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321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害国家安全罪试题.docx

危害国家安全罪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处罚,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B.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并处没收财产的刑罚

  C.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可以判处死刑的刑罚

  D.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不可以判处缓刑

  参考答案:

B,C,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罚适用。

根据《刑法》第56条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都应当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所以选项A正确。

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人也不是都可以判处死刑,《刑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

"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所以选项C不正确。

同条第2款规定:

"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所以选项B不正确。

选项D不正确,因为判处缓刑的消极条件是行为人不是累犯,所以如果行为人不是累犯,只要其所判刑罚低于3年有期徒刑,就可以判处缓刑。

  [多项选择题]

  2、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

  A.资助邪教组织策划、实施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B.为间谍组织提供资助

  C.为叛逃国外的中国官员提供资助

  D.资助境外机构实施分类国家行为的

  参考答案:

A,D

  参考解析:

参见《刑法》第107条,以及1999年10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以及《刑法修正案

  (八)》第20条的规定。

  [多项选择题]

  3、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因此,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资助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的犯罪分子

  参考答案:

A,B,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具体适用情形。

选项A不正确。

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人与敌人相勾结通谋,有颠覆国家政权的意思联络,当然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与敌人并没有颠覆国家政权的通谋,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资敌罪。

选项B不正确,因为《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选项D不正确,因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不包括资助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多项选择题]

  4、以下案件事实,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为了筹集资金为儿子开办公司,从单位保密室窃取国家机密级文件复印后出卖给谎称为来华投资的间谍乙,甲成立间谍罪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利用假期出国旅游,随后滞留国外不归,构成叛逃罪

  C.甲在乙的手下做事,经常圆满完成乙所交代的各项任务,虽然甲并不知晓乙是间谍,但仍然构成间谍罪

  D.甲明知乙实施投敌叛变行为,仍然对其加以资助,成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A选项,甲对乙的间谍身份并不知情,故仍然成立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

B选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前提是在履行公务期间。

C项,间谍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对其所参加的间谍组织、接受任务来源于间谍组织或是代理人是明知的。

D选项参见《刑法》第107条的规定。

  [多项选择题]

  5、对下列行为的定性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甲打电话告知犯罪嫌疑人张三将对其执行逮捕的机密,张三听后随即潜逃,甲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接受国外情报机构收买,为其提供所掌握的国家秘密,乙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C.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丙未经许可,私自出售本单位保密的专有技术配方,并且给该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丁为筹措儿子的留学费用,将掌握的国家秘密出售给境外媒体,丁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妨害国家安全罪中具体个罪的具体适用。

A选项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D属于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A项中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保密制度,而

  B、D选项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安全;B、D选项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特指向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C选项为侵犯商业秘密罪。

  [多项选择题]

  6、以下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罪不可判处死刑?

()

  A.颠覆国家政权罪

  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C.叛逃罪

  D.分裂国家罪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参见《刑法》第113条对危害国家安全罪死刑、没收财产的适用规定。

  [多项选择题]

  7、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

  A.间谍罪

  B.叛逃罪

  C.投敌叛变罪

  D.背叛国家罪

  参考答案:

B,C,D

  参考解析:

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具体个罪的犯罪主体。

本题考查参见《刑法》第102条、第108条、第109条、第110条。

A间谍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B叛逃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C投敌叛变罪的主体和D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多项选择题]

  8、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A.甲将知晓的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公布,情节严重

  B.乙明知所掌握的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仍然非法提供给境外

  C.丙将并非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般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组织

  D.丁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之外的情报行为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

参见人民法院2000年11月2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对"情报"的规定,以及第5条、第6条的规定。

  [多项选择题]

  9、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B.该罪对象限定为境内组织或个人

  C.该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D.犯该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参考答案:

B,D

  参考解析:

  《刑法修正案

  (八)》第20条。

  [单项选择题]

  10、某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见单位档案室里的几包材料上没有标明密级,但根据工作经验其知道这些材料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却仍然提供给境外的某组织,其行为如何处理?

()

  A.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的具体适用。

参见《刑法》第111条。

  [单项选择题]

  11、关于叛逃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必须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才能构成此罪

  B.本罪最高可判死刑

  C.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此罪,要从重处罚

  D.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需要在履行公务期间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刑法修正案

  (八)》最新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