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36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docx

多媒体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传输一幅分辨率为640×480,6.5万色的照片(图像),假设采用数据传输速度为56Kbps.大约需要()秒钟。

  A.34.82B.42.86C.85.71D.87.77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已知照片的分辨率为640×480dpi,即由307200个点组成。

每个点为6.5万色,即每个点需要16位来表示颜色(216=65536)。

因此,该照片的总容量为307200×16=4915200位。

采用数据传输速度为56kbps,即56000位/秒(注意,传输速度中的k代表1000),所以,大约需要4915200/56000≈87.77秒钟。

  [单项选择题]

  2、电话话音编码使用的信号采样频率为8kHz,是因为()

  A.电话线的带宽只有8kHz

  B.大部分人的话音频率不超过4kHz

  C.受电话机的话音采样处理速度的限制

  D.大部分人的话音频率不超过8kHz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在数字通信中,根据采样定理,最小采样频率为语音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

正常人耳听觉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20kHz之间,人的语音频率大概在300Hz~3.4kHz之间,所以电话话音编码使用的信号采样频率为8kHz。

  [单项选择题]

  3、为了帮助考生了解在实际考试中的多媒体知识试题的题型,本节分析6道典型的试题。

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基于内容检索的架构可分为

  

(1)两个子系统。

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2)。

  空白

  

(1)处应选择()

  A.多媒体数据管理和调度

  B.用户访问和数据库管理

  C.特征提取和查询

  D.多媒体数据查询和用户访问

  参考答案:

C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4、为了帮助考生了解在实际考试中的多媒体知识试题的题型,本节分析6道典型的试题。

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基于内容检索的架构可分为

  

(1)两个子系统。

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2)。

  空白

  

(2)处应选择()

  A.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技术、相似检索技术

  B.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查询技术

  C.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相似检索技术

  D.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概述如下:

基于内容的检索作为一种信息检索技术,接入或嵌入到其他多媒体系统中,提供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检索架构。

基于内容检索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分别为特征抽取子系统和查询子系统。

系统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1)目标识别:

为用户提供自动或半自动识别静态图像、视频、镜头的代表帧,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或区域。

视频序列图像动态目标,对目标进行特征抽取、查询,处理进行整体的或局部的内容检索,可采用全局特征或局部的特征。

  

(2)特征抽取:

提取用户感兴趣的又适合于基于内容检索的特征。

如颜色分布情况、颜色的组成情况、纹理结构、方向对称关系、轮廓形状大小。

  (3)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声、文、图;特征库,预处理特征;知识库,知识表达。

  (4)查询接口:

有3种输入方式:

一是交互输入方式,二是模板选择输入方式,三是用户提交特征样板输入方式。

多媒体特征组合功能和查询结果浏览。

  (5)检索引擎:

利用特征之间的距离函数来进行相似性检索。

对于不同的特征用不同的相似性测度算法,检索引擎中系统有效的是相似性测度函数集。

  (6)索引/过滤:

通过索引和过滤达到快速搜索的目的。

把全部的数据通过过滤器变成新的集合再用高维特征匹配来检索。

  基于内容检索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查询要求:

利用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方式形成一个查询主条件。

  

(2)相似性匹配:

将查询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按一定的匹配算法进行匹配。

  (3)返回候选结果:

满足一定相似性的一组候选结果按相似度大小排列返回给用户。

  (4)特征调整:

对系统返回的一组初始特征的查询结果,用户通过浏览选择满意的结果,或进行特征调整,形成新的查询,直到查询结果满意为止。

基于内容的检索突破了传统的基于文本检索技术的局限,直接对图像、视频、音频内容进行分析,抽取特征和语义,利用这些内容特征建立索引并进行检索。

在这一检索过程中,它主要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等学科中的一些方法为部分基础技术,是多种技术的合成。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因此在基于内容的检索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多媒体特征的描述和特征的自动提取、多媒体的同步技术、匹配和结构的选择问题,以及按多相似性特征为基础的索引、查询和检索等。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5、多媒体数据量巨大,为了在有限的信道中并行开通更多业务,应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A.时间域

  B.频率域

  C.空间域

  D.能量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数据压缩就是在一定的精度损失条件下,以最少的数据量表示信源所发出的信号。

多媒体信源引起了“数据爆炸”,如果不进行数据压缩,传输和存储都难以实用化。

  时间域压缩可以迅速传输媒体信源,频率域压缩可以并行开通更多业务,空间域压缩可以降低存储费用,能量域压缩可以降低发射功率。

  [单项选择题]

  6、JPEG标准中定义了有失真的静态图像编码方案,其中的失真主要产生于()编码步骤。

  A.DCT变换

  B.RLE

  C.熵编码

  D.变换系数量化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JPEG标准实际上有3个范畴:

  

(1)基本顺序过程:

实现有损图像压缩,重建图像质量达到人眼难以观察出来的要求。

采用的是8x8像素自适应DCT算法、量化及Huffman型的编码器。

  

(2)基于DCT的扩展过程:

使用累进工作方式,采用自适应算术编码过程。

  (3)无失真过程:

采用预测编码及Huffman编码(或算术编码),可保证重建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完全相同。

其中的基本顺序过程是JPEG最基本的压缩过程,符合JPEG标准的硬软件编码/解码器都必须支持和实现这个过程。

另两个过程是可选扩展,对一些特定的应用项目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基本JPEG算法操作可分成以下3个步骤:

通过DCT去除数据冗余;使用量化表对以DCT系数进行量化,量化表是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和压缩图像类型的特点进行优化的量化系数矩阵;对量化后的DCT系数进行编码使其熵达到最小,熵编码采用Huffman可变字长编码。

  

(1)离散余弦变换:

JPEG采用8×8子块的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算法。

在编码器的输入端,把原始图像(对彩色图像是每个颜色成分)顺序地分割成一系列8×8的子块。

  在8×8图像块中,像素值一般变化较平缓,因此具有较低的空间频率。

  

(2)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对DCT系数需作量化处理。

量化的作用是在保持一定质量前提下,丢弃图像中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信息。

量化是多对一映射,是造成DCT编码信息损失的根源。

  (3)行程长度编码(RLE):

64个变换系数经量化后,左上角系数是直流分量(DC系数),即空间域中64个图像采样值的均值。

相邻8×8块之间的DC系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数一般有很强的相关性,JPEG标准对DC系数采用DPCM编码方法,其余63个交流分量(AC系数)使用RLE编码,从左上角开始沿对角线方向,以Z字形(Zig-Zag)进行扫描直至结束。

量化后的AC系数通常会有许多零值,以Z字形路径进行游程编码有效地增加了连续出现的零值个数。

  (4)熵编码:

为了进一步压缩数据,对DC码和AC行程编码的码字再作基于统计特性的熵编码。

  JPEG标准建议使用的熵编码方法有Huffman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