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32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生产税不包括(A产品税B销售税C营业税D所得税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如产品税、销售税、营业税等,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

  第2题下列不能视为经济资产的是(A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B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C空气、公海以及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地下矿藏等D土地的所有者出租的土地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经济资产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确定;②其所有者由于持有或使用它们而能够在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获得经济利益。

C项,不属于任何机构单位,或即使是属于某个机构单位但不在其有效控制下,故不是经济资产。

  第3题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为(A产量×价格B总产出-中间消耗C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B项是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C项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

  第4题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0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无法确定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由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得,储备资产差额=-(160-100+10)=-70(亿美元)。

  第5题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国外在华投资的企业B我国驻外援助机构C短期出国访问、旅游的中国公民)。

D外国驻华使领馆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

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不包括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第6题关于中间投入(中间消耗)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B它们是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于生产过程C中间投入价值会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D计算增加值时要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价值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第7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表现为()。

  A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B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C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D货物、服务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

  第8题以下关于机构单位、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机构单位是法人单位的一部分B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C一个产业活动单位一定隶属于一个法人单位D产业活动单位相当于基层单位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

住户和法人单位。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隶属关系,即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第9题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对所有产业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公式为(ABCD(I-A)-1I(I-A)-1(I-A)-1+I(I-A)-1-I)。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

  将各产品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完全消耗系数表或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B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是依据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

B=(I-A)-1-I。

  第10题储备资产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的(A国际支付能力B国内支付能力C国际支付能力和国内支付能力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清偿对外债务和维持本国汇率稳定所持有的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

  储备资产的多少反映了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第11题国民资产负债统计中存货按照统一的(A购进价格B固定价格C不变价格D现期市场价格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进行估价。

  [解析]为了使存量与流量在核算原则和计价方法上保持一致,在核算期末资产存量时,对每一类资产项目都应按编表时点的现期市场价格估价。

  第12题()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产业部门的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某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

  A直接消耗系数B完全消耗系数

  C列昂惕夫逆系数D感应度系数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第13题2007年我国海关统计的货物出口为12177.8亿美元,货物进口为9559.5亿美元;服务出口为1222.1亿美元,服务进口为1301.1亿美元。

另外已知2007年我国进口过程中发生的运输和保险等费用为513.3亿美元。

请问2007年按国际收支平衡表口径计算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亿美元。

  A2539.3B2026.0C3052.6D3210.6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货物出口+服务出口-货物进口-服务进口+运输和保险等费用=12177.8+1222.1-9559.5-1301.1+513.3=3052.6(亿美元)。

  第14题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发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出口与货物进口的差额与海关统计中货物出口与货物进口的差额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离岸价计算,进口按到岸价计算B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到岸价计算,进口按离岸价计算C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到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离岸价计算,进口按到岸价计算D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口和进口都按到岸价计算;而在海关统计中,出口按到岸价计算,进口按离岸价计算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第15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A住房B切割机床C役畜D家用洗衣机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有耐用性的货物被称为固定资产,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

  第16题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是(A服务是无形产品B服务产出与其投入物相比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C服务是为特定对象提供的D服务不能储存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根据产品的形态可以把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大类。

如果和其投入物相比,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那么就可以说该产出是服务,这一点构成了服务与货物的主要区别。

  第17题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C总投入=总产出D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价值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D项,某部门的增加值一般不等于该部门的最终使用价值,即在部门层次不能建立这样的平衡关系。

  第18题2006年北京市劳动者报酬为3497亿元,生产税净额为1161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251亿元,营业盈余为1961亿元,合计为7870亿元,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直接计算法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由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可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497+11161+1251+1961=7870(亿元)第19题2007年上海市最终消费支出为601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56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为604亿元,合计为12189亿元。

这是根据()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

  D混合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所以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6016+5569+604=12189(亿元)第20题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动的最终成果。

  A常住单位B企业C居民D经济组织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第21题()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A中间消耗B居民消费C政府消费D最终消费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

  [解析]中间消耗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居民消费是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

  部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第22题货物进出口差额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A经常账户B资本和金融账户C储备资产D净误差与遗漏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中的差额栏反映。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四大部分,即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其中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

  第23题下列不能计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的生产活动是(A农民生产自用的粮食、蔬菜B雇佣的家庭保姆提供的服务C专职家庭主妇为本家庭提供的服务D企业为自身需要制造的工具设备等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将生产定义为在机构单位的控制和负责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作为投入,生产货物或服务的一项活动。

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货物还是自产自用的货物。

而服务的生产,则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

  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

C项是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服务,是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

  第24题在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指标中,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与()之比。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第25题在国民收入分配分析指标中,国民储蓄率是指国民总储蓄与(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

1.0分二、多选题(本大题19小题.每题2.0分,共38.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包括(A基本核算表B国民经济账户C附属表D资产负债表E资金流量表

  【正确答案】:

A,B,C

  【本题分数】:

2.0分第2题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根据产品的形态,可将产品分为()之比。

)。

)。

A中间产品B最终产品C货物D服务E最初产品

  【正确答案】:

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AB两项是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划分的;

