元增长到95876亿元,增幅为2916%,形成年节能能力29961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9038万吨。

截至2013年,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从2012年底4175家增长到2013年底的4852家,增幅为1622%;产业从业人员从2012年底435万人增长到508万人,增幅为1678%。

从企业规模看,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6家,超过5亿元的有18家,超过1亿元的有83家。

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超过5亿元的12家,超过1亿元的有46家。

节能服务产业作为一个绿色的、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抓手,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下降16%,比2005年下降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

可见未来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市场上具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备案资质的公司近千家,但像公司这样立足于医院领域合同能源管理系统服务的企业并不多。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节能环保行业位于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首,随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等政策的陆续推出,对行业发展将更加有利。

(2)用电价格不断上涨

目前,城市内商业用电价格呈现不断上涨趋势,医院及综合大型商场的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因此项目建筑内的耗能不断上升。

受国家节能降耗产业政策的推动,以及用能单位自身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高耗能单位必将积极开展节能工作以降低能耗,这成为节能服务行业实现大发展的重要驱动。

(3)国内市场需求巨大

节能服务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市场内在动力是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国家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支持,为本行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本行业被市场了解和接受之后,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迅速发展。

2、不利因素

(1)融资问题

节能服务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般需要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全部投资,而目前行业内的节能服务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可获得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

虽然金融机构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但节能服务行业公司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融资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

(2)客户诚信问题

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服务业的风险全部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

因此,客户的诚信直接关系到项目资金回收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利润获得。

一旦发生客户违约,将会使节能服务公司产生较大损失,影响其资金的正常周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