  CD两项是根据产品的形态划分的。

  第3题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这两个部分分别为(A实物交易部分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部分C经常转移部分D金融交易部分E净金融投资形成部分

  【正确答案】:

A,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分别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

  第4题产业活动单位必备的条件有()。

  A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B地点的唯一性C生产活动单一D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E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AE两项,属于法人单位的必备条件。

  第5题下列各税种属于生产税范畴的有(A增值税B营业税C销售税D所得税E印花税

  【正确答案】:

A,B,C,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

  第6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金融资产增加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B金融资产增加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C金融资产减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D负债减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E负债减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正确答案】:

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计入贷方的项目包括:

货物和服务出口、应收收入、接受货物和资金的无偿转移、金融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计入借方的项目包括:

货物和服务进口、应付支出、对外提供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第7题机构单位按其性质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划分为以下机构部门(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企业部门C产业部门D政府部门E住户部门

  【正确答案】:

A,B,D,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个大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

由非常住单位组成的国外部门也视同为机构部门。

  第8题某产品从工厂出厂为每件50元,加上商业毛利后按每件55元出售给消费者,这时的商品价格按其种类属于()。

  A生产者价格B购买者价格C出厂价格D批发价格E零售价格

  【正确答案】:

B,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50元属于生产者价格(出厂价格);55元是消费者获得某产品所支付的价格,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出售消费品的价格,故属于购买者价格、零售价格。

  第9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有(A某养殖场新近购进种牛的支出B某林业企业新增经济林木价值C某软件公司新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获得减处置的净额D矿藏勘探获得减处置的净额E某制造业企业用于机器设备的大修理支出

  【正确答案】:

C,D,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AB两项属于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第10题在下列服务业中,采用在核算期内所投入的成本来计算总产出的行业是()。

  A金融业B教育C文化、体育和娱乐业D租赁和商业服务业E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正确答案】:

B,C,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AD两项属于营利性服务部门,采用按实现的营业收入来计算总产出;BCE三项属于非营利性部门,采用所投入的成本来计算总产出。

  第11题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经常转移项目的有()。

  A所得税B社会补助C生产税净额D财产收入E保险赔付

  【正确答案】:

A,B,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CD两项属于资本转移。

  第12题资本形成总额主要包括(A存款余额变化B固定资本形成总额C存货增加D固定资产折旧E其他非生产资料购买

  【正确答案】:

B,C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第13题汇率法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法的优点有(A计算简单B成本低和时效性强C较好地反映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差异D结果能尽如人意)。

E汇率水平及其变动不受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

A,B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汇率法相对于购买力平价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成本低和时效性强;缺点是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要受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差异,比较结果不能尽如人意。

  第14题关于固定资产的含义和计算原则,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耐用性的货物B该货物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被使用C该货物的价值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价值中D在计算净增值时,需要扣除固定资本消耗E在每一时期,按照该货物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折旧

  【正确答案】:

A,B,D,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它可以在生产中连续或反复使用,其价值是在较长的时期内(一年以上)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在每一时期,按照固定资产磨损状况所计算的转移价值称为固定资本消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折旧。

  第15题在收入初次分配统计中,财产收入分配的内容包括(A因资金借贷产生的利息B因股票投资产生的红利C因土地出租产生的租金D因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产生的使用费E因出售财产而获得的收入

  【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E项只是不同资产形式之间的转化,不涉及收入的增加。

  第16题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A经常账户B资本和金融账户C进出口货物D净误差与遗漏E储备资产

  【正确答案】:

A,B,D,E

  【本题分数】:

2.0分第17题建筑业总产出的具体内容包括(A建筑工程产值B设备安装工程产值C建筑物大修理产值D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E装饰装修产值

  【正确答案】:

A,B,C,D,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

  [解析]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

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第18题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使用单缩法的产业部门为()。

  A工业B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C农林牧渔业D金融业E房地产业

  【正确答案】:

A,D,E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基本上有三种:

基年价格估价法、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

其中,缩减法又分为双缩法和单缩法;物量指数外推法也分为双外推法和单外推法。

  目前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核算,农林牧渔业采用的是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行业都是单缩法。

  第19题在非营利性生产单位总产出中,属于经常性费用的有(A劳动报酬B职工福利费C公务费D业务费E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正确答案】:

A,B,C,D

  【本题分数】:

2.0分

  【答案解析】)。

  [解析]E项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三、判断题(本大题19小题.每题1.0分,共19.0分。

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表示正确,“X”表示不正确。

  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答案对应的选项框涂黑。

  )第1题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额是按离岸价格计算的。

  (

  【正确答案】:

  X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额是按到岸价格计算的。

  第2题国际收支统计的范围,只包括以货币支付为基础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资本往来,不包括无偿国际援助、易货贸易等不发生货币收支的活动。

  ()

  【正确答案】:

  X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国际收支是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因进行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全部收支。

  第3题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和出口的产品就是最终产品。

  ()

  【正确答案】:

  X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就是所谓最终产品。

  第4题在销售总额统计中,国内商品销售按实际销售价格计价,出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计价。

  ()

  【正确答案】:

  X

  【本题分数】:

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在销售总额统计中,